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真正具备人格魅力的人写个人品牌的书,才有信服力

很荣幸为伍老师的大作写这篇推荐序。

最近几年,“个人品牌”概念从知识付费圈子开始流行,因为社交媒体逐渐成为像水、电、煤一样的基础设施,这个概念也从媒体圈、科技圈、知识IP圈逐渐扩展到各类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咨询师、金融从业者等)的圈子,大众也逐渐接受这个概念,开始了解甚至开始尝试打造个人品牌。

其实这个概念并非新鲜事,伍老师在前言里说到,他的父亲在一个五线小城镇创办了一家家具店,凭借自己的手艺以及自己的经商准则——永不卖次品,永不卖旧款,用最好的材料引领家具设计创新,以致“方圆几十公里,不论其他店如何打折,很多人都专程来我父亲的店订货”,可谓家乡家具行业一大金字招牌

伍爸爸成为“家乡家具行业的一大金字招牌”,这就是个人品牌。

社交媒体的发展,让很多人将个人品牌误会为社交媒体账号上的粉丝数。我觉得这是对个人品牌最大的误解。过度追求粉丝数——背后反映的心态是唯数据论——这导致很多人的动作变形。比如,通过运营快速涨粉,通过裂变快速涨粉,通过营销快速涨粉,通过炒作快速涨粉,通过追热点快速涨粉,大家跟打了鸡血一样,尤其加上雷军的成功,雷军谈论的“互联网思维”中的“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成为许多互联网从业者认定的“真理”。我很敬佩雷军的劳模精神,但是当一种声音成为主流、成为绝大多数人践行的第一准则时,我会开始警惕这种论调的适配性。鉴于此,伍老师在本书第一章强调了“定位”的重要性。那么,当你和别人一样时,何来定位?

我很喜欢伍老师的个人使命:“帮助每个有一技之长的人,拥有1000个铁杆粉丝。”

有一次我跟一位朋友讲完这个理念之后,朋友说:“1000?太少了吧?我现在都有几十万粉丝了啊。”

你看,唯数据论“害死”人。

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先生最知名的书叫《定位》,但他们还出版过另外一本叫《人生定位》的书,我觉得这本书揭示了一个更加赤裸裸的真相:要想获得成功,你必须找到一匹可以驾驭的好马。

什么意思?

赛马场上,获胜次数最多的骑师不一定体重最轻、头脑最好或是体能最强。最好的骑师未必能赢得比赛,而赢得比赛的骑师通常拥有最好的赛马。

在你的人生中,你甚至不需要1000个铁杆粉丝,有时候你只需要1个就可以。举个例子。

布雷克·戈特斯曼曾做过总统的私人助理,但他没有大学学历。因为工作出色,得到了总统一封很好的推荐信,进了哈佛大学学习。从哈佛毕业后,加入一家顶级私募基金公司工作。总统的推荐信,在他职业生涯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能获得关键人的认可,当然是真本事。如果你仔细研究各个领域有所成就的人物会发现,他们在一无所有、一穷二白、籍籍无名的情况下,都得到了贵人的相助,有些甚至一路得到贵人相助。真是运气好?当幸运来敲门的时候,咱也得在门后边啊。

我觉得伍老师这本书,讲的就是,咱们得先站在门后面,而且是幸运概率相对更大的那一扇门后面。这时候打开门,还比别人体面、从容。

我一直是个人品牌的受益者。2008年刚毕业加入译言网,结果全程参与了2010年凯文·凯利(KK)第一次来中国的策划以及《失控》的出版,后来这本书竟然成为科技互联网界的一本奠基之作。KK提到的1000个铁杆粉丝理论启发了微信之父张小龙,张小龙甚至在早期招聘时,会刻意留意来应聘的产品经理有没有读过《失控》,如果读过,立马拍板招进来。

2013年,凤凰网财经中心负责人杨彬彬把我招入凤凰网担任科技频道主编。那时的我没有在主流媒体工作过,只是业余写写专栏文章,发在财新网——恰好杨彬彬是财新网早期团队成员,而他在财新网上看到了我的文章,聊过一次之后,就把我招过去当科技频道的主编。在凤凰网工作好长一段时间之后,我问他,当时怎么看我的文章。他说他完全看不懂,根本不知道我讲了什么!他说他想找一个不在那个圈子里的人。因为圈子里很多人已经有点老油条了,得找一个不油的人。

2015年年初,“在行”刚刚上线,他们来找我去当行家。我觉得虽然我能讲写作,可是与各种媒体前辈和真正的大牛比起来,我没什么资格讲,一开始推掉了。某一天一想,讲写作我可能不专业,但是讲讲如何通过写作打造个人品牌,我还算有点心得。于是我对“在行”的工作人员说:“这样吧,我设计一个话题,就叫‘如何通过写作打造个人品牌’。”第一年,我还成为“在行”Top10行家,后来还成为“在行”最“贵”的行家。各个领域的人都跑来约见我,甚至很多人专程从外地过来。扪心自问,自己真的那么专业吗?我觉得不是。我只是像伍老师书中所说的,做好了自己的“定位”。在写作领域,我是国内最后一代专栏作家;在社交媒体领域,我是最早一批体验者和参与者。2006年我就已经在折腾社交网站,还被MySpace中国区的运营负责人邀请参加座谈会,那时候王兴做的校内网刚刚出来没几个月;后来王兴创办饭否网,我也成为第一批用户;几年之后甚至还被人发现成为张小龙关注列表中的一个,后来新浪微博上线,在内测时成为微博Top10博主。

