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社交恐惧症的3个有效方法

“‘社死’,从自我介绍开始”

新员工入职培训班开班仪式上,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让参加本期培训的成员进行自我介绍。

与以往的自我介绍环节不同,这一次的培训班开班前我们便已经提前告知所有参训成员,在这个培训班上,所有的活动都会被打分,而最后大家的成绩将作为大家调岗、定岗、提拔的重要依据。

当天,我作为活动的策划方,也是每一场活动的评分员,坐在第一排正中间。一群刚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学生们依次上台,或谈吐大方、诙谐幽默,或满腹经纶、出口成章,就在我们正感叹新一代年轻人活力满满的时候,台前走来了一个女孩。

女孩明显紧张得有些过分了,她在台前低着头,视线紧紧盯住面前的话筒支架,脸红得发紫。

别人能讲满五分钟的自我介绍,她只讲了三四句话就匆匆下台,声音还带着明显的颤音,三四句话间,她逻辑上的混乱暴露无遗。

这样的差距对比明显又残忍,和我坐在同一排的评分员暗暗摇头,评分表上的分数相应地也并不怎么好看。

之后的几天,我注意到这个小姑娘似乎有些“异样”。

集体用餐时,其余的人都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只有这个女孩低头拨弄手机;有时走在路上遇到她她总是戴着耳机,远远地看见我们,她要么改变方向,要么顿住脚步;课程中的发言环节,这个女孩几乎一次都没有举过手。

最后一天,我们几个评委将学员的成绩进行汇总,为他们进行岗位分配。其中选拔出了几名表现优秀的学员作为储备干部进行培育,显然名单里并没有那个女孩。

我看到有评委在女孩的评价单上写道:表现力欠缺,凝聚力不强。

实际上,在最初,这个女孩是这一批学员里我们想要重点培育的对象之一——名牌大学毕业、各类荣誉傍身,在一对一面试中取得了颇高的成绩。

她最后被剔除在名单之外,我觉得有些可惜。

事后,我单独联系了女孩。“我社恐,正常交流没问题,但是不敢上台。”女孩垂眸,“在得知这次培训最开始要做自我介绍时,我就知道自己没戏了。”

如果将“社恐”患者害怕的事进行总结,估计会罗列出一大堆日常场景。比如走在路上和认识的人“狭路相逢”,没话找话“尬聊”的时候;剪头发时,理发师围在自己身边不停地推销办卡的瞬间;若是学校或公司举办各类联欢活动,强制要求每个人都上台表演节目,“社恐”患者恐怕要难过到流泪。

“社恐”,已经成为当代许多人的通病。

“‘社恐’不可怕,自我怀疑才可怕”

“社恐”,在心理学中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也称“社交焦虑障碍”。

“社恐”的主要表现一般为:在外与人接触或在公开场合会出现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诸如紧张、脸红、心跳加速等。患者明知恐惧反应不合理,但仍反复出现,难以自控。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社交恐惧症已经成为仅次于抑郁症和酗酒的世界第三大精神健康问题。很多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惧。

大家都以为内向、不喜社交的人更容易存在“社恐”困扰,实则不然。患有社交恐惧的人,大多是那些渴望社交却又无法应对自如、渴望能够流利地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却又无法通过努力战胜自己的人。这些人往往更加期待周围的正向评价,也更加害怕孤独。

对“社恐”患者而言,“社恐”本身其实不可怕,由“社恐”所产生的自我否定、自我怀疑才可怕。

有一次,我们公司领导为了增强团队凝聚力,突发奇想地要在公司内部开展“今日我来讲”系列活动。各部门每个月选派一名员工,自定主题在全体员工大会上进行公开演讲。

制度一出,全公司“社恐”患者集体崩溃。

公开演讲、拍照宣传、员工围观,这样的场面光是闭眼想想就是大写的“社死”。

办公室新来的妹妹成了首个演讲幸运儿,接下来的一周里,我每次看见她,她不是在念稿子就是在背诵。大家看她这么努力,都调侃她让她不要表现得太好,别把基调拉得太高。可是演讲当天,精心准备了一周的姑娘在台上当场忘词,那一刻我看到了她眼眶通红。

“我很努力了,我真的很努力了。”下台,女孩的眼睛已经泛了红,“我上台的那一刻就觉得无法呼吸、大脑一片空白。我知道坐在下面的都是我的同事,我没必要太紧张,可是我也知道他们都在盯着我看,我克制不住自己的紧张。我对自己好失望,为什么我会这样?”

网络上一位作家在爆出丈夫婚内出轨时写的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她说:“我一直是个不合群的人,不懂这个世界有哪里值得留恋。他曾经是我唯一的光,让我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美好的事物,还有人无条件爱着我支持我,还有人没有我就活不下去。”

我并不认识这位作者,不了解她的情况,但是光看到这段文字就觉得无比难过。

“不合群”就像“社恐”患者们怎么撕都撕不掉的标签,但其实,无论他们装得对这个世界如何淡漠,他们都还是希望能接触爱、获得爱。所以,一旦他们获得了某个人的示好,这个人就成了他们唯一的社交源泉,他们将自己的全部情感投入其中,仿佛扑火的飞蛾。可往往事与愿违的是,这样热烈的付出大多并不会得到圆满的结果。

