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村社剪纸调查

一、满族剪纸的使用、内涵及分类

满族信奉萨满教,民间的节序活动大多与祭礼紧密相关。从满族留存至今的神谕、民间口述史中了解到,民族首领或者萨满根据秋雪落下的时间及大雁归来、蛇蛙冬眠醒来、熊进入洞中的时间来决定进行狩猎和农事的时间。由萨满主持的氏族集群的祭礼是旧时的重大活动,其中包括歌舞、生产竞技、表演比赛,慢慢发展为盛大节日。春祭是最为重要的祭礼,祭礼结束后族人开始从事捕鹰、农事、牧猎等活动,标志着氏族新一年的工作开始了。富育光.图像中国满族风俗叙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376.

在金代,满族受汉族影响,已经接受了元旦、寒食、冬至、立春、端午、立秋、重阳等节日习俗,百姓将满族民间信仰与这些节日糅合。清代以后,满族的民族节庆古俗与汉文化相融合,春节也成为满族重要的节日。在留存至今的与汉文化交融形成的节俗中,满族剪纸是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日常生活中的满族剪纸

满族人日常使用的剪纸主要是妇女做活的各色底样和哄孩子的剪纸玩具,这些样子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衣食住行最初皆有模具,后人依模具而创造发挥,制成生活中各种必需的日用品。像鞋帽等小件生活物品的样板,是农耕时代每个妇女必须拥有的。绣花底样包括挂饰、服饰及枕头顶刺绣的底样,它们构成了满族人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活方式。北方少数民族的儿童玩具剪纸具有共性特征,满族儿童玩具剪纸更使人过目不忘。

图2-1 圆口鞋样子(袁秀琴剪)

图2-2 王纯信采访老皮匠林凤武(不戴眼镜者),老人在仓房内找到30年前留存的鞋皮样子(2005年12月摄)

1.样子

样子是生活中的常用物品,制作模式比较固定,采用描样的方法制作,造型不复杂,具有重复性,70岁以上的妇女几乎人人会剪。最常用的纸样子包括鞋样、帽样、手套样、儿童衣裤样、肚兜样等,纸样子的作用在于方便做活,将服饰用品形状保存起来。样子大多是互相描来,手巧者会自己剪样。成人的衣裤没有样子,其尺寸通常用手测量,或与旧衣服做比较。这些样子多用牛皮纸、报纸剪成,且只有简单的外形,它们构成了满族最简单实用的剪纸类型。

过去家庭中女主人的重要工作就是制作鞋帽、衣服等生活必需品,老年妇女几乎都会剪纸样子,特别是鞋样子,无论脚的大小是多少都能一次性剪成,最后再修边。有的老人会在鞋底上剪出梅花、菊花、钱文等,不仅为了好看,而且相当于签名的作用,看见这些符号就知道是谁做的。这种方法类似于我们今天配钥匙,手艺人会在纸样子上打上自己的标记,有问题时可以回来找,没有问题时则是品牌的标记。下面由笔者(指本文部分撰写者王纪,下同。编者注)分别对纸(皮)样子进行概述。

(1)吃水转样

吃水转是小孩的围嘴,上面的纹样有两种:一种是碗插子块(布拼接),一种是四周加花。这两种剪样不复杂,也很实用,民间老人的花样本中通常要保留这两种样子。

(2)大腿裤样

孩子很小的时候要穿大腿裤,一是怕炕席划伤孩子的小脚,二是裤连袜的寓意是手足相连。

(3)乌拉样

满族民间最典型的鞋是乌拉,乌拉是满语,意为皮靴、皮鞋。关于乌拉,诸多史料中都有记载。“用方尺牛皮,屈曲成之,不加缘缀,覆及足背。”(《鸡林旧闻录》)“土人缝皮为鞋,附以皮环,纫以麻绳,最利跋涉,国语曰乌拉。”(《香余诗钞》)“乌拉为东省特产,形略似鞋,以牛皮为之,内衬以乌拉草,耐寒且隔水,为冬季劳动者所必用。”(《吉林新志》)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称汗时“足纳鹿皮兀剌靴,或黄色,或黑色”。(《李朝实录》)

乌拉的最大优点是御寒,在冰天雪地中征战、出猎、砍柴、赶车,再冷的天、再大的雪也不会冻脚。所以山里的农民穿它,伐木放排的人穿它,猎人穿它,土匪穿它,抗日战争期间的东北抗联战士也穿着乌拉与日寇作战。乌拉如此保暖,主要是楦在乌拉里面的乌拉草的作用。

直至20世纪60年代,当地的农民冬天砍柴、赶车、刨粪、串门等都要穿乌拉,小学生上学时也都穿乌拉,只是鞋码更小,分量更轻。春天种地的男性都要穿乌拉,因为乌拉的底儿平而宽,能将垄台踩得很平,像磙子压出来的一样。

满族女人多大脚,乌拉不分大小,按照重量算钱,鞋的大小用鞋内乌拉草的多少来调节。在民间曾有“老公公穿错儿媳妇鞋”的事情发生。有民谣云:“抄山路,走近道儿,乌拉不分号儿。”

乌拉可以用牛皮、鹿皮、马皮、野猪皮、鱼皮等材料制作,以公牛皮为佳,一张牛皮能做五六双乌拉。乌拉形状前圆后方,鞋脸在缝制时留下很多褶皱,鞋沿处有6个耳子,鞋口近脚处垫衬布,俗称乌拉绕子。穿时,用细皮带或麻绳穿过耳子,系在小腿上。乌拉样由鞋舌头、鞋底构成。鞋底是一块“T”形,裁剪成上圆下方,在脚后跟处裁两个豁口,向上折叠鞋前脸的褶皱,与鞋舌头缝合。

2003年12月5日,笔者与父亲王纯信采访了林凤武。1946年,老人在通化县大泉源乡当皮匠,1948年后,大泉源乡成立了铁木业社皮革组,老人在那里负责制作乌拉,1954年成为负责人。老人在介绍乌拉的制作工艺时,谈到乌拉褶子多少的区别:“关东各地的皮铺做工有别,乌拉脸上的褶多少不同。南边——宽甸、桓仁以南,其褶从中间数,每边14个,一只鞋28个褶。北边—通化以北,其褶从中间数,每边8个,一只鞋16个褶。这体现出南北不同的风格。”老人至今保存着大量的乌拉皮料,弥足珍贵,并为笔者展示了乌拉样的剪裁方法。

(4)旗鞋样

旗鞋是满族女性鞋的典型代表,有平底鞋和高跟鞋之分,高跟鞋有花盆底儿和马蹄底儿。在民间,女性要下地干活,穿的多是平底鞋,底有厚薄之分,厚者约两厘米,薄者与牛皮厚度相当。

这种鞋样多由手巧的女性剪出外形,再剪出上面的花纹,叠加摆好后用透明的薄纸描出鞋样形状及内部纹样。这种鞋样在民间普及很广,通常以绘画的形式留存于花样本中。

(5)棉布袜样

笔者在民间收集到更多的是棉布袜样,这种袜子由三四片白布剪缝而成,再在上面绣花。在民间有专门的袜子制作行业,袜样是此行业的必备和常用之物。

(6)布鞋样

20世纪30年代后,受汉族文化影响,东北少数民族地区开始流行靸鞋、方口鞋、拉带鞋,如今东北的满族、赫哲族、鄂温克族均流行这些鞋子款式。年轻女性穿拉带鞋;老年人穿方口鞋;女性鞋口长,男性鞋口短;靸鞋有双脊和单脊之分,靸鞋上有绣出的花纹。笔者在民间收集到一个铁质的花样板子,外形便是靸鞋的剪样,上面有很多圆孔,这些圆孔排布成云子卷纹图样。使用时将花样板子铺在鞋面上,用面粉涂抹,面粉沿孔洞落在鞋面上,形成纹饰痕迹,再沿痕迹绣花。(图2-3)

图2-3 靸鞋金属镂花模具(通化师范学院长白山满族民间美术博物馆藏)

图2-4 带有纹饰的男子棉质靸鞋(同上)

