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德是这样沦丧的(今38章)

帛书版: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传世版: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版本差异:

①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传世版在句后添了一句“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其实是误解。本章“上德”对应的“下德”,是个统称,包括“仁、义、礼”在内,统称为“下德”,而不是单独有一个“下德”。“下德”的共同特性便是“不失德”,都是以立“德”为目的而为之,如此反而失去了真正的“德”,所以才要“建德如偷”。

直译:

最上乘德性的人,不以施行德为目的,所以才具备了真正的德。低层次德性的人,处处以施行德为目的,所以反而不具备真正的德。最上乘德性的人,以无为来行事,顺从本性而为之。最上乘仁的人,以施行仁德来行事,顺从本性而为之。最上乘义的人,以施行义举来行事,强制自己而为之。最上乘礼的人,以施行礼制来行事,得不到回应,就举起胳膊强迫他人遵从。所以大道失去了,德开始得到推崇;德失去了,仁开始得到推崇;仁失去了,义开始得到推崇;义失去了,礼开始得到推崇。礼是忠信缺失的表现,推行它就是祸乱的开始。先行确立的规范制度,不过是大道的浮华,追随它就是愚昧的开端。所以大丈夫选择敦厚,而不居于浅薄;选择朴实,而不居于浮华。因此取其厚实,而弃其薄华。

解读: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这里的“上”字和第八章“上善似水”的“上”是一个意思,都表示高品质的、上乘的。不过“上善”侧重于表现,而“上德”侧重于内涵,“上德”之人有所行动,表现出来即为“上善”。

最上乘的德,不以施行德为目的,或者说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是有德,所以才具备了真正的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等的德,处处不离开德,时时想着要建树德,所以反而不具备真正的德。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两个人扶老太太过马路。其中一个啥也没想,看到老太太需要帮助就自然上前去帮忙了。另一个是想着小学老师的教导,要多做好人好事,扶老太太过马路就是好人好事,所以上前去帮忙了。那么这两个人,哪一个才具备真正的德呢?

行为没有私心杂念,无所欲求而自然去做的,才是出于内在的德性。而且这样无意识去做事,事后往往也不会认为自己是做了好事,有功劳。正因此,才具备了真正的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无为”指“不施为”,不以自己的主观意志施加于人而为,是谓“无为”。“无以为”是指“不因为什么而为”,在这里表示“不自我强迫而为之”。“无为”是不施加意志于他人;“无以为”是不施加意志于自身。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拥有上仁的人,以施行仁德来行事,但也是乐意为之,并非强制自己而为之。

关于“仁”和“慈”的区别,“慈”表现出来是“不伤害”,而“仁”表现出来是“有亲爱”,所以“仁”是一定要施以行为的,但“慈”不需要。我们说一个人有仁有义,就需要有相应的行为来体现,而说一个人很慈祥,并不需要他做什么。“慈”属于上德,因为无为;而“仁”属于下德,因为有所施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拥有上义的人,以施行义举来行事,但是出于主观的考量而为之。“义”的行为,《中庸》解释为“义者宜也”,适宜的意思,行为是否适宜,就需要进行考量。而《墨子》的解释为“义,利也”,行为是否对群体有利,对天下有利,就更需要考量了。考量出来的结果,哪怕有违自身的意愿,也仍然会强制自己为之。所以“义”往往带有牺牲自我的含意,所谓“舍生而取义”。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拥有上礼的人,以施行礼制来行事,没有得到回应,就举起胳膊强迫他人遵从。“攘臂”是指挽起袖子,伸出胳膊;“扔”是指强力牵引,扯、拽;合在一起的意思是“挽起袖子伸出胳膊去强拽别人。”

为何只说“上仁”、“上义”、“上礼”,而不再列举“下仁”、“下义”、“下礼”?因为老子对属于“下德”的仁、义、礼并非认可的态度。我们说一个人不行,往往会说他最高也就那样,最多如此而已,从上限来评价他。这里的“上仁”、“上义”、“上礼”,便是说最好也不过是这样,至于还有更差的,那就不值一提了。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所以当天下有道的时候,人人怀有真德,真德反而不为人们所认知。只有当天下有道的状态消失后,有了不符合真德的行为,真德才能得以显现出来,进而被人们所认知,这就是“失道而后德”。

持有真德的状态,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质朴状态。当人们认知到德的可贵,开始四处宣扬德的时候,本身拥有真德的人,也会认知到德的存在,进而从“上德”变成“下德”,从“无为”变成“有为”,从“无以为”变成“有以为”。

这也是为什么老子会斥责孔子宣扬仁义,说他的行为就好像敲锣打鼓追逐逃跑的人一样,只会让人越逃越远。《庄子·天道》:“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义,若击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乱人之性也!”

因此,质朴最终必然消散,而真德最终必然消失,变成“不失德”之“下德”。大家口口声声不离开德,实际上都不具备真正的德。

“失德而后仁”,有意为之的“德”,也就是“仁”。“仁”表现出来是有亲有爱,但是有爱必有偏私,《中庸》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亲近亲族才是最大的仁。有偏私,而有差别;有差别,而互相割裂。最终大家开始抱团结群,只在各自的小圈子里发扬“爱”,这就变成了“义”。

“义”,需要为他人、为集体牺牲自我,本质是对自我进行制约,但很多人制约不了自己的内心,而只能做到制约外在,这就变成了“礼”。所以“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当大家都开始推行礼,人人都只看外在表现的时候,也就说明整个社会忠信差失,内在真情严重不足了。

“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薄”,读“bó”音,轻微、不足的意思。所以“礼”这个东西,代表的是忠信不足,德性缺失,强制推行的话,只会带来祸乱。因此后世有“礼教吃人”的说法,即使在老子的时代,因礼法而生祸乱的也不在少数。比如孔子主导的“堕三都”,就是因为城墙的建设不合礼制要强行拆除,而引发的国家动乱。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关于“前识”,韩非子的解释是类似占卜预测一类的先知先见,陈鼓应的解释是预设的种种礼仪规范。从道、德、仁、义、礼直接跳到占卜,跨度有点太大,与文义不合。但解释为“预设的礼仪规范”,又只是针对“礼”而言,范围小了些。

“前”,《说文》:“不行而进谓之前。”这里指先行存在并一直沿用至今的东西。“识”,认知、辨识,界定范围,这里引申为设立制度规范。“前识”,即先行存在并作界定的认知,前人确立的规范制度。礼仪包括在内,祖宗之法、圣人之言也同样包括在内。

因此当孔子向老子问礼时,老子对孔子说:“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而庄子借轮扁之口说,先前的圣人流传下来的书籍,都只是糟粕而已,并非真正的内涵。那些精华的不可言传的东西,都已经随着圣人的死去而消亡了。所以,如果把圣人留下的言说当成是真知,把古人留下的规范当成是真理,那就是愚昧的开始。故老子说“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所以大丈夫选择敦厚,而不居于浅薄;选择朴实,而不居于浮华。因此要知取舍,取其厚实而舍其薄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