事实表明,情感的过度依赖在亲密关系后期会加重伴侣的压力和负担,从而导致他们的情感逐渐向外转移,最终出现想要逃脱的情绪。而感情破裂造成的负面影响便如那位作者一样,觉得“光灭了”,觉得生活再也没有意义。

“社恐”患者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情感的封闭以及对自己的负面评价。而扩大自己的社交面,在与人交往中获得正向评价,则有利于个人获得自信,让自己的个人情感能够有更多的释放渠道。

“大家都是人,何苦人怕人”

大部分人社交恐惧的形成原因,和其个人性格、身处的环境、过去的人际交往经验有密切关系。而针对不同的形成因素,我们向“社恐症”发起反击的方式也有所差别。

第一种,性格因素。

曾经有人对“社恐症”患者进行过性格调查,结果显示他们有的过于敏感、有的奉行完美。前者经常会对周边人的目光或语言过度解读,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而后者则苛求专业,总是希望所有的事自己都能够做到毫无瑕疵。在人际交往中,过重的心理负担让他们过于察言观色,于是慢慢选择沉默,慢慢变得畏惧人群。

有人分享自己的“社恐”经历:“我害怕在微信群聊中,话题在我这里终止。如果没有人回应我的话,我会害怕是自己讲的话有问题,是别人不喜欢听。”

这就是典型的“敏感型人格”。

这样的人对周围人反应的过度在意,会让他慢慢地越来越不敢在群里讲话,不敢发表独特的见解,每一次发言都只敢附和讨好,并且企求别人对自己的语言作出反应。

我身边还有一类人,他们在登台演讲时总是期待着自己能够像央视主持人那般挥洒自如,唱歌如歌星那样悦耳动听,否则就认为自己会遭到其他人的嘲笑。最严重的,是一个女孩因为认为自己“长得丑”而害怕别人看她。每次周围人的视线停留在她脸上,她就会开始怀疑对方是在注意她脸上那颗新冒出来的痘痘或是自己那双并不明亮的双眼,于是出现目光闪躲、后背冒冷汗等表现。

这则是“完美主义者”身上容易出现的反应。

马克·鲍尔莱说:“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实际上,我们在生活中往往也会高估他人对我们的关注度。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轨道上拼命地跑,你的失败或成功、出丑或圆满,对很多人而言都是那么的无关紧要。如果你是敏感者或完美主义者,并且深陷“社恐”症的泥沼,不妨试着将鲍尔莱这句话多读几遍。走出去,不要因与人相处而卑微,也不要因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而挫败,勇敢地接纳自己、正视自己,相信你现在的样子就很美,你值得被人喜欢。

第二种,环境因素。

由于工作原因,我认识相当多的全职作者。他们大多常年在家工作,白天睡觉,晚上码字,与外界沟通基本靠网线,每天聊得最多的人就是负责帮自己修改文章的编辑老师,聊天内容便是催稿和拖稿。这样“离群索居”的工作方式,让很多作者逐渐患上了社交恐惧症。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那些从事诸如作家、程序员、设计师等“内向型”职业的人,比做销售、教师、医生等“外向型”职业的人患上社交恐惧症的比率更高。这是因为从事内向型职业的工作者大多处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每日与他们往来的人多是亲属等熟悉的人,鲜少会与陌生人接触。语言是需要锻炼的,同样地,社交能力也是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习得的。如果任由孤独蔓延,那么我们慢慢就会进入这种“不与人交往”的“舒适圈”中,变得越来越不会和人交往,以致最后害怕和人交往。

如果你是因为周遭的工作环境等原因而慢慢不知如何与人相处,而变得对社交畏惧,那么我建议你可以趁着周末约二三好友出去吃顿大餐,或者背上行囊在空闲时去交友、去旅行,不要放弃任何一个与人面对面接触的机会。然后你就会知道,房间里网线构建出来的虚拟交友平台上的那句“在吗”,永远无法替代现实世界中的一句“你好”。

第三种,个人经历因素。

当众出丑受到了周围人的嘲笑,与陌生人相处时发生过不好的经历等等,这些负面的人际交往经历尽管已经过去,但它可能会在你的潜意识中停留,从而对你未来的行为造成影响。

某个新闻中曾报道过一位深度社交恐惧症患者,她长达一年没有迈出过家门,不敢接触陌生人,因为不敢与异性接触而一直保持单身。刚大学毕业时她也有过一份工作,后她因严重的“社恐症”而被迫离职。经过专业的心理测评,女孩被鉴定为神经性障碍社交恐惧症。在对其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中,专家发现她最初社交恐惧感的形成与她过去的经历有关:她高中时期曾与同学发生过一次激烈的争吵,后因这件事被全校通报批评。慢慢地,只要与朋友发生争吵,她便会在潜意识中认为是自己的错,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社交经验叠加,她的负面情绪爆发,最终导致她的社交恐惧症形成并不断加重。

这其实就是潜意识对人的影响。

错误的经验入驻潜意识后影响你的认知,最后阻碍你的社交行动。

破除由失败的社交经验造成错误认知的方法就是,用积极正向的心理暗示进行干预,并且找到正确的示范构建新的认知。

比如,当你在社交中发现他人对你有了正向的评价,那么记录下来,并且告诉自己过去失败的经验才是个例。当正向社交经验不断积累,你会变得越来越有自信。同时不要忽略自我暗示的力量,随时告诉自己“我可以的”“我是讨人喜欢的”,慢慢地你会发现,当你不断这样暗示自己的时候,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你也会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