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基本原则是全部清空

整理完书籍后,下一个类别是文件。整理办公空间的时候,处理纸质文件通常是最耗时的部分。即使在今天,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无处不在,纸质资料的数量大大减少,人们仍然喜欢拥有大量纸张。

整理纸质文件的首要原则是全部清空。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客户通常会一脸呆滞。当然,我不是说要彻底清除所有文件,只是希望你下定决心,只留下绝对必要的那些,其余的通通处理掉。在办公空间里,没有什么比纸质文件更叫人心烦的了。似乎在我们意识到之前,它们就已经堆积如山。由于纸张看起来轻飘飘的不占地方,我们常常会不假思索地把它们保留下来。但到了该整理的时候,整个过程会耗时良久,因为我们必须确保知晓其中的内容。更糟糕的是,我们囤积的纸张越多,查找特定文档或报告所花的时间就越多,整理起来的难度也就越大。因此,我建议你在日程表上留出一个时段,专门用来整理纸质文件。

与其他类别一样,首先请将所有文件集中起来,然后逐一查看。这是唯一一个选择标准不是“能否让你怦然心动”的类别。你必须认真查看纸上的内容。即使是装在信封里的纸张,也应该取出来逐页检查,以免混进广告传单或其他不需要的资料。浏览内容时可以顺手将文件分类。这么一来,你就能更迅速、更轻松地完成归档。你可以大致将文件分为三类:待处理的、需要保留的、想要保留的。

“待处理”类包括需要采取某些行动的文件,例如未支付的账单和需要审查的项目提案。我的建议是,在处理完毕之前,将这类文件通通装进一个立式文件匣,以免与其他类别的文件混淆。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需要保留”的文件。根据法律规定,某些类型的报告、声明、合同和其他文档需要保留一段时间,无论它们能否让你怦然心动。将它们分门别类整理好,放进文件柜或架子上的文件夹里。如果不需要保留原件,你也可以进行扫描,以电子方式存储(具体请见本书第4章)。与其边整理边扫描,不如将它们集中归入“稍后扫描”文件堆,一口气完成扫描,这么做效率更高。不过,扫描也存在一些陷阱,我将在第48到49页中详细讨论。

最后一类是你出于其他原因“想要保留”的文件。其中可能包括你想留下做参考的资料,或是能给你带来欢乐的文档。至于要不要保留这些文件,完全取决于你自己。不过,如果你是毫无理由地攥住某物不放手的人,整理完毕后会很容易被“打回原形”。请牢记一点——整理文件的基本原则是全部清空。

在我的整理课上,当客户难以决定哪些文件该保留、哪些文件该舍弃时,我通常会针对每份文件提出一连串问题,例如:“你什么时候会需要它?”“你拥有它多长时间了?”“你多久会回头看它一次?”“你能在网上找到同样的内容吗?”“你已经把它存进电脑了吗?”“如果你没有这份文件,会惹出多少麻烦?”“它真的能让你怦然心动吗?”

如果你为要不要保留某份文档而纠结,请不要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千万不要浪费这个宝贵的机会。请对自己狠一点,下定决心清空所有文件。这样一来,就再也不用进行大规模的整理了。如果你不愿接受“清空所有文件”这个基本原则,请想象我刚刚走进你的办公室,宣布要把你所有的文件通通塞进碎纸机。你会怎么做?你会努力从碎纸机里抢回哪些文件?

做某些工作的人可能会发现,几乎所有文件都可以清理掉。一名高中老师告诉我,她把所有必不可少的文件都数字化了,彻底清空了两个文件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我认识的一位经理则养成了习惯,一收到文件就马上判断是不是必需的。如果不是必需的,他就当场将文件塞进碎纸机。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遇到过文件堆积如山的问题。但在使用切碎机的时候,我们需要特别小心。那位经理用碎纸机用得太顺手,不小心把一名员工的辞职信(包括信封)直接粉碎了。(事实上,他是我的前任上司,被他不小心塞进碎纸机的是我的辞职信。)

如何收纳文件,永不打回原形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感到焦虑:哪怕收拾整理完毕,文件也会很快堆积如山,不可避免地将你打回原形。请不用担心,只要你遵循以下三个收纳原则,就永远不会重返混乱状态。

原则1:将文件细致分类。

首先,将你的纸质文件清晰归类,例如演示文档、项目提案、报告和发票。或者,你也可以按照日期、项目,或客户、病人、学生的姓名分类。例如,我的一位客户就将文件分为“设计创意”“管理构想”“英语学习”和“需要保留并记住的文档”这几类。你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分类体系。

