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工作

梁汝波与张一鸣相识多年,说到朋友的人生核心理念,梁汝波称之为“追求卓越”,也可以说是“摆脱平庸”。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张一鸣一毕业就开始创业,他与两位同学共同创办了一家公司,开发协同办公系统软件。

然而,这个项目很快就失败了。对当时的中国市场来说,这个概念太过超前。没人购买这款软件,部分原因在于他们的团队没能有效地宣传软件的用处。张一鸣并不觉得气馁。与中国大多数大学毕业生不同,他似乎并不那么看重稳定的生活。相反,张一鸣很有兴趣把赌注押在颇具前景的新领域上。对物质和个人财富,他兴致寥寥。当然,他父亲电子厂的收入为他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地位、经济保障,也给了他自由去追求兴趣爱好,对他有很大的帮助。

张一鸣开始寻找新挑战,他把自己的软件工程文凭证书和联系方式发布在一个在线论坛上,希望能找到工作。不久之后,另一位南开校友联系了他,希望他加入一家名为酷讯的旅行初创企业。张一鸣动身去了北京,到这家羽翼未丰的在线航班和酒店搜索引擎网站参加面试,他提出了一个非常有用的技术改进建议,给面试官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立即获得了聘用,成为该公司的第五名员工。在短短几个月间,张一鸣就迅速成为公司的骨干。他后来在一次演讲中透露:“刚开始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程序员,但到了第二年,我就管理着四五十人,负责后端技术和其他产品相关的工作了。

“我那时还年轻,可以夜以继日地工作,熬通宵也不在话下。如果早早下班回家,我通常会看书学习到凌晨一两点。那段时间感觉很充实。在那两年里,我每日每夜都在学习。”他抓住机会学习所有他能学到的知识,甚至跟随销售团队去拜访客户。多年后,在组建字节跳动的第一支广告销售团队时,张一鸣称那段经历是无价的。

后来在字节跳动工作时,张一鸣希望聘用像他年轻时那样的应聘者:年轻、上进、敬业。整个中国互联网行业都是由这些缺乏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建立起来的。中国的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充满活力,许多领域内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利润丰厚且迅速扩张的互联网服务行业放大了这些特征,将它们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

经营企业,就像打一场残酷的游击战,开发员、程序员和运营人员的日程表总是排得很满,他们忙得焦头烂额。执行速度就是一切。各家公司都希望去大学里招募年轻、未婚、有抱负的“前线士兵”,这样的员工愿意在35岁左右被淘汰,以换取丰厚的补偿或在上市公司得到发大财的机会。[1]并不能说张一鸣所在的新公司酷讯取得了多大的成功,但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酷讯可谓一个传奇。在巅峰时期,该公司只有170名员工,但其中30多人后来成为活跃的企业家,创办了自己的互联网公司。张一鸣则是“酷讯创业帮”中最杰出的一员。“酷讯创业帮”一词与硅谷著名的“贝宝黑手党”差不多。

酷讯联合创始人陈华雄心勃勃,要与搜索巨头百度一争高下,希望酷讯可以成为“中国的谷歌”。然而,那时,百度已经所向无敌,它战胜了谷歌,捍卫了自己的市场份额,谷歌后来则主动离开了中国市场,使它的前竞争对手百度在中文搜索领域获得了近乎垄断的地位。在百度于纳斯达克上市前后,张一鸣刚从南开大学毕业。到2011年3月,百度的市值达到400多亿美元,超过了其竞争对手腾讯,成为中国最有价值的互联网公司。

陈华意识到,在“通用搜索”方面与百度竞争的机会之窗已然关闭。他转向了旅游业的垂直搜索市场,其涵盖机票、酒店和旅游的预订,该市场规模虽小,但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无论如何,陈华希望有朝一日挑战无敌百度的远大抱负,已经在酷讯的许多员工心中扎了根,尤其是年轻的张一鸣。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后来还是张一鸣实现了陈华的梦想。

遗憾的是,这位创始人离开了酷讯。公司刚刚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就陷入了管理混乱。张一鸣意识到是时候往前走了,2008年,他加入了位于北京的微软亚洲研究院[2],希望能在这家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科技公司里吸取经验。

然而,他发现那里与预期的完全不同。回顾他在微软的时光,张一鸣说那是他职业生涯中最无聊的一年。跳槽到一个节奏缓慢、处处都遵循规章制度的大公司,是一种文化冲击。他发现自己一天里有半天都无所事事,他只好通过自己最喜欢的习惯来打破无聊。他承认:“我读了很多书。”在此期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信息量很大的自传。他最喜欢的书包括史蒂文·柯维的生产力经典著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和美国传奇CEO杰克·韦尔奇的商业“圣经”《赢》。对遵循流程和关注细节的员工,微软会予以奖励。张一鸣发现他对自己认为低效的工作方法感到沮丧。“我认为,那里并不适合有特殊想法和动力的人……我仍然更喜欢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生活。”这是他的观点。

在微软工作期间,张一鸣在北京买了他的第一套房,对他这个年龄的人来说,这是一件大事。按照中国的文化,结婚的时候要有一套房子,有没有房子非常重要,对年轻男性而言尤为如此。对许多中国人来说,在首都拥有自己的第一套房产,都是一个终生的里程碑,其价格与纽约或伦敦的房地产价格相似,而且需要在未来几十年偿还抵押贷款。买房子之前,人们通常都要咨询朋友和同事,认真考虑家庭关系,多找几家房地产公司,亲自到各个住宅区选房。

张一鸣的选房方法自然与众不同。他开发了一个检索软件,收集所有关于北京住房市场的在线数据,并将其存入数据库。在生成了多个Excel电子表格之后,他仔细分析了这些数字,对所有选项进行了排序,最后得出了他的最佳答案。他把结果交给一个房地产中介,简洁地告诉他:“给我在这个小区里找一套房子。”

一年后,他选中的公寓的价格涨了一倍多。当然,当时整个房地产市场的价格都在上涨,但张一鸣选择的小区是周边地区房价涨幅最大的。这则逸闻再次凸显了张一鸣在做高风险决策时对传统方法的漠视,以及他对现状的怀疑。他简化了耗时且复杂的决策过程,选择进行有效且符合逻辑的数据比较,以产生单一的最优解决方案。他后来把这套房子卖了,以筹集资金创办字节跳动,此举充分表明了他对早期团队成员和投资者的坚定承诺。


注释:

[1]在字节跳动中国公司,员工的平均年龄仅为27岁。——作者注

[2]微软亚洲研究院就像中国顶尖人工智能人才的西点军校,培养了许多中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的高管和有影响力的CEO。——作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