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世界喜剧史上的全能剧作家

莫里哀(1622年—1673年)是17世纪法国最有名的喜剧家,他生活的时代距离我们已经有300多年了。这300多年间,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欣赏习惯,更是与过去大不相同。但是,他的作品至今还受到人们的欢迎,经常在世界各国的舞台上演出。就拿我们国家来说,近几年,不仅有国内的剧团在上演他的作品,而且每年都有外国的剧团来演出。300多年过去了,他的作品为什么还有生命力,还有欣赏价值?这值得我们好好探讨。

中国读者开始认识莫里哀在200多年前。那时还是清朝统治时期,有一个外交官喜欢莫里哀,于是写文章向国人介绍莫里哀。到了20世纪初,也就是距今100多年前,中国新文化运动刚开始的时候,就有人比较全面地介绍莫里哀的生平和作品。有人把他的作品译成中文,有人把他的作品加以改编,搬上舞台。

大家一定知道,中国话剧界成就最高、最有名的人物之一就是曹禺。1925年,曹禺在南开中学上学时,他的戏剧生涯刚起步,那时他演过一出叫《财狂》的戏剧,而这出戏就是他根据莫里哀的一部叫《吝啬鬼》的著名喜剧改编而来的。《吝啬鬼》可能是莫里哀在中国最受欢迎的喜剧之一,1934年,西安、太原、南京这三个地方都在上演这部喜剧;1981年,江苏省、北京市、贵州省、甘肃省、辽宁省分别有五个剧团上演这部喜剧。

莫里哀最受中国观众欢迎的作品除了《吝啬鬼》,还有《达尔杜弗》《贵人迷》《司卡班的诡计》等。至今为止,《达尔杜弗》在中国舞台上演出不下二十轮。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莫里哀是中国观众最熟悉、最喜爱的外国喜剧家之一。

另外,作为一个喜剧大师,莫里哀对中国戏剧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凡写喜剧的人,没有不向他学习的,丁西林、顾仲彝、李健吾、陈白尘,还有钱锺书先生的夫人杨绛等中国戏剧界有名的剧作家,他们的创作都受到莫里哀的影响。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说,一个喜欢喜剧、喜欢文学的人,都应该了解这位法国剧作家。

下面,我就先来给大家介绍莫里哀这个人传奇的一生。“莫里哀”其实不是这个作家的真名,而是他的艺名。他的真名是“让—巴蒂斯特·波克兰”(Jean-Baptiste Poquelin)。他出生在巴黎的一个富商家庭。父亲是经营室内装饰的,也就是卖地毯、挂毯、帐子、窗帘这类东西。他父亲的生意做得不错,富裕之后,就用钱买了一个官职。当时正是法国的封建时代,经过几十年的内战,国家总算统一安定了,进入一个专制王权统治的时期。朝廷为了维持宫廷和军队,用卖官鬻爵的办法来筹钱。那时,贵族已经没落,资产阶级开始富裕起来,于是一些有钱人就用钱买官做,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莫里哀父亲买了一个小官职,叫作“王室侍从”,职责是到宫里伺候国王的日常起居。

莫里哀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也算是个小少爷了。他父亲也希望他子承父业,将来当个商人。但是莫里哀从小喜欢戏剧,不喜欢经商。父亲看出他的想法,把他送进一所贵族学校,后来还让他学习法律,希望他将来当个法官。那时,许多人家就是走这样的路,跻身社会上层的。但是,莫里哀既不喜欢经商,也不喜欢当法官,他总是迷恋舞台,有空就去看戏,有时甚至客串一番,当个票友。1643年,也就是他21岁的时候,他不顾父亲的劝阻,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组成剧团,到剧场演戏。不幸的是,莫里哀和他的伙伴缺乏舞台经验,又不善于经营,2年之后,剧团就负债累累,无法维持。债主们把他们告上法庭。莫里哀作为剧团的负责人之一,两次被关进牢房。

莫里哀的父亲以为他吃了苦头,一定会回头,选择回家经商。不料,莫里哀非但没有放弃演戏,干脆参加了一个流浪剧团,跟着剧团离开巴黎,到外省去演戏了。

流浪剧团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他们没有固定的演出地点,一般是在城镇的集市、广场临时搭个台就演出,最好的情况也就是在旅店的空地上搭台演戏。演上几天,观众对他们的剧目看腻了,他们就得赶紧收拾东西,驾着大车,走上泥泞的道路,寻找下一个演出地点。到了一个新的演出地点,先要得到当地政府的允许,他们才能演戏,这时,当地人就会乘机进行敲诈,教会也会来刁难。莫里哀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依旧坚持自己的理想,一干就是13年。

艰苦的流浪生活对莫里哀来说,既是一番考验,同时也是最好的学习。他走出巴黎,走向外省的城镇和乡村,这才真正了解了法国社会的现实。这段经历培养了他对民众的感情,也使他熟悉了民间戏剧。这些都对他日后的创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为他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莫里哀在外省演出时,接受民众的审美习惯,主要演喜剧。他的表演特别受大家的欢迎,不久,他就成了剧团的负责人。为了剧团的发展,他开始自己写剧本。莫里哀一连写了几个好剧本,这样一来,他的剧团因为剧本新,演出精彩,就在外省出了名。

