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礼赞:汪氏现当代名人录
- 汪天云 汪滨主编
- 1022字
- 2021-11-06 15:12:40
汪厥明
中国生物统计学创始人
汪厥明(字叔伦) 农学家、作物育种学家、生物统计学家、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
浙江金华人 1897.10.12—1978.1.16
简历
1897年,出生。
1914年,从金华浙江省立第七中学毕业后,随父汪庚前往日本留学。
1915年,考入日本熊本高等学校。
1917年,考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科,攻读农学。
1921年,毕业后进入该校研究院深造。
1924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研究生院毕业,获农学硕士学位。
1924年8月,回国后任北京农业大学讲师兼河北省涿县(今涿州市)农事试验场(冯玉祥创办)技师。
1926年,出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
1927年,任北京大学农学院教授,致力于生物统计和育种学研究。
1927—1928年,被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借聘一年,期满后回到北平大学农学院任教授兼农艺系主任。
1936年,奉派赴欧洲考察,并在英国剑桥大学农学院进修,专攻生物统计学。
1937年,赴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任教授兼农艺系主任。
1938年初,赴广西大学农学院任教授兼农艺系主任。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云南大学农学院教授。
1946年,出任台湾大学农学院教授兼农艺系主任。
1958年,赴美考察农业。
1963年,当选为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
1973年7月,退休。
1978年1月16日,逝世。
成就与贡献
20世纪20年代,汪厥明在北京农业大学任教期间,主讲麦作学、育种学、生物统计学及田间试验技术等课程,是国内最早开设生物统计学课程的教授之一。在当时,国内有“南丁”(水稻专家丁颖)“北汪”(小麦专家汪厥明)的赞誉,他也成为国内南、北两大农业科学巨匠之一。他对生物统计学有独特的研究和见地,当英国的生物统计学权威费歇教授的变量分析法(后称方差分析)在欧美初露头角时,汪厥明便将该方法引入中国,在北京农业大学开始讲授。他开中国试验研究应用统计和放射率测定之质疑的先河,其论著均有精辟、独到的见解,对后来原子能和平利用科学的发展影响颇大,在国际上受到赞誉。
汪厥明是中国第一个生物统计学研究室的创建者。1946年,为祝贺他在生物统计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丁颖、胡子昂、王益滔、董时进、刘运筹、彭家元等共同发起成立了以汪厥明名字命名的中国唯一一个生物统计学的研究机构——台湾大学厥明生物统计研究室。后来,台湾大学为表彰他的突出成就,正式将厥明生物统计研究室更名为厥明生物统计研究所,并任命他为首任所长。该机构的建立,为培养高级生物统计学人才,促进生物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著作
· 著有《多品种比较试验之理论与实际》《动差、新动差、乘积动差及其相互关系》《机差自由度估算法》等;
· 发表有《圃场试验误差及其估计理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