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时有趣:中国传统节气美学风物绘
- 洪雪著绘
- 1847字
- 2024-11-01 03:33:07
立春
节气绘画《春夜白梅图》
一 节气介绍
立春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
二候,蛰虫始振;
三候,鱼陟负冰。
虽然周遭仍是冬滋味,距离真正的春色满园还有一段日子,但东风已经悄悄带来了春的消息。
二 节气风物
• 春饼
春饼是立春节气美食的代表之一。自己动手用饼皮卷起各种烹调过的蔬菜,一口咬下去,口感丰富。专属于春天的舌尖上的记忆常常让人们在其他季节也会对其念念不忘。
虽然各地做春饼的食材都不一样,但大多是以新鲜蔬菜为主,如萝卜、豆芽、土豆、豆子等。
想象一下,若把面做成春蚕的造型,在立春食用,或许非常有趣。我们可以沿着这个设计思路来做春卷,这样春卷不仅看起来个个胖萌可爱,还别有寓意呢。
• 春卷
春卷是用面皮包裹馅料后煎炸而成的,它来自我国古代立春『食春盘』的习俗。
《岁时广记》中记载,京师富贵人家造面蚕,名曰『探官蚕』。又因立春日做此,故又称『探春蚕』。
• 咬春
明代《酌中志》中记载,立春之时,无论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无论吃春饼、春卷,还是吃萝卜,在这个季节张开嘴巴来『咬春』,听起来都是一种十分有趣的迎春方式。
三 节气乐事
• 欣赏春联、字画
写春联、送春联、贴春联寄托了家家户户对新年的祈愿。
在家中挂上和新春有关的画,画的题材可以是佛手、水仙、蜡梅、迎春之类意味着美好的春日祝福的花。
• 过人日
人日是农历的正月初七,也称人胜日、人七日等。
在我国古代传说中,有女娲在创造了世界后的第七日创造了人这样的说法,因此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古代有在人日这天佩戴『人胜』的习俗。『胜』是一种人形的头饰,人胜以婴戏题材最为常见,还有仕女奏乐、仙人飞天等造型。现在仍比较多见的以人形做首饰的就是佛像挂坠。
• 过元夕
正月十五是元夕,又称上元节,也就是现在的元宵节。
宋代时,多崇尚白色。元夕夜女性出游以白衣为时尚,饰品以非常素雅的白色为主,造型多为玉梅、雪柳等。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蛾儿雪柳黄金缕』一句就描写了闹蛾、雪柳等装饰物。
• 佩戴闹蛾
元夕所佩戴的闹蛾是一种飞蛾形状的头饰,根据明代史料记载,当时流行以乌金纸为飞蛾、蜜蜂、蝴蝶、蚂蚱之形,大如掌,小如钱,呼曰『闹嚷嚷』。大小男女,各戴一枝于首中,贵人有戴满头者。闹蛾会发出闹嚷嚷的声音,有点像现代看演出或参加集会活动时用的拍手器(两相撞击会发出『啪啪』的声音)。
试想一位身着白衣、头上佩戴着白色首饰的年轻女子,在元夕夜中走过,就像月色中的白梅花,带来素雅的幽香。
立春时节,画一幅这个季节里特有的景色——《春夜白梅图》。
四 技法练习
技法要点:撒盐
水彩绘画中常会用其他混合物来制造画面肌理效果,这幅绘画作品会用到的材料是食盐。下面先看看这种材料和水的混合效果。
画3个不同颜色的圆形,含水量都尽量低一些。然后将盐均匀地撒在整个区域,看看这3个圆形不同的效果。
画3个不同颜色的圆形,含水量都尽量高一些。然后将盐均匀地撒在整个区域,看看这3个圆形不同的效果。
画3个同色、不同含水量的圆形,含水量由高到低。然后将少量盐均匀地撒在整个区域,看看这3个圆形不同的效果。
思考和观察
在颜色相同、含水量不同的区域内撒盐,所形成的效果有何区别?
在不同的颜色中撒盐,对颜色的影响有什么区别?
五 绘画
步骤展示
《春夜白梅图》
绘画要点:夜色。
深色的背景更能衬托主体物,但是深色背景也较难处理。因为水彩画的湿画法不容易平涂,所以不如放弃平涂的想法,完全用颜料、水和盐碰撞出出人意料的效果。
第一步 绘制草图
绘制草图时,请注意以下两点。
1 花苞和枝条衔接的部分要用明确的线条来区分区域和结构。
2 枝条的前后关系要处理清晰,相互的遮挡关系要在线稿中表现出来。
第二步 画底色部分
1 最初的背景部分由水与较重的蓝色撞色形成,不要调和颜色,使其自然融合即可。
2 尽量在画面中深色和湿润的部位撒盐。
3 注意整体的衔接,让肌理分布自然。
第三步 画枝条部分
1 把颜色调浅,用湿画法绘制前面的枝条,表现出枝条向外延伸的感觉。
2 绘制后面的枝条时,加一些暖黄色以体现其和前面枝条的距离。
第四步 画花萼部分
1 用中黄、橙色、赭石3种颜色来点染花萼。
2 花萼的颜色要从浅到深来画。
3 接色时,注意3种颜色要间隔出现。
第五步 画白梅花
1 梅花的花瓣是预留出来的,注意表现出花瓣的形状。
2 花蕊呈放射状,画的时候要注意力度,有虚有实。
3 用画花萼的3种颜色来画花蕊,使花蕊富有变化。
第六步 点花瓣
《春夜白梅图》
1 用白色来点染飘落的花瓣,在背景中肌理变化比较小的地方进行,尽量避开肌理比较丰富的区域。
2 注意花瓣的姿态,尽量多呈现一些不同角度下的花瓣。
3 绘制出大小不同的花瓣以增强景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