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道经》(19)
- 道德经(谦德国学文库)
- 中华文化讲堂注译
- 771字
- 2021-12-08 14:47:12
题解
上一章阐述人们迷失大道之后,才会祸乱丛生,动乱不已,不得不以相对的治理之道,如仁义、孝慈、忠臣等来济世安民。这一章重在阐述只有复归大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社会出现的困惑和矛盾,才能反乱为治,重新回到以道治国,无为而治的大同社会。而复归大道的方法就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绝[1]圣弃[2]智,民利[3]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4]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5],以为文[6]不足。故令有所属[7]。见素抱朴[8],少私寡欲。
注释
[1]绝:断,断绝。
[2]弃:扔掉,抛弃。
[3]利:利益。意指百姓受益。
[4]巧:虚浮不实,伪诈。
[5]此三者:意指绝弃圣智、绝弃仁义、绝弃巧利。
[6]文:条文、法则。意指表面上,浅层的外在形式上。
[7]属:归属、适从。这里为下句所指。
[8]见素抱朴:素:没有染色的生丝。这里比喻质朴纯洁、高尚的人。见素即指抱素守真,不尚文饰。朴:没有雕琢的原木。抱朴,即指抱守质朴,以化下民。句意为令百姓浑噩淳厚,率性至真,复归大道之初熙熙皞皞、无私无欲的古朴风俗。
译文
抛弃聪明睿智,君王大智若愚,顺乎自然之道,行乎无为之政,百姓淳朴敦厚,社会受益不仅仅是百倍而已;抛弃仁恩义举,不彰显仁义道德,君王大仁若忍,以仁爱之心、慈良之性,任天而动,率性以行,百姓受到感化,做儿子的自会孝敬父母,做父母的自会慈爱儿女;抛弃巧诈和货利,君王大巧若拙,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正义不谋利,明道不计功,(老百姓犹如风下之草,水之流下,火之炎上,必会所向披靡)百姓受德化淳厚,自然会没有盗贼出来妄作非为。之所以抛弃“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因为它们只能从表面上对治世起到一定的效用,而不能从根本实质上彻底根除社会弊病,易风化俗。因此,一定要从根本上来解决,君王要以身帅道,黜华崇实,抱朴守真,少欲知足,大公无私,这样百姓受到风化,就会浑噩淳厚,率性至真,复归大道之初熙熙皞皞、无私无欲的古朴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