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阅读和浸润式学习2

《中外文学作品导读》是小学教育专业(专科)文科组考生的选考课之一。我受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委托,编写了《中外文学作品导读》这本教材。

小学老师有相对的专业分工,无论哪个专业,都应当具有较好的语文素养,包括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感悟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对老师自己来说,也是重要的。教师是化育人的职业,先要化育自己,让自己具备博雅的气质。这个“博”可以理解为眼光与气度的开通博大,“雅”就是品位的高雅。小学老师不一定要求知识非常广博高深,但气质风范必定是面向博雅的。这会让自己感到人生的充实,在孩子们眼中也成为值得崇尚的人。在当今趋向物质化、功利化、粗鄙化的氛围中,提倡“博雅”是有现实意义的。我理解在小学教育专业(专科)自考课目中开设这样一门作品导读课,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以这门课来激发学员阅读的兴趣,养成读书的习惯,化育博雅的气质,文学素养就会有所提高,整体素质也可以逐步得到提升。这也是我们这门课的学习目的吧。

文学素养的培育很难速成,也别无他法,只有靠大量的作品阅读,并多少了解一点文学史与文学理论知识。由于课时有限,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分头开设文学史、文学理论等课程,因此这门导读课就带有综合的任务,在较短时间内,引导学员阅读中外较有代表性的文学经典,由点及面,对中国古代、现当代文学及外国文学有初步的接触。这本教材就是为学员初步接触中外文学而编写的。

要在四十万字左右的一本书中囊括古今中外代表性的作品,并非易事,也颇费斟酌。我确定的作品编选原则有四:一是经典性,所选篇目都是文学史上的名篇;二要深浅适度,适合我们这个专业的学员学习;三要文字精美,是适合“悦读”又能启迪心智的“美文”;四是本教材选文尽可能不和中学语文教材(特别是流行的版本)的选目重复。这是阅读型教材,为方便学员自学,采取作品、导读与文学史概说三部分结合的方式。

全书分三编: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外国文学;按照文学史上大致的文类分为十五章,其中古代文学八章,现当代文学四章,外国文学三章。每一章等于一个单元,开头是本单元的“概说”,简要介绍文学的源流与发展,以及各时期重要的作家作品,为阅读本单元作品提供知识背景。对本书无法收录的长篇名著,也叙其梗概。每一篇作品都附有“导读”,主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对作品的内容及艺术特色做简要的评述,激起阅读兴趣,引发问题与思考,学习基本的文学鉴赏与评论方法。

学员们可能比较关心课程考核问题,为此我们在“概说”部分用黑体字标示出知识点,“导读”部分也会说明每一篇作品阅读时所必须注意的知识点与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大家还可以同时参照书末附录的考核大纲。考试不会超出大纲的要求范围。

中外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如何从中精选最优秀而又适合当代青年阅读的部分,通过一本教材有限的篇幅呈现出来,这的确是很难的事。常用的办法就是以文学史为线索,按照一般文学史公认的经典标准来选编。这种办法的优点是线索较清楚,但照顾文学史的框架,要纳入的内容就太多,面面俱到,很琐碎,考生更难掌握。其实对于一般非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依照文学史的线索系统地学习。过去那种要求考生死记硬背大量文学史常识的办法,并无多少益处,反而会扼杀读书兴趣。所以这次修订不再采用文学史的框架,而大致以中外文学的不同文类分若干单元,分单元选读相关的作品。这也可以称之为单元阅读法。比如大家都约略知道“诗骚”“宋词”“现代外国文学”之类的概念,现在就按照这些概念的分类,相对集中地阅读一些作品,可以加深对这些文类的感受与了解,以点带面,也会对中外文学史有些感性的印象。更重要的是,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作品阅读上,而相对弱化文学史的线索,也是可行的,值得的。所谓“导读”,就应当把“读”放到最重要位置,真正提升作品阅读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

顺便和学员说说如何来学这门课。

选考这门课的学员都是在职学习,工作忙,学习时间少,资料收集不容易。考虑到这种情况,教材编写尽量简明,重点突出,一册在手,就可以满足最基本的教学需要。也会考虑本专业方向学员普遍的知识结构特点,让大家学了这门课,确实有所收获。学员最关心的可能就是考试问题。这里先帮大家卸个包袱:只要按照大纲掌握基本的文学史知识,读完教材中选收的主要作品,并在导读的启发下有所理解与思考,就可以考出好的成绩。考试是很现实的目标,但建议大家不要满足于此,最好取法乎上,对自己要求高一点。既然已经花了很多力气,何不在通过考试的同时,让自己的文学素养得到更多的提升?

