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手的外挂:如何在这个时代识局、破局和掌局
- 康健
- 2891字
- 2022-08-16 16:39:49
个人如何触发聚变
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并不意味着两分耕耘就会有两分收获。
如果向田地里投入100kg化肥,则亩产会增加20%;如果投入量增加到200kg,则收成并不会增加;继续投入,产量可能归零——庄稼被肥料烧死了。
你是否有过类似的体会?
你在某一个领域投入心思和精力,刚开始效果显著,但是到了某个阶段,收益增长逐渐放缓,无论再怎么投入,变化都不大,继续下去,甚至入不敷出。
这时你陷入了坚持或放弃的两难境地,突然有一天,你窥见一个现象或者见了一个人,谈笑间,这种现象、这个人的某种见解,仿佛打通了你的任督二脉。你恍然大悟,曾经迷惑的地方突然变得无比清晰,你轻松突破了临界点,这叫作结构突变。
最典型的例子出自1960年,那一年自然灾害席卷全国,饥饿笼罩着中华大地。一名农校教师意外发现一株天然杂交水稻,他立刻觉察到,通过杂交改变植株性状,可以获得更优质的水稻,如此一来,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饥荒问题。那一刻,他的认知发生了结构突变,这个人就是袁隆平。
不过,结构突变是随机的,它可以让一个人短期内天赋尽显,也能留下漫长岁月里的才尽江郎。有心人往往会在一些随机事件出现时,提炼底层规律,在未来遇到类似场景时反复使用规律,这就进入了个人成长的第二个阶段——定向突变。
我上大二时迷恋上了股票,可那时本金很少又缺乏经验,担心入场就被套;好在我发现了一个虚拟炒股网站,在里边享受了一把大户交易的爽感。
那年暑假,我找了一份实习工作——到一家证券杂志社做编辑,然而主编交托的任务不是写文章,而是吩咐我卖刊物。为了不辜负领导的期望,接下来的一周,我每天打200个电话,结果一份也没卖出去,实情是大部分人没等我说完第一句话就挂断了。
我做了一道计算题,全国14亿人口,而行业期刊最高订阅量却只有50万,也就是说,平均每2800人,才能接触到1个潜在读者。
主动找客户是很低效的行径,关键在于怎么吸引大家。为什么不能借助虚拟应用吸引用户参与,再寻求转化呢?我的建议并没有被主编采纳,但那个夏天,我在论坛上联合了程序员和前端工程师,开发了一款接口游戏——山寨股市,上线两个月就吸引了50万玩家。
面对市场,主编的模式是:主动出击—玩命说服;而我的出发点是,站在使用者的立场上——作为用户,我们只会关注那些有吸引力的东西,进而凭着兴趣参与进去,在参与中逐渐信任开发者,如果产品成为必需品,才可能会考虑买产品——我误打误撞地摸到了好产品的脉:吸引—互动—信任—依赖。
这段经历让我领会到:一些看似无解的任务,只要学会切换视角就不难解。
就拿学英语来举例吧,每个学生都走过相同的路:背单词—练听力—学语法—参加笔试,我也一样,可就这么学了10多年也没什么长进,连日常交流都不行。
在一次聚会上,有位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朋友问我:“你还记得怎么会说母语的吗?你上学之前,没接触拼音、读写,不是也学会中国话了吗——幼年的你观察父母的行为,熟悉他们的思维,掌握词汇语句是顺理成章的事。演员圈里的‘体验派’[4]都熟知这个过程。”
我决定切换视角,重置学语言的顺序——每周去使馆区旁的篮球场打一次球,专挑外国人组队。语言不通,大家更多地用表情、眼神、肢体、手势沟通战术,渐渐地有了默契;一天下午,我在篮球架下热身,不经意间听懂了他们所有的对话。
如果把体验一词拆开,“体”代表身临其境地调用感觉器官,形成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验”则是扩大范围,验证这种认知。
从能力的突变到价值的引爆,是一个思维物化的过程——你要先浸入场景内测价值观,而实体价值的显现还需要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蓄势,你切换了几次视角,进入了合适的圈子,做了几次正确的决策,你的气质、身价、格局瞬间提升了一个档次,这就是增益聚变(Gain Fusion)。
三只松鼠的创始人章燎原,绝对是增益聚变的代言人,他从20岁开始就对商业有独到的见解,可很长一段时间都得不到施展,直到他进入干果行业,将部分想法落地验证;后来创立三只松鼠,把卡通IP植入干果电商,仅仅一年就做到品类第一。
反观一些人,只是靠关系和资历取得了一定的身份,但他们习焉不察,品味、能力、眼界都没有太多改变,他们就缺少聚变的基础。
聚变的前提是什么?