2.绣花底样

满族人传承至今的绣花方式包括夹布和彩色刺绣,夹布是剪缝布帛纹饰,彩色刺绣是用丝线进行刺绣,有很多底样是以剪纸的形式呈现,这些形式在一个村里同时并存。例如,在九台既有大量的夹布工艺绣品,又有大量彩色绣品。它们的用途近似,都用于围裙、柜腰子、枕头顶、肚兜等,加工方式包括夹布、黑色锁线绣、彩色锁线绣、彩色刺绣。绣品的发展经历了由黑白到彩色、由剪到画的过程,这一过程丰富了绣品的色彩。

据调查了解,满族姑娘从七八岁开始学习剪花,十一二岁时开始学习绣花。民间流传着绣花、描云子卷的说法,描云子卷就是描画稿,一个村剪花好的人很少,多数人是到剪花好的人那里描样子。每个姑娘都有花样本,母亲过世后留给女儿的往往是一个铺衬包,里面装有针、线、剪刀,最重要的是花样本子,上面勾满了绣花底样。

(1)挂饰底样

满族人家布置房间喜用挂饰,挂饰既可以起到类似帘子遮挡的作用,又可以起到装饰厅堂的作用。挂饰有喜帖、门帘、被帘、桌帘、柜帘、幔帐套、幔轴穗等。满族人家多为“转圈炕”,所以这些挂饰的艺术都围绕着“炕文化”展开。

表2-1 满族日用品剪纸底样图表

表2-1 满族日用品剪纸底样图表(续)

①喜帖。喜帖的满语发音为“乌拉本它其列”,是满族人家挂在中堂的挂件,起装饰作用,一般由4件组成,中间画幅较大,左右两边各有条幅,上有横批。这种形式的艺术品有钱的大户人家使用较多。近年来笔者收集到很多类似物品,四处打听其用途,无人说得清楚,富育光在接受采访时告诉了笔者它的满语名称,他在童年时期见过黑龙江瑷珲地区满族人家使用这种形式的艺术品。笔者来到黑河市孙吴县四季屯采访何世环老人,老人告诉笔者,年轻时家里南炕有窗,西炕供神;北炕是正面墙,在过年的时候墙上会挂上布帘,上面有字有画,过完年后取下来。结婚的时候,婆家做布帘,挂在北炕墙上,中间是“囍”字,两边是对联,均用布缝制;平时墙上贴画,画的内容是历史故事,一般贴3至5张,上面标有编号。

根据老人的讲述,再结合藏品及民间延续的风俗可以发现,满族有在屋内北墙上挂画的传统,所挂的画具有美观、表现民间愿望及教育的功能。在印刷品大量进入满族居住地之前,民间使用的是布质的墙面装饰画,根据节俗更换不同内容。最常见的3种使用场合是过年、祝寿、结婚。从收集的实物看,过年以使用家训、“四季平安”文字类纹样为主,祝寿以使用“寿”字、“万”字、蝙蝠等纹样为主,结婚以使用“囍”字、蝴蝶、盘长等纹样为主。笔者在2005年调查时,倪友芝老人讲述她剪龟的含义:“以前老人过寿时,墙上贴龟的剪纸。”今天笔者在夹布的喜帖中见到了这样的纹饰,夹布图案中龟背朝上,四脚分开,龟背上有“寿”字的纹样与蝙蝠的纹样。

图2-5 用两片剪皮缝制的成人乌拉,长32厘米(同上)

图2-6 用两片剪皮缝制的儿童乌拉,长18厘米(收集于辽宁省清原县)

图2-7 过年时墙上挂的喜帖

②幔子、幔轴穗、幔帐套。满族居住地区寒冷,住房格局均为对面炕,老两口住南炕,小两口住北炕,每个炕沿上方要挂幔子,幔子相当于床帘,起到遮挡的作用。幔子上方有幔轴穗,有的地方叫幔刷子,幔子卷起时放到幔帐套(吉林市九台附近叫幔帐皮子)内,整洁美观。幔子前面放一条长长的幔轴穗,起到美观的作用。幔子是妈妈给女儿做,3幅布为好,当地人认为双数不吉利。

以夹布的方式制作的幔帐套,各地大小形式有所区别。九台以寿纹和蝙蝠纹样为主,下面有流苏,单面纹饰,整体细长。四平地区的幔帐套尺寸较大,前后均有图案,下开口,纹饰线条细密,构图较满。老人和年轻人的幔帐套上的纹饰不同,老人的幔帐套以“寿”字、菊花、塔、“福如东海”等纹样或文字为主,年轻人的则以葫芦、盘长、盆花等为主。关于幔帐套的用途,还有另一种说法:屋里挂上幔子,上面搭上幔帐套,说明炕上有人,意思为请勿打扰,起到提醒的作用。

图2-8 祝寿时墙上挂的喜帖,中间团花为“龟”纹

图2-9 婚礼时墙上挂的喜帖

图2-10 过年时墙上挂的喜帖

其他挂饰还有被格搭、门帘、被帘、桌帘、柜帘、包袱皮等,根据用途有不同大小,起到遮挡、包裹等作用。

图2-11 复原的挂有幔帐套的满族婚房(摄于吉林省通化市东来乡鹿圈村)

(2)服饰底样

满族服饰多采用夹布的方式制作,种类包括围裙、肚兜、帽子、领口、荷包等,其中最为精彩的是围裙(吉林地区称为大布子)。围裙有大小之分,大围裙遮盖全身,上面有扣子可以系到领子上,小围裙只遮盖下半身。笔者在吉林四平、九台,辽宁清原、西丰,黑龙江黑河的调查和收集工作中了解到,这些地区均有使用围裙的习俗,只是各地在风格、色彩、纹饰上有所区别。围裙是姑娘结婚的嫁妆之一,一般由妈妈做,数量多为两条,一条素面,另一条要有丰富的花饰。素面围裙平日在家干活时穿,花围裙在年节和外出帮忙时穿。笔者收集到的花围裙都很干净,很少有磨损的痕迹。另外,婚宴上,新娘的婆婆还要给厨师做一条围裙。满族人家祭祀的时候,锅头通常也要系围裙。锅头是祭祀中为神制作供品的重要神职人员,他掌握很高的厨技,仪式中他的围裙上通常有庄重的纹饰。

图2-12 以夹布方式制作的挂帘

图2-13 以夹布方式制作的双面幔帐套

图2-14 以夹布方式制作的幔帐套

图2-15 以夹布方式做的夹被

图2-16 方枕头上覆盖的枕头蒙子(枕巾)

图2-17 桌帘

图2-18 以夹布方式制作的包袱皮

图2-19 以夹布方式制作的双面幔轴穗

孩子满月时要做肚兜,防止肚脐受风。同时要做猫头鞋,寓意是长大眼睛有神。夹布是满族人装点日常生活和服饰的方式,在不同用途的物品上会剪出不同含义的纹样。

(3)绣花剪纸底样

绣花底样是满族人进行彩色刺绣时使用的样子,这些样子以绘画为主,也有以剪纸的形式制作的样子。这种剪纸样子相比画稿,在刺绣时边缘会更加整齐,刺绣表面更具层次感。满族村里多数女性绣花是靠描样子,会剪的人只占很少一部分,会剪花的一定是手最巧的,所以她们制作的刺绣也都是绣品中的精品。

图2-20 锅头等男性穿着的围裙以寿、福等为其主要纹样

图2-21 夹布围裙

图2-22 夹布云肩(通化师范学院长白山满族民间美术博物馆藏)

图2-23 夹布肚兜

图2-24 夹布衣领

图2-25 夹布鞋腰

图2-26 枕顶绣花底样

图2-27 通化县富民村麻庆珍老人为自己绣花的衣服(2013年摄)

以绣花方式制作的物品的种类与夹布基本相同,绣法在不同时期也有所不同。

笔者2013年在通化县富民村调查时遇到麻庆珍老人。老人是汉族,从小生活在满族村落中,14岁时开始学习绣花,会绣幔子、幔帐套、方枕头、洋枕头、票夹子(钱包),也擅长剪纸。老人为笔者现场剪了盆花及动物纹样,并给笔者展示她绣花的衣服,这些衣服是现在集上随处可以买到的中老年服装,老人在衣服的大襟和后背处绣上了喜欢的花朵。这些花的刺绣按照剪样、粘贴、刺绣的步骤进行,老人对这种制作方法的记忆十分深刻。

图2-28 倪友芝口述童年炕上游戏的摆法(笔者绘)

图2-29 宋春霞窗台上摆放的剪纸(2006年摄于吉林省东丰县三台乡宋春霞家)

3.儿童游戏娱乐剪纸

据笔者调查,儿童在游戏娱乐中使用的剪纸一般作为摆玩玩具或风筝使用。摆玩的剪纸称为“妈妈人儿”“嬷嬷人儿”,儿童游戏称为“摆小人儿”。这种小人儿造型带有满族特征,男人有长辫子,女人戴大头翅,装束随时代发生变化,出现穿短裙、梳长辫子等造型。

嬷嬷是满语,在不同时期和场合有不同象征,在满族原始信仰中被视为女神。嬷嬷在开天辟地的大洪水时代拯救了满族先人,人们尊称她为天母;她也是一位萨满女神,人世万物均从她的鼓声中诞生;她又是一位始祖女神,满族子孙世代供奉她。富育光,于又燕.满族萨满教女神神话初析[J].社会科学战线,1985(04):193-200.

