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 考古新发现与早期文明

全新世大暖期华北平原环境、文化与海岱文化区

以泰山、沂山为中心的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是海岱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海岱文化区的中心。海岱文化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和历史初期自成体系的六大文化区之一,是中国古代三大民族集团之一——东夷族团的活动区。就目前的考古发现而言,海岱文化区自新石器中期即公元前7000年左右就形成了,直到公元前1400年左右商文化越过华北平原占据海岱地区西部后,才逐渐纳入商周文明体系。尽管某些时间海岱地区文化与周围文化有一定往来,但长时间能保持自己的特色和独立性,应与海岱地区周围特殊的环境有密切关系。海岱地区南部的残蚀丘陵与淮河下游、安徽北部和豫东相连,同那里的文化联系一直很密切;东、北部是黄海和渤海,而西部广袤的华北平原在很长时间里把海岱文化区与河南北部、河北中南部的古文化隔离出来。就这个意义而言,华北平原是海岱文化区得以独立存在的外部环境之一。

一、华北平原环境与古文化

1.地貌特征与环境变迁

华北平原(图一)北、西部分别背靠海拔1000米以上的燕山山脉、太行山脉、伏牛山山脉以及黄土高原,东至渤海和海拔200米以上的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南部在豫东、皖北与黄淮海平原相连。大约位于北纬34°至北纬40°,东经114.5°至东经117°间。总面积在20万平方公里以上。流域上主要包括黄河下游、海河水系和淮河水系西北部地区,以及源于太行山、燕山山脉东侧和鲁中南山地丘陵西侧的一些中、小河流下游冲积平原地区。地貌形态上主要包括山前洪积冲积扇形平原、黄河冲积平原和海积平原三种类型,前者海拔在50米以上,黄河冲积平原海拔50米以下,而海积平原海拔在渤海湾沿岸降至10米以下。地势总体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原组成物质以粉砂为主,流经西部黄土高原的黄河冲积扇为细颗粒粉砂,源于鲁中南山地的河流冲积扇则为粗颗粒粉砂。由于黄河多次改道,河水泛滥,废弃河道错综分布,加之后期地表流水改造和人为因素,平原上岗丘、坡和洼地密布。1

图一 华北平原与海岱地区环境示意图

早更新世中期,距今170万—140万年,地壳发生新构造运动。秦岭以北地区开始强烈断隆、断陷,黄土高原隆起,华北平原断陷,形成著名的华北断坳。中更新晚期,黄河始入豫、冀、鲁和津,黄河现代格局形成。2黄河南北摆荡冲积、泛淤,泥沙沉积,逐渐形成华北平原。大约在早更新世末期至中更新世,海水越过浙闽隆起带进入北黄海,并通过渤海海峡,淹没了原属内陆的渤海湾,从而形成渤海。自此以后,华北平原、渤海及周围的地形,基本格局未发生大变化,只是地貌类型在不断塑造,海岸线不断变迁。晚更新世的海侵一度到达河北献县、沧州和山东广饶一带。玉木冰期最强盛期,渤海全部出露,与华北平原连成一片。晚更新世末期,气候寒冷干燥,沿海平原地带开始有人活动,渤海西岸的河北黄骅就发现了一万年前的细石器时代遗存3,华北平原东南部的山东汶上、宁阳、嘉祥和兖州也发现了大批细石器点4

夏商周时期,黄河在大部分时间内流经华北平原北部,即豫北、冀南、鲁西北、冀中和天津,在渤海西岸入海。5由于渤海西岸一带地势低洼,加之黄河下游河道没有修筑堤坝,河道处于自然散漫的状态,河水漫溢泛滥,形成多股分流入海,即《禹贡》所谓“九河既道”“北播为九河”。大体范围在河北曲周、巨鹿、深州、霸州,天津一线以南与河南濮阳,山东高唐,河北东光、黄骅一线以北之间。该区域内也曾发现新石器时代、商周遗址,但每个遗址延续时间都不是很长,这与黄河经常改道、环境不稳定有关。华北平原北部著名的河流还有发源于晋南的济水,现在是黄河河道。南部有源于鲁中南山地西侧的泗水,向南注入淮河(图一)。另外,西南部还有颍水,也流入淮河。

2.全新世大暖期华北平原气候与环境

近十几年来,学者们根据孢粉谱建立的全新世温度、古土壤层位及有关磁化率、湖泊水位、古冰川遗迹与敦德冰岩芯δ18O值的变动曲线、海面变动以及考古发现的其他相关材料,初步认为全新世中国大暖期始于距今8500年前左右,结束于3000年前后,延续了5500年。其中,距今7200—6000年为大暖期鼎盛稳定阶段。其时,华南温度比今高1℃,长江流域高2℃,华北、东北以及西北可能高3℃,青藏高原南部可高达4℃—5℃,冬季升温幅度更大于年平均温度。百年级的增暖相伴夏季风的扩张与冬季寒潮衰退,植被带的北迁西移和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普遍出现的高湖面,指示着降水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十分有利于新石器时代文化和农业的发展。距今6500—5000年出现高于今日1—3米的高海面导致滨海平原数万平方公里没入海中。此外,距今8500—7200年为不稳定由暖变冷的温度波动阶段,距今5000年和3000年左右为两个气候变凉变干、波动剧烈,环境较差阶段,对生物界和人类活动带来一定影响。6

