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孩子,你的孤独我在乎——有孤独童年的孩子,越长大,活得越挣扎

父母爱缺失,损害孩子一辈子

01.

在某综艺节目中看到这样一幕,心里颇为酸楚:

女嘉宾和儿子分坐两室,工作人员问小男孩:“爸爸妈妈平时工作忙,不能陪你,你会感到孤单吗?”

年仅5岁半的小男孩不假思索地回答:“不孤单。”

此时,坐在另一边的妈妈闻听儿子的话,瞬间泪目。

很多孩子都像这个小男孩一样,在本该充分享受舐犊之爱的年纪,却因为父母工作繁忙,无法陪伴,而被迫习惯这种情感缺失的孤寂感。

然而我们的孩子,他并不是真的习惯了孤单,只是因为不断失望,早已学着放下了心中的渴望。

不知不觉中,孩子慢慢闭锁了自己稚嫩的心,日积月累后,孩子很可能成为一个无法接纳热情、不懂释放温暖的人。

在童年,父母就是孩子的全部世界,孩子对父母陪伴的渴望,远远超出你的想象。千万不要因为忙碌而疏远孩子,因为我们留给孩子内心的缺失,会堆积成永久。

02.

完美的人生来自三大精神支柱:亲情、爱情和友情。亲情与生俱来,也是其他所有情感的基础。

在饱满亲情滋养下长大的孩子,温润而幸福;而缺少亲情温暖的孩子,长大以后连笑都会拘谨。

这不是危言耸听。现代研究表明:父母的呵护和心理抚慰是孩子心理成长的关键。孩子缺少与父母沟通,得不到完整的亲情养护,就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时间一长便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和性格上的扭曲。

我在做志愿者的过程中,曾在戒毒所里见到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子,叫菲菲,大概十六七岁的样子。这么一个青春靓丽的女孩,本应该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而现在却被强制戒毒。菲菲有严重的自闭倾向,她话特别少,即使遇到熟人也从不打招呼。她唯一敞开心扉的时候就是在网络上,以致后来受到不良诱导染上毒瘾而无法自拔。菲菲回忆童年时说,在她六七岁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她跟着妈妈生活,之后她的爸爸就是在街上看到她,也不与她相认,不和她打招呼。

女孩的遭遇令人痛心。幼年时期的孤独往往会在孩子内心留下浓重的阴影,甚至毁掉他们的一生。

对孩子来说,最好的爱是陪伴。亲情缺失的孩子很容易陷入孤独,他们茫然行走于自己的世界中,渐渐地,就会变得自闭和忧郁。

03.

就教养孩子来说,专业的教育知识的确非常重要,但比专业知识还要重要的是情感。在情感方面,哪怕只是你不以为然的一些小忽视,都可能给孩子造成终身的遗憾。

美国历史上让人谈之色变的邮包杀手泰德·卡钦斯基,因为孩童时期缺少亲人的陪伴和抚慰,为其日后内向、阴郁性格的形成埋下伏笔。

事实上,不止哺乳期的孩子需要特别的关注和爱护,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处于童年期的孩子,如果和最重要的抚养者分离两个星期以上,就会出现难以逆转的心灵创伤。

很多时候,让孩子孤独,我们的确不是有意为之,我们都爱自己的孩子,只是有时迫于无奈,有时大意疏忽。譬如卡钦斯基的父母,是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才在他幼年疏于陪伴,而在他们的第二个孩子戴维出生以后,妈妈甚至主动辞职,一心一意在家照顾两个孩子。

然而不管什么原因,孩童时期所受的伤害,都极有可能成为一个人毕生难以跨越的心理障碍。

卡钦斯基异常聪明,16岁就考入哈佛大学。但此时,他的性格却发生了巨变。面对班级里比他年长不少的孩子,卡钦斯基找不到共同语言,他倍感孤独和尴尬。也许,这种感觉唤醒了他沉睡多年的某一部分关于孤独的痛苦记忆,他最终决定生活在远离人群的蒙大拿州山野中。当父母指责他不合群时,他开始仇视父母,尤其是母亲。在他看来,妈妈对待他就像是对待一座奖杯,而不是亲生儿子。

“我恨你,我永远不原谅你,因为你对我的伤害永远无法得到补偿。”卡钦斯基说这些话时,不知道他想到了什么。

如果孩子童年缺失爱,他会自然产生一种“被抛弃”的心理投射,这种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增强或减弱,但刻在心理上的童年印象难以磨灭。可以预测,大部分童年缺失爱的孩子长大以后都不容易快乐,生性多疑。一部分人很难与人发展正常关系,影响恋爱和婚姻。这样的孩子,也许某一刻的情境或打击,就会将他们所有的痛苦全部唤起。

04.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本该用爱和希望写满鲜亮的色彩。而童年缺爱的孩子,内心却黯淡无光,只剩黑色仍在。他们把自己的心折起来,不敢也不愿意向别人敞开。心越折越小,人就越来越孤独。