据满族创世神话《天宫大战》记述,原始社会有300多位嬷嬷。在各种留存至今的神本中记述有掌管子孙繁衍的“欧木娄嬷嬷”、掌管儿女婚姻的“萨克萨嬷嬷”、掌管进山不迷路的“威虎嬷嬷”。她们庇护和保佑着子孙后代。

图2-30 剪纸与高粱秆相结合的满族摆玩玩具(倪友芝2013年制作)

清代早期,嬷嬷是奶奶的意思,是对年长女性的尊称,也是对祖母辈人的尊称。到清代中后期,嬷嬷是对母亲的尊称,也可以指奶妈、老妈子等,是对老一辈女性的尊称。

从远古走到今天,嬷嬷由神变为身边亲近的人,她的造型也由人们供奉的神的形象,变为孩子的玩具,由单一的女性形象发展为男女老少不同类型的普通人形象。

现在留存的嬷嬷人儿造型多为正面站立,两手下垂,五指分开,五官为阴刻,鼻子为三角形,人物的衣着均为长袍、马褂,发饰及发型分男女,女为大头翅,男为长辫子,都是地道的满族装束。这些极具民族地域风格特征的嬷嬷人儿造型古朴、端庄,成为满族纹饰的代表符号。

女孩子喜爱玩摆嬷嬷人儿的游戏,在炕上、窗台上摆,摆后收入果匣子内。果匣子是装糕点的盒子,孩子常把它当作房子,游戏内容为“串门”“回娘家”“跳神”等生活场景。

图2-31 地羊风筝(高振宝2007年制作)

图2-32 用高粱秆和红纸制作的风车(徐贵库2013年制作)

图2-33 儿童游戏灯笼(倪友芝2014年制作)

图2-34(1)女孩,(2)男孩(麻庆珍2013年剪)

剪纸这一类型的儿童玩具出现于北方少数民族,如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满族,当地人以简便的方式制作玩具,以游戏的形式模仿现实生活。儿童玩具剪纸的内容有人物、动物,玩具剪纸使用的材料有纸、桦树皮、皮革、布帛等,这些材料通过剪、折叠、插接、粘贴等形式组合。

满族的玩具剪纸往往与高粱秆结合,这种结合成为满族进入农耕时代后儿童娱乐形式的共同特征。这种组合以还原生活场景为主要形式,用高粱秆做爬犁、马车、花轱辘车、家具等物品,人物、动物剪纸也可以用梃秆制作,孩子在游戏中效仿大人的言谈举止及生活礼仪。

另一种高粱秆和剪纸结合的玩具是风筝。梅河口的高振宝老人根据回忆制作了地羊风筝,虽然笔者难以看出它的造型与羊有什么关系,但放入空中的它自由飞翔的样子真的太美了。这种风筝用高粱秆做支架,上面糊纸,后坠以飘带,制作工艺简单、构思巧妙。笔者在调查中也发现用高粱秆和红纸制作的风车,以及用高粱秆制作的灯笼,上面贴有漂亮的蝴蝶等纹样。成人为儿童精心制作的这些玩具,陪伴孩子度过童年,也对孩子成长起到教育作用。

儿童游戏还包括用布剪缝玩具娃娃。麻庆珍老人回忆儿时玩的娃娃的做法:将布剪成两片缝合,内放棉花,头发用黑线或者剪下的头发缝上去。男孩和女孩区别在腿,女孩腿细。手均剪成上举动作,老人说手下垂是认错之意。可以用花布剪缝衣服给娃娃穿,这与鄂温克族制作玩具的方式相似。

(二)节日民俗中的满族剪纸

1.春节剪纸

(1)熏画

“二十七八,扫土贴花。”满族人家在过年时都要清扫尘土、装点房间,以求一年的新气象。以剪纸的方式装点墙和窗户是满族人的传统习俗。满族人喜欢黑色,过年墙上贴的称为“熏纸”,多幅熏纸组合成一幅大画,称为“熏画”(倪友芝口述)。

制作熏画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将剪纸熏成黑色直接贴于墙面,二是将熏黑的剪纸制作成独幅画。条件好一点的人家用红纸剪各种人物、动物、花草,没钱的人家用毛头纸或报纸剪,再以烟熏,并以彩纸衬于镂空处,这样的剪纸贴在泥墙上,显得醒目而亮丽。剪纸的内容和粘贴的次序依各地风俗不同而有差别。有的地区以凤鸟、蝴蝶、盆花、水、鱼为主体内容,表现自然界。有的地区以人的家庭为核心,上有蝴蝶、飞鸟及神灵,下有家禽和野兽,构成了以人为核心的时空观。满族人家过年时墙上贴的剪纸并不同于我们现在的年画,而是反映了不同情境下的生活空间。满族人家窗上也贴剪纸,在冬季人们更喜欢贴用红辣椒做的窗花。9月辣椒成熟后,去筋,红色部分用来剪花,光面朝外粘在窗上,用绿辣椒叶做枝叶。这种窗花能保存数月,银冬腊月,远远望去,这亮丽的色彩格外醒目。

过年贴的剪纸是人们平时精心积攒的精彩之作。梅河口的袁秀琴老人回忆,她平时把攒的好作品放到果匣子中,春节时拿出来贴。如今她也喜欢将剪纸放在纸盒里保存。

袁秀琴老人回忆,她还是小姑娘时,姊妹或者小伙伴在一起用油灯熏剪纸,大人不让,怕费油,他们就偷着熏。过年贴剪纸,不往供奉祖宗的墙附近贴,而是贴到别处。

倪友芝老人回忆,妈妈经常将满族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剪出来,贴在墙上,妈妈指着墙上的剪纸给她们讲故事,她对此印象特别深刻。现在的事儿老人转身就忘,但70年前的故事却记得清清楚楚。

图2-35 折、剪、缝三种手法结合制作的玩具鱼(宋春霞2007年制作)

图2-36 过年时宋春霞教孩子用剪纸装饰墙面(2006年摄于吉林省东丰县三台乡宋春霞家)

图2-37 熏画剪纸(倪友芝制作)

图2-38 花秆示意图(笔者绘)

图2-39 棚花(郎守贤2014年剪)

图2-40 倪友芝根据童年记忆复原当年母亲剪的灶王爷

前文介绍了满族以夹布技艺制作的喜帖,用黑布剪的花装饰墙面和用熏黑的纸装饰墙面,两种方法材料不同,但在家庭中起的作用是相同的。为什么满族人家会使用两种不同的材料?笔者分析,用布材制作的喜帖是有钱的大户或者官宦人家使用的装饰,熏黑的剪纸是穷苦百姓家的装饰。倪友芝说,她童年时最喜欢的是红纸,家里仅有的红纸是对子纸,每到过年爸爸刚贴上对子,几个孩子就撕下一块留着用来剪纸。墙是土黄色的,贴毛头纸不好看,所以要把剪纸熏黑。由此可见,生活条件是影响剪纸载体的重要因素。