但每一个社交媒体,我“弄懂就扔”。把最新的社交媒体研究一遍之后,再往前去研究:从甲骨文到楷书,从古登堡印刷术再到广播、电视等不同媒介形态,做了一番研究之后,技术的表现形式在不断演变,但传播的本质从来没变过。比如我身边很多拥有百万、千万粉丝的大V和公司创始人,他们碰到困难时,首先还是向身边的人打听。他们做最重要的决策时往往要听听身边人的看法。当他们看到一个有光环加持的人时,他们会去掉这些光环,去看这个人的“作品”及“人品”。

起初,伍老师希望将这本书命名为“人格经济”。人格经济,就是基于每个人的品格所延展的经济效应。我曾经在我的线下私房课中说,巴菲特其实没有太多粉丝,他只有十万粉丝,而这十万人是用真金白银给他投票的人。HBO拍过一部关于巴菲特的纪录片,在这个片子里,巴菲特说:“我从不管华尔街的人怎么评论我,我只关心我的股东怎么看我。”巴菲特的“粉丝数”比很多百万大V的“粉丝数”少多了。但他的粉丝是每个人至少拿数十万美元给他投票的。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一股股票是42万美元。

给巴菲特投票的人,都是他所在公司的投资者,他们用自己的真金白银来表达对巴菲特的信任。在伍老师的书里,这样的关系,是他更认可的“粉丝”关系,这样的粉丝关系反而是建立在更加平等、基于价值认可的信任基础之上的深度关系。而社交媒体上因为一个搞笑视频而获得的“粉丝”,关注成本很低,取关成本也低,粉丝和博主之间,并没有建立真正的联系。这就好像你在老家县城的广场,看到一个人在那里表演了一段胸口碎大石,你在现场点了一个“赞”(假设现场真有这么一个按钮),这只能算关系的开始。

有些人有一百万粉丝,可是找不到投资人、合伙人;有些人只有几百个粉丝,可是有一帮人愿意相信他、支持他、陪他一起奋斗。谁的粉丝更有价值?谁的粉丝更有影响力?一目了然。乔布斯说,1个出色的人才顶50个平庸的员工。其实我觉得人和人的差距可能不止1:50,我甚至觉得是1:10000的关系——1个优秀的人才,顶10000个平庸的人。个人品牌也一样,你需要努力去找、去吸引一个以一当万的人,而不是通过“派红包”等各种手段吸引看似规模庞大、却稀释价值的粉丝。看起来1000个粉丝好像很少,但从关系的维度来看,如果谁能建立1000个极其深度又高质量的关系,我相信这1000个粉丝产生的价值是无限的。

以前通过写文章,我无意中获得了贵人的帮助;当我开始创业后,我有意识地写书,我写书不是为了卖出多少本,而是把它当作一份样稿(Demo)。就像一个有志向的导演或摇滚乐队,需要先创作出一部作品,让制作人看到。找到一个好制作人,这个导演或摇滚乐队走进大众视野的可能性就更大。好作品自然会说话。

读到这里,我可能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一个走极致的作品路线的人。这样的路线不适合所有人,只适合非常小的一部分人,一小部分真正坚信通过作品的力量打动别人的创作者——我的意思是,任何领域的创作者。但伍老师这本书,会告诉你好的产品需要什么样的包装,比如辨识度、专业度、连接度与价值度。我认为他的这个框架能给有一技之长的人补上自己不擅自我包装、自我营销以及自我价值塑造的短板,但同时他的书又不是那么强的套路与技法——市面上纯套路和纯技法类的书太多又太水了。这本书是我目前看到的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同主题中,我发自内心推荐的一本书。在伍老师产生写这本书的想法时,我就不停督促他——甚至是催促他——让他赶紧写出来。我觉得世面上缺这样一本书,很多时候周围的朋友和学员请我推荐,我总是没有推荐。当他这本书写出来的时候,我终于有了一本可以跟人推荐的讲个人品牌的书。在个人品牌这个领域,我了解、认识不少,督促他出这本书,其实也算是我的私心,因为放眼市场,需要一本这样的书。

就我所了解的伍老师,同他的父亲一样,爱惜羽毛,注重口碑。有一次他邀请了一位外部老师给他的学员讲课,收到学员的差评后,他为此难受了好久,每次见面都忍不住和我提起这件事。有很多次他跟我说,不少学员想请他做咨询,他和我聊给学员提供的服务包,听完之后我说:“你这么重的交付,费时费力不说,最后自己都要搭钱进去呀!”他说:“是啊,但不把交付提供到位的话,对不起人家的信任呀!”我在知识付费行业认识的人不少,和我聊怎么设计商业模式的人也很多,但每次交流时不断聊如何给学员交付更多价值的人不多,伍老师就是其中一位。和他聊完,我经常觉得,能成为他的读者、学员和合作方,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我自己就亲身体验过一次。

有一天,伍老师给我打电话:“师老师,我想邀请你给我的学员讲两天课,你的报价是多少呢?”我说:“伍老师你来找,那我就报N万元一天吧。”结果,他说:“师老师,这样,我给你N×4万元一天。”在我报价的基础上,他将讲课费乘以4。

这就是伍老师的个人魅力。一个真正具备人格魅力的人写一本个人品牌的书,才有信服力。如果你要打造个人品牌,这本书一定要看。

师北宸

长江商学院品牌顾问

凤凰网科技频道前主编

《纽约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