《新科技革命的趋势和对策》中指出了它的原理——惯性约束(ICF)。科学、商业、艺术上的飞跃,向来不是技术上的飞跃,而是克制本能停下惯性行动、跳出窠臼扭转惯性认知。
正如语言的习得过程,婴儿在几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听懂了大人的话,但控制发音的肌肉群还没有发育完善,所以还不能说话。这种天然的约束,强制要求我们耐心积累词汇。一旦开口,就是爆发式的成长。
在惯性约束方面,汽车制造商戴姆勒·克莱斯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所有汽车厂商都在寻求销量突破,他们普遍认为性能是用户选购汽车的唯一标准,于是不断改进车型外观、给轿车提速。可是无论怎么努力,市场反馈都不明显。
20世纪90年代,戴姆勒·克莱斯勒的首席工程师停下来思考,也许影响用户决策的要素,不是汽车操控上的性能,而是别的什么东西呢?
工程师走出实验室,来到汽车展厅。他发现,所有的参观者一走进展厅,最频繁的动作是不断打开车门,再用力关上。当他们听到车门撞击车体时发出“嘭”的一声闷响时,通常会露出喜色;然后才打开前盖检查引擎,这个环节一般花不了1分钟。事实上,大部分人不会对内置设备有任何感觉。那个小红箱子是干什么的?黄色的呢?这可难倒我了。接着他们会心不在焉地扫一眼外壳,然后直接下订单或者继续回去聆听关门声。
研究表明,76%的购车者会以关车门的声音为依据,来衡量车的品质。于是,戴姆勒·克莱斯勒单独成立了一个部门,专门在人和车门交互上下功夫,制造美妙的关门声。很快,迎来了成交量的大幅提升,其他厂商也纷纷效仿。这不是科技的突破,而是约束惯性思维的结果。
同样地,共享经济的兴起,并不是因为科技水平的提升,而是人类逐渐意识到,我们可以只拥有一件东西的使用权而不一定要有产权——约束的是“凡事都要据为己有”的思维惯性。
自我聚变,不仅仅是能力的改变,更是心智模式或者说思维惯性的改变。对内觉知潜能,对外积攒势能,这是一个人跨越式发展的先决条件。
需要强调的是,聚变并不是坐享其成,它是调整努力和收益的线性关系,巧妙地放大规律的功效。它强调的是当旧的惯性遇阻时,则重新获取新的加速度,进入新的惯性区间。
人生不如意,不是你不够努力,可能是选择不对;
工作能力差,不是你不够聪明,可能是目标太杂;
恋人不亲密,不是不够爱对方,而是吸引力不足;
赚钱不够多,不是你不够节省,而是不懂整合资源。
哲学家阿兰提出了最漂亮的演变见解,他这样描写渔船:
每艘船都复制自另一条船……让我们用达尔文的方式推理如下,很明显,制造得非常糟糕的船,出航一两次之后就沉没了,故此不会遭到复制……那么就可以说,是大海本身,用它彻底的严谨性,选择了功能适应的船只,摧毁了不适应性,从而塑造了船只。
结构突变、定向突变和增益聚变是个人跨越式成长的三个阶段,先知先觉的人们已经发现,今天迅猛发展的中国,正是一片为个人崛起准备好的能量场,处在一个人人都有机会跃上更高平台的时代。只要提高适应性——洞悉规律、升级模式、扭转惯性认知,任何人都能成为值得被时代奖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