(2)棚花剪纸

过去人们住泥房,有糊棚的习俗,糊棚有专门的手艺人,叫裱糊匠或者棚匠。满族人家糊白棚,汉族人家糊花棚。糊棚工具是花秆和卡登(类似于梯子),花秆用高粱秆制作。糊花棚用牛皮或者羊皮刻花漏印,相当于后来流行的窝纸。笔者调查的吉林九台满族老人就曾有过剪团花糊棚的经历。

(3)剪灶王

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过去满族人不供灶王,厨房供佛多嬷嬷或外地嬷嬷,在牌位上贴挂钱,摆供品。随着汉族民间习俗的影响,很多满族人家也开始供灶王。人们所熟悉的灶王是木版年画的形式,过去长白山区交通不便,老百姓常自己绘制或剪灶王像。倪友芝、高振宝回忆:画,即是用毛笔蘸墨,信笔草草画出灶王爷和灶王奶奶,这种形式多是由家中的男主人或村里主事先生来完成。剪,多是家中女主人的事,她们用红纸剪出灶王爷和灶王奶奶的形象。到了腊月二十三,人们在灶台摆上供品及高粱秆做的马、狗、鸡,接灶神的时间为申时,口中念叨着“灶王爷上天,有话实端,好话多说,闲话少言”,磕头后揭下旧灶王焚烧,送灶王上天。每年除夕剪一张新的灶王贴在灶台上。

图2-41 高振宝为笔者演示传统祭灶习俗——画灶王(2009年摄于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三合乡永安村)

图2-42 大公鸡(宋春霞剪)

图2-43 斗鸡(宋春霞剪)

供灶王源于人们对火的依赖。火可以取暖、照明、煮饭。在乡村,女人每日生火做饭,对灶王的感激与崇敬之情在头脑中逐渐沉积成可感知的形象,所以经乡村妇女之手剪出的形象各异的灶王最贴近人们内心真实的感受。

(4)鸡日贴鸡

大年初一为鸡日,“雄鸡一唱天下白”,满族人家常在除夕晚上剪出“鸣叫”的大公鸡贴在墙上。这些鸡多用黑色纸剪出,再衬以对比强烈的色纸,在灰灰的土墙上显得格外醒目。这种鸡的另一种剪法是将身体分成几段,用线连接,挂在窗外,风一吹鸡头晃动。满族人家通常做这样的两只鸡,并表现为斗鸡形象,以求一年吉利。

图2-44 关庆儒为笔者演示鸡日在窗外迎风斗鸡的情景(邹运于2014年摄于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莽卡满族乡江西村)

图2-45 关云德描述的钱褡子(笔者绘)

(5)钱褡子

钱褡子又叫包袱皮,里面装着纸臬子。满族人家大年三十晚上不上坟,认为故去的亲人会回来。日落接神前,在院门口给故去的亲人烧钱褡子。这种钱褡子是用剪、粘后的纸糊成的口袋。

2.二月二剪纸

二月二是春龙惊醒的日子。龙为百虫之长,能“兴风雨、利万物”,人们通过对龙的祭祀,以求一年五谷丰登。人们在二月初一这天准备龙尾,用高粱秆穿起彩色布剪成的圆环象征龙尾,挂在窗钩或幔帐上,小孩起床后戴在小孩的衣襟上,这种做法的寓意是眼睛不生病。小孩最多戴3天,然后就丢到大河里。二月二清早起来把香灰撒到井沿,然后把香插在墙上熏虫子。往房上挂剪好的5个“万”字,用秸秆穿起来,门框、房檐外面不挂,“万”字下边有穗,上边用龙头穿起,龙头数量不限。(郭素芹口述)

二月二这天,手巧的满族人家会在大门上贴头对头、二龙吐须的剪纸。人们认为这样的入室之龙能保证一家平安如意。二月二上午不得用针,怕扎到龙眼,下午可以用。(倪友芝口述)

3.清明节扎佛头剪纸

清明时节,满族人家也上坟祭奠祖先,上坟时不烧纸,祭扫后在坟上插“佛头”。

关于佛头,富育光先生深入地为笔者讲解:佛头是满语,汉语意为柳。在满族早期神话中,天神阿布卡赫赫的形象即为一个巨大孕生万物的女阴,而柳是女阴的象征,由此派生出柳生宇宙万物的神话。

图2-46 二月二,宋春霞为邻居孩子制作的龙尾(2005年摄于吉林省东丰县三合乡永安村)

图2-47 新宾清明祭祖(王纯信摄于20世纪80年代)

佛头过去均为白色,白色象征长寿,人希望死后灵魂永远不死,佛头本身就是灵魂永在的意思。后来受汉文化影响,满族人家制作佛头时为美观好看,使用多种色彩,显得醒目。

佛头可以自己扎,也可以请人扎,男女不限,但必须是“全客”的人家,就是说儿女双全、老人都健在的人家。

佛头的纹饰包括柳树叶子、百合花、芍药、牡丹等植物,天鹅、蜥蜴、青蛙及鱼等动物。金代女真人非常重视插佛头,纹样也非常多。人死以后,从佛头的花式可以看出这个家族对亡灵的崇拜、怀念,也是对亡人生前事迹的颂扬。

一般佛头纹饰用花的以年纪大的女性死者为多,纹饰与死者的生活经历有关,死者的经历不同,纹饰风格也有所不同。牡丹、芍药代表慈祥、纯洁、公正,柳树代表后代绵延,一般儿孙较少的人家更要插柳树纹饰的佛头,期盼子孙绵延不断。柳树和生育、生长有关,青蛙、蜥蜴、鱼等纹饰都是对家族发展有吉祥寓意的。笔者在新宾调查时了解到,佛头的纹样包括钱纹和柳叶纹,满族崇柳,用钱纹和柳叶纹组成的树是满族崇尚的象征物。

萨满去世时插的佛头较为特殊,多数用百穗,都是细长的,这些花穗代表长寿,能够为当地带来光明。老萨满和年轻的萨满去世时用的花穗不一样,年轻萨满的穗子短一些,老萨满的穗子长一些。

图2-48 新宾腰站村祭祖插佛头(吕焰摄于2013年清明节)

萨满去世时用的佛头上要戴桃木,形状像桃子,木头或者纸做的都可以,代表长寿,下面是长穗,送葬当天由直系儿孙插在坟头。用白纸包秆儿,风吹几天便会损坏。(富育光讲述)

清明节上坟时插的佛头要提前做好,清明早晨七八点钟上坟,上坟时首先添土,然后插佛头,最后敬庙。上坟的人只把佛头插在坟上便回来,不磕头、行礼、烧纸。

佛头由谁来制作,如今各地风俗不同。老家在凤城的鄂吉龙回忆,家族中的老大才有做佛头的资格。新宾却无此习俗,不分长幼、男女,均可以做佛头。长春九台区、吉林市等地没有延续插佛头的习俗,人去世后坟上铺盖花圈,与汉族基本相同。

从剪纸的审美角度看,佛头剪纸纹样古拙、质朴,是我们如今能见到的为数不多的满族原生态剪纸之一。

4.五月节剪纸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古俗曰:“值五日五,二五相属为火旺之相,过旺则为毒。”王光,敬彪.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图录[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6:66.故这一天被称为“五毒日”。关于这一天的习俗,《安图县志》记载:“以布为猴,以帛为胖孩,以麻为帚,以纸为葫芦,俱挂于门首,并食角黍(粽子)、饮雄黄酒,俗云此日瘟神下界,如此做法可除疠疫。”这其中“以纸为葫芦”的形式流传至今。葫芦又称药葫芦,象征着祛除各种疾病。它是用彩色纸粘成三棱或四棱形,再剪出葫芦的外形;也可用彩纸叠出葫芦,再用嘴向内充气,使其呈立体的元宝形,民间称这种造型的葫芦为“宝”。人们通常将葫芦挂在门上、房梁上、水缸上,红红绿绿的,以增加节日气氛。另外,满族人家在端午节这天太阳未升起前还有在窗上贴“剪刀”的习俗,把红纸或红辣椒剪成剪刀形,剪刀口朝向斜上方,人们认为剪刀可驱邪保平安,故贴窗以镇宅。

