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二
让每一位业务专家都做出一门好课

九年前,我在京东企业大学任执行校长,当时主导开发了三门电商基础课:“如何提高流量”“如何提高客单价”“如何提高转化率”。不论是人力资源还是法务,都要求在京东工作的第一年必须学这三门课,还要参加考试。

因为员工只有了解这些,才懂得京东电商服务背后的核心业务逻辑。只有懂了业务逻辑,才会真正明白到底做什么工作能为公司提供价值。

在我看来,企业管理层必须要重视让全员学习企业自有的专业课程。企业内部的课程越多,对企业的发展越有利,但因为投入、优先级等原因,往往企业让员工学习的都是些通识类课程,很多企业的培训部门会把精力放在领导力、沟通力等方向的课程上,其实这些课程在市面上已经很成熟了,不需要自己去开发。他们忽略了和绩效最相关的岗位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每个企业一定要开发一套全员都要学的专业课。

这本书的作者提出了“新职业类在线课程”的概念,具有前瞻性,切入点也非常好。讲师是在一线打拼的业务专家,课程目的是帮助学员解决真实业务问题,这样的课程才可以称为“新职业专业课”。

新职业类课程是职场人学习的刚需,但是,学校的老师没教过,企业管理者没时间教,短期集中培训又耗时耗力,如何萃取内部业务专家的经验并整理成可学习的内容成为关键点。

企业要想获得大量的内部专业课程,自然是找本企业的业务专家来做,但现实是业务专家们没有意愿分享经验,更别说来做课了。

企业可以通过搭建平台让业务专家能够崭露头角,去影响更多的人。在京东大学,我们借鉴了TED演讲的模式,邀请一个外部专家,再找四个内部专家同场竞技,让他们分别用18分钟讲一个自己特别擅长的内容。有一次我们请了360的副总裁来讲怎么做产品,京东内部专家纷纷报名参与,颇有一种“我要跟360副总裁PK”的感觉。

在京东,有业务专家因为分享的内容质量很高,被邀请到总裁会上做演讲的,也有专家借助自己开发一门专业课程的影响力而走上了管理岗位。

如何帮助业务专家掌握经验萃取、课程设计的能力?这本书的两位作者剖析了自己过往的亲身经历,把做课的问题简单化、清晰化,并形成规范的步骤,还配了大量具体的案例辅助理解,能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他们是充满诚意地在解决企业和讲师在课程开发和知识创造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我把这本书称为“产品经理写的书”,这是最有价值的地方,与培训领域的人力资源专家的视角有很大不同。

产品经理的任务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案产品化,这本书提出的新职业类在线课程设计双钻模型就非常清晰,其每个步骤在拆解的时候都有相关的工具表单帮助讲师一步步往下走,这源自作者的产品经理思维,是把做课中那些复杂的、无法言表的东西流程化、标准化了,这样便能确保讲师按照这个模型做出一门质量不会太差的课程。而且课程在交付的时候还会创造很好的用户体验。

而市面上关于课程开发的书籍大都由培训师来写,他们要么写自己课程开发的过程,要么写有关单点技巧提升的内容。我有一种感觉,培训师们写的书,总是有所保留,并没有把自己压箱底的方法和盘托出,似乎只有他们亲自出马才能做出优质的课程。

看完这本书,我很感动。现在有很多作者出版图书是为了展示自我能力和才华,而这本书是一本真正用来解决问题的书,因此尤为可贵。

这本书很可能会推动新职业类教育产业的发展,在未来的新职业教育领域里,将诞生一批能做出课程的业务专家。

我希望业务专家们不断总结经验,萃取经验,做出课程,为自己创造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这将为企业和行业更系统、更标准化地解决人才培养的问题。

我推荐负责培训的人也来认真看这本书,用产品经理的思维把自己的经验显性化,真正推动人和组织的改变。

最后,我也建议作者继续研究一个关键的话题,就是如何调动这些业务专家的积极性,让他们不仅努力工作,还愿意做出一门课程来影响行业里千千万万的年轻人。

马成功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理事、京东大学原执行校长、
《培训管理:从入门到精通》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