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方宁,拜托了
- 种田:我们全家都穿成极品了
- 小橙汁
- 2032字
- 2022-07-26 23:31:23
邓昌浑身发抖。
然而方宁却懒得再给他一个眼神了。
她走到钦差面前,“下官见过张大人。”
钦差道:“你不必多礼,清安县百废待兴,就不用再来送我们了。此事我们会给皇上和清安县一个交代的,方宁,这段时间我们都看到了你为清安县所做的一切,回京后,我们会跟皇上禀报的。”
方宁笑了笑:“张大人误会了,下官并非为这些事来,而是要提醒一下张大人,这里是北境,是邓昌的地盘,回京途中,诸事小心,莫让此贼有机可乘。”
“好,我知道了,多谢你提醒。”
“诸位大人,路上保重,下官就不多送了。”
“告辞。”
就在这时,一阵整齐有力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从路的尽头处扬起阵阵灰尘。
方宁咯噔一下,以为又是西域人来进犯。
后来定睛一看才发现,那是靖临关的将士。
为首的身披银甲,手持长枪,整个人透着凛然的铁血气息,在场除了方宁之外,都被这位将军的气势镇住。
张大人迎了上去,对着那位将军拱手,“赵大将军。”
“张大人,本将军奉皇上旨意,护送你们回京。”他翻身下马,说完之后,目光一下就落到了方宁身上,“你便是清安县县令方宁?”
方宁没想到的是,押送这支队伍的,竟然是赵大将军!
说起来,他们也算是合作过几次了,但这会儿还是第一次见面。
不过方宁有些搞不懂,为什么这个时候要让赵大将军回京?
蛮族人蠢蠢欲动,就不怕赵大将军这个主帅离开后,靖临关又受敌袭?
“下官正是,见过赵大将军。”方宁上前见礼。
赵大将军赶紧扶住她,“方大人不必如此客气,说起来,还多亏了你,才将这老贼揪出来,免得我靖临关将士腹背受敌。”
“这是下官分内之事,没有赵大将军的协助,下官也办不成这件事。”
“哈哈哈,你这小子可真是与我想象中相差甚远啊。不过这会儿我得回京了,等我从京城回来,定要和你好好喝上几杯。”
“大将军,下官还是个孩子。”
“哦,对对对,那不喝酒,咱们喝茶也行。”
赵大将军朗声大笑。
他年约三十五六,身形挺拔,在人前一站,很有压迫感。五官端正,一脸正气,就是常年在边关风吹日晒,看上去很黑。
方宁对军人很有亲切感,毕竟她自己也是军人出身。
“好,那下官就等大将军从京城归来了。”
“对了,我还有一事,可否借一步说话?”
方宁不解。
张大人他们善解人意地去检查其他事了。
方宁跟赵大将军走到一边。
“这个你拿着,若是敌军进犯,靖临关就拜托你了。”赵大将军竟然竟将兵符塞给了方宁,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
方宁震惊,“规矩。”
“我此去京城,怕是诸事不顺,当初六殿下曾说过,若有这么一天,让我将靖临关交到你手中,这封信是我交代过的副将,到时候出事,你找他们便是。”
赵大将军还将一封信递给方宁。
“方大人,靖临关拜托你了。”
“可我只是个小小的县令,如何号令千军去打仗?”
“这是靖临关的兵符,可以调动靖临关所有人马。方宁,你知道靖临关是北境的大门,一定要替我守住!”赵大将军脸上的笑意荡然无存,只剩严肃。
方宁握着兵符,只觉得很烫手。
“你此番入京,是因为我年前击退了蛮族人吗?”方宁望着他。
赵大将军点点头,“朝中某些吃干饭的废物,已经看我不顺眼很久了。”
方宁不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难道他不比她更清楚赵大将军对于靖临关的重要性吗?
因为那些朝堂斗争,将赵大将军召回京城,一旦蛮族进攻……后果不堪设想。
“皇命难为。”赵大将军叹了口气,“方宁,拜托了。”
方宁其实不是那么想答应这件事。
她虽然是军人出身,但说到底,现代和古代战争差异太大了。
但是赵大将军没有给他拒绝的机会,便转身走向张大人他们,问他们可以启程没有。
张大人见他和方宁说完了,便点了点头。
赵大将军翻身上马,临行前,他深深看了方宁一眼,那意思只有方宁一人能懂。
司玉衡说过,赵大将军是忠将,前世下场很凄惨,靖临关差点被破。
想来,就是这一次回京的事了。
既然赵大将军已经这么托付她,她自是不能让司玉衡和赵大将军失望。
方宁目送队伍远去,沉默良久。
“大人,他们已经走远了。”贾洋在身边提醒方宁。
方宁回过神,握着兵符,对贾洋说,“走吧,回去了。”
“好。”
方宁跟贾洋一道回了县衙。
方宁将兵符贴身放好,仔细看了赵大将军留给她的书信,上面言简意赅地告诉方宁和副将的暗号。
这说明,靖临关也有内鬼。
只是藏得很深,赵大将军也没能将其揪出来。
之后的时间,方宁依旧在空闲之余,到城外去看稻田的情况。
作为清安县最接地气的县令,百姓们远远看到她就挥手大喊着跟她打招呼。
他们毫无条件地信任着方宁,相信方宁能让他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不过,方宁也给防卫队一个新的训练任务。
那就是越野跑,每两天都要从清安县和靖临关之间往返一次,也就是今天去,明天回。
司云璟和晋翊东都不敢相信,方宁不出手则已,一出手连他们都没放过。
第一天,是方宁亲自带队,教他们如何更好地保存自己的体力。
原本叫苦连天的众人,看到方宁竟然一点事都没有,都被激发了斗志,再没人喊累,非得朝方宁看齐。
方宁就知道,这些热血男儿是受不得激将的。
回来后,方宁就没再去了。
她之所以要这么做,就是让防卫队的人随时注意到靖临关的情况,以免蛮族来袭,消息不及时。
就这样,在赵大将军他们入京的那一天,靖临关一如方宁预料那样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