亲情感缺失的孩子,往往会出现程度各异的行为失范或越轨现象,譬如胆小怕事、内心空虚、性格孤僻、自卑自怜、焦虑偏激、语言障碍、社交障碍,乃至行为怪癖、性情暴戾,等等。长大后,很多人陷入孤独,生理或心理渐生病变,重者甚至会成瘾,自杀。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多。

《深圳晚报》曾登载过这样一篇报道,让人平添伤感:

麻省理工学院(MIT)斯隆管理学院28岁的中国女留学生郭衡(化名),于当地时间10月26日被发现丧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校外公寓内,目前死因不明,但警方表示不排除自杀可能。

一个如此优秀的女孩子,为什么选择在如花的年纪停止绽放呢?她说,小时候,她不快乐。

在郭衡的一篇博文里,她是这样描述自己的童年生活的:

小时候,家里生活困难,三岁的时候,我便离家,开始了一个星期只能回一次家的独立生活。在幼儿园里面,我经常是感到恐惧的。我没有朋友,而我又是那么可笑地自闭和敏感。别人随便对我说点什么我就当真,于是逆反和打击心理非常强,小学的时候常常跟班里的男同学打架。这种没有朋友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了初中。可是,好不容易交了四个女生好朋友,还都被我气走过。

当然,导致这个女孩过早凋零的原因也许有很多。譬如学习上的巨大压力、糟糕的人际关系、不顺遂的爱情,等等,但不难看出,童年时期的糟糕记忆对她的性格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是不是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呢?

如果没有童年时孤独的痛苦记忆,如果她的性格再健康一点,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那些极度孤独的人,都有不堪回首的童年

01.

著名畅销书作家张德芬说,“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一辈子的”。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家庭的影响会在他身上刻下入骨的印记。

大多数童年灰暗的孩子,长大后都活得很挣扎。尽管他们表面看去风轻云淡,甚至在人前光芒四射,实际上内心千疮百孔。

迈克尔·杰克逊走了,众所周知,这位世界级偶像的人生并不快乐,他不止一次地说过:“我是人世间最孤独的人。”

他说:“我根本没有童年。没有圣诞节,没有生日。那不是一个正常的童年,没有童年应有的快乐!”

杰克逊5岁那年,父亲将他和4个哥哥组成“杰克逊五兄弟”乐团。他的童年就是“从早到晚不停地排练、排练,没完没了”;在人们尽情娱乐的周末,他四处奔波,直到星期一的凌晨四五点,才可以回家睡觉。

童年的杰克逊,努力想得到父亲的认可,他“8岁成名,10岁出唱片,12岁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冠军歌曲歌手”,但却仍得不到父亲的赞许,仍是时常遭到打骂。

心理学家说,12岁前的孩子,价值观、判断能力尚未建立,或正在完善中,父母的话就是权威。当他们不能达到父母过高的期望而被否定、责怪时,他们即便再有委屈,但内心深处仍然坚信父母是正确的。杰克逊长大后的“强迫行为、自卑心理”等,应当和父亲的否定评价有关。

父亲还时常嘲笑他:“天哪,这鼻子真大,这可不是从我这里遗传到的!”杰克逊觉得这些评价让他非常难堪:“真想把自己藏起来,恨不得死掉算了。可我还得继续上台,接受别人的打量。”

其后,迈克尔·杰克逊的“自我伤害”——多次忍受巨大痛苦的整容,也应当和童年的这段经历有关。

杰克逊在《童年》中唱道:“人们认为我做着古怪的表演,只因我总显出孩子般的一面……我仅仅是在尝试弥补从未享受过的童年。”

杰克逊说:“我从来没有真正幸福过,只有演出时,才有一种接近满足的感觉。”

曾任杰克逊舞蹈指导的文斯·帕特森说:“他对人群有一种畏惧感。”

他和猫王的女儿莉莎结婚,当时轰动了整个世界,但两人的婚姻生活并不愉快,莉莎说:“对很多事我都感到无能为力……感觉我变成了一部机器。”后来,他又与黛比结成连理,但幸福的日子持续也并不长,3年后两人离婚;之后,他又与布兰妮交往甚密,但布兰妮却一直强调:我们只是好朋友。

杰克逊直言不讳地承认:“没有人能够体会到我的内心世界。总有不少的女孩试图这样做,想把我从房屋的孤寂中拯救出来,或者同我一道品尝这份孤独。我却不愿意寄希望于任何人,因为我深信我是人世间最孤独的人。”幼年时期留下的阴影在他的心里挥之不去,最终使他走上了不归路。

“每个人生理上的童年终将消逝,但心灵的童年总会伴随终生。”童年不幸的孩子,也许终其一生都活在不幸中。

人的思维是这样的:他在潜意识中把自己想成什么样,最终就会变成什么样。潜意识决定一个人是痛苦还是快乐。如果孩子对童年感到痛苦,童年潜意识就会把这种痛苦植入内心深处,很难被拭去。

而孩子的童年什么样,决定权在你。

02.