最重要的是,永远不要毫无理由地保留任何一张纸。现在,是时候对文件进行分类,让你的工作变轻松了。请确保将每份文件细致分类。

原则2:将文件直立收纳。

你认识那种总是嘟囔着“那份文件跑哪儿去了”的人吗?通常来说,这是因为他们把文件通通堆在桌子上。堆叠文件有两大缺陷。

首先,你会搞不清自己有多少文件,所以不会注意到文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累积,最终导致桌面凌乱不堪。其次,你会忘记压在底下的文件,为了寻找它们而浪费时间。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请采用直立归档法收纳文件。将每一类文件放进单独的文件夹,收纳在文件柜或架子上的立式文件匣里。这种收纳方式让纸质文件的数量一目了然,而且看起来清爽又整洁。

原则3:设置待办文件筐。

设置一个待办文件筐,只放当天需要处理的文件。同样,我建议你使用立式文件匣,以便对需要处理的文件数量一目了然。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使用托盘式文件匣,将所有文件平放。不过,请不要忘了压在底下的文件。处理完待办文件后,请将不需要保留的文件通通粉碎。

就像整理其他东西一样,整理文件也能让管理它们变得异常简单,因为你会对每类文件的数量和位置了如指掌。整理好文件并确定每类文件要放在哪里之后,请检查一下你的办公空间,判断最多能留出多少空间收纳文件。超出这个存储量后,文件就会堆积如山。这个时候,你就需要重新检查文件内容,看看哪些文件已经不需要保留,然后与它们挥手作别。这样定期检查,就能使文件始终整齐有序。

警惕扫描陷阱

扫描确实很方便。没有什么比扫描你决定舍弃的文件、换成数据形式存储更轻松的了。但有些时候,扫描也会带来麻烦。

一位客户告诉我,他打算在把书处理掉之前扫描重要页面,但这个过程花的时间比预期的长。在此期间,他意识到扫描页面并不能让自己开心,就决定改用智能手机拍照,但这么做花的时间也比预期的长。最后,他决定直接把书处理掉,什么也不留了。至于他费尽心思扫描、拍照的页面,他后来根本没有再看过。

再举一个例子吧。在我们的整理课上,某位牙医诊所的负责人总是把文件挑出来放在一边,准备在把它们处理掉之前统一扫描。他没有注意文件的数量,结果“待扫描”的文件不断增加。那些文件被塞进纸袋,搁在他办公室的角落里,在那里待了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按照这个速度,他永远都收拾不完。一年后,我拜访了他的办公室,惊讶地发现他留下准备扫描的一袋袋文件还堆在原处。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整整一年没用过袋子里的文件了。于是,他开始仔细检查,只取出绝对必要的文件,把其余的通通处理掉了。

当然,有些重要文件确实需要扫描。但在开始扫描之前,请问问自己,你搁在一边准备扫描的文件是不是真的全都需要留档。关键在于,不但要记住扫描这些资料要花多长时间,还要记住分类并存储数据要花多长时间。不过,如果有助理帮你做这些事,那就另当别论了。但如果你要亲自完成所有工作,那可能会耗费大量时间。如果你还是想通过扫描保存东西,请确保在整理日程表中为此留出一个时段。如果你只是告诉自己,你“一有机会”就扫描这些资料,这件事就永远都做不完。

整理名片,审视人际关系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你死死盯着一张名片看,却怎么也回忆不起那个人是谁,甚至想不起那人长什么样子?整理名片的时候,这种情况时常出现。我总是鼓励客户抓住这个机会处理掉名片,但很多人会对丢掉别人的名片感到愧疚。我的一些日本客户会犹豫不决,因为他们认为名片承载着一个人的灵魂。但如果名片真的如此珍贵,你就不该把它们塞进抽屉里吃灰,而应该满怀敬意地对待它们,感谢它们所做的工作,在保护对方隐私的前提下与它们挥手作别。

整理名片的时候,请将它们全部集中起来,然后逐一查看。我指导过的一位企业主拥有四千张名片。上完整理课后,他发现自己根本不需要其中任何一张,因为他几乎跟每个人在社交媒体上都有联系。而且,只要是跟他通过电子邮件的人,他都存了邮件地址。他处理掉了几乎所有名片,扫描了一些需要保留的,然后选出了十张能让自己怦然心动的,那些名片来自他尊重敬仰的人。

有些人你通过电子邮件或社交媒体联系过,你完全可以跟这些人的名片说“再见”。如果你没时间立刻将名片上的信息输入联系人文件夹,不妨通过扫描或拍照将对方的电子邮件地址存进电脑或手机。此外,你也可以利用新技术进行存储,例如下载拿手机摄像头当扫描仪的应用程序,将名片上的数据存入联系人列表。

至于我嘛,最近我整理名片的时候,只留下了一张——我父亲的名片。我之所以保留它,是因为我父亲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了三十多年。每当看到这张名片,我都会想起父亲这些年来辛勤工作为家人提供的一切。我离不开它,所以特意在办公桌上为它留了一个位置。

如果某些名片能激励或鼓舞你,那就请放心保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