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周末都醒的很早。
叶芬芬早上醒来,也才7点多,看了一下窗外的天气,灰沉沉的,感觉下一秒下雪都不会感到意外。
叶芬芬好久没有早上一直躺被窝的经历了。这一年来,虽然起来没什么事儿,只是坐在客厅茶几旁的老地方,但叶芬芬还是坚持早起,有一个好习惯,会让自己看起来没那么颓废。
今天她是真的不想起来了。太冷了。这几天的天然气一直在后半夜自动停气儿,早上醒来,暖气管子都是冰凉的。在被窝里,最起码还有电热毯的热气。
母亲这两天起的很早。因为在路上有个绿化的活儿,负责人需要几个点名“机器人”去帮忙喊到,点完名就可以回家,十几分钟的事儿,一次五块钱。
母亲前两天接到这个活儿的时候,跟父亲说了一声,父亲还是一遇事儿就先喊两声的习惯,不同意母亲去。
“你爹就这个样儿,半辈子给别人“攒忙”,自己挣不来钱。”
母亲喊叶芬芬过去,把父亲从床上抬到椅子上。
“俺爹要是个明白人,他就不会这十几年不管啥事儿都喊了。当初他刚瘫痪不能说话的时候,你天天出去给他打听医院,我在家看着他,他喊的凄烈的让我想拿瓶农药他一半儿我一半儿喝了,一了百了得了。整整喊了一年。就到现在,还是一天不发几次脾气还过不去。”
叶芬芬现在可以清静的跟母亲讨论父亲的“任性”。
“你生病瘫痪不能说话,都体谅你,任由你喊、发泄、发脾气。但是也要顾虑一下家人。我跟母亲两个人,因为你瘫痪,伺候的也没少吃苦。”
叶芬芬在父亲刚瘫痪时,有什么难受都忍着。但是后来实在受不了一个不能说话的人“歇斯底里”、不分昼夜的嘶喊,开始尝试跟他讲道理,吓唬,发脾气,渐渐的她习惯了,开始麻木了,偶尔大姐或者叶路过来帮一下,会说一点劝叶芬芬不要生气的“风凉话”,“你们要真的心疼父亲,就不会偶尔的过来点个卯,装个样子。有本事就在家住着不分日夜的伺候几年。”叶芬芬会忍不住这样想。
后来叶芬芬也看开了,没有人会因为你多做一点而感觉亏欠你什么,日子过去就过去了。
就像叶芬芬的小姨和舅舅不会因为叶芬芬经常去伺候值班而对她“与众不同”,只是觉得她应该做的。
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吧。不要带着牺牲感过日子,也不要指望别人理解认同你更多。因为不会有人对你感同身受。
“凡事不要太指望别人,即使指望也不要指望太多太深。指望太多难免会有些失望,失望一多就生怨怼,怨怼一生仇恨就起。这日子就难过了。”
《知否》中这段话,让叶芬芬受益匪浅。
不要太指望别人帮你,也不要指望别人理解你。带着怨气生活,是最难过的生活。
叶芬芬今天破例在床上躺到10点多,就起来了。再躺下去,起来也会头疼。
“这个天然气还没有来,等会再做饭吧。”
母亲这个点儿已经值班回来了。
“我看一下。”
叶芬芬走到厨房,壁挂炉显示故障,不能正常工作。不过不是平常显示的E1,而是E4。
“娘,这不是没气儿,这是没水了。应该是昨天晚上停气儿停的太早了,暖气里的水都凉了,所以显示水压不行。咱再上点儿水就行。”
叶芬芬看了一下壁挂炉底下的压力表,肯定了自己的判断。
“没水了?去年就上了一次水,今年这水才上一个月就不行了?今年也没有哪儿漏水呀?”
母亲边嘀咕边把壁挂炉下面的水管缕出来,接到院子里的水管上。
叶芬芬拧开上水的水龙头,“可以开水了。”再摁上水键。
通知院子里的母亲拧开水龙头上水。
“嗡。”的一声,水吸上去了。
叶芬芬盯着水压表,看到数字一直在0没有动,“水开大一点。”
母亲在外面,把水龙头开的大一点。果然,数字开始往上升了。
差不多1.4左右,“关了吧!”叶芬芬喊到。通过窗户,看到母亲关了水龙头,叶芬芬也把壁挂炉下面的上水开关关闭,恢复取暖设置。
没过一会儿,暖气管子慢慢开始有了温度,屋里也有了一点热气。
中午吃完饭,屋里温度也差不多了,叶芬芬跟母亲把父亲抬下床坐到椅子上,盖上被子。
下午没事儿,没有阳光的屋子,叶芬芬坐不住,回到自己那屋开始锻炼。
有氧操和舞蹈,一跳就热。
母亲没事儿也出门串门儿去了。家里只剩父亲跟叶芬芬两个人。
“在家没有?”
叶芬芬听到声音,是邻居艳霞娘,叶芬芬应该叫奶奶的人。
“俺娘出去串门儿去了。没在家。”
凡是进家的人,叶芬芬都默认是来找母亲的。
邻居奶奶手扶着腿,上了门口的三级台阶,进到屋里。
“出门去哪儿了?”
邻居奶奶边问边进屋坐到沙发上。
“不知道,无非就是我琴大娘家吧。”
“哦,你娘下午没事儿了?”
