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追随本心

发了电报后,刘雪的爸妈第三天就赶来了。

老两口一看到女儿就又哭又笑,抱在一起久久不肯松开。尤其是刘雪的老父亲,扑通一下就跪在地上,说他们实在不知道怎么报答谨月的大恩,慌得谨月赶紧扶起他。

因为刘雪的伤口还需要换药和复查,谨月就把注意事项以及一些药都准备好,并叮嘱他们回去后,一定要去医院复查。

看着他们一家团圆的样子,谨月不由地想到其他那些不够幸运的女人和孩子。

他们又将会度过怎样的一生呢?

值得欣慰的是,董辛军终于得到了很早前就应得的惩罚,判了二十年……

谨月回到诊室,看病历间,苏老二带着苏微来了。

苏老二平时几乎不来医院,就算村子里有什么事,他也习惯晚上去家里找谨月。

“妈妈,我考上中学了。”

谨月心里一喜,真好,这两姐妹都争气。

“我是全校第一名,只有我考上了。”

谨月一愣,说:“一个?你说只有你一个人考上了?那其他人呢?”

“其他人都没考上啊。”

谨月站了起来。

这一届的毕业生有35人呢,只考上了一个?谨月联想到苏微平时周六周末总是缠着苏慎给自己补课……

胡老师和王老师到底有没有好好教书?

谨月心里急,坐不住了。

“你怎么了?微儿考上了,你不高兴吗?”苏老二看着谨月阴沉的脸,问道。

“我还有点事,你先带微儿回去吧。”

谨月一口气就赶到学校。

胡老师和王老师正在做午饭。

“升学榜出来了,你们知道吗?”谨月问。

“知道,刚苏支书给我们说过了。”

“那这么低的升学率,你们没什么要说的吗?”谨月语气冰冷。

胡老师看了一眼王老师,放下擀面杖,说:“校长,这只能说明这一届,其他学校的学生比较优秀。”

“所以呢?”谨月问。

“所以?所以升学率就低啊。不过前几届的升学率也不怎么高啊。”

“据我所知,以往每一届至少能考上五个人吧,这是不怎么高。我说难听的,我们苏微主要还是靠她姐姐教,要不是她姐姐,她一样考不上。”

“校长,听你这意思,好像在怪我们。我们做老师的只能引导,至于努不努力,用不用功,那是孩子自己的事。”

“作为老师,如果你们抱着这样的态度,那我建议你们不要做这一行了。”谨月生气地说,“我固然希望有老师给孩子们上课。但需要的是热爱教育行业的人,是有责任心的人。”

“校长,你这话就差点意思了。我们来这儿也有半年了吧,这半年间,吃的,喝的,用的,哪一样能说得出口?你只是希望我们日夜不停地给孩子们传授知识,你可曾看到我们的处境,哪怕你给我们糊下墙,我都会觉得你至少把我们当人看了。”王老师说道。

“条件是艰苦了点,但我们一直在努力改善,今年是不是也给你们分发了火炉?”

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说了好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

谨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要说开除他们俩,她还真没那能耐,再说学校里,如果没老师管理的话,那不就跟放羊一样吗?

思来想去,她想到了刘杰。

当天晚上,她给刘杰写了一封信,写出了这些天发生在学校的事,并说明了自己的想法与为难之处。

她的本意是取经,没想到几天后收到的一封回信,却让她高兴了一整天。

刘杰说,他们生了个儿子,已经半岁了,由秦晴的爸妈带看。

关于学校的事,他和秦晴商量了,准备再次回到那片土地上。

收到信的当天,谨月雀跃不已。

真是个大喜讯!

谨月又去了一趟学校,她耐心地和两名老师沟通了下教学问题,也说了即将有两个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要来这里。

胡老师和王老师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这种话骗骗小孩子可以,骗他们?

他们又不是傻子…

一周后,刘杰还真的带着秦晴,回来了。

多日未见,村子里的人看到他们非常开心,以为他们只是过来看看。

聊天间,才知道原来他们要长留这儿。

这就让人很纳闷了,好端端的,干嘛总往这种穷地方走。

尤其是,在他们还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

谨月给大家解释说,他们俩都是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所以才会这样追随本心。

不过大多数人其实并不关心教育的事,比如这次的升学考试,虽然绝大多数人家的孩子落榜了,但大人们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似乎与自己无关一样。

他们俩以前的宿舍被胡老师和王老师住了,谨月就临时把他们俩安排到自己家里。

晚上吃过饭,聊天间,谨月说:“明天起,村长一位就还给你了。”

刘杰笑着摆摆手,说:“村子里的事还是由你管吧,我还是专注于学校的事比较好。”

“就是啊,谨月,我们商量好了,只管教孩子好好读书,让他们多识点字,多学点知识。至于村子里的事,偶尔帮忙可以,其他就只能靠你了…”

谨月说理解。

这事就这么定了。

第二天,谨月带着他们俩去找胡老师他们。王老师他们听说面前这两位是以前的校长和他媳妇,吃惊之余也很惬意。

这下,他们也终于可以离开了。

上次,他给教育局写调离申请信,起初,连回信都没有,不过他不死心,又接二连三地写了几次。

最后,教育局终于答复了,说,他们也理解年轻老师的想法,但目前学校只有他们两名老师,缺一不可。

除非他能推荐一个替代他的老师,那样就可以离开。

王老师把整个村子里的人挨个想了一遍,结果没一个合适的,大部分人都不识字,偶尔几个识字的,那也仅仅是识字…

跟教师的工作完全不搭边。

胡老师也一筹莫展。

他的问题主要是,家里给他找了城里的工作,但那家学校要求高,要求教师有两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他父母说这个名额本来也不好争取,让他再坚持一下。

但是在这里就跟坐牢一样,喝口水都困难,别说两年,两天他都觉得痛苦不堪。

两个人白天混日子,也不好好教书,每天晚上就待在一起唉声叹气,祈求老天开眼,让他们尽快摆脱这种地狱般的苦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