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
1997年5月,我和许渊冲久别重逢,这真是一件乐事。我发现他对什么事情都像从前一样冲劲十足——如果不是更足的话,就和六十年前我们在一起读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差不多。后来,我们失去了联系,直到最近我偶然在《清华校友通讯》上读到他的一篇短文,我就追踪寻找,最后找到他在北京大学。1938—1939年,我们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读一年级,两人一同上过叶公超教授的英文课。联大绝对是一流的大学,我们两人后来的工作都要感谢联大给我们的教育。但叶教授的英文课却极糟糕,他对学生不感兴趣,有时甚至要作弄我们。我不记得从他那里学到了什么,许恐怕也和我差不多。那个学期以后,许就和我分道扬镳了,因为我们所在的学院不同——他在文学院,我在理学院。我后来旁听过“英国诗歌”,但不记得许在同一班上过课。
许是一个硕果累累的作家。他在许多书中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把悠久的中国文学史上的许多名诗译成英文。他特别尽力使译出的诗句富有音韵美和节奏美。从本质上说,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做好的事,但他并没有打退堂鼓。这需要付出多么艰巨的劳动!每当他取得了一次成功,他又会多么兴高采烈!比如说他炼字造句,翻译张若虚的名诗《春江花月夜》的前几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In spring the river rises as high as the sea,
And with the river's rise the moon uprises bright.
She follows the rolling waves for ten thousand li,
And where the river flows,there overflows her light.
张若虚原诗中洋洋大观、错综复杂的抑扬顿挫、节奏韵律都巧妙地摄入译文中了!
本书是许的自传,这是一个精通中、英、法三种文字的诗人写下的回忆录。我读后再一次体会到诗人的生活和科学家的是多么不同。许多年前,艾略特来参观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有一天在所长奥本海默家举行的招待会上,奥本海默对他说:“在物理方面,我们设法解释以前大家不理解的现象。在诗歌方面,你们设法描述大家早就理解的东西。”许在这本回忆录中写道:“科学研究的是一加一等于二,艺术研究的是一加一等于三。”不知道他的意思和奥本海默有无相通之处。
注释
[1]本文原为杨振宁为《追忆逝水年华》(英文版)所写序言,原文为英文,由许渊冲夫人照君译为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