关于全新世华北平原北部气候与植被特点,学者对华北平原东北部泥炭田出土孢粉进行了分析7,在鲁北平原,学者对地质钻孔所获孢粉做了研究8,还有学者还对渤海沉积内的孢粉进行了探讨9。综合相关资料,可初步认为,华北平原北部距今8000—5000年为阔叶林为主的森林草原植被,气候温暖湿润,1月份平均气温可能比现在高2℃—4℃,降水量比现在多100—200毫米。距今5000—3000年,气候仍较温暖,但降水有所减少,植被中草原面积有所扩大。

关于华北平原东南部,有学者对兖州王因、枣庄建新、兖州六里井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和孢粉进行了鉴定和分析。距今7000—5300年的王因遗址出土的动植物遗骸有三项比较引人注目,一是出土了至少20个扬子鳄骨骸的个体和一些水牛骨骼;二是出土了大量现生活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淡水动物遗骸,如长吻鲔、圆吻鲴、南方大口鲶以及雕饰珠蚌、多瘤丽蚌、洞穴丽蚌、江西丽蚌等;三是孢粉中有水稻的花粉、亚热带蕨类的孢子,如蜈蚣草、海金沙、水龙骨、唐松草等。这些充分说明当时的气候较今日温暖、湿润,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3℃,与现在长江流域的气候条件相似。10距今5000—4400年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址,如建新、六里井,其动植物遗骸分析表明,气温略下降,降水减少,除大面积分布着有栎、胡桃、榆等暖温带落叶阔叶乔木林外,以松、冷杉、云杉为主的针叶林面积也明显扩大。11

有学者综合分析了相关材料后,认为全新世大暖期,黄河中下游植物为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生活着亚热带动物,有棕褐土分布,并推测这期间的亚热带北界从北纬37°的山东省广饶古渤海湾始,经河北南宫、邢台,经晋南,沿北纬35°关中南麓与今亚热带相接,今古比较,亚热带北界在华北平原地区向北移了3个纬度(一说2个纬度,从山东兖州、菏泽向西至郑州)。也就是说,当时华北平原的南半部处于亚热带,而不是像目前处在暖温带。12

几十年来,学者们根据第四纪沉积剖面,上百个钻孔的岩性岩相资料及微体古生物(如有孔虫)、地下水化学、土壤易溶盐等方面,结合古地磁分析,贝壳堤、古文化遗址分布,14C测年成果,对全新世渤海沿岸海侵形成和结束以及地质堆积性质、周围环境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海侵的时间,学术界看法不一,综合各家意见,结合考古发现的古文化遗址,不超出距今7500—5000年。这次海侵的范围较大,渤海沿岸普遍受到影响(图一),渤海西岸分别被称为天津海侵、黄骅海侵13,南岸为垦利海侵14,山东半岛西北岸也有这次海侵遗留下来的海相层15。海侵不仅使海水向陆地渗入,而且沿河侵入,河口海水顶托,使华北平原东部低洼处的湖沼数量增多,面积增大。此时,华北平原腹地也很少有人居住。

华北平原地势低,洼地众多,全新世高温期间,温暖多雨,平原腹地川流众多、湖泽广布。根据地理学研究成果16和先秦《左传》《禹贡》等文献记载,华北平原存在两大湖沼群带。第一湖沼群带是今濮阳、菏泽和商丘一线以东地区,有著名的大野泽、雀山泽、菏泽、雷夏泽和孟诸泽;第二湖沼群带位于河北邯郸至宁晋之间的太行山东麓冲积扇的前缘洼地,大陆泽—宁晋泊、白洋淀—文安洼和七里海—黄家洼是三大相对集中的湖沼带。文献记载的大陆泽、鸡泽、泜泽、皋泽、海泽等是上述湖沼群带的残留部分。全新世高温期大部分时间里,华北平原东部低洼处的湖沼数量很多,面积也大,是现在湖淀的8—10倍。这对人类活动有一定影响。

3.华北平原上的古文化

距今11000年前后,地质时代由更新世进入全新世,气候由冷变暖,考古学上进入新石器时代。全新世之初,气候较为干凉。华北平原北部白洋淀附近的徐水南庄头遗址17,时代距今10000年左右,出土了石器、陶器以及动植物遗骸。孢粉鉴定分析表明,耐寒的半灌木麻黄、菊科、蒿属和禾本花粉较多,气候偏凉干。18由于遗迹仅见一条沟,文化堆积薄,人们可能在此活动不长。文化堆积层以上为湖沼相沉积物覆盖,说明环境很快发生了大变化,该地变为湖沼。

