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下雨了!
- 大唐:摊牌了,李二我是你皇弟
- 风不风
- 2452字
- 2022-08-01 15:58:22
李舟随手抹了额头混着泥土的汗水。
将瓷碗中的水一饮而尽。
“老李头,你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时间不等人。”
“早一天把这些事情办完,我就能早一天放心。”
李舟眼底透着几分担忧。
望向了远处的天边。
李渊越看他越觉得,这小子跟年轻的自己太像了!
李渊欲言又止几番,最终还是放弃了。
反正劝诫的话说过无数次,李舟没有一次听进去了。
罢了罢了。
水渠修完后。
李舟也停止了收购粮食。
闲下来后,李舟总是习惯性的眺望远处的天边,有时候一看就是半个时辰。
站在远处,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一尊石像。
就这样过了干燥又炎热的三天。
李渊心里紧绷着的线在断与不断之间反复徘徊。
整日也是忧心忡忡,越过宫墙看着艳阳高照的天。
直到这天傍晚。
空气都带着几分黏腻的闷热。
李渊坐在太安宫的小花园内,满脸的忧愁。
此时的他已经基本肯定,李舟所说的大雨,或许不会来了!
李舟当初说九月中旬降雨。
眼看着再过几天就进入下旬。
现在连一滴水雾都没看到。
近期怎么可能会有暴雨?
更何况,太史局那边也说了,这次大暑或许会持续到秋下旬才结束。
看来自己这一笔钱,要血本无亏了啊!
不过比起钱,李渊此时倒是更担心李舟手里的粮食怎么办。
大暑天,又没到旱灾的程度。
市场上根本不会缺粮食。
而粮食这玩意又不耐长期储存。
放一阵子就坏了。
“唉!”
“这都是什么事啊!”
李渊越想,脑子里的结越打不开。
就在他头上即将冒烟之时。
滴答!
突然额头上一片凉意传来。
滴答滴答……
淅淅沥沥……
李渊愣住了。
也就是他愣住的这一会儿。
天地间仿佛蒙上了灰白色的面纱。
雾气萦绕在山间,添了几分神秘。
乌云就像是突然出现在就头顶的天空,乌压压的一片。
雨水欢快的砸在地上。
很快就把李渊淋了半身湿。
“下雨了?”
李渊不可置信的眨眨眼。
这瞬息之间,他仿佛置身了两个世界。
一边是火,一边是水!
“下雨了!竟然真的下雨了!”
李渊又惊又喜的在雨里蹦跶了好几下。
同时内心大受震撼!
舟小子真乃神人啊!
这场雨,竟然真的掐着最后几天来了,而且令人措手不及。
一切都与他推算的一模一样。
李渊激动的抬头望天,雨水打在脸上,溅入眼中。
他心脏砰砰砰的狂跳,甚至有那么一瞬在想。
如果李舟真是自己的儿子。
如果当年没有那一场意外。
那么或许,有可能李建成根本无缘太子之位……
迟迟赶来的内务首领撑着伞,遮在李渊头顶。
“奴才来迟,请太上皇恕罪!”
李渊收起了内心的想法,一脸喜悦的问道。
“黄方,你看到了吗?下雨了啊!这是雨水啊!”
黄方有些哭笑不得。
他知道李渊这段时间,为了等这一场雨,吃不好睡不好的。
“咱家看到了,太上皇料事如神!果真是下雨了呢!”
“呸,这哪是我的本事啊,这可都是……”
李渊差点说漏嘴,及时打住。
在黄方的搀扶下,慢悠悠的回到屋檐下。
雨势连绵,李渊看着看着,突然又陷入了沉默中。
“这雨既然下了,那接下来……该不会真的要发生洪涝灾害了吧?”
咚!
一想到这,李渊心中大呼不好。
先前有颉利大败,后有这场雨。
不管是时间地点,都被李舟说中了。
那再往下,岂不就是洪灾了?
李渊再也顾不上面子和规矩。
一路小跑着,连轿子都来不及坐,冲到了紫宸殿。
紫宸殿平常是李世民办公的地点。
现下正好有几位大臣在殿内议事。
李渊根本没功夫等人通报,直接冲了进来。
李世民等人都被惊动。
尤其是在一抬头,看到李渊额间挂着雨水,脚边溅起的泥泞飞到了长袍上,有些凌乱狼狈。
“黄方!你是怎么照顾太上皇的?竟敢疏忽到让太上皇落水?罚俸……”
“皇帝!外面下雨了!”
李渊直接打断了李世民的话。
“什么?下雨了?”
“这怎么可能?明明方才还是干燥炎热……”
“天啊,竟真的……可是太史局不是说……”
众人刚才都太沉迷于讨论,谁都没注意外面下起了雨。
现在经李渊一提醒。
均是瞠目结舌的看向了窗外。
就连李世民也是大吃一惊。
但依旧谁都没把这场绵绵细雨当一回事。
李世民见场面有些尴尬,挥手让大臣们退下。
“太上皇,一场小雨而已,不必太激动。”
“什么小雨!这场雨会连续不断最少一个月,甚至有可能是两个月!皇帝,事态及其严重,赶紧趁着还有时间,收购粮食吧!”
李渊苦口婆心的劝着,“若是真到了洪涝泛滥,难民横生的时候,五姓七望肯定会将粮价抬高,届时,一块黄金都换不到一斗米,这才是真正的灾难啊!”
李世民不悦的皱眉,板着脸,没好气道,“太上皇!够了,太史局那边从未汇报有任何不祥的预兆,你莫要在听信小人谗言了!朕不想再听到这些胡话。”
“皇帝!都到了这个时候,你当真就不愿听寡人一句?非得跟我对着干吗?”李渊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恼怒。
李世民揉了揉眉心,胸腔内的烦躁之意逐渐明显。
他不耐的一抬手,“黄方,立刻护送太上皇回太安宫,雨天路滑,注意着些脚下,这几日无事还是不要出来了。”
面对当今圣人下的圣旨,黄方再不愿意,也不敢违背,否则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
李渊也看出李世民油盐不进,对他十分失望。
大袖一甩。
铁青着脸,离开了紫宸殿。
李渊走后,李世民抬头,看到窗沿边露出的一角黑压压的天空。
莫名的他右眼皮开始突突突的跳动。
心里也隐隐盘旋着一股不太好的预感。
难道这场雨,真的会演变成洪涝灾害?
莫名的,这个想法冒了出来。
不过一瞬间就被李世民拍了回去。
李渊虽然是他老爹,但对于求雨祈福,观天星象之类的事情,根本一毛不通!
而自己也亲自问了太太史令李淳风,近期根本没有发大水或者其他灾害的征兆。
李淳风是谁啊?这么多年来,他所推算的事物从未出错过!
这次也绝不会有错。
摇了摇头,李世民把脑子里一团麻甩了出去,终究没将李渊的话放在心上。
调整了一下,低头继续处理政务。
起初,所有人都以为,这一场雨,只不过是秋天的纸老虎,呼啸一番,便过去了。
但是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
所有人的想法都发生了改变,民间百姓们更是内心不安。
朝上风向也开始变了。
谏议大夫手中的纸刀子纷纷扎在了太史局的身上。
“陛下,臣奏请下令各地官府立即开展疏通水渠,排水工作。”
“这场雨连续不断下了近半个月,而且雨势一日比一日强势,已有少部分地区出现房屋冲毁的现象,再过不久,只怕要出现一批接着一批,流离失所的难民了!”
就在百官争执不休推卸责任的时候。
一位身形不算高大,身板却结实,表情肃穆的大臣走出来。
此人便是初唐名相,历史青树——房玄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