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科技创新要答案:从好奇心到自立自强
- 余建斌
- 1251字
- 2022-07-15 15:08:03
前言
不得不钦佩伟大的人类,头脑中闪过的一丝好奇最终竟然变成了认识世界的一个伟大工具,也即由科学和技术组合而成的科技。
科技的重要性向来毋庸置疑,但它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刻地影响着世界。进入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科技正在全面而深刻地融入生活、推动社会进程,这种感受清晰而强烈。关于宇宙、生命和量子微观世界等前沿科学的研究进入了更为深入的阶段,人类已经可以探测到引力波——这种宇宙信号微弱得像雷声中的蝉鸣,却能够跨越100多亿光年而来。走出实验室的人工智能则像一个横空出世的科学明星,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甚至算法正在塑造一个新的虚拟世界。大到跨海大桥、大型水电站,小到火星车、5G芯片等,正显示着人类对工程技术的掌握已经是“刚柔并济”。
对今天的中国来说,科技所展现的力量显而易见。科技支撑起了自立自强,做大做强了中国制造,送来了数字生活和智能生活。放眼未来十年乃至几十年的发展,如果说过去的成就较多依赖于人口红利、资源、策略等,那么如今很多问题都需要从科技中寻找答案。科技创新可以等同地视为科技,而“创新”一词则更多体现的是导向。正因如此,从第一动力到一项国策,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国家战略支撑,科技创新理所当然担起了多重角色的责任。
从一个不怎么严肃的角度来说,科技的进步仿佛是沿着科学幻想的脚步,而与此同时,科技前进的坐标又似乎总是沿着正确的方向。因为人们确实看到,一个个新发现出现了,新知识也在循序渐进地更加深入,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随着一代又一代的技术变迁,通信手段确实是变得越来越方便、越来越丰富了。
那么,呼啸而来的科技,尤其是在最近的一个十年周期里,取得了一些什么样的标志性成就,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阶段性变化?比如引力波穿越而来在宇宙“蹦床”上引起的涟漪,人们从中能获得对时空的何种认知?本书的内容主要来自于作者从事科技领域报道的十余年间,对该领域的观察和阐发的观点,从科学热点话题、人物、事件等入手,尝试在科学专业人士和公众之间架起桥梁,将有价值的科技信息、科学理念传递给公众,提供一个理解科技创新的视角。
有意思的是,原本按时间序列“散放”的内容,经过有意识的归类,按照“创新活力”“探索之心”“自立自强”“换道赛车”“精神高地”的结构设置后,不经意间也形成了对科技创新脉络的粗放把握,体现着这个时间周期中科技的变化和趋势。
科技事业的强盛,与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相伴相随,我们现在对科技创新如此关注,理解得更为深刻,也正是源于此。对中国来说,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我们把创新放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既是前瞻也是传承,更显示了睿智的抉择。科技的发展依赖于科技的投入和政策的顺利实施,因此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公众的认同。难以想象,一个不相信科学、不理解科技重要性的社会或民族会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走多远。本书中的个别文章在原来发表的基础上做了少许修订,以求更加完整、准确、全面。如果本书能够在把握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要点、领会科技创新强国建设的重要性方面对公众有所帮助和启发,那就是我极大的荣幸。
余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