袁秀琴老人回忆,挂葫芦能挡鬼、驱邪气,有钱的人家挂买来的纸葫芦,没钱的人家挂三棱的纸葫芦,三棱纸葫芦上不做镂空花纹,是用废旧的烟纸、包装纸或糖纸等做成的。

郭素芹老人回忆,过五月节要制作小葫芦和小荷包。纸葫芦有三棱、四棱的,不剪花,也有的地方中间剪对称的“富贵”等字。葫芦挂在房门、大门及柜上,震慑瘟神。俗语讲,五月节瘟神下界,药王爷不下界。一早露水出来的时候要用青麻绳挂笤帚,挂笤帚的作用是扫病,据说这样可以驱邪。清早要把井盖上,以防瘟神下药,将红纸剪的剪刀贴在窗上、门上。俗语说:“日头不出来贴剪刀。”五月初一到初四这几天,人们会把纸葫芦和剪刀做好,在五月初四这天,吃完晚饭将纸葫芦用绳穿起来,系在树枝上,挂在房檐、窗外。自家准备自己的,以前老人都会做,这两年“手懒了”就不做了。小孩戴五彩线,太阳没升起来的时候就系上,为了避免身上爬虫子、出门时招长虫(即蛇)。

图2-49 五月节门口挂有“宝”的人家(2005年拍摄于吉林省梅河口市全胜村)

图2-50 五月节贴剪刀以驱邪,纸质剪刀为郭素芹制作,辣椒皮剪刀为袁秀琴制作(2005年摄于吉林省梅河口市全胜村)

图2-51 周玉珍为五月节制作的剪刀

图2-52 用剪纸制作的五月节药葫芦(郭素芹制作,摄于吉林省梅河口市)

(三)人生礼俗中的满族剪纸

人生礼俗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丧礼等,在满族人的礼仪习俗中,剪纸主要应用在婚礼和丧礼。

1.婚礼

婚礼是人生的重要礼仪。满族姑娘从八九岁时开始学做活,一般十七八岁时结婚,她们的主要活计就是准备自己的嫁妆。在这一过程中,姑娘逐渐学会承担各种家务。满族姑娘出嫁的很多嫁妆是妈妈帮助准备的,或请村里绣活好的人来做。这些嫁妆如下:

图2-53 复原的满族婚房(摄于吉林省通化市东来乡鹿圈村)

图2-54 新房中布置的枕头帘子(王纯信20世纪80年代摄于吉林省通化县金斗乡)

炕柜、箱子一对,首饰盒一对;

嫁衣:红棉袄、红棉裤,无论冬、夏天结婚都要穿棉嫁衣;

幔帐、幔帐套、幔轴穗各一;

围裙:娘家做两条,一条带花一条不带花,婆家做一条;

绣花鞋:结婚时穿粉色绣花鞋,白布鞋底代表白头到老;

枕头、枕顶刺绣:穷人家制作一对枕头和多对枕头顶,富人家制作数量较多;

针线笸箩:针线笸箩是姑娘婚后做活的主要用具,包括针、棉线、绣花线、烙铁等。不能携带的是剪刀、刀子、锥子、笤帚,带剪刀有剪断骨肉的说法,带刀子意为断亲,带锥子是怕扎伤丈夫,带笤帚是扫姑娘出门的意思。

嫁妆在结婚前一天送到婆家,俗称过箱柜。满族人家住“万”字炕,一家十几口人都住在一间屋子里。炕柜是存放夫妻俩私人物品的地方,一间屋子往往要摆放三四个炕柜。结婚这天炕柜被摆放在炕的中间,与墙、幔帐形成一个封闭空间。

枕头顶刺绣是体现满族姑娘心灵手巧的标志,姑娘首先要学会刺绣底样的剪刻,然后学习绣花、描云子卷,到出嫁时一个姑娘要绣几十对枕头顶,婚礼时全部挂到枕头帘子上,作为新媳妇手艺的展示,3天后取下。同时,新媳妇也会以还礼的方式,将部分枕头顶送给姑婆们。

新婚房屋内其他挂饰也很丰富。东北地区气候寒冷,老两口、小两口相对而卧,所以炕沿正上方有幔杆子,上面挂幔轴穗、幔褡,炕柜下方挂挡帘、门帘、桌帘等。20世纪50年代以前满族人家使用的都是补绣,即用布帛剪拼的一种制作工艺。满族姑娘的家是一个展示布帛技艺的殿堂。

图2-55 绣嫁妆的姑娘(王纯信于20世纪80年代摄于吉林省通化县金斗乡)

图2-56 带有“囍”字的枕头顶

图2-57 带有“鸿禧”字样的幔帐套

新婚的儿媳每天早上起来要给公婆敬烟,这个烟是姑娘从娘家带来压箱底的烟坨,碾碎装到烟口袋里。烟口袋用绳子抽紧,另一端系一块丝质手帕,手帕用来擦烟嘴。平时搭在幔帐杆上,姑娘出门时要别在大襟上。新媳妇生孩子后一般就不用给老人敬烟了。(何世环口述)

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笔者发现,绣嫁妆这一习俗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发生着变化。20世纪20年代以前,嫁妆由新人来做,三四十年代出现请人做嫁妆的现象,50年代后绣嫁妆的习俗逐渐式微。

笔者在田野调查中采访了几位老人,了解到关于满族婚俗的信息。

李淑坤老人自幼跟母亲李林氏学习刺绣。母亲出生于满族大户,从小受教育,识文断字、能描善画、心灵手巧。母亲是跟姥姥林佟氏学的刺绣。该技艺是母女辈辈相传。李淑坤心灵手巧,至结婚时绣了100多对枕头顶,对对精彩。结婚时绷了几个枕头帘子,挂在婚房里展示,引起轰动。婚礼上李淑坤给每位婆家的长辈亲属都准备了一对枕头顶作为见面礼,亲属可挑选喜欢的枕头顶,同时回馈新媳妇一个红包。

李淑坤结婚后,只用了几对枕头顶,绷在枕头两头,其余的则将绣花两面相对,放在一起,中间隔以软质纸、棉花,以免磨损,还有的旁边放几块蛇皮,防虫,防褪色。王纪,王全,王纯信.满族枕头顶刺绣图鉴[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6.

袁秀琴老人回忆,结婚前制作枕头顶,当地叫“扎花”。她15岁开始准备嫁妆,做幔轴穗、幔褡、信兜、深蓝色大布衫,到结婚时已做了18双鞋,枕头顶也做了很多。结婚时,挂在婚房,作为她的才艺展示。

袁秀琴回忆,她在15到18岁时剪花样做扎花,一点点儿攒起来,到结婚时已准备了两床被子(红白花被),两床褥子,两套衣服,还有棉袄、棉裤、大布衫、小布衫(夏天穿)。她的嫁妆包括洋枕头12个(装6个、挂6个),有带字的。枕头顶8对、装了4对,上面绣有荷花、菊花、牡丹花,挂起来两对。信兜12个,是白色的,每兜有一朵花。

赵永芝结婚时的嫁妆包括木头柜、大镜子、绣花枕头,当时她做了8套枕头和被单。绣枕头是从十七八岁开始的,做了4床花被和两床褥子。她结婚的时候不陪送剪刀和刀,因为剪刀和刀的寓意为“铰断道”;也不陪送针。结婚时她住在新房的南炕,新房要贴对子、“福”字(1尺见方),每扇窗户上贴“鸿禧”两个字,有吉利的意思。结婚前一天要供祖宗,摆供菜,香放在正北。有钱人家在棚上贴报纸,不贴剪纸也不贴花。

郭素芹老人回忆婚礼程序:第一步是订婚,四五岁就可以订娃娃亲;第二步是过礼,即会亲,会亲年龄不限,男方要送彩礼钱,过完礼,男方家给女方家摆酒席,给女方装烟(烟卷)钱;最后就是结婚,一般在十七八岁时结婚,有个顺口溜是“穷十八,富十七,不穷不富二十一”。

袁秀琴结婚时男方给了200元彩礼,女方装烟再回过去20元。婆家给看日子,到了女方18岁时,娘家去人,在婆家住一宿,次日吃完早饭回来。等到结婚前一天,婆家人先到娘家这边,第2天男方用马车来接女方,车上有幔子,男方在家等着。女方下车时有一个老太太(送亲婆)和两个小姑娘陪着,小姑娘年龄在十一二岁。