“没听她说今天去干嘛,应该是没事儿了。”
“你家感觉今年没有去年暖和。”
“今年老是停气儿,一停停好久,晚上睡觉时还好好的,早上起来屋子里就冰凉。”
“是?是不是因为咱是村边儿所以气儿走不到咱这儿,没听别的街上有人说后半夜会停气儿。”
“可能吧。”
叶芬芬心知肚明,这位奶奶是过来蹭暖气的。
这位奶奶有两儿一女。大儿子十几岁的时候,拉肚子死掉了,那会儿缺衣少食的,夏天拉肚子没有及时看医生,后来就没有救回来,所以导致她对仅剩的儿子特别的百依百顺,吃穿都紧着他。甚至家里吵个鸡蛋什么的菜,都是只给她儿子盛一碗,别人包括她自己和她老伴儿和她闺女都没得吃。她儿子在她的精心养育下,对这种吃独食的场面习以为常。
叶芬芬在自己家院子都经常可以听到她家里,她儿子吼她的声音。
自从村里安装天然气,废除烧煤取暖,她家里就没有在冬天开过暖气。冬天最冷的几天,她会在自己家和琴大娘家多坐一会儿,取个暖。
就这样跟邻居奶奶有一句没一句的聊了一会儿。
“家里还坐着水。我先回去了。”邻居奶奶说着,起身准备回去。
她是一个又瘦又高,长相能看出年轻时是很漂亮的一位女士。但是现在岁数大了,孙女都20出头了,她的腿也老化了,走路站不直,下台阶要扶着门框。
叶芬芬虚扶着老人,以防一脚没踩实,摔了可不好了。
送邻居奶奶出了过道,叶芬芬在过道口站了一会儿。两天没出门,放放风,顺便目送邻居奶奶进家门。
“艳霞娘才去你家了?”
是另一边的邻居,小鹏奶奶,这么冷的天,她还在门口坐着。
“嗯,找俺娘,俺娘没在家。”
叶芬芬扭过头,回答。
“今儿个没上班?”
“周末,不上班。”
“你这个活儿挺好的。”
“嗯。”
叶芬芬笑笑,没有再说话,再站了一会儿,会转身回家了。
小鹏奶奶跟“艳霞娘”是两个极端。
小鹏奶奶从来就跟三个闺女闺女亲近,在儿媳妇刚进门的时候,还立刻跟儿子分家,各吃各的,等儿子攒钱盖了新房搬出来,就跟闺女在老房子愿意吃啥就买啥,日子过得很潇洒。
只在她疼爱的大孙子结婚的时候,妥协了一次,挪出自己住了一辈子的老房子,让儿子翻盖了,给大孙子当新房结婚用。
结果她跟她儿子掉了个个儿,儿子一家带着孩子去住她老房子翻盖的新房子,老人则自己单独住儿子腾出来的老房子。每天自己独自在老房子,招待络绎不绝过来看望她的三个闺女。
“艳霞娘”这位奶奶,只剩一个儿子,闺女是“要”的,不是亲的。所以她把所有的爱和东西,全部留给儿子。
自己老伴儿想吃一口“好菜”都不让吃,给儿子留着。照顾了儿子一辈子。自己现在老了,跟闺女也不太亲近,没得着什么好儿,倒是还是“宠着”儿子,成习惯了。
叶芬芬回到家,玩了一会儿手机。没一会儿,手机微信上蹦出一条信息:“你大姨走了,让你妈明天过来吧。”
又是让母亲去值班的信息,也是让叶芬芬去值夜的信息。
叶芬芬懒得理她太多,回了一个“嗯”。
下午,叶路带着儿子跟小姨的儿子儿媳和孙女突然过来了。
母亲在客厅问候一声,去厨房给客人做饭招待。
叶芬芬站在自己屋里的暖气边儿上不想动。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冷的天气,她们可以带着孩子出来串门儿。
等他们在客厅说了好一会儿话,叶芬芬才过去。
“你在家原来?”小姨的儿子,培通问到。
“嗨,这么冷的天,我都快给冻住了。不想动,只想守着暖气。”
“你们都不冷吗?”
叶芬芬很好奇。
为什么这几位都不太冷的样子。
“俺都感觉还行啊!还没下雪你就这样,小时候那么冷,冰冻那么厚,你咋的长这么大的。”
小姨儿子问叶芬芬。
“小时候跟个火炉子似的,现在我估计身上都没二两血,所以老是感觉冻的不行。”
叶芬芬觉得,自己感觉冷,应该是受这两年痔疮出血严重影响。
“叶路,人家卖辣条的人现在还给做辣条吗?”
叶芬芬每当不上班没事儿的时候,总想吃点辣的。
“你还吃辣条?痔疮不疼了?”
都知道叶芬芬的老毛病。但是心里真的想吃辣,不吃觉得少点啥。
“需要提前跟人家说好,等人家做辣条开了机器了,再过去,一块儿给做了。咱这儿需要带点儿油和面。”
“嗯,改天跟人家说好了,咱做几斤面。过年呀,也敞开吃点儿。痔疮疼让它疼吧。”
叶芬芬说着,就特别想吃。别人劝不了那种。
“嗯,改天吧。”
叶路答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