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元好问
- 元曲三百首(谦德国学文库)
- 中华文化讲堂注
- 1794字
- 2021-12-08 14:48:35
〔黄钟〕人月圆
卜居[1]外家东园
重冈[2]已隔红尘[3]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注释
[1]卜居:选择居住的地方。
[2]重冈:重重叠叠的山峦。
[3]红尘:指纷扰繁华的人世间。
鉴赏
元好问,金末元初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北魏皇室的后裔,在文坛享有很高的声誉。
这首曲子写于蒙古太宗十一年,此时的元好问年已五十,在历尽磨难后终于又回到了故乡忻州(今属山西)秀容。回乡后首先遇到的就是选择住处的问题,这首曲子即缘此所作。他幼年由任县令的叔父抚养,少年时期生活富足,中年虽然出仕却历尽离乱之苦,尝遍人间冷暖寒酸。金朝被蒙古所灭之后,元好问曾被蒙古兵俘虏,过了近五年阶下囚的生活。
这首曲子由自己选择居住于外家的原因写起:之所以选择居住在这里,是因为这里有世外桃源般的美景——窗外有远山如黛,屋后有巍峨长松。面对这样的家境美景,作者在曲的下阕表达了清闲自在的喜悦之情:关于未来,还是留给年轻人去开拓吧!“老夫”醒来有明月相陪,醉后有清风相伴就够了。作者历经世事百态和离乱之苦,心中有很多不平要诉说,但千言万语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只能寄情于山水、清风、明月和美酒。这首曲子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平静的,深处却蕴藏着令诗人愤愤的家国之痛。
〔中吕〕喜春来
春宴(四首)
春盘[1]宜剪三生菜,春燕[2]斜簪七宝钗。春风春酝透人怀[3]。春宴排,齐唱喜春来。
梅残玉靥[4]香犹在,柳破金梢眼未开[5]。东风和气满楼台。桃杏拆[6],宜唱喜春来。
梅擎残雪芳心奈,柳倚东风望眼开。温柔樽俎[7]小楼台。红袖[8]绕,低唱喜春来。
携将玉友寻花寨,看褪梅妆等杏腮。休随刘阮[9]到天台。仙洞窄,且唱喜春来。
注释
[1]春盘:我国古代的一种习俗,就是在立春这天,将水果、春饼等装在盘内,赠送给亲友,以贺立春,所以称为春盘。
[2]春燕:指少女的头饰。
[3]春酝透人怀:春酝,春酒。透人怀,令人陶醉。
[4]玉靥:这里是指梅花好像玉色的面颊。
[5]眼未开:是说早春时节的柳条还没有完全展开。
[6]桃杏拆:拆,即开放。桃杏拆,指桃花杏花开放。
[7]樽俎:樽是古代的酒器,俎是古代祭祀或宴会时放肉的器物,这里代指饮酒赏春。
[8]红袖:指歌女。
[9]刘阮:典故,刘指刘晨,阮指阮肇。相传永平年间,刘、阮二人同入天台山采药,路遇两个女子,邀他二人到家中作客,留住半年之久,后因思乡,还归故里,到家后始知子孙已历七世。
鉴赏
这首曲子着力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和人们的欢欣愉悦之情。
整首曲子由四首小令构成。第一首选取了春盘、春燕、春风、春酝这四种春天特有的景象,紧扣主题,渲染出了早春的气氛。作者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用明快简洁的语言,给我们展现了一幅令人陶醉的迎春画卷。第二首写楼台欢宴之所见:梅花凋零,柳树发芽,桃杏绽放。在这里,一个“拆”字,化静为动,写活了桃杏花,也写活了整个春天。第三首集中笔墨描绘了春宴的情景:楼台前,春色迷人,生机勃勃;楼台里,人们围坐在宴席旁闲话家常,载歌载舞,乐享美酒佳肴,沉浸在一派欢乐喜庆的氛围里。第四首描写了宴会之后的景象,作者触景生情,感慨万千:要在春光大好之际尽情享受,尽情玩乐,挥洒喜悦,不要辜负了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美好。
这首曲子不拘一格,写得清新动人,寓情于景,在景物描写中蕴含了作者直面现实的人生态度,表达了诗人对抗元朝统治者的豪情壮志。
〔双调〕小圣乐
骤雨打新荷
绿叶阴浓,遍池塘水阁,偏趁[1]凉多。海榴[2]初绽,朵朵蹙红罗。乳燕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琼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穷通[3]前定,何用苦张罗。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4]浅酌低歌。且酩酊[5],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注释
[1]趁:寻找。
[2]海榴:即石榴。
[3]穷通:逆境与顺境。
[4]芳樽:这里指代美酒。
[5]酩酊:喝醉酒的样子。
鉴赏
这支曲的上阕写景,在写景的过程中,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景物描写得栩栩如生。首先是静态描写:池塘亭阁,绿树成荫,石榴花朵朵绽放,寥寥几笔便构筑了一处理想的适于憩息的清净美好之地。紧接着,作者由静入动:写乳燕和雏莺窃窃私语,树上的蝉儿放声高歌,燕语蝉鸣,两相呼应,构筑了一幅和谐美好的图景。接下来,作者又写突有暴雨袭来,雨打荷叶,如珍珠落盘一般,使热闹中透露出点点幽静。曲的下阕由景物描写转入抒发感慨:“人生……张罗”是说,人生苦短,命运是由上天安排好的,所以应该及时行乐。这里透出一种文人的风雅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