韩凤桐老人回忆,结婚的嫁妆里,有很多柜子都是提前拿过去的,姑娘必须绣枕头顶送给姑婆。韩凤桐绣了十几对枕头顶,包在包里,到婆家挂在枕头帘上。衣服均是买布在成衣店做的。

张万珍老人回忆,结婚时的嫁妆包括衣服、枕头顶,把这些东西先放在一个包里,再用白花旗布包起来,另外还有被子(四铺四盖或两铺两盖)。

麻庆珍老人回忆,结婚前新娘会绣票夹子(钱包)作为嫁妆,结婚时送给丈夫和丈夫的哥哥,这是婚俗,也会给大家送钱包。她结婚前绣了4个枕头顶和1双鞋,妈妈给她陪送的衣服,爸爸陪送的柜子。

肇恒库结婚时的嫁妆有四铺四盖,因为穷,婆家只做了一床被,连洋枕头都没做。她做了大围裙,但不堆花,做了白袜子,袜底有黑线花。新房的枕顶上有“囍”字,炕沿下有刻花,像向日葵一样。

关于嫁妆的发展历程,郎守贤老人告诉笔者,她做姑娘的时候已经不绣方枕头了,最喜欢绣的是门帘,就是把尼龙袜子拆了做绒绣。母亲给要结婚的女儿扎枕头顶、烟荷包。当时郎守贤十多岁,妈妈做的枕头顶有花样,枕头顶底部使用白市布,扎粉色、绿色的花。

2.丧礼

在漫长的岁月中,满族先民经历了土葬、兽葬、火葬等各种葬俗,清代以后受汉文化影响,形成了以土葬为主的新葬俗,葬俗中保留有旗棺、执红幡、插佛头的独特习俗。笔者在调查时巧遇一户人家执红幡,该习俗在满族居住地区延续至今。插佛头的习俗在很多地区因为满汉融合而消失了,但在辽宁新宾、凤城等地仍延续着。旗棺因为汉文化的融合已经看不到了,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旗棺造型如起脊房屋。江汉力老人告诉笔者,他采访过一位满族老人,老人告诉他,亡人出殡时要在旗棺起脊处挂两条剑形饰物。该剑形物为布质地,上面有剪贴的花纹,用途不得而知。

图2-58 满族家中有人去世时立于门口的红幡(2014年摄于吉林省九台区东哈村)

(1)引魂幡

引魂幡是满族人家办丧事的独特标志。满族人家有人去世,家人穿好孝服后,要在大门前挂红幡,每天日出挂出,日落取下,以此招呼亡故亲人的魂灵回家。

富育光先生讲述:“红幡立在棺材旁。竖立时要注意风向,幡头朝西,风吹过幡尾飘向东方。院内设杆,杆倾斜插放,四周有支架,可以随风向调整杆的方向,以达到幡头朝西的目的。”红幡的质地在清代有定制:皇帝织金九龙绮,皇后织金九凤绮。《绝域记略》载:“章京则以红缎旌之,拨什库(村领袖)则以红布,再下则以红纸。”如今满族民间引魂幡多用红布制成,长度均在7尺以上,一般60岁以上的死者才能使用红幡,因为长寿是喜事,要让人知晓。出殡时,丧主持幡前行,称“走幡”。如夫妻中有一人先去世,埋葬后,家人则在坟地将红幡去掉黑头、黑裱,拿回来收藏,待后死者出殡时使用。后死者埋葬后,人们在坟地上将幡抢回,给小孩子做肚兜,以求孩子平安长大。富育光.萨满艺术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186.

图2-59 送浆水时取下幡身,只留幡头在杆上(2014年摄于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东哈村)

引魂幡为人形,代表死者的亡魂,杆长9尺,布长5尺,将一块红布折叠,剪裁两下,展开后代表人的躯干、胳膊和双腿,头、手、脚用黑色布剪出,缝在相应部位。黑色代表没有灵魂,白色代表活人,红色代表凶险。满族贵白贱红,红色为送终时使用。

笔者在调查时,正逢东哈村一户满族人家出殡。亡者终年47岁,在外打工,因肝病昏迷不治而亡,咽气前被送到家中。因为当地有习俗,在外亡故的不能进屯发送,如果人横死在外,就在屯外宽敞处设灵棚。

死者临终前下午到家,半夜去世,凌晨发送,因亲属少,只停灵一日,次日出殡。当地主持白事的共二人,一个是待东,另一个是阴阳先生,他们分管不同的事情。待东负责招待亲朋,安排送浆水、吃喝及出殡等事宜。阴阳先生主管做引魂幡、钱褡子、孝棒、买路钱,选坟地,看风水等事宜。

阴阳先生凌晨三点多钟便被请来,先剪红幡,挂在门口。上午阴阳先生一直坐在炕上,制作引魂宝幡、钱褡子、孝棒、买路钱。红幡的制作有具体要求和规范,躯干、头、手、脚均有十分写实的样板。幡的造型,各地有所不同,笔者在吉林九台调查了解到,幡只用两剪刀剪成,头、手、脚方法基本相同。当地流传下来的习俗是根据人的寿命决定幡的长短,幡在大门西侧直立,这些均与前述传统有所区别。

图2-60 阴阳先生为亡人制作的引魂宝幡(2014年摄于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东哈村)

图2-61 死者终年47岁,使用的岁寿纸剪5条剪口(同上)

(2)引魂宝幡

引魂宝幡是汉族丧俗与满族丧俗结合的产物,由幡帽、幡罩、幡体组成,内外两层,外层幡罩子如网状,内层幡帽、幡体如人形,中间纹样男圆女方。赵景国的引魂宝幡上面写的是“民故先考赵府君讳景国之引魂宝幡”。

亲人故去,汉族人要在门口插杆,上面挂上岁寿纸,岁寿纸的数量与死者年龄相同,另加两张,一张给天,一张给地。长寿者逝世后家人挂起高高的长幡,这与满族红幡相似,意为通知亲朋好友前来吊唁。

岁寿纸不是将纸直接挂在杆上,而是要在每张纸上都剪出竖条剪口,剪口数量与死者岁数相关,每10岁剪一个口,由外向内剪。剪的长度随剪口数量增多而加长。

(3)孝棒

在为亡人送浆水时,子女要手持孝棒,孝棒长度为40厘米,拄着它走路,子女必然屈身,更能呈现孝意。该习俗为汉族礼仪,如今满汉杂居、文化融合,在满族人家的丧俗中也能见到这种习俗。

图2-62 阴阳先生在为两个孝子制作孝棒(2014年摄于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东哈村)

图2-63 两个孝子手拿孝棒送浆水(同上)

孝棒的杆使用木棍或者高粱秆、苞米秆等,棒上缠烧纸。烧纸先裁成细长条,再将一侧剪出细密的剪口,呈流苏状,由上至下缠绕于棒上。

(4)买路钱

在出殡的路上要撒买路钱,送给沿途的小鬼,以保佑亡人顺利上路。买路钱由阴阳先生制作,先用烧纸剪成圆形,再剪出中间的孔洞,俗称“个了钱”。笔者调查时见阴阳先生有一个模板,为直径15厘米的圆纸板,制作时在成摞的烧纸上挨着画出圆印,再成摞剪出。送殡的人将剪好的钱穿到一根一尺长的木棒或高粱秆上,出殡时沿途撒。该习俗是满汉文化融合的结果。灵分生灵和熟灵,生灵是刚去世的,用白色买路钱;熟灵是故去已久的,起坟时用红色买路钱。(王丽华口述)

图2-64 买路钱的制作过程(2014年摄于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东哈村)

满族丧俗与汉族的区别较大,引魂幡、佛头是其中的典型物品。有关丧俗还有其他说法。

满族人将人去世称为睡觉,给逝者准备的衣服包括棉衣、棉裤(深蓝色)、衬衣、衬裤(浅蓝色)、斗篷(披风)等。鞋有两种,方口鞋鞋尖绣莲花,鞋底缝卯段花、梯子、灯笼、日、月、星,鞋与衣服、包分开放;蛮鞋(孝子穿的鞋)鞋面上包白布,7天后扔掉白布。在葬礼过程中穿绿衣意为不孝,老人去世不到100天家人不能剃头。(郭素芹口述)

