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彩蛋六:段老师对围棋教育方面的一些思考

不可否认,每个孩子天赋都不一样,侧重点也不同。作为启蒙阶段的老师,给家长讲明白,画家不一定能成为政治家,数学家也不一定能成为政治家,各有所长。

学围棋刚开始学吃子棋,后面学占地棋。启蒙班以后先打级再打段。段位班和启蒙班对学生和教学的标准不同,所以不能简单类比,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个关系。没有启蒙班打基础,段位班哪里来生源。现在家长送孩子来学棋,主要想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有的家长并没有要求达到段位或者级位水准,因此就要在培养兴趣上多动脑筋。这就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对于现在数量庞大的围棋机构来讲。很多人认为,一个门店有一个关注孩子棋力的老师足够了,其他的只要能上好课做好服务就可以了,达到“孩子喜欢、家长满意”最好了。这也是围棋越来越趋向于市场化的一个体现,毕竟无论如何,机构得能“活下去”。

教启蒙班孩子的确不容易,需要老师的平和与耐心。教启蒙老师的棋力不是最重要,兴趣倒是重中之重。如果是低水平的启蒙老师,得认真备课,经常做初级题,不能怕输棋丟脸。网上下棋,不懂敢向任何高过自己人求教,实是求事。这样的启蒙老师肯定优秀,对得起教围棋这份工作。孩子年龄是否偏小,是否任性贪玩,家长高兴否都需注意。

关于孩子是否适合围棋这个项目,我不敢多说什么,有时候我认为不适合的孩子去了别的地方反而进步很多,反过来也有别的老师认为不适合学棋的到了我这反而焕发光彩了。这是因为各人教学风格问题导致,教育能力上的不足,还是要静下心来仔细研究取长补短。

职业棋手那条路太难了,现在要激发现在学棋孩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情怀,只有孩子真正喜欢,以后他们的孩子也能被他们送来学。如果孩子因为你这个老师对围棋深恶痛绝,那么对围棋的未来发展也是不利的。

围棋教师的职责,应该推广围棋。好教师既是教练,又是陪练,这就是“喂棋”的道理。有的老师认为孩子天赋不好就应该劝退,劝退时说,孩子不适合学围棋,让他选一个适合他的兴趣班。不过如果孩子真的喜欢,也不能去刻意剥夺他学棋的快乐。教育要讲心态,被孩子和家长接受的心态。事实证明了启蒙班的老师很重要,因为他们能教会孩子们棋风和棋品。

有时候教一个小朋友,给他讲了双活的一种情况。然后问他:“如果黑棋不去吃白棋的这几颗子,自己就不会被吃掉;如果黑棋去吃这几颗子,自己只是暂时吃掉了白棋这几颗子,最终自己整块棋会被白棋吃掉。那么黑棋还要不要吃白棋的这几颗子?”孩子不加思索就回答:“要吃。”,然后盯着老师眼睛,老师没说话,他马上改口“不要。”;老师还不说话,他又改口:“要吃。”,老师仍旧不说话,他就着急的满脸通红,自己就迷茫了。

真要让他上来试,没出错,白棋先动手杀不掉黑棋,自己死掉;黑棋先动手能暂时吃白仨子,之后被白点杀。从头到尾他都能摆对。也就是说孩子这个时候,和你交流的是感情,不是逻辑。再说了,孩子的逻辑,我们也摸不到,有时候,孩子不会表达,你认为他没有懂,实际上,他基本上会了。不过这确实是一个难点,偶尔摸不清他是不是真明白了。

不认真思考,做错要批评。认真思考,做对表扬。做错,有时候也表扬。万一是柯洁那样的天赋惊人的孩子,看起来挺复杂的题,人家秒答,我们给人家冠个“不认真思考”的帽子,那罪过有点大。

有的人说,老师教技术就行了,从棋里悟出什么,是以后他们自己的事儿。有个围棋老师是佛教徒,常常在教室放佛乐,这就让人决定比较奇怪吧,即便有些学生家长是佛教徒,也未必希望孩子围棋教室是这样的。因为和自己对围棋的认知可能不一样,调子不对味道不对,人容易不认可。就像一个人去牙科诊所补牙,刚到门口看到一个十字架,里面墙上还有基督教的语言,让人觉得奇怪,就没进去,心说他们不会先让我祷告再给我补牙吧。

我个人认为,大概是娱乐化的缘故。现在的孩子学棋没有十年前那种充满文化氛围的感觉了。那时候,老师教棋的个个见识不凡,对棋坛动态知之甚多,俨然有不下世界杯棋迷之态。而今天教棋过于重“术”而轻“道”,功利化太过明显。很多棋手只是为了教棋而教棋,不懂棋坛动态算哪门子棋手?俗话说,有道无术术可术,有术无道术无用。在孩子接受能力很强的阶段,灌输给他们一些有意义的围棋思想,棋理文化还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