学习这门课,要把读作品放到最重要位置,在这方面多花点功夫。教材每一编前头的文学史“概说”,是让大家大致知道有哪些重要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潮、现象,这是相对稳定的基本的知识,有大致的识记掌握就可以了。这部分的考试也只是作为知识性的考查。“概说”篇幅有限,介绍很简要,就如同给大家一幅地图,接触作家作品时大致知道其所在方位。学习的主要精力不在“概说”的死记硬背上,而应当在作品的阅读上。所谓“导读”课,定位在“读”,主要功夫就是读作品。

如何去读?作品阅读的“第一印象”很重要,要获取整体感受,相信和珍惜自己的印象,不急于分析、寻找什么意义主题之类。导读中所点拨的意见不能代替自己的阅读感受,但可以给自己提示、启发,最好能和自己的阅读感受做些比较,看是否吻合,并从中引发某些思考。读完作品,再围绕思考题来展开一些探究,将阅读的感受、体验上升到理性层面的思考,这多少就是鉴赏与评论。还可以按照导读以及概要的指引,找相关的研究成果或者作品来参考,做拓展性的学习。在一个单元(比如唐诗、戏剧小说、外国现代文学等)的学习结束后,做个总结,结合作品分析,理一理文学史的线索,思考一下作品鉴赏与评论的方法上自己有哪些心得。无论是教师教学,还是学员自学,都要注意结合阅读印象和问题来分析作品,处处强调发掘与培育对文学的想象力、感受力和分析评判能力。

要重视和相信自己的阅读感受,注意积累不同的阅读体验,善于对不同的艺术风格做比较;对经典作品思想内涵的领会,要有一定的历史感,善于体验那种古今中外可能相通的情思与价值;不要“直奔主题”,也不要什么都用某个固定的概念与思维模式(比如“反封建”、表现“劳动人民品质”、“通过……反映……”)去简单“套解”;不能把鲜活的作品全都做冷冰冰的模式化的“分析”,然后简单而反复地套用某些修饰词去解释(比如几乎所有的作品全都套上“情景交融”,所有的人物都说成“个性鲜明”,所有的事物都是“栩栩如生”,等等),必须在阅读作品有了自己的艺术感受的基础上去思考分析,把握每篇作品的艺术个性,把思路放开。

阅读作品时放松一点,不要一门心思总想着考试,想着问题和答案。导读中某些指引可以帮助展开思路,但那并非“标准答案”。文学属于精神生产,而精神现象是非常复杂的,文学分析也有多种可能性,不一定非得掌握什么“标准答案”,也不要求读一部作品全都能“通透理解”。读过一篇作品只记得几条干巴巴的主题意义之类,最没有意思了。要去感受、体验与思考,在不断阅读中不断积累,也不断提升文学素养,这比什么都重要。学习过程中有时会留下某些一时仍不太懂、需要进一步探究的课题,这是很自然的,不求一步到位。

这门课所需要的是个性化的阅读和浸润式的学习,要发挥自己学习的自主性。在应试教育覆盖下的那种一切指向“标准答案”的学习,在我们这门课中是要努力避免的。学了这门课,对中外文学有大致的了解,初步接触了许多经典,引发了阅读的兴趣,提升了自己的文学素养,甚至阅读写作能力也长进了,那么考试“拿分”也就顺理成章了。这才真是一举两得甚至一举多得的好事。

这门课学的大都是文学经典。经典是经过历史筛选沉淀下来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年轻时多读一些经典,可以为精神成长打底子。当代青年接触经典会有隔膜,包括语言形式上的隔膜,这是很自然的。这门课就是力图打破隔膜,让学员走近经典。阅读经典需要沉得下心来,需要“磨性子”,是一个涵养的过程。现在那种颠覆经典的东西太多,包围了青少年,而他们不可能靠这些“文化快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许多学生在中学阶段除了应对考试,读书其实很少,对经典作品的接触相当有限,即使有所接触,也不见得是经典原作,可能也就是上网读一些好玩的轻松的东西,包括“恶搞”的文字,很容易受到那种价值消解、相对主义甚至游戏人生的思想影响,而且把阅读品位也败坏了,这真有“终身受损”的危险。我们当老师的,要求学生读经典,有好的阅读习惯,自己必须先要有这种习惯,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我们的习惯和行为,将是引导学生的最好教材。所以学习这门课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可以把这门课当作是阅读经典的课,精神成长的课。

在一门课中能阅读那么多中外文学经典作品,接触人类智慧的结晶,让自己的气质更加“博雅”,这是多美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