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茶路:普洱茶王老班章
- 周重林 柳星妤等
- 1380字
- 2024-11-02 17:35:46
自序
喝茶的人没有不知道老班章的。不知道的,都是不喝茶的人。
早些年,围绕老班章茶的故事,占据了普洱茶行业一半以上的流量。许多人跋山涉水来到老班章,就想看看这里的茶贵在哪儿。也有人千万里路来,只想尝尝正宗的老班章茶口感如何。还有人满村寨转悠,无论男女,都想“嫁”到老班章。
如果这就是老班章的全部,不免显得太过片面。三十年前的老班章,村民为了每斤茶能多卖一块钱,会多步行两小时到集市上售卖。三十年后的今天,老班章村民在急突猛进的财富积累之路中依然选择保留哈尼族火塘,自己种老品种水稻。
在这本书里,我们带着十足的好奇心,不仅写出了老班章的魔幻与神奇之处,还写出了老班章可爱的一面,为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找到了答案。
比如,老班章的火红之谜。
为什么短短几年时间,老班章便从布朗山崛起,成为勐海茶区的代表者,继而成为云南茶区的代表者。这其中,有树种优势,有生态环境的良善,还有什么是过去我们没有注意到的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另辟蹊径去了广州芳村,去了潮汕地区,从消费地的消费习惯以及品饮习惯反观,才发现老班章特有的苦甜茶正好迎合了某些“老广”的品饮偏好,成为了他们连续几十年投资的首选之地,是典型的“先有饮茶人后有种茶人”产品发展之路。
但需要解决的依旧是,为什么老班章会有独一无二的苦甜茶?
在植物学上,苦茶的核心产区在红河金平,但因为滋味苦涩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弃采。但在布朗山片区保留了相当数量的苦茶。老班章的居住民族是纯正的哈尼族,他们从红河两岸迁徙到澜沧江湄公河两岸,成为伴茶而居的民族。
他们来的时候,老班章的宗主村布朗族的老曼峨已经在此地种下了数量不少的苦茶。现在的老班章哈尼族的一支是从另一个盛产甜茶的著名村寨帕沙迁徙而来的,他们随后又在田地里种下了自己喜欢的甜茶。在漫长的岁月里,苦茶与甜茶相互试探、冒犯、融合,最终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再眼尖的人也分不清地里哪一棵是苦茶树,哪一棵是甜茶树,融合在一起的品种,最后形成了特有的自然拼配茶,这就是现在我们所言的“霸气”老班章茶。
这就是老班章特有的茶故事,独到的口感,先获得一小批有钱有闲人的欢心,随后在市场经济中获得了爆发。经常有人试图再造一个老班章,但往往都失败了。这又为何?因为这里可不只是有一个老班章啊。小区域环境在热带雨林西双版纳可能花个数十年时间就可以打造出来,但大区域环境却不是一时一地可以造就的。某知名人士把老班章的茶味形容成“野山神韵”。
在我们今天称为“班章五村”的区域里,出现过获得市场广泛认可的“班章大白菜”,有普洱茶第一品牌大益的核心基地,足够大的原料支撑了足够大的市场,让资本有了想象空间。
这些年,老班章修通了路,资本、资源、人能更便捷地抵达老班章。当一切都变得轻而易举,一切都唾手可得时, 面对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的不断冲突,老班章哈尼族如何在新事物的冲击下延续古老的传统?老班章,这片普洱茶高地,又如何延续王者气质?
古老和年轻的冲突正是文明延续的精神本质,这片土地上有茶,有人,有冲突,有传承,有创新,还有对土地的敬畏和热爱。我们试图通过这本书去探寻守护与传承老班章自然生态与古老文明遗产的道路,如果能够顺利抵达,这样的老班章茶才更加值得与世人分享。
为了让消费者能快速地了解这个地方以及老班章茶,我们特意写了此书。也许你买不起一斤老班章茶,但一本书你总是买得起的,是吧?
周重林 柳星妤
2021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