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贺寿

治德八年的新科进士,在传胪大典后的几天陆续授官,除却一甲三人外,通过选馆朝考又选拔了部分庶吉士。

南直隶的新科进士中,蔺德泽与王焕都通过了选馆,算是与林枢成了翰林院的同僚。其他人分别去了六部观政或是被分到了地方各州县。

林枢按部就班的在内阁熟悉着中枢的运转,平时也会被分派一些任务,不过都是些写写画画或是转送公文的事。

数日后的三月三十,沐休。

林府的马车悠悠从黄华坊驶出,往皇城正南的南薰坊驶去。

今日林枢领着黛玉去忠顺亲王府赴宴,帖子在传胪大典后的第二天就送到了林府。忠顺王妃崔世英三十六岁寿辰,虽说两家没有多少交集,但黛玉受过忠顺王高永桓不小的人情,林家还是要以礼前去恭贺的。

黄华坊与南薰坊算是都在京城中轴线以东,距离不远,约半个多时辰就到了地方。

忠顺王不愧是当今皇帝最为宠信的弟弟,王府奢华威严,府门外高大的石狮子尽显皇家亲王的威势。

哪怕林家来的还算早,但门口等着送礼的人都快排到王府大街街口了。

“大爷,人太多,马车进不去!”

福全尝试了一下,马车根本就挤不进去。若是林枢自己一个人,也就下车直接走进去了。

正当林枢为难的时候,后面车上的张嬷嬷下车走了过来:“大爷,待老奴去王府一趟。让王妃派人过来。”

“这样做是否合适?”林枢问了一句。

张嬷嬷笑道:“老奴与王妃算是老相识了,当年她与王爷的亲事还是老奴帮忙穿得线……”

林枢惊讶的看了看张嬷嬷,随即点了点头:“那就麻烦嬷嬷了。”

不多时,张嬷嬷与一位管家模样的无须老者领着人过来,抬着一顶有帷幔的软轿。

“老奴拜见林学士,娘娘听闻学士与县主到了,特派老奴前来迎接。”

声音尖细,林枢猜测其人应是内监出身。

张嬷嬷给林枢介绍道:“这是王妃身边的内侍汪公公。”

林枢拱手还礼:“多谢汪公公过来,在下正愁着呢,这人山人海的,挤都挤不进去。”

“学士客气了,还是请县主先上轿,娘娘正等着呢。”汪公公笑了笑,一指软轿对林枢回道。

换乘软轿后,林枢等人跟着汪公公穿过人群,由中门走进王府。

府外围着的人群中有人认出了林枢,不时感叹林枢还真是皇帝眼前的红人,在京城第一纨绔忠顺王面前都有这么大的面子,亲自派人前来迎接。

……

忠顺王府内部更加奢华,活水成溪,蜿蜒流淌。亭台楼阁,水榭歌台,风景如画。

戏台上咿咿呀呀已经开唱,连廊中摆满了桌椅,有不少宾客三三两两围坐一起,一边用着茶点,一边说笑看戏。

黛玉被领着去见崔王妃,林枢则是被引着往一处凉亭见忠顺王高永桓。

有张嬷嬷跟着黛玉,他倒不怎么担心,而且就黛玉现在的性子,他还怕有人不长眼得罪黛玉,被怼了后叫家长。

凉亭在王府花园最中央,处于王府地势最高的地方。还未走进林枢便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这群蛀虫,天天跟我喊穷,你看看哪一份贺礼是低于五百两的?”

……

亭中之人赫然是当今皇帝高永衡、忠顺亲王高永桓以及夏守忠和一名不知名的太监。

“臣林枢……”

“行了,今日弟妹寿辰,朕微服出宫,就别搞朝堂那一套了。”

林枢话刚说了半句,就被有些怒意的皇帝打断了。不过他还是恭敬的一拜,一丝不苟的行完了礼。

随后又躬身向高永桓拜了一拜:“下官拜见王爷,王妃寿辰,下官薄礼一份,还望王爷不要嫌弃。”

身后跟着林枢跪拜皇帝的福全,连忙呈上礼盒,交给高永桓身后的太监。

皇帝哼了一声,吓得福全差点再次跪下。只听皇帝说道:“一个个穷得往户部伸手,送礼的时候倒是一个比一个积极。林枢,你又送了多少银子?”

“臣也不知道这礼物值多少钱,这是舍妹挑的……”林枢还真不知道盒子里的东西价值多少,都是黛玉与张嬷嬷商议后在库房挑选的。

只见高永桓打开一看,是一副白玉象棋。

“哈,这还是第一次有人送我象棋,荣佳县主是怎么知道我喜欢下棋的?京城人人都以为我只喜欢唱戏听曲……”

皇帝听到林枢提起黛玉,情绪好了一点。便提醒高永桓:“张嬷嬷在荣佳身边。”

“怪不得,张嬷嬷当年跟着皇嫂,可没少笑话我是臭棋篓子。”高永桓的话让皇帝想起了以前的趣事,随即又有些唏嘘。

亭中清风吹过,皇帝让其他人退下,留下夏守忠在旁边伺候。

君臣三人分别落座,石桌上放着一堆礼单,上面的数字让皇帝只觉得分外刺眼。

“皇兄,你也别黑着个脸,这些东西一会臣弟就让人送到内务府去……”

高永桓实在是受不了皇帝的黑脸了,嚷嚷着要把这些东西送到内务府去换成银子供皇帝使用。

皇帝嘴角一抽,差点一巴掌糊到他的后脑勺上:“我是眼馋这些东西吗?我是气这群蛀虫欺君!”

虽然他知道勋贵们大多富奢,但听到的不如亲眼看到心堵。

林枢沉默的低头,假装看不到这些。可惜皇帝还是问到了他:“林枢,你觉得这些人该不该杀?”

杀气腾腾的话让林枢一时不时该如何吐槽,要是能杀早就被你杀光了,哪能留到现在?

“陛下,三节两寿、礼尚往来本就是人之常情,您不能因为这些人送的寿礼珍贵了些就砍了人家脑袋啊!”

哼!

皇帝哪能不知道这些,他只是心中堵得慌,说着解解气而已。

林枢知道皇帝的心结在哪里,朝廷入不敷出,宫中为此连番下旨节流。皇帝急得眼睛都红了,到处想办法筹集银子。

九边军镇、水旱赈灾、东南剿倭哪一个不要银子?户部好不容易收回了部分欠银,没等几天就被支走了大半。

更别提还有一个不省心的爹,不是修建道观佛堂就是把银子赐给那个不省心的弟弟和侄子,皇帝做梦都想着从四处抠些银子出来用。

林枢劝慰道:“陛下且宽心,户部没银子只是暂时的。开源节流,既然节流省不下来几个钱,不如想想开源能不能替陛下筹集些银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