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级IT架构与运维:云原生、分布式与安全
- 魏新宇等
- 1510字
- 2022-01-14 14:22:56
1.2 保险业中IT系统的发展
建国以后,保险业历经人保的成立、产寿分离、放开外资保险市场、实现互联网保险等阶段。整体而言,保险业竞争激烈程度增加,垄断性利润再难复现。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保险业的信息化建设。
1.2.1 保险业的信息化建设
保险业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大致经历了如下阶段。
1992年之前,保险业的业务处理几乎全通过手工记账的方式完成。
1992—2000年,保险公司以市、县为中心逐步实现电算化。在这期间,保险业完成了产寿分离,引入代理人机制,各市、县开发了大量单独出单应用。
2000—2006年,保险业进行了全险种、全流程的建设。在此之前,保险公司逐步建立和实践“以客户为中心”的思路,坚持以服务为核心的“全险种、全流程”的核心业务系统,逐步开始数据集中。
2006—2010年,保险公司进行了如下建设:建立“全组织、全核算”的绩效考核体系;保险业大集中完成;在竞争的驱动下逐渐开始在集中的数据上挖掘业务价值(CC、BI、CRM等)。
2010—2016年,是保险公司IT业务创新的几年,在此期间保险公司完成了多中心建设、新一代系统建设、IT与业务的融合(理念、战略、价值链、行动),IT架构开始支持快速变化、灵活变化并引导服务的创新。
2016—2020年,保险公司逐步构建互联网+业务系统,通过构建敏捷的IT基础架构,构建互联网核心,与传统保险核心并存。传统保险与互联网保险的对比如表1-2所示。
表1-2 传统保险与互联网保险的对比
保险行业的IT建设,也经历了大量使用小型机以及x86+虚拟化大量普及的过程。以中国人保为例,2011年,它开始进行信息系统全国大集中,2012年采用x86+vSphere虚拟化技术构建了佛山南数据中心。在该数据中心,除了数据库之外的业务,大多运行在x86虚拟机中。
2016年保监会印发《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里面提到:“充分运用新理念、新思维、新技术,积极探索新产品、新渠道、新模式,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的保险业发展新业态、新动力。”这在客观上推动了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一些保险公司构建了基于容器云的互联网核心业务。
随着Kubernetes技术的兴起,保险公司也开始构建容器云。如2017年华泰人寿基于OpenShift构建了容器云,2019年农银人寿基于OpenShift构建了容器云。此外,大地保险也基于OpenShift构建了容器云。从目前看,保险业的IT投资重点有以下两方面。
- 效率提升方面(RPA、AI),关键决策人是首席运营官(COO)。
- 核心现代化(云计算、API、微服务),关键决策人是首席执行官(CEO)、首席信息官(CIO)。
1.2.2 保险业的发展展望
2020年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同样对保险行业造成了较大冲击。疫情具体会如何影响保险行业未来的发展呢?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市场格局、竞争格局、客户需求。
从市场格局看:中国保险业在整个亚太地区是增长最快的,2013—2017年中国寿险增长了25%(4000亿美元,2017年),财险增长了13%(1500亿美元,2017年)。而日本寿险同期增长–1%,财险增长2%。在整个亚太地区,从2000年到2020年,寿险的增长率远远高于财险。从CIO的角度来看,2020年保险公司面临的最大压力来自监管要求和运营成本。对于中国而言,监管要求云服务合作伙伴必须是本地的,而且数据也必须放在本地。
从竞争格局看:在中国,排名前3的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太平保险)占了60%~90%的市场份额。此外保险公司面临着较大的跨界竞争压力,如众安保险、微保等。
从客户需求看:各年龄段人口占比的变化使保险业面临巨大风险,尤其是寿险(老年人投保率高可能意味着更多的索赔)。200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约为6.9%,到了2040年,这个数字将变为23.8%。在中国,千禧一代有一定的保险购买需求(如车险、寿险),他们对数字化交互有强烈的偏好。
2020年,亚太保险公司在新销售、索赔和投资组合方面的收入下降。但亚太地区的IT支出(如软硬件采购),预计比其他地区反弹得更快,所以整体上我们看好国内保险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