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洽:在不确定的日子里向内看
- 史欣悦
- 1948字
- 2021-11-08 17:01:50
自序
我是一个喜欢看书的人。凡喜欢看书的人,大概也都愿意自己写本书,我也是这样。但是我没有料到,我第一本书的主题是关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
如果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我可能会写本小说,比如关于商业律师的江湖,或者是一本历史小说,写写南北朝的那些人和事。半年前,当中信出版集团的赵辉、李怡霏两位编辑老师在君合咖啡厅问我有没有兴趣写一本个人成长类的书时,我还是感到很意外。在我看来,这样的书类似于“闲聊天”,只有成了名的大家才有写书闲聊天的资格,一个新作者还是得先拿出点又干又硬的“货”,才能挤得进出版的行列。另外,我也不知道如何“闲聊”出十几万字,凑成能够付印的篇幅。
但赵辉老师的几句话彻底解决了我的疑问。他说,即便是常识,也需要从不同的角度阐释,比如大家嘴上总说靠谱,什么是靠谱,是不是可以好好写写;另外,你在喜马拉雅每周播《层楼欲说茶滋味》,也有3000字左右了,你就把那些话题拆解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再分出一些小话题,每个小话题写两三千字,篇幅不应该是问题。
赵辉老师的话很精炼,但是把意义和方法说得清清楚楚,我便开始了这本书的写作。即便做不到每天都写,我也一周争取三天的写作时间。因为赵老师还说了一句话,你们这样有自己本职工作的作者,一鼓作气两个月写出来就写出来了,两个月没写出来,那就是凉了。这样的经验之谈对我来说无比珍贵。就像当年我从英国回来晃晃悠悠地准备着司法考试,一位事务所的师兄跟我说,要考就要一次过,如果没过,第二年你承担的工作更多,还要复习,会非常痛苦,要用“这次不过我就不做律师”的态度去备考。听了他的话,并用这个态度备考,结果我一次就过了。这两个故事中的“高人指点”都让我受益匪浅。
我把列出的话题写完交给出版社之后,又在编辑的“怂恿”下为这本书绘插画。对我这样一个除了小学中学美术课之外没学过绘画的人,这个任务真是有点勉为其难。我先画了几幅中外著名作家的像,比如村上春树,我发给了编辑,问:“看得出来是谁吗?”编辑老师回:“葛优?”于是我立刻改画世界建筑风光了。画也交了,我就去做别的事了,暂时告别清晨即起、日书三千字的节奏。过了一段时间,我的编辑李怡霏老师把试读本返给我,我发现我本来像杂货铺和万花筒一样的思路,被编辑整理得非常简明顺畅。这就是编辑的功力所在,字还是我写的那些字,但是经过重新排列组合后,看起来就仿佛是泥人被女娲吹了一口气,活生生地立起来了。
这本书从认识自我开始聊起,自我和环境互动,产生了选择;自我和他人互动,产生了关系;我们会把自我投入某种职业,却依然想努力保持自我;最终又要回到自我,保持身体的健康和不断学习的好奇心。本书的五章就是这样安排的,但是这五章并无先后顺序。请不要误解,认为只有在家里坐着认清自我后才能走出去做选择、建关系、谋职业,认识自我从来都是在选择之中、关系之中、工作之中有所体悟的,也是在锻炼身体和持续学习中不断更新的。
这本书在写作过程中一直都没有名字,直到快出版了才定了如今的书名——《自洽》。自洽是个时髦词,连胡同里居民停车都叫“居民自洽停车位”了。我很怀疑我是不是一个自洽的人,因为真人秀节目导演认为我是个矛盾体,连赵辉老师第一次见我时也说,你在不同平台、不同节目、不同文章里体现出了很不同的样子,以至不像同一个人。他们这么说,我也很惊讶,我自己感觉,在大部分时间里,我和天地万物相处得十分和谐,怎么能是个矛盾体,不像同一个人呢?可再仔细想想,我——也不仅仅是我,应该是大多数人——的确会在不同的环境和关系里展现出不同的样子。这大概就是心理学所说的,人并没有一个抽象不变的自我,所谓自我都是存在于关系中的,不同的关系映射出了不同的自我。把这些不同的自我认识好、组织好、协调好,就是所谓自洽了吧。这是一个挺高远的目标,我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
《自洽》的写作过程也让我和不少故人建立了新的连接。写作中,我借用了几位和我一起成长的朋友的经历,讲述了一些师长和律师界前辈的指导,边写边想,又有了更多的领悟。为了多些视角看问题,我也专门采访了几位生活在海外的朋友,因为疫情影响我们也挺久没见面了,正好借着写书,打打电话聊聊天。我还专门请教了创业的好朋友谈谈他们关于建立、运营一家或大或小的企业的各种心得体会,受到了很多启发。我发现,创业者的诸多素质,恰恰是我这样一个一直在机构里工作的人所不具备的,我愿意和创业者当一辈子的好朋友,常常请教。
家人为我提供了最好的写作环境。所谓最好的写作环境就是表面上不问、不催、不关心,leave me alone(让我一个人静静)。但是和女儿逛书店时候,她会问,以后爸爸的书写好了,也会摆在这里吗?我说,希望吧。我更希望,等十几年后她开始对书里的这些问题感兴趣的时候,这本“闲聊天”的书能给她一些参考。从这个角度说,这本书也是写给女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