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业新突破:万利连锁
- 马瑞光
- 22字
- 2022-01-12 11:12:15
第三章 模式裂变|从“细胞复制”到“生命进化”
第八课:复制+进化=一切机体的终极使命
从细胞复制到生命进化
一是孤,二是对立,三是系统;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逸马“万利连锁”
我们之前提到过一个观点:连锁,是一门仿生学。
为什么说它是仿生学?因为,仿生的核心是复制,连锁的本源也是复制。
要详细解释这一观点,我们还需要先聊一聊生物进化。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疑问:地球上的智慧生命——人类,到底是怎么来的?又是如何演变成今天这样的呢?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普遍相信,生命具有一些超过物理规律的神秘特质,亚里士多德将其称之为“灵魂”。可是,灵魂到底是什么东西,亚里士多德和他的时代尚无能力给出答案,但这种理论却被保持了下来。
亚里士多德去世两千年后,也就是十九世纪,科学家们结合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了“活力论”。从活力论的视角来看,生命与非生命的区别是由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活力”决定的。当活力消失了,生命也就不复存在了。
“活力”是如此虚无缥缈,如果真的承认它是生命的起源,那就等于说生命现象是无法被人类理解的,人们也不可能在生物的尸体和标本上,发现任何与生命有关的秘密。后来,又有不少科学家相继在这一领域潜心钻研,但那些结论都没能站住脚。直到彼得·米切尔提出了“化学渗透学说”,即生命体可把各种能力来源转化为化学势能,推动最原始的生命离开能量原产地,开始对周围世界进行探索,对环境能量的波动开始产生抵御能力。
然而,仅有物质和能量,就能够制造生命了吗?显然是不够的。物质与能量构成的生命存在一个巨大缺陷,那就是抵抗意外的能力太弱,而地球环境本身是变化的。倘若生命一成不变,慢慢积累的环境改变必然会杀死生命。毕竟,世上不存在能够适应所有环境的超级生命。地球生命想要绵延不断地存活下去,就要想办法提升抵抗衰退与死亡的能力,因为对生命来说,繁殖比永生更重要。
可是,如何实现这一艰巨的使命呢?地球生命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自我复制。
自我复制的意义在于两方面:其一,为生命留下诸多的拷贝,哪怕某些生命个体因为致命的意外而死亡,至少它还有多个“自己”存活于世;其二,在不断自我复制的过程中,会发生细微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让生命具备了适应地球环境变化的可塑性,这就是进化。
在地球的自然史上,自我复制就是生命的标志之一。动物靠基因复制繁衍后代,鲜花靠蜜蜂把花粉传向各处,即便是看不到的细菌和病毒,也是依靠着复制来产生更多的自己。复制出来的物种有极大的相似性,但又不是完全一样的。每个生命个体的后代,或多或少都与父母有别,最终谁能活下来,谁就能继续完成自我复制的新一轮循环,谁就是胜者。
三个推动生命的元素——物质、能量和自我复制,三者在细胞的作用下相互协作,开始生命活动。那么,细胞的形成对生命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其一,细胞会增加生命活动的复杂程度,加速生命的演化;其二,没有细胞之前,单个分子构成的地球生命很脆弱,尽管在尽力完成自我复制,但稍有不慎就会消亡。细胞出现后,它就产生了生物化学反应,接受自然选择时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细胞与细胞之间开始分工,相互协作。这样的分工,就较为完美地解决了生存与繁殖之间的矛盾。随着多细胞生物的进化历程逐渐展开,细胞的分工就让生命的形态变得愈发丰富和复杂,也让生物能够使用的生存策略愈发神奇,直到产生智慧。
看完生命起源与进化的整个历程,在感叹它的神妙之余,你是否也觉察到了,连锁经营与生命进化的过程极其相似?或者说,对连锁是一门仿生学的观点,有了更深的体会?
连锁最初的形态就是一家单店,犹如生命体的单细胞,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细胞复制,既复制模式,也复制团队,同时包含着分工与合作。为了抵抗衰退与死亡的威胁,进一步变得强大,就开始了模式裂变,不仅开展内部复制,还开展外部复制,从单一的企业发展成产业链;最后,打造成一个强大连锁品牌,浸润在不同的领域中。
我们之所以把模式裂变称为连锁企业的“生命进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企业在这个阶段之前,盈利收入主要来自产品与服务,但此时的企业已经形成了标准化,并可利用出售标准化的模式开展加盟,收取费用。这就意味着,企业的盈利收入已经不仅仅来自有形资产了,无形资产也开始产生收益。
相比过去开连锁分店、靠产品与服务盈利的模式,这俨然是一个进化式的升级。卖产品肯定不如卖模式,产品越卖越少,而模式越卖越多。模式裂变是无形资产经营的开始,无形资产盈利的出现是开始连锁的标志。总而言之,从模式裂变开始,我们才是真正踏上了连锁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