全新世大暖期是新石器时代和历史初期文化高度发展时期。距今8000—5300年,华北平原腹地并不特别适合人类居住生活。而靠近山地丘陵的河谷平原和山前洪积冲积扇上,聚落遍布,文化高度发展。如太行山东麓,北至拒马河、南至黄河南北狭长地带,先后有磁山文化、北福地·后岗一期文化和大司空文化。北福地和后岗一期文化是同一文化的两个发展阶段,但与磁山和大司空文化关系不密切。磁山文化距今8000—7000年,除了武安磁山19、易县北福地20遗址外,还有位于华北平原边缘的容城上坡遗址21。北福地·后岗一期文化距今7600—6000年,遗址的数量较多,已发现数十处。河南北部有安阳后岗、濮阳西水坡等遗址,河北南部有永年石北口22、磁县下潘汪、界段营、武安赵窑23遗址,中部有正定南杨庄遗址,北部有易县北福地,容城北庄24、北城,安新梁庄,徐水文村等遗址。往北最远处还有北京房山区镇江营。25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边缘低洼地有容城、安新和徐水等县的多处遗址。北福地·后岗一期文化的影响范围较大,北部曾至内蒙古岱海地区,如石虎山遗址。26另外,在天津北部地区也发现了这个时期的遗存(图二)。大司空遗存的年代在距今5500年前后,分布范围与北福地·后岗一期文化基本重合。27伏牛山和嵩山东麓为裴李岗文化和大河村文化,距今8000—5300年。聚落遗址主要位于海拔70米以上的山地丘陵、山前谷地和冲积平原上。泰沂山北、西麓分布着前后相承的后李—北辛—大汶口文化(早期,下同),时代在距今9000—5300年。遗址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环鲁中南山地丘陵北、西、南侧海拔50米以上山前平原上,距今6000年前,重要遗址有滕州北辛28、兖州王因29与西桑园、汶上东贾柏30、济宁张山31与玉皇顶、泰安大汶口32、长清万德与张官33、章丘西河34与小荆山35、邹平孙家与苑城36、张店彭家、临淄后李37、广饶西大张等。位于平原地带的有王因、张山、玉皇顶、东贾柏、苑城等,数量不多(图二)。在距当时海岸较近区域发现了阳信小韩庄、滨城卧佛台、广饶傅家与五村、潍坊前埠下等遗址。38这些遗址延续时代较长,说明距今6000—5300年,海岸线就稳定在周围,全新世大海侵也不会超出这一带。皖北、豫东的丘陵一带,分布着石山子39、武庄40、后铁营遗存和少部分大汶口文化时期中期遗址41,年代距今8000—5000年。看来,这里受环境变化影响较小,但处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要道上,文化面貌常发生变迁(图二)。

图二 华北平原与海岱地区距今9000—5300年聚落分布示意图

距今4000年前后,龙山文化晚期华北平原上聚落空前多了起来。如鲁北、鲁西滨州、德州、聊城、菏泽以及济宁西部就发现了200余处42,形成了多个聚落群,出现城堡43。连河北省中、东部人类活动少的地区也发现了聚落,如沧州陈圩44、任丘喇叭庄45、内丘小驿头46、涞水北封、容城午方47,与河北东南部搭界的山东乐陵、庆云县还发现了多处这个时候的聚落。48随着工作的开展,一些聚落还会陆续发现。濮阳东部与山东相邻的范县、南乐也开始发现存在着这个时期的遗址。49商丘地区东部也发现相当数量的聚落。华北平原的龙山文化晚期聚落基本上能连成一片了。

进入夏代中、晚期,华北平原的遗址分布特点大体同龙山文化晚期相似。华北平原的中北部为下七垣文化,华北平原的西南部为二里头文化,东南部为岳石文化,三者的分界线在山东与河北、河南交界和开封、杞县、周口一带。三个文化分别代表着先商文化、夏文化和东夷文化。

历史进入商代,华北平原大部已纳入商文化范围。殷商时期,商文化已到山东潍河一带。距现渤海海岸线很近的河北孟村回族自治县高窑50,山东阳信小韩、棒槌刘、丘家、东魏、李屋,沾化西范、杨家,利津南望参、洋江,滨州小高家、兰家等都发现了殷商文化遗存。

龙山文化晚期到商代晚期,华北平原已把山东西部、河北中南部和河南北部的古文化聚落连成一片了。

二、海岱地区文化与华北平原

1.海岱地区地理环境

以山东为核心海岱地区的地理环境约分为三大部分,作为华北平原一部分的鲁西、鲁北平原,鲁中南山地丘陵和胶东丘陵。鲁西、鲁北平原呈弧形绕于鲁中南山地丘陵的西部和北部。鲁中南山地丘陵,面积35000平方公里,大体呈倒三角形,地势北高南低,以近东西向横亘鲁中的泰山、鲁山、沂山最高,泰山主峰海拔达1532米,山地丘陵一般在200米以上。水系以泰山、鲁山、沂山、蒙山构成分水脊轴,呈放射状分布。河谷平原宽大,错列于山地丘陵间。环山地丘陵四周是海拔在50米以上的山前冲积平原和剥蚀平原。山地丘陵的西缘平阴、东平一带向西突出,与太行山、黄土高原隔华北平原相望,距河南濮阳(那里海拔在50米以上)东部近60公里,距太行山东麓也只有130公里。南部的残蚀丘陵延伸到江苏徐州、连云港,再向南是地势低洼的淮海地区。皖北一带的丘陵与徐州的丘陵相连。史前很长一段时间里,那里是环嵩山文化区、太湖文化区与海岱文化区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鲁中南山地丘陵东部为胶莱平原和胶东丘陵,那里也是海岱文化区的一部分。

