- 冲浪之歌:上海电视的创业创新案例(1958-1998)
- 孙泽敏
- 2461字
- 2021-11-06 15:13:45
第二节 曾经是中国最高的电视塔
历史常常有不堪回首的记载。
用老局长邹凡扬的话说:
上海的电视从起步开始,就进入了长期的折腾,一直受到“左”的干扰:到十年动乱,变本加厉。“四人帮”把电视当做专政工具,在屏幕上进行造反夺权,批斗党政领导干部和著名作家、艺术家,残酷迫害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当年艰苦创业的电视台领导,几乎无一幸免。这场浩劫使电视节目全面萎缩,电视屏幕百花凋零,文化艺术特别是娱乐活动遭到摧残。到1976年,“四人帮”已在四面楚歌之中,还进行垂死挣扎,把全国电视会议搬到上海举行,妄图借电视在全国掀起‘反击右倾翻案风’。这一年,上海电视出现空前萧条景象,电视机销售量降到最低点,积压在仓库里。电视里充斥着大批判节目。由机关工厂组织收看的群众,也纷纷关机罢看。收视率也降到了最低点。
如果说,从1958年到1978年这20年的时间里,电视史上还有值得纪念的,那就是电视技术和彩色电视的发展,以及曾经是中国最高电视塔的起吊与兴建。
1958年,我国第一台500瓦电视发射机自行研制成功,安装在上海电视台旧址永安新楼楼顶,高108米。
1971年,中央广播事业局决定发展彩色电视,北京、上海、天津和成都等城市被选定率先进行彩电工程大会战。上海电视人捷足先登,1973年8月1日,上海电视台开始用8频道试播彩色电视节目。在试播初期,上海全市只有69台彩色电视机。大约只有1万多人能够收看彩色电视。而摄制彩色电视又需要不菲的经费。
1975年冬,上海电视台安装了第二套彩色电视中心设备,供5频道使用,从而成为全国省、市级电视台中第一家播出彩色电视节目的电视台。
1974年上海电视台摄制并播出了第一部彩色纪录片《轻工业园地百花盛开》。彩色纪录片的主创者之一,上海电视台的元老,91岁的周济老师回忆这段故事时,却牵出了开台之初类似到拍卖商店购买16毫米旧的摄影机一样的寒酸故事: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在上海签署了中美《上海公报》。访问结束后,其中一个外国摄制组怕行李超重,就把没有用过的彩色胶片送给了上海电视台。当时也是电视台元老的伍亚东老师便将此事告诉了周济老师,兴奋而冲动的两人便产生了尝试拍摄摄制第一部彩色新闻纪录片的想法。
当时上海正在开一个上海轻工业展览会,周济看了以后,觉得这个题材很好,一个是内容;一个是色彩。于是周济担任撰稿和编辑,伍亚东担任摄影,周济定题为《轻工业园地百花盛开》。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彩色电视片,洗印同志也无能为力,就到上海王开等著名的照相馆,请了两个技师来帮忙。现在看来,这第一部彩色纪录片,无论是色彩还原,还是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在当时的条件下都可以堪称是一流的。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初创时期的上海电视人就是这样,即便无米,也要找米、借米,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创新中国的电视事业。
1974年冬季上海电视台建成南京西路新址演播中心,启用当时中国最高的电视塔,也是上海当时最高的建筑物。
1970年,在中央广播事业局召开的全国电视会议上提出,要“在第四个五年计划内大力发展彩电”,并决定“首先在北京、天津、上海、四川建立彩色电视试播台”。为落实这一会议精神,中共上海市委1971年3月9日批准,同意建造上海彩电中心。选址上海南京西路651号,征用原上海市体育运动委员会运动系篮球场、排球房等,占地2 600平方米,并委托上海市民用设计院、同济大学设计演播大楼和电视铁塔,上海市建工局五公司负责施工。同年,原建筑拆迁完毕,破土动工。
建于1972年的210米钢结构的上海电视塔
如今寸土寸金的南京西路651号上海电视台大院里,还留着用钢筋水泥浇灌的那座电视塔的地基和被截断的全部钢结构的电视塔的塔基。旁边草地上一块铭牌醒目地写着这样的字:
“上海电视台发射塔于1972年9月25日安装成功,1974年12月26日正式启用。该塔坐落在上海南京西路651号内,塔高210米,为当时中国最高的电视塔和上海最高的建筑物。1995年5月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启用后,上海电视台发射塔功成身退,于1998年7月拆除。”
原上海电视台发射塔这块遗址,其实已经成为一座城市雕塑,一块上海电视事业发展的纪念碑。
如今的人们只能从旧照片、旧录像,或者想象中,回味这座电视塔的英姿,然而却很少有人会想象当初将210米高的电视塔整体起吊,同样是电视塔建造史上的一个创举。
这是一座具有民族风格的现代化建筑,六根粗壮的圆脚组成六边形的优美造型。210米的电视塔重达5百吨,全部是在地面水平位置逐节拼焊而成。
整体起吊的那天,工地上人头攒动,人们纷纷驻足观看这个横卧在青海路口的庞然大物是怎样矗立起来的。这一天,上海南京西路651号门前的路段临时实行了交通管制。因为是一项重大工程,上海电视台委派了编辑王兆洪,驻扎在工地,拍摄记录了整个施工过程的珍贵资料。
10台10吨卷扬机同时启动,加上面向南京路拴住电视塔脚的两台数吨重的铰链机。轰鸣声和哨子声不绝于耳。4个小时过去,躺倒在地面的电视塔缓缓地站立起来。塔脚底座上的螺孔,全部准确无误地套在螺栓旋上,最后拧紧螺帽,几乎不差分毫。
很长一段时间,上海最高的城市建筑是位于上海南京西路的24层楼的国际饭店。而整体起吊的这座钢结构的电视塔有两座半国际饭店高。登上120米的微波机房,透过整体透明的航空有机玻璃,浦江两岸风光一览无遗。那时上海的高楼少,空气能见度也高,放眼远眺,黄浦江蜿蜒如带,连进出吴淞口的万吨轮船也清晰可辨。
上海音像资料馆研究馆员张景岳回忆当年见到发射台时的激动场景,印象特别深刻:因为当时我已经在安徽读大学了,73年1月份放寒假,从芜湖到上海,火车过了真如站的时候,突然之间有人叫了起来,指着东南方向讲:“电视塔!哇!”大家一叫,所有人都站起来,朝东南方向看,上海电视塔鹤立鸡群,远远地就能看到。
曾经,上海地区的四个无线频道5、8、20、26频道的电视节目和立体声调频广播节目,都是通过它发射到上海全境。
210米钢结构电视塔的遗址
曾经,它是上海人心目中的埃菲尔铁塔,也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如果不是因为占据黄金地块,不是因为要建造新的电视大楼,或许它依旧会保留下来,和位于浦东陆家嘴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相互映衬,共同见证上海广播电视的发展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