棺材里的枕头叫鸡鸣枕,在顶头有招魂鸡,用白纸剪成。在棺材外面和枕头相当的位置有活的招魂鸡。在死者的枕头顶上有金桥、银桥,用金银纸剪、画或绣,桥上有“人”。(关云德口述)

(四)信仰习俗中的满族剪纸

1.祖彩

满族人信奉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祖先、动物、植物都是崇拜的对象。在祭祀神灵的仪式中,神灵的形象及祭祀空间往往以剪纸、神偶、绘画的形式表现。在祭祀祖先时,西墙上设有祖宗板,板上放有祖宗匣,祖宗板前挂着纸刻的挂钱,新宾满族人家称为“祖彩”,九台的满族人家称为“挂钱”。祖彩呈细长形,上下宽,左右窄,下方剪有箭头形状的穗子,中间(膛子)刻有满文,满文与四周用细线连接,边角上可绘图案,使用时取单数使用。

富育光先生告诉笔者,祖彩的制作有凿和刻两种,凿的比较原始。凿子有七八种,可以组合制作出不一样的纹饰。祖彩中间有满文,四周有飞鸟、鱼、柳树、花卉、云朵、海浪等,花纹也是凿出来的。文字有寿(满语发音为:查了分)、喜(满语发音为:乌勒滚)、吉祥(满语发音为:萨比)、富(满语发音为:巴彦)、星星(满语发音为:无锡哈)、月亮(满语发音为:比亚)等。角花上可以配星星,满族人有七星崇拜的习俗。这些原始的纹饰和组合方式在今天已经大大简化,含义也少有人关心,人们关注的是形式的延续。

图2-65 王纯信(右一)、王宏硕(左一)与挂钱制作者吴景明(右二)及其母亲鞠玉兰合影

1985年2月25日,王纯信到通化市南江沿一户满族吴姓人家寻访,发现了一张满族祭祖的挂钱(图2-66)。吴家老太太叫鞠玉兰,当年60多岁,是满族正蓝旗人,祖籍辽宁抚顺。鞠玉兰说,过去在西墙上有祖宗板,上面有祖宗匣,每年春节时焚香、摆供、叩拜。祖宗板上贴的挂钱是白的,上面有满文。20世纪70年代后什么也不供了,白挂钱也不知道藏到哪里去了。这挂钱是祖宗传下来的样子,说不清传了几代,有100多年了。她家的挂钱都是由儿子保存,用完了再刻。她的儿子叫吴景明,当年38岁,是铁路新站货场的工人。心灵手巧,祖传的白挂钱都是由他制作,除夕时贴在祖宗板上,上4炷香。亲戚家用的也都是从他那里拿去的,快用完时就用红松明子烟熏,再复制一摞。

图2-66 有满文的满族祭祖挂钱(通化师范学院藏)

在笔者寻访当日,鞠玉兰从立柜后面翻出了用1953年的《中国少年报》包着的3张白挂钱,挂钱的中间是满文,四角为4只蝙蝠,有“四福捧寿”之意。王纯信带着这件珍品请教满文专家,专家解释,挂钱上的满文读作“佛尔郭出课”,为“祺”“瑞”之意,是称颂祖宗功德的。

满族挂钱在民歌中也有记述:

贴挂钱儿

红挂钱儿,蓝挂钱儿,

过年家家贴挂钱儿。

我家贴上黄挂钱儿,

挂钱儿上边有小孩。

小孩抱个大鲤鱼,

鲤鱼叼个五福钱儿。

“小孩你往哪里去?”

“五福送给正黄旗。”王纪,王纯信.萨满剪纸考释[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4.

笔者在新宾、九台、吉林市等地调查时发现,很多满族人家均供有祖宗板,上面粘贴挂钱。九台莽卡乡用红色满文挂钱,九台小韩村用红色汉文挂钱,新宾永陵、腰站、通化一带用白色挂钱,桓仁一带用黄色挂钱。

图2-67 九台区莽卡乡东哈村瓜尔佳氏家族活动使用的挂钱(2012年摄于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其塔木镇)

辽宁抚顺腰站村的肇恒库老人(爱新觉罗·阿塔第九子银登的后人)告诉笔者,这种祭祖的白挂钱叫白祖彩,黄色的叫黄祖彩,平日使用白色或者黄色,有丧事时挂蓝色祖彩,挂一两年。制作祖彩时使用刻纸的方法,将保留的样子放在成摞的纸上,先用笔在镂空处描画,再用刀刻。老人对镂刻的具体形状并不讲究,只在意孔洞是否打透,在每一个眼儿处留下凿刻痕迹,整幅祖彩的文字就能够体现出来。就像做旗相一样,满族人似乎并不在意字清晰与否,更在意凿刻的过程。

老人家中供奉着两个祖宗板,每个祖宗板上各挂一个祖彩。祖宗板左侧供5个香碟,右侧供4个香碟,香碟是满族的传统用具。祖宗板左侧为家神之位,分别供奉肇祖原皇帝、兴祖直皇帝、景祖翼皇帝和显祖宣皇帝。右侧供奉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和关帝。桌案上还供着8尊佛。肇恒库的父亲在世时到街上买祖彩悬挂,他自己则用小足刀刻。

图2-68 87岁的肇彦老人演示挂钱制作(2013年摄于辽宁省新宾县腰站村)

图2-69 肇范家屋内祭祖挂钱(2013年摄于辽宁省新宾县腰站村)

笔者通过新宾祭祖调查了解到,祭祖时屋内东墙上设有祖宗匣,一尺多宽,一米多长,高20厘米,没有画。祖宗板上放6个香碟,两张黄色的挂钱,上面有满文。供10个馒头,摞在一起有一尺高,直接放在桌上,不能放在盘中。祖宗匣内放锁线绳。祭祖以家庭为单位,祭祖画像叫“大洋房”(描画的是新宾永陵),每年祭祖在大年三十早饭后开始,取下前一年的大洋房烧掉,当地人称为“升了”,换上一张新的。画的两边是对子,上联是“国恩家庆”,下联是“万寿无疆”。对子每年都换,放在祖宗板的下方(见图2-70)。“文革”时画像都烧了,但新宾吴殿军家的祭祖习俗没断。改革开放后,吴家找当地一个叫李玉德的山东人复制画像,现在将纸质画像改为布质,不烧,每年供到正月初三取下,放到衣服盒子里,次年再用。以前人们会立索罗杆,但当地的习俗是索罗杆倒了就要杀一口猪,因杀猪的成本太高,供不起,后来就不立杆了。祭祖时间包括正月十五、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其中清明不烧纸,其他祭祖时间都烧纸。(吴殿军口述)

图2-70 新宾吴殿军家祭祖陈设(王全2014年摄于吉林省九台区胡家乡小韩村)

图2-71 吉林九台石氏家族抓萨满祭祖时屋内悬挂的祖彩

2.招魂

(1)扣夜星

扣夜星是驱鬼招魂的方式之一,小孩子整夜啼哭不眠,满族百姓认为是孩子的灵魂让鬼魂引走了,扣住夜星便可还魂。扣夜星仪式需剪拉手小人,拉手小人代表孩子。依各地不同风俗,剪的小人个数分别为3、5、7、9(奇数),材料为烧纸,各地使用时方法略有不同,小人造型基本相同:正面站立,两手打开,五指张开。这种造型是满族原始巫术剪纸的延续。

关于拉手小人的使用方法,调查中老人各有说法。宋春霞老人讲述,将7个拉手小人(剪后不打开)放到小孩头上,过一会儿将小人放到灰里,把小孩的尿盆扣在上面,若灰中纸人未烧着,说明没有夜星,若纸人烧着了,说明扣住夜星了,次日清晨将灰倒入厕所。有的地方在剪拉手小人时不剪脚,认为它们不是人,故无脚;有的不剪眼、鼻,只剪嘴,民间传唱“喉巴鬼、夜兴鬼,上洋沟,喝盐水”。此法用于3岁以上的孩子。