胶东丘陵以半岛方式突出于黄、渤二海之间,为东北西南向狭长的半岛丘陵,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约75—115公里,面积约4.49万平方公里。地貌以丘陵为主,地表切割比较破碎,海拔一般为200—300米。在丘陵之间有海拔500—1000米的低山,丘陵内有大小不一的盆地,河流入海处遍布各类剥蚀及冲积平原。30多个岛屿组成的庙岛群岛连接了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成为早期文化交流的桥梁。

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及周边平原是海岱地区文化的发源地,是海岱文化区的中心。这里独特的、稳定的地理环境,使海岱文化区长时间具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在不同时期又能够与外界保持着联系,进行文化交往。海岱文化曾不断扩展,史前时期,南部曾越过淮河,历史初期的岳石文化曾扩展到长江南岸,向西南达皖中、豫东和豫中,向东越海到了辽东半岛。

下面主要谈一谈海岱地区文化与华北平原即河南北部、河北中南部古文化的关系以及环境的变迁对文化的影响。

2.距今8000—5300年海岱区文化与华北平原西部文化之互动

海岱文化区与中原文化区因华北平原相连,加之环境变迁,不同时期关系不一样,交流方式也不一样。华北平原西缘的磁山文化大体相当于后李遗存晚期和北辛文化早期,表面看来二者文化面貌差异较大,但还是有共同点的。一是石器均以石铲、斧、磨盘、磨棒为主要组合,同属一个石器工业制作系统,磁山文化带足石磨盘在长清月庄遗址也有发现;二是陶器的器类上都见釜、支脚、带耳壶和钵。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常被称为一个文化,但前者的炊器是夹砂罐,后者却是盂和支脚。两个文化都有三足钵,有学者常与北辛文化的钵形鼎对比,但除了形态差异较大外,重要的是前者是盛器,后者是炊器,性质不同。北辛文化晚期才见极少量的三足钵,其主要盛行于大汶口文化早期。

位于豫北、冀南、冀北易水流域、北京房山甚至内蒙古岱海地区的北福地·后岗一期文化与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早期关系极其密切。二者石器种类相同,陶器均以釜、支脚和鼎为炊器,以直口瓮、钵、双耳壶、小口壶和瓶为主要盛器。仔细对比,大汶口、王因、东贾柏等北辛文化遗址的小口壶、瓶、直口缸、深腹钵与北福地·后岗一期文化如永年石北口遗址出土同类器极其相似。还可以分析一下釜、鼎类形态与数量。北福地遗存出土的鼎均为卷沿、侈口和弧腹盆形,同一类型的釜(或鼎的釜部)在小荆山、张官、王因、东贾柏和北辛文化也有发现,只是数量少罢了。后岗一期文化的鼎95%以上为弧腹盆形鼎。北辛文化中晚期和大汶口文化初期的鼎种类多,有釜形、罐形、盂形、壶形、盆形、钵形等,盆形有弧腹和折腹两种。弧腹盆形鼎与北福地·后岗一期文化的鼎最为相似。这类鼎在鲁中南山地丘陵西侧各遗址的统计表明,与太行山东麓越远,比例越小。大汶口文化遗址,北辛文化时期是56%,大汶口文化时期居址为60%,王因遗址,北辛文化时期为16%,大汶口文化时期为10%,苏北大汶口文化不足5%。但在胶东半岛北部沿海的烟台白石村51、福山邱家庄,蓬莱紫荆山、大仲家和长岛北庄遗址,鼎类以弧形盆形为主,白石村遗址的比例竟达到了64%。白石村的小口双耳壶也与北京房山区镇江营遗址出土的最相似。尽管还不能肯定它们之间的交流以谁为主,但它们关系密切是一定的。上面已说明这个时期是全新世的高温多雨期,又发生了海侵,华北平原湖沼广布,人们在平原腹地难以居住生存。迄今为止,在河北东南部、山东西北部还没有发现这个时期的遗址。在这种环境下,似乎与两地的文化交往密切相驳。但实际上,河流、湖泊和近距离的海洋在古代人们交往中并不是天然屏障,而沼泽对文化交往阻碍则较大。推测这个时候人们通过湖泊、河流和海洋进行来往。实物的相同或相似可能是迁徙人员带来的产品或技术信息所致。