1658年,也就是莫里哀36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改变他一生的大事。那年,有人向国王路易十四推荐了莫里哀的剧团。路易十四那时还年轻,喜欢看戏,就召莫里哀来王宫演戏。于是,莫里哀率领剧团重返巴黎,在卢浮宫为国王演出。他演了一出在外省常演的拿手好戏,国王和太后看了开怀大笑。国王当时就下令把莫里哀的剧团留下,还给他们安排了一个剧场作为演出场地。这样,莫里哀就在巴黎定居了下来,从此开始了一个新的创作时期。

1659年,莫里哀来巴黎后创作的第一个剧本《可笑的女才子》上演,立刻就轰动了巴黎,一炮打响。这出戏用闹剧的手法,把当时上流社会流行的矫揉造作的风气大大地嘲笑了一番。这出戏的成功使他找到了自己创作的方向:喜剧不是单纯的逗乐、搞笑,喜剧应该把现实社会中的不良风气作为嘲笑的对象。接着,他延续这个方向不断写作,在思想上、艺术上越来越成熟,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其中反响最大的一出戏是《太太学堂》。

《太太学堂》用喜剧手法有力地讽刺了封建社会的夫权思想,于是引起一批封建思想卫道者的攻击,说它淫秽轻佻、有伤风化、诋毁宗教,说它不合规则,不像一出戏,等等,他们想把这出戏一棍子打死。莫里哀马上予以回击。他把舞台当作“论坛”,连续上演两出戏,与反对派展开论战,一出是《〈太太学堂〉的批评》,另一出则是《凡尔赛宫即兴》。在剧中,他对反对派的谬论一一批驳,而且把自己从《可笑的女才子》的成功中得来的经验提升到理论的高度,提出真知灼见。他认为喜剧就是要面对现实,讲真实,“表现本世纪人的缺点”;他反对死守规则,他认为:对喜剧来说,一切规则中最大的规则,就是要逗人发笑,通过笑来达到纠正歪风邪气的目的。经过这一场论战,莫里哀的创作方向更加明确了。从此,莫里哀进入了他创作的“丰收时期”。

1664年,他写出了自己最优秀的作品《达尔杜弗》。这个剧本在思想、艺术上的成就都超过以往,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它的讽刺矛头直指当时上流社会的伪善风气,所以,刚一上演,这出戏就遭到攻击,连王太后、大主教也出面,要求国王禁止它公演。莫里哀遭到前所未有的挫折,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自己的目标。他一方面努力争取《达尔杜弗》的公演权,另一方面坚持按照既定的方向,写出一批揭露、讽刺社会上种种不良风气的高水平作品。他的那些备受好评的作品,如《唐璜》《愤世嫉俗》《吝啬鬼》《乔治·当丹》《贵人迷》等,都是在1664到1670年这6年间,也就是他42岁到48岁时写成的。在这几年中,他几乎每年都能写出两部好戏,有时竟多到四部。这六年是莫里哀创作的丰收期。

莫里哀晚年过得并不愉快,长期的操劳使他的身体很快变差。他既是剧团的团长,又是剧团的剧作家,还是剧团的台柱子,许多新戏上演时,都是由他扮演主角,那时没有专职的导演,莫里哀本人就是导演。工作如此之多,还要不停与反对派周旋,其劳累程度可想而知。

在40岁出头的时候,他就得了肺病,经常咯血。他的病越来越严重,有时甚至不能工作,只能靠牛奶维持生命。当然,他是不会停止工作的,他还是坚持写作、演戏。《司卡班的诡计》《女学者》这些名著,就是他晚年完成的杰作。

1673年,他写出了自己最后一部作品《没病找病》。当年2月10日,剧本公演,他抱病登台,自己担任主角。2月17日是剧本第四场公演的日子。那天莫里哀感到身体不舒服,他的妻子和学生劝他休息,取消当天的演出。他不同意,他说,剧团里几十个伙伴在等着今天的开支去生活,不能对不起他们。他忍着病痛登台,把戏演完。卸完妆,回到住所,一会儿就咯血不止,最后血液把气管堵住,莫里哀窒息而死。

莫里哀就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回顾他的一生,我将其归纳为三句话:

第一,他终生坚持自己的理想,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把一生献给了自己钟爱的喜剧事业。

第二,他在实践中摸爬滚打,不断探索,从而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喜剧家。他既是剧作家,又是演员、导演,还是剧团团长,堪称全能戏剧家。

第三,他从民间学习,从传统学习,从外国喜剧学习,承前启后,在世界喜剧史上立下了丰功伟绩。

在这一节里,我介绍了喜剧家莫里哀不平凡的一生。下一节,我将带你走进莫里哀的代表作《达尔杜弗》,亲身体验莫里哀的精彩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