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李公公又来了?

果然不出所料,也就隔了一天的时间,文辰跟福来就找上了清北苑。

“娘娘?”

一见两人耷拉下来的脑袋,桑晚晚就想扶额:

“珠玉,去准备些茶点上来。”

经过这些时日的磨合,彼此都已经很有默契,不止是几人,连带着丫鬟也是,所以,珠玉出去就把门给阖上了,吩咐了声让进宝备着,她则站在了门口守卫。

指了指一侧的座椅让两人自便,桑晚晚就直奔了主题:

“说吧。”

“娘娘,王爷没能按期回归、甚至连消息都少有,定是事情严重、被绊住了手脚,现在已经解封,以娘娘的聪明才智,想必应该能猜到——”

“不要给我戴高帽。”

真当她是神呢?

斜了文辰一眼,桑晚晚道:

“直接说事。”

“王爷私自离朝是大罪,何况还是闭门受过期擅自出府,罪加一等。原本王爷经手的公务,大部分是有专人预处理就,王爷只要最后盖章跟复核即可,无须上朝,只许将折子处理妥当即可。”

“可是现在,这三天是请了病假,过了明天若是王爷还不上朝……只怕面对的就不只是口诛笔伐了。”

“这些还是其次,再找个借口拖个一两天可能也不是难事。关键是陆续有机密急件送到王府,不管王爷以何种借口推脱,这些急件必须处理,否则权利很可能就此旁落。”

“外面现在不知道什么情况,解封后我就派人去接应了,可我也不敢保证王爷何时回来。”

“娘娘,现在有两种办法,一种就是认罪、交出权利、等待后续处罚,另一种继续掩饰熬下去,但风险极大,特别是一些机密公函,是需要王爷手批的,就是府里能拿出解决意见,也难保不会露馅,而且无事还好,一旦出现纰漏——”

吞咽了下口水,文辰的脸色难以言说的凝重:

这个责任,谁也担不起啊。

所以,他拿不定主意。

跟他对望了一眼,福来接话道:

“娘娘,王爷唯一攥在手里不放的多是事关在外驻军,这是当年王爷带兵之时提出的要求,当时是圣上特允的,后来战事平息,也是王爷一直坚持、没有放权的。”

“听着也许不过就是些沟通、协调鸡毛蒜皮的事儿,可是王爷当年因此吃过大亏,外面的兵将都是冒着生命危险、背井离乡,着实不易,王爷总说没上过战场的人没资格指手画脚,他不愿意他们再重蹈覆辙,所以一直都是亲力亲为。”

点头,文辰重重叹了口气:

“娘娘,这个决定太难了,属下想听听你——”

钱庄的事儿她解决的太漂亮了,文辰潜意识里就信赖她,其实,也是想给自己找个主心骨。

他从没想过有生以来,他得背负着这么多人的命运,他压力山大啊。

这么多年,萧祁墨从未如此失约,他也从没感觉到艰难。

领头羊果然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

他还在思忖走神的功夫,桑晚晚已经拍了桌子:

“自然是后者。王爷坚守的,我们怎能轻易放弃?”

现在放弃,之前的努力不是白搭了?

“……”

大眼瞪小眼,文辰跟福来都是惊得眼珠子差点没掉下来:

这~这都不用考虑的吗?

还有一天时间呢?

敲了敲桌面,桑晚晚道:

“王爷乖张邪佞出名,不上朝不需要任何理由。”

大白天的、当着李公公的面都能干出那种事,不高兴不上朝而已,有什么大不了?

正好上次寿宴,他们任性离开了,也算是受了委屈,儿子跟老子闹,倒也光明正大。

“以后若再有人来问,你们就轻飘飘地回‘重病’,闭门谢客就行了。当然,不能给人留下王爷不在府里的印象,所以,府里一切要照旧,书房该怎样就怎样,过两天,王爷会拖着病体陪我去福运来,在车里露个脸。”

“这儿、这不太好吧?”

不去上朝,却陪逛街,他们家王爷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是,穿帮了怎么办?是啊,我是说万一……”

文辰跟福来都惊到语无伦次,却也被桑晚晚胸有成竹的果决给镇慑了不少。

“本来就是戏,怕什么穿帮?我们要的只是时间,越是真假难辨,敌人才越不敢轻易动手不是吗?我们才有喘息的机会。”

“暗中多派人去接应,我相信王爷一旦脱身、会加速回归。”

“在这儿之前,天塌了,也得拖住。”

“至于你们说的机密公务,今天开始,我跟文辰公子来批复!记住,王爷的手重伤,只是找了个人代笔而已。”

……

桑晚晚的话音一撩,两人又是一阵咂舌,福来目瞪口呆,文辰也很懵:

“娘娘,不可,女子不能干政。”

这是规矩。

“那你打算把机密文件泄给谁?又打算让谁来背这个锅?”

桑晚晚一句话,两人顿时明白了她的意思:她这是要把所有的主责全揽在自己身上,哪怕真东窗事发,也可以用一己之身要保住整个王府。

“娘娘——”

感动不已,“噗通”一声,两人跪下,给她磕头行了个大礼,文辰抬头,刚想要阻拦,桑晚晚再度出声道:

“起来吧!我没你们想的那么伟大,也不是不爱惜自己。”

“说起来,我是侧妃,还是皇帝圣旨赐的,王爷不在,除却受宠的因素,这府里品阶最高、最能决定事儿的人就该是我。”

“这是最有信服力的。”

“若要感激我,就把我吩咐的事儿都办好,你们不出纰漏,兴许,我们可以顺利过了这一关。”

走出清北苑的时候,两人的面色更凝重,却又不得不承认,这个娘娘,骨子里比他们还要果决,这趟没来错。

……

如是又撑了五天,这天,后院书房的隔间里,桑晚晚批示完手中的最后一份奏报,刚核验完封好,一个小厮踉跄着就冲了进来:

“主子,主子,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慌慌张张地干什么?”

一个趔趄,小厮“噗通”一声直接摔在了地上,已经满头大汗:

“李公公带着人到门口了,说是来探病的,顺便传圣上口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