3.与东北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关系

辽东半岛南部与胶东半岛隔海相望,很早就有文化往来。辽东半岛的小朱山第二期文化(郭家庄下层文化)与大汶口文化时代相近。对于二者的关系,研究文章较多。52大汶口文化早期阶段,辽东半岛的郭家村、吴家村、小朱山等遗址出土的卷沿鼓腹盆形鼎、敞口斜弧腹盆形鼎、觚形杯、角状把手器物、圆柱状把手器物以及彩陶中的弧线三角双勾涡纹、三角加平行线纹与胶东地区的器物和彩陶纹饰相同。中期阶段的实足鬶、贯耳壶、带流盉等也与胶东地区出土的相同。在胶东半岛的沿海岛屿的众多遗址,如长岛北庄、大钦东村、北城等遗址出土来自辽东半岛的拍印几何纹饰的筒形罐。这期间,两地出土的对方器物相同,发现的地点也少,可能是因人口流动而带去的成品所致。可以说,二者的交流只限于偶然成品的往来,还没有出现技术上的融合。大汶口文化晚期,辽东半岛南部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因素多了,如罐形鼎、带流盉、尊、豆等,还出现了本地典型陶器筒形罐,安装具有胶东地区风格的近柱状形把手,这标志着二者开始有技术上的融合。北庄遗址还出土了辽东地区的粗体筒形杯(尊)。

红山文化时代大约相当于大汶口文化早、中期。大汶口文化中期,如大汶口、野店、章丘焦家遗址出土的两孔、三孔玉石片饰,双联、四联玉璧,小圆玉璧应出自红山文化;而安徽亳州付庄,江苏新沂小徐庄、海安青墩、南京营盘山遗址的红山文化双联玉璧、三联玉璧应是经华北平原传播过去的;西辽河流域小河沿文化的高颈壶、鸟首形壶、折口钵和彩陶纹饰中的八角形纹似来自大汶口文化。目前还无法了解它们之间交流的方式和途径。

在辽东半岛聚落和积石冢内普遍发现了大量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早、中期陶器、玉器等遗物(未见龙山文化晚期遗存)。与以前相比,辽东半岛与海岱地区关系更加密切,有学者甚至认为该地区已成为龙山文化的分布区。53流行的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龙山时期积石冢墓葬虽不见于海岱地区,但出土较多的精美黑陶54,各种盘、杯、豆、壶、罐、陶鬶、陶鼎等,这些陶器应来自胶东半岛,说明二者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不排除了那里存在着海岱地区的移民。但这个时期,积石冢墓葬内出土了的小璇玑、小璧、小环之类玉器,遗址内的玉斧、锛类,仍属于本地玉器系统,而这些玉器品种和形态只在胶东半岛出现(如招远老店出土的玉钺、指环55,栖霞杨家圈和桃村、龙口薛家出土的玉钺、凿和锛56),已经基本不见或罕见于海岱地区腹地了,并且海岱地区的主要玉器类也不见于辽东半岛。虽然这时期海岱地区的玉质料来自辽东半岛岫岩一带,但海岱地区发现的以丹土—两城镇、袁家—朱封类为代表的玉器,应是本地制作的。因而可以说,海岱地区是从辽东半岛进口的是原料,这显然与前期海岱地区以进口玉器成品为主不一样。海岱地区文化在辽东半岛的发展甚至向北移民,可能就是为了获取(交换)玉料。

4.公元前3000年前后环境变化与社会、文化变迁

自距今5000年前后,高温期走向下降的阶段,气候温凉干燥,华北平原上湖泊沼泽大面积萎缩。此外,全新世最大海侵在渤海湾基本停止,海水逐渐后退,海岸线接近现在位置。枣庄建新、兖州六里井、潍坊前埠下等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距今5000年前后)遗址出土花粉和植硅石分析表明,孢粉曲线表现为栎等阔叶树减少,而耐凉干的松树花粉以及旱生的草本和小半灌木花粉增加,反映干凉气候的植物硅酸体棒形、方型和尖型的植物占优势。此外,喜暖湿动物种类也明显减少。但气候仍较今温暖湿润。环境的变迁引起了海岱地区聚落、经济、文化、社会组织结构等诸层面的变化。但在距今4800—4400年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初期,气温回升,人类在华北平原的活动比较少,聚落的分布特点与距今8000—6000年阶段相似了。

聚落变化。由于气候变得温凉干燥、湖泊面积缩小,人们的生存空间扩大了。大汶口文化的居民开始搬到平原的沙丘和沙岗上生活。如长时间很少有人活动的德州、聊城和菏泽地区,就发现了30多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聚落。皖北、豫东、豫中的华北平原区也发现了这个时期的大汶口文化聚落(图三)。而胶东半岛贝丘聚落消失。

图三 华北平原上大汶口文化晚期聚落分布示意图

与庙底沟二期文化(即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过渡)交流频繁。由于不同文化的聚落分布上犬牙交错,使各个文化关系空前密切。如在不属于鼎文化圈的豫西、晋南地区,垣曲古城东关、芮城清凉寺、临汾下靳、襄汾陶寺等就发现了大量与大汶口文化晚期相似的陶鼎,各种酒杯、豆,还出现了大量具有海岱地区特点的玉石钺、刀、璧、环、璇玑、琮等。同时,中原地区像拍印篮纹、绳纹、方格纹的陶器(制陶工艺)也在海岱地区流行起来。

此外,大汶口文化和南方的良渚文化都进入了苏北淮海沿海地区,两大地区的文化关系开始密切起来。

农作物种类的多样化。海岱地区之前的聚落多位于山地、丘陵棕壤分布带上,适合种植粟类作物。平原地区则广泛分布着褐土,水资源丰富,水稻种植已普遍出现在华北平原南部地区,如蒙城尉迟寺等遗址。

