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原身的记忆,伊宁在农牧所的工作是在实验室管理资料,返工的第一天,收到了种植部的调动通知。
“这批种子是你采集到的,对它们的生长环境掌握最多。”种植部副部长亲自来实验室资料室找伊宁。
办好了工作交接和转移手续,伊宁来到种植部,种植部的占地非常广阔,由一个个的大棚组成。
这批种子按照百分之十的比例留样储存,研究室领走了百分之十,剩下的百分之八十都到了种植部。
整个农牧所对这一次采集到的种子寄予厚望,计划采取两种不同的种植方式来进行研究。
其中伊宁所在的这个组,尽量的模仿野外采集地的气候、土壤环境。
而另外一组采用的是大棚种植的常规模式。
伊宁将自己分到的种子进行了筛检,杂交水稻种子单独拣出来,这一部分颗粒饱满度最高。
而野外采集到的那些,按颗粒大小、圆润饱满程度分成了三个等级。
其实三级的那一部分,伊宁猜测都是不容易发芽的,但种子不多,宁愿多试一试也不能浪费。
回想种植机器人的操作步骤,先给种子们进行了消毒,再进行浸泡。
伊宁悄悄地换成了空间里取出来的水,将育种仓的温度调到和机器人设定的一致。
三天后,除了三级种子只有百分之五十的发芽率,其他的全都发芽了。
伊宁按照种植机器人的设置,将日照气温湿度都进行了调整,让环境更适合发芽的种子生长。
一个星期后,伊宁的育苗圃中郁郁葱葱。
明天就要将育好的苗移栽到地里,伊宁又向空间中的种植机器人取经。
将水田的酸碱度进行了调节,放了水将水田泡上。
她要向机器人学习如何插秧,进了自己的小办公室,摆出一个专心看书的样子,神识进了空间。
这一步在空间里是由机械臂做的,伊宁不能把机械臂拿出来,只能自己亲自上手去学。
空间里的第一季稻子已经成熟,正是收割的时候。
石湫、李大夫、王婶和陈海明他们都在田里收割稻子。
本来机械臂是可以直接收割的,但看着金灿灿沉甸甸的饱满稻穗,他们实在忍不住这喜悦,自己下地割起来。
王虎子在田间搭出来的小草棚里带石湫的孩子,李家姐弟回家做饭去了。
田间传来笑声,那是丰收的喜悦。
伊宁也加入了割稻行列,不出意外的话,几个月后她也要在基地割一次的。
劳动使人腰酸背痛,伊宁感叹自己的人太少了。
“明明可以用自动化收割,你们非得自己下地。”阿七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体验过劳动的艰辛后,吃起饭来觉得格外的香,伊宁都多吃了一碗米饭,觉得这些晶莹的饭粒香甜极了。
饭后稍作休息又去跟着种植机器人学了插秧。
刚开始总是插不稳,手刚放开,秧苗就飘了起来。
练习了一个下午,才基本掌握了技巧,能够将秧苗插稳插整齐了。
“宿主,你去看看养殖场,我们可能需要开放羊毛纺织了。”
漫山遍野的羊啊,一眼望不到边,还有嘎嘎嘎叫个不停的鸡鸭鹅。
系统兑换了一个堆肥机器人,派了一堆小猴子跟着机器人将收集起来的动物粪便进行发酵堆肥。
“行吧,把羊毛、羽绒都搞起来。”伊宁让阿七建造工厂去。
用积分兑换了两个机器人。
幸好还能兑换机器人,不然这一整个产业,还真没有足够的人手来做。
“对了,杜宇也算NPC的吧,能让他来参加劳动吗?”
“……也不是不行。”宿主真是不放过任何一个NPC的劳力。
“为何如此勉强?”
“他还处在变异过程中,怕他不能和其他NPC友好相处。”
“他会伤害其他NPC吗?”
“那倒也不至于。”
“那就让他过来一起搞生产。”也不能放出去,放他一个人在那山上跳来跳去,真怕心理变态了。
“我给他下个禁止。避免变异过程中伤害其他NPC。”
“好的,一定要保证我的人安全。”杜宇算是新来的,伊宁对他感情不深,其他人的安危才是主要的。
当伊宁告诉杜宇要带他去一个农场参加劳动的时候,杜宇的心情稍微有些复杂。
并不是因为要去参加劳动,反正他现在力大无穷,每天都要花费很长时间来消耗过剩的精力。
他只是摸不透,伊宁为什么会有农场,她究竟是什么人。
“你不用瞎猜,我不会做任何对人类生存有害的事。至于其他的,目前还不能告诉你。”
杜宇看到了古色古香的院子和种植机器人、现代化程度极高的工厂,以及漫山遍野的鸡鸭鹅猪牛羊被一群老虎和猴子放牧。
他已经没有任何语言和表情可以形容这强烈的对比和有些荒诞的组合。
一个古人模样的男子递给他一杯香气扑鼻的咖啡,他机械地接过,心想就当做是Cosplay好了。
“要和大家好好相处哦!我每天都会来农场的。”
伊宁的语气好像是在交代一群留在家等父母下班的孩子,不要打架,好好相处。
在阿七的指点下,伊宁已经学会了在神识回空间的时候让身体休息的方法。
在空间待了一下午,伊宁精神奕奕的准备下班。
“伊宁是有什么喜事?精神这么好。”隔壁组的小姐姐打趣她。
“刘姐,明天要插秧了,我自然开心。”
是呀,要是能培育出高产水稻,他们就不用一直吃面包了。
刘雨婷也跟着开心起来,他们组育的苗也有一部分长得不错,但和伊宁的相比,还是有一些差距。
两组的数据最后会进行综合对比,改良出最佳的种植方式。
也许不久的将来,他们又能吃上喷香的米饭了。
到了插秧的时候,种植部专门调来了技术高超的农科院人员,看到伊宁如此娴熟的插秧,都赞不绝口。
“恭喜王部长,觅得如此人才,我看这秧苗,比我们以前试验田中的佳禾还好一些。”
那可不,伊宁心里想,毕竟是杂交水稻呀!凝聚了一代农神几十年的心血。
更别提那些开小灶的空间水和农肥了。
伊宁的大棚里种上了育好的苗,有水田有旱稻。
水田是杂交水稻,旱稻是野外采集点获得的那些种子育出的。
一时间围观的众人都是一阵恍惚,如果不是这大棚和人造光源,他们都要以为回到了末世前了。
为了模仿野外自然生长环境,伊宁还在大棚边缘撒上了一些从积分商城兑换来的种子。
西红柿、黄瓜和草莓是特意兑换的,其他都是随机种子包。
还有一箱蜜蜂。
整个种植区,伊宁的大棚是最热闹的,每天都有人想要进来看看。
王院长下了命令,每天只能放三人进来采集数据和观察生长情况,一下子参观的预约就排到了几个月后。
为了让种植院的人都能获得第一手的资料,伊宁的大棚里被架上了三百六十度摄像机二十四小时拍摄,不能进来的人就看实时视频。
伊宁的身份在农牧所里也水涨船高,她申请了一个小助手的名额,自己去转了一圈,选了紫其。
紫怡也被挑中去接伊宁之前的工作,算是伊晨暖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