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爱因斯坦寓言之三(公元1879—公元1955)

为失败者立传

一位姓孙的作家,化了几年时间,写了一部厚厚的传记,拿到出版社准备出版。编辑部里坐着一位老编辑,戴上老花眼镜,仔细一看封面上的书名,先是大吃一惊,接着问道:“你怎么了,怎么会想到去写这个?”

孙作家说:“我为什么就不能写这个呢?”

老编辑摇头说:“你这个选题有问题,怎么能写《失败者传》呢?现在,读者最感兴趣的是谁成功了,谁成为亿万富翁了,有谁会去关心一个失败者呢?这《失败者传》要是出版了,给谁去看啊?”

孙作家充满信心地说:“这你放心,肯定会有人看的。”

老编辑又摇头了,说:“你让我放心,可我怎么放心,书如果给你出版了,没有人来买,那出版社不是要亏本了吗?”

孙作家点点头,说:“我说请你放心就是请你放心,不会让你们出版社亏损的。”

“那你有什么好办法吗?”老编辑摸摸眼镜,转脸望着孙作家。

孙作家说:“我建议你还是先打开看一看,如果实在不行,也不要勉强,我另外再找出版社看看。”

“那好吧。”老编辑想了想,便动手打开厚厚的书稿。翻开第一页,老编辑忽然愣住了,只见上面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

我们的科学史,只写某人某人取得成功,在成功者之前探索道路的,发现“此路不通”的失败者统统不写,这是很不公平的。

文字下面没有著上名字。好半晌,老编辑回过神来,指着这行大字,问孙作家:“这话应该不是你说的吧?是谁说的,怎么不写上名字呢?”

孙作家说:“其实根本不用著名,谁都知道这话是爱因斯坦说的。就因为看到大科学家说的这句话,我才下决心要写这样一本书,目的就是要为失败者立传。其实,爱因斯坦还说过: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对于科学的一大贡献。我觉得,那些失败者,同样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写写他们呢?”

老编辑受到了感染,想了想说:“那这样吧,你先把这部书稿留下来,我来向领导汇报,争取出版。”

孙作家握着老编辑的手,说:“那就太谢谢你了!”

临走时,孙作家还特意告诉老编辑,有几所大学的学生听说了他的写作计划后,早就向他订购了,出版后将人手一册。大学生们说,他们不仅要学习那些成功者的经验,更要认真吸取那些失败者的经验教训呢。

业余时间

赵博士到研究所报到上班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接到张所长亲自递给他的一张表格,让他抽时间认真填写一下。

赵博士打开一看,原来是研究所科技人员业余时间调查表,上面只有一项内容:请详细介绍一下,平时业余时间是怎么按排的,都在干些什么?

赵博士还是第一次填写这类表格,想了想,便在上面写道:我业余时间最多是看看书,陪陪家人,主要是休息。

放下笔,他不由叹了一口气,心想,自己都已经博士毕业了,业余时间还能干些什么?难道再去读一个博士不成?

一个星期后,张所长召集全所科技人员开会,说:“很长一段时间,我有个问题始终找不到答案,我们所一科和二科,人员情况基本都差不多,可不知为什么一科业绩总要比二科突出,成果也更多。我很想知道原因。为此,我特意组织了一次调查。”

说到这儿,张所长拿出一份调查报告,接着说道:“通过对一科和二科全体科技人员业余时间的调查分析,我基本找到了存在问题的原因。”

坐在台下的赵博士听了,不由摇摇头,在心里嘀咕道:这业余时间和工作有什么关系吗?

张所长似乎知道了他的心思,说道:“大家也许觉得我说的都是废话,每个人的业余时间都是属于自己的,业余时间爱干什么就干什么,谁也管不着,怎么可能和工作发生关系呢?这不是胡扯吗?不瞒大家说,开始我也是这样想的,可自从读到爱因斯坦说的这句话,我受到了启发,尤其加上这次调查,我似乎明白了,我们每个人的业余时间并不仅仅属于自己、属于现在的。”

“那余业时间不属于每个人自己,属于现在,那又属于什么呢?”有人忍不住问道。

“大家肯定知道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业余时间是用来干什么的,可你们知道和你们同在一个研究所的一科的科技人员,他们的业余时间在干什么呢?”张所长挥着手,大声说道,“请大家一定要牢牢记住爱因斯坦的这句话:人的成就和差异决定于其业余时间。千万不要轻易浪费属于自己的业余时间,因为,你的业余时间决定你的明天,你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