与此同时,胶东半岛以捕捞贝类为主要生计的居民转向农业生产(种植粟类为主)。

人口的增加,社会明显复杂化。这个时期的聚落明显增多,人口数量也逐步增加,聚落内部和聚落间分化明显。鲁中南平原地带的汶泗河流域已经成为海岱文化区的中心。

但是,由于公元前2400年前后的气候升温,降水增多,鲁北、鲁西居民被迫内迁,生存地域变小,资源竞争激烈,社会分化加快。海岱地区的文化、经济和社会中心从汶泗河流域转向东南沿海山地丘陵和山前平原一带。

5.公元前2000年环境变迁与海岱区文化

聚落分布上变化。距今4000年前后,气候变凉变干,河道固定,海岸线稳定,湖沼面积急剧缩小,华北平原的大部区域已适合人们居住。包括鲁北、鲁西平原在内的华北平原已越来越适合农耕活动。华北平原的龙山文化晚期聚落基本上能连成一片了(图四),文化也空前繁荣起来。

图四 华北平原龙山文化晚期聚落分布示意图

相反,大汶口文化末期,龙山文化早、中期比较发达的鲁东南沿海地区,在龙山文化末期,聚落数量急剧下降。

文化交流频繁。此时,尽管河北、河南和山东的龙山文化在各区域有自己的特点,如冀中、南地区,陶器中炊器为绳纹鬲、甗和夹砂罐,鲁北地区以素面鬲、鼎为主,豫北为甗、斝和鬲,豫东、鲁西南地区鼎、甗常见,陶器的种类和样式有一定差异,但各地出土的黑陶杯、兽面三足盒、粗颈鬶和部分薄胎黑陶器应是海岱地区龙山文化的产品输送或烧制技术传播的结果。海岱地区出土的斝、绳纹鬲、拍印纹小口瓮、罐等则来自西部龙山文化。但华北平原的龙山文化晚期共性是不能忽视的。57陶器以手制为主,流行拍印的绳纹、篮纹和方格纹,烧制颜色以灰色为主,器形种类都存有夹砂拍印纹罐、鬲、小口瓮、侧三角足形鼎、斝、甗、圈足盘、平底盆、三足盆、鼓腹贯耳盆、鬶等,而这些也是中原龙山文化晚期的共同特点。山东龙山文化以轮制为主,器壁少见拍印纹,陶色以黑陶为特色,并有褐陶,制陶技术水平代表中国史前最高水平。由轮制变为手制,陶胎由薄变厚,陶色由色变为灰,器表由素面变为拍印绳纹、篮纹和方格纹,就制陶技术而言似乎是一种倒退。这在山东西部地区变化最为明显,范围东界至连云港、枣庄、泰安、济南、滨州一带。这种变迁背后好像有一种强大的压力。有学者曾指出,在公元前2300年以后,中原地区在广泛吸取周邻文化的基础上崛起,开始形成一个以中原为中心的政治文化向心趋势。58再联系在这个时期长江下游的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长江中游的湖南、湖北,黄河中游的陕西、山西等地区普遍出现具有中原龙山文化特质的龙山文化晚期遗存,会给我们一种启发。夏代初期,古文献记载的“禹迹”范围南到江汉,东南至浙江,西到陕西,北达京津地区,或者说周围的文化曾有短暂的统一,以至于后世有对禹迹以及《禹贡》九州划分、经营追溯。龙山文化晚期遗存的年代、分布区域、文化共性与夏初的历史背景暗合。相当部分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只是后羿代夏以后的文化59,岳石文化是少康中兴以后的东夷文化60,龙山文化晚期已进入夏王朝纪年。龙山文化晚期遗存在华北平原大“统一”局面的产生,与环境变迁也有一定联系。气候的干凉,使得华北平原等低洼地适宜人类生存,人群迁移和文化交流通道顺畅。

农作物种类出现多样化。平原地区不仅适合种植粟类作物,也适合种植水稻、小麦。如在滕州庄里西61、茌平教场铺62、临淄桐林遗址63和胶州赵家庄都发现了水稻遗存,教场铺、赵家庄和两城镇则发现炭化的小麦,说明这种外来农作物已基本普及起来。

平原地区社会快速发展。华北平原地区人口增多,文化发达。壕沟、城垣防御设施普遍,说明社会分化和文明化程度进一步发展。海岱地区文化、经济和政治中心由鲁东南转移到鲁西、鲁西北平原地区,最终为融入中原文化奠定了基础。

6.夏商时期华北平原文化态势

夏代中、晚期,华北平原东部包括山东全部、江苏长江以北分布着东夷文化——岳石文化,北部为先商文化——下七垣文化,西南部为夏文化——二里头文化,三足鼎立,各自陶器风格特征不太一致,龙山晚期的共性昙花一现,暂时大统一的局面消失。就陶器而言,先商文化与二里头文化关系密切,岳石文化对二里头文化的影响要大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但岳石文化与二者关系都不很密切,这些与历史记载夏对东方的多次征伐、夷人臣服夏人、夷人与商人联盟不符。陶器表现的是社会下层物质文化,而表现社会上层物质文化的玉器、铜器乃至政治、宗教精神方面关系可能密切。