李梅老人讲述,扣夜星第一宿扣5个,即剪5个拉手小人,第二、三宿扣7个,即剪7个拉手小人。“扣夜星,扣夜星,有就扣,没有就拉倒”,一个纸人嘴里放一个盐粒;扣上火盆,如果纸人未着就不是夜星,如果着了就是夜星。扣夜星的时间是在小孩睡着后、夜深人静时,父母起来扣。

郭素芹老人讲述收夜星的过程:将一张烧纸分成6条,不可有剩余,不能用剪刀剪,折叠后用嘴沾湿,再用手撕开;取一个盆,盆中放少量水,上面反扣一只碗,再在上面放两条烧纸,呈十字交叉状,上面放顶针(顶针是铁的,目的是压住烧纸),从4个方向点火,哪边的水在动,也就证明夜星在哪个方向,就用哪边的水往孩子头上抹。此法适合3岁以下的小孩子(见图2-74),不同形态的夜星见表2-2。

表2-2 夜星及棚花剪纸纹样图表

(2)替身

图2-72 吉林九台石氏家族抓萨满祭祖时的柳枝祭:柳枝上系白纸条,7组分别代表家族7支后代;将屋内锁线绳打开,由屋内拉到柳枝上,举行添丁仪式

图2-73 拉手小人(袁秀琴剪)

图2-74 郭素芹老人演示收夜星的方法

富江地区有做布衣、草替身的习俗。做替身是当地人认为人在阴间有位置,阴间位置空了,小鬼会找,只要做个假的放在那儿,人就可以平安无事。烧替身要在七月十五,每月的初一、十五等特定的日子进行,晚上把替身送到庙里烧。

替身由5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草把、肠子、心脏、衣服(分布和纸两种)和头(纸浆翻模,后画上眼睛和鼻子)。替身有真的和假的,布做的是真,纸做的为假,布衣上别上布条,上面写明姓名、年龄、事由。替身高约2尺,用草把做架,后用绳拴毛线做肠子,用红布包一小块银子做心脏,再附以头、衣、鞋制成。替身是否穿内衣、外衣及衣服色彩等问题由大仙决定,做替身的人家要自备衣料,送给大仙。(图2-75至图2-79)

(3)萨满祭祀时使用的剪纸

清代八旗分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汉军旗人有自己原本的信仰,在加入八旗后信仰融合,形成具有民族地域特点的文化现象。笔者调查了吉林九台莽卡满族乡小韩村石氏家族和吉林乌拉街镇萨满祭祀活动,从中发现了许多与剪纸有关的信息。

① 打旗相

打旗相是汉军萨满祭祀中的主要环节。汉军的祭祀分为烧官香和太平香,在续谱和为亡人送魂时烧官香,祈求祖先保佑明年比今年更好时要烧太平香。无论哪种烧香仪式,打旗相都是其主要环节。

“旗相”古意为军中大旗,表示军营所在地,在仪式中是请来的诸神和祖先亡魂栖息的场所。旗相分为神旗相和鬼旗相,神旗相要比鬼旗相高3寸,俗语说“神压鬼三分点”。如果在汉军萨满烧香祭祖仪式上一并“台神”,那萨满还要另外打一杆“台神旗相”,供台神者在仪式中使用。

旗相是在祭祀仪式过程中制作的,该过程称为打旗相,制作旗相时使用砸、剪、扎等方法。旗相整体造型结构似人,分为旗相顶子、旗相领子、旗相杆子、旗相身子、旗相套子、旗相带子、飘带共7个部分。旗相顶子是剪后着色的云子卷纹造型;旗相身子是用圆钮子压出纹样,提拉形成白色的身子;旗相套子相当于外衣,有7层,制作方法如同剪拉花;旗相领子分为两层,彩纸剪成,方法如同剪团花;旗相带子相当于腰带,上面绘有纹饰;飘带上有云子卷、回纹等装饰图案。制作旗相的步骤包括裁纸、钉纸捻子、打纸、起纸、扎纸、加外套、套领子、插旗相头。

图2-75 真替身要有肠子和心脏,肠子用毛线制作,心脏用银子包以红布,手用纸,鞋用布,以剪缝的方式制作而成(孙敬兰制作,李俊杰2014年摄于吉林省通化县)

图2-76 替身的头以翻模的方式制作(李俊杰2013年摄于吉林省通化县富江乡)

图2-77 替身(男)

图2-78 替身(女)

图2-79 庙前烧替身(李俊杰2013年摄于吉林省通化县富江乡)

打旗相仪式过程如下:

第1天晚上:领案子、接神、打五路、吃饺子;

第2天白天:开金口、放傻神;

第2天晚上:观家神、放神、烧长钱送亡魂、烧神旗相;

第3天:送萨满放席。

在这一过程中,旗相是在领案子之前制作,做完后插在升斗中,神旗相在东,鬼旗相在西。请神后,将神放到神案上,摆放在屋子中。第2日晚上放五道、接班,班代表鬼魂,传说有7个戴面具的鬼魂撕扯鬼旗相套子,扔进酒中助兴;无道之鬼被五道之鬼驱赶,扛着鬼旗相狼狈逃出大门。祭祀之人在大门口烧长钱,送亡魂时烧掉。萨满击鼓,拦门后再在院中烧掉神旗相。

图2-80 吉林乌拉街萨满张忠华制作的神旗相(左图)和鬼旗相(右图),李俊杰2014年摄于吉林市乌拉街镇弓通村

② 打五路

萨满在祭祀时邀请一位“上方开山老大人”来到人间,祈愿他为黎民百姓排除万难,保佑生活安宁。传统仪式中萨满左手拿开山斧,右手拿开路刀,见山开路,遇水搭桥,开辟了东、南、西、北、中共5条路。现在的仪式上,萨满先取一个碗,打碎成5瓣,摆放在东、南、西、北、中5个方向,再把纸做的酒盅放到碗中。萨满在左臂上摆放一把铡刀,右手紧握另一把铡刀,两刀相击,用铡刀去铡不同方向的酒盅。铡酒盅时先将酒盅点燃,再压下铡刀将酒盅和碗铡碎。该动作象征萨满为族人开辟东、南、西、北、中共5条光明大道。

萨满张忠华为我们演示了纸酒盅的制作技艺。该酒盅称为“五路捻子”,材料为黄表纸,一尺见方,裁成两份,先用手围出一个酒盅形,再将下面长长的黄表纸搓成麻绳状,盘拧出3个“爪”,如古代的三足杯。拧绳和盘绳是技艺的核心部分。

③ 萨满鼓纹饰

吉林乌拉街汉军萨满后人张荣波告诉笔者,过去汉军女萨满在祭祀仪式中多使用花仙鼓。这种鼓为单鼓,把手在下,鼓上粘贴剪纸纹样,纹样有石榴、牡丹、芍药,贴石榴纹样的称为石榴花仙鼓,贴芍药的称为芍药花仙鼓,贴牡丹的称为牡丹花仙鼓。遗憾的是,这种鼓已经失传。

图2-81 萨满张忠华制作打五路的酒盅(李俊杰2014年摄于吉林市乌拉街镇弓通村)

④ 花魂杆

搬杆子是一种治病的仪式。仪式中患者要手拿花魂杆,在与萨满的对话中诉说病情。花魂杆是神灵栖息的场所,传说神来时花魂杆会抖动。搬杆仪式结束后,要将花魂杆烧掉。

花魂杆是用一米长的树干做骨架,上端劈开,插入香,剪4个小人贴于其上,外面罩上外套,类似旗相外套。

⑤ 神偶

萨满教认为万物有灵,对由神力制作成的偶像加以祭祀和崇拜。神偶用草木、金石、皮、布帛等材料制作和绘画而成。神偶需经萨满梦取、病许等形式,并经过庄严的仪式,才能成为保护族人的真神。富育光.图像中国满族风俗叙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142.

笔者在参加九台小韩村石氏家族祭祀时看到供奉的神偶,均为木质人物家神。富育光的书中记述的和长春师范大学博物馆中收藏和复制的满族布质、皮质神偶,均为阴剪动物及人物造型。

图2-82 张荣波剪石榴花仙鼓的剪纸(李俊杰2014年摄于吉林市乌拉街镇弓通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