商代早期的政治文化中心在洛阳以东、郑州以西地区。自商代二里岗文化上层文化开始,伴随商人越过华北平原东侵,商文化已到鲁中南山地丘陵南部山前平原和鲁北潍淄河流域一带。商代晚期,政治文化中心移至安阳,那里距鲁中南丘陵西缘才100余公里,商人很容易从安阳通过华北平原这个狭窄通道到达泰山西侧,由此向东北、东南扩张,考古发现的商文化遗址分布也证明了这一点。商末帝乙、帝辛时期征人(夷)方卜辞记录的路线正好走的这一带。周初,周人东征,也走同样路线。64但华北平原的湖沼和低洼地显然影响了商人东征的行程。自安阳至顾城,从顾城到济南,从曹县至滕州,日行才10多里,而行走在鲁中南山前平原或丘陵河谷地,日行则在20—40里。65随着商、周文化东侵,夷人文化逐步瓦解,海岱区文化最终纳入中原文化体系。

小 结

以鲁中南山地丘陵及周边平原为中心的海岱地区,其独立的地理单元和稳定的地理环境是在新石器时代与历史初期成为独立文化区的外部条件。全新世大暖期很长一段时间里,华北平原河川众多,湖沼广布,平原腹地并不适合人类居住生存,从而把海岱地区与华北平原西部文化隔开。距今8000—6000年,华北平原北部西缘的古文化与鲁中南山地丘陵西侧和胶东丘陵北侧只能通过湖泊、河流甚至海洋进行往来。而在距今6000—400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华北平原河道变迁,湖沼密布,环境不稳定,海岱地区文化与华北平原西部文化往来不密切。只是距今5000年前后以及龙山文化晚期以后,气候变得温凉干燥,华北平原湖沼面积缩小,河道稳定,人们才大规模迁入居住,对海岱地区聚落、文化、经济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夏代中、晚期,华北平原上分布着二里头文化(夏文化)、下七垣文化(先商文化)和岳石文化(东夷文化),三足鼎立。商代,商文化占据着华北平原的中南部,并越过华北平原东侵,海岱地区逐渐纳入中原文化区。

(原文刊于《环境考古研究》第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 中国地理编写组:《中国自然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年;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山东省志·自然地理》,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

2 郑洪汉等:《中国北方晚更新世环境》,重庆出版社,1991年。

3 黄骅细石器调查小组:《河北黄骅发现的细石器》,《考古》1989年第6期。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工作队:《山东汶、泗流域发现的一批细石器》,《考古》1993年第8期。

5 谭其骧;《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中华文史论丛》1981年第7辑;吴忱等:《华北平原古河道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

6 施雅风、孔昭宸等:《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的基本特征》,《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海洋出版社,1992年;施雅风等:《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波动与重要事件》,《中国科学(B辑)》1992年22卷12期。

7 李文漪、梁玉莲:《河北东部全新世温暖期植被与环境》,《植物学报》1985年27卷6期。

8 许清海等:《25000年来渤海西岸古环境》,《植物生态学报》,1993年第1期。

9 孟广兰、王少青:《渤海Bc-1孔第四纪孢粉组合及古气候》,《海洋与湖泊》1987年18卷3期。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附录二、三、四、五,科学出版社,2000年。

11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枣庄建新——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附录二、五、六,科学出版社,1996;国家文物局领队培训班:《兖州六里井》附录二、三,科学出版社,1999年。

12 周昆叔等:《中原古文化与环境》,《中国生存环境历史演变规律(一)》,海洋出版社,1998年;施雅风、孔昭宸等:《中国全新世大暖期鼎盛阶段的气候与环境》,《中国科学(B辑)》23卷8期,1993年。

13 赵松龄等:《关于渤海湾西岸地层与海岸线问题》,《海洋与湖泽》1978年第1期;王强等:《十五万年来渤海西、南岸平原海岸线变迁,中国海平原变化》,海洋出版社,1986年。

14 王昭鸿:《莱州湾西岸第四纪海相地层及其沉积环境的初步探讨》,《海洋与湖沼》1979年第1期;杨怀仁、王建:《黄河三角洲地区第四纪海进与岸线变迁》,《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0卷3期,1990年。

15 庄振林等:《山东半岛西北岸全新世海侵时代的研究》,《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论文集》第四集,地质出版社,1987年;庄振林等:《渤海东南岸的全新世海侵》,《中国海平原变化》,海洋出版社,1986年。

16 王会昌:《河北平原的古代湖泊》,《地理学集刊》第18号,科学出版社,1987年。

17 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等:《河北徐水县南庄头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92年第11期;李珺:《徐水南庄头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文物出版社,1998年。

18 原思训、陈铁梅、周昆叔:《南庄头遗址14C年代测定与文化层孢粉分析》,《考古》1992年第11期。

19 河北文物管理处:《河北武安磁山遗址》,《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

20 拒马河考古队:《河北易县涞水古遗址试掘报告》,《考古学报》1988年第4期;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北省易县北福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9期。

21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省容城县上坡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第7期。

22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永年县石北口遗址发掘报告》,《河北省考古文集》,东方出版社,1998年。

23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武安赵窑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2年第3期。

24 容城县文物保管所:《河北容城县北庄遗址调查报告》,《文物春秋》1996年第2期。

25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镇江营与塔照——拒马河流域先秦考古文化的类型与谱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26 中日岱海地区考古队:《内蒙古乌兰察布石虎山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第12期。

27 段宏振:《河北考古的世纪回顾与思考》,《考古》2001年第2期。

2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等:《山东滕县北辛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4年第2期。

2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0年。

3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工作队:《山东汶上县东贾柏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3年第6期。

31 济宁市文物考古研究室:《山东济宁市张山遗址的发掘》,《考古》1996年第4期。

32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汶口续集——大汶口遗址第二、三次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7年。

33 刘伯勤等:《山东济南市发现一批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考古》1994年第11期。

34 山东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章丘市西河新石器时代遗址1997年的发掘》,《考古》2000年第10期。

35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章丘市小荆山遗址调查、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6年第2期。

36 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山东邹平县苑城早期新石器文化遗址调查》,《考古》1989年第6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邹平苑城西南庄遗址勘探试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2年第2期。

37 济青公路文物考古队:《山东临淄后李遗址第一、二次发掘简报》,《山东临淄后李遗址第三、四次发掘简报》,《考古》1992年第11期、1994年第2期。

38 徐其忠:《从古文化遗址分布看距今七千年—三千年间鲁北地区地理地形的变迁》,《考古》1992年第11期;滨州地区文物志编委会编:《滨州地区文物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1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东潍坊前埠下遗址发掘报告》,《山东省高速公路考古报告集(1997)》,科学出版社,2000年。

39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濉溪石山子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92年第3期。

40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鹿邑县武庄遗址的发掘》,《考古》2002年第3期。

41 肖燕、春夏:《皖北豫东大汶口文化分期与文化性质》,《华夏考古》2001年第3期。

42 山东滨州市文物管理处等:《山东阳信县古文化遗址调查》,《华夏考古》2002年第3期;李开岭:《禹城、齐河县古遗址的调查与试掘》,《考古》1996年第4期;张立明等:《乐陵、庆云古遗址调查简报》,《华夏考古》2000年第1期。

43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东阳谷县景阳冈龙山文化城址调查与试掘》,《考古》1997年第5期。

44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北沧县陈圩遗址发掘报告》,《河北省考古文集》,东方出版社,1998年。

45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省任邱市喇叭庄遗址发掘报告》,《文物春秋》增刊,1992年。

46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内丘小驿头遗址发掘简报》,《河北省考古文集》,东方出版社,1998。

47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容城县午方新石器时代试掘》,《考古学集刊》第5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48 李开岭:《禹城、齐河县古遗址的调查与试掘》,《考古》1996年第4期;张立明等:《乐陵、庆云古遗址调查简报》,《华夏考古》2000年第1期。

49 万洪瑞等:《濮阳地区先商文化浅述》,《夏商周文明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北京大学考古系等:《豫东北考古调查与试掘》,《考古》1995年第12期;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

50 沧州地区文管所:《孟村回族自治县高窑遗址调查简报》,《文物春秋》1993年第3期。

51 烟台博物馆:《烟台白石村遗址发掘报告》,《胶东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

52 佟伟华:《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原始文化的交流》,《考古学文化论集》(二),文物出版社,1989年;王锡平、李步青:《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史前文化的交流》,《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栾丰实:《辽东半岛南部地区的原始文化》,《海岱地区考古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

53 栾丰实:《辽东半岛南部地区的原始文化》,《海岱地区考古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王青:《试论山东龙山文化郭家村类型》,《考古》1995年第1期。

54 澄田正一等编:《辽东半岛四平山积石塚の研究》,柳原出版社株式会社,2008年。

55 招远市政协文史委、招远市文物管理所:《招远文物》,《招远文史资料第八辑》,招远黄金报社印刷厂,1999年。

56 烟台博物馆编:《考古烟台》“秀润灵光的龙山玉器”章节,齐鲁书社,2006年。

57 段宏振:《试论华北平原龙山时代文化》,《河北省考古文集》,东方出版社,1998年。

58 赵辉:《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的形成》,《文物》2000年第1期。

59 李伯谦:《二里头类型的文化性质与族属问题》,《文物》1986年第6期。

60 张学海:《试论岳石文化的年代》,《中国文物报》1999年第10期。

61 孔昭宸等:《山东滕州市庄里西遗址植物遗存及其在环境考古学上的意义》,《考古》1999年第7期。

62 赵志军:《两城镇与教场铺龙山时代农业生产特点的对比分析》,《东方考古》第1集,科学出版社,2004年。

63 靳桂云等:《山东临淄田旺龙山文化遗址植物硅酸体研究》,《考古》1999年第2期。2003年考古发掘,还浮选出大量炭化稻米。

64 贝冢茂树:《关于殷末周初的东方经略》,《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作选译》第3卷,中华书局,1993年;杜正胜:《周初的征服、殖民和分封》,《古代社会与国家》,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65 王恩田:《人方位置与征人方路线新证》,《胡厚宣先生纪念文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