儿童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儿童时期与父母的关系模式,决定他长大以后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并且孩子年龄越小,这种影响就越大。

很多家长,怎么看都是非常好的父母,但是,也许只是在某一阶段没有满足孩子被充分爱和关注的需求,那么尽管此后他们一直对孩子关爱有加,但孩子的潜意识里还是会留下“父母不好”的印象。

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儿童时期是一个人最脆弱的时候,几乎一切事情都需要亲人的帮助和照顾,如果这个时候父母没有及时出现,他就要独自面对饥饿、恐惧、冰冷和黑暗。这时,孩子幼小的心灵会很主观地形成一种结论:我被父母扔给了黑暗,他们不是好父母。

当然,多数情况下,如果父母能够及时做出弥补,给予孩子充足的爱和关注,孩子的这种“不良印象”会被“好印象”逐渐取代。但倘若亲子关系持续不融洽,孩子在家中感受不到温暖和爱意,这种“不良印象”就会被持续加深,最终,深陷孤独的孩子会偏执地认为:“我痛苦,都是别人的责任!”他甚至会因此仇视所有人。

03.

2007年4月16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恶性校园枪击案,枪击造成33人死亡,枪手本人开枪饮弹自尽,枪击案疑犯为23岁的韩籍青年赵承熙。

认识赵承熙的人都说,他完全拒绝对任何人敞开心扉,不管喜怒哀乐,脸上都没有任何表情。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言人拉里·辛克尔说,赵承熙是个“独来独往的人”,学校很难找到关于他的信息。

一个“孤独者”——这是大多数人对赵承熙的评价。从小到大,他一直很少与同学交流,更别提在一起玩耍。他几乎不在课堂上发言,高中英语课时,老师要求学生朗读课文,赵承熙总是低着头不说话。老师提醒他,不朗读就要被评不及格,他才开始用“低沉、古怪”的语调读出来。他因此受到同学的嘲笑,这使得他变得更加寡言少语,乃至成了一个“从不说话的人”。

来到美国读大学以后,“他总是相当地安静,有点怪异”。尽管室友们尝试与他说话,但只能得到只言片语的回答,后来,赵承熙干脆就不再说话了。就这样,他孤独地生活在一个6人寝室,孤独地生活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26000个学生中。

尽管当时媒体对这起惨案的报道铺天盖地,但很少有人触及赵承熙的童年生活。不过,在赵承熙留下的剧本中,我们似乎可以读出一些值得深思的东西。

在赵承熙写的剧本里,男主人公是一个叫约翰的孩子,剧本所反映的主题是约翰与继父之间的仇恨。但事实上,赵承熙没有继父,他家庭中的父亲就是生父。由此可以推断,在赵承熙的内心里,自己与父亲的关系很不好,爸爸的形象非常糟糕,甚至已经达到了“继父”的程度。

那么,他和妈妈的关系又如何呢?可能也不怎么样。赵承熙的舅舅说,刚刚移民美国时,赵承熙就被诊断出患有孤独症,但是他母亲并未重视这件事。

虽然自认是孤独的,但赵承熙并没有放弃对爱情的追求,他爱上了漂亮的师妹艾米莉,但艾米莉并不爱他。也许从那一刻,赵承熙内心中唯一的光——爱情,也被黑暗彻底淹没。长久以来的病态独孤与忧郁,最终令他“走火入魔”。

回顾这些人间惨剧,真的让人心情非常沉重。但更让人感到沉重的是,也许有无数个孩子,正经历着像迈克尔·杰克逊、赵承熙一样的孤独。只是,他们的父母依旧茫然无知。

我们不能说,杰克逊、赵承熙式的悲剧完全是由父母导致,但倘若他们的父母能够及早调整相处方式,也许就能将这些悲剧消弭于无形。

04.

如果一个孩子很认真地说,他享受孤独,那么几乎可以肯定,这个孩子一定存在某种程度的心理问题。可以说,孤独只是他为自己竖起的心理壁垒。通俗地说,他把孤独当成了自我保护的方式。

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由于没有学会使用正确的方式与人相处,要么很容易在人际关系中受到伤害,要么很容易伤害别人。

通常,孤独的人会两者兼而有之:他们不善于维护关系,容易伤害别人,于是导致被疏远、被排斥,而疏远与排斥对任何人来说无疑都是一种伤害——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终,他们索性把自己与外界隔绝起来,只是为了让自己不再受伤。

但事实上,越是孤独的人,越渴望亲密关系。

然而,对于老师、同学、朋友、同事等普通人际关系,他们压根不抱什么希望,因为在一次次的人际挫折中,他们早已心灰意冷。

原本,亲情关系应该是他们最踏实的情感寄托。但他们的孤独感往往又来自于童年时期的家庭阴影,此时他们已对父母失望至极,只有将这份深深的渴望转移到一种未来的亲密关系上——伴侣关系。

由此,他们几乎将全部的情感和毕生的追求,都放在了建立一个完美的伴侣关系上,一旦这个关系受阻或是破裂,无法再安抚他们孤独而敏感的心灵,他们就会彻底陷入绝望,歇斯底里,步入崩溃。

这也许就是很多人为情所困走向极端的心路历程。

病态犯罪者,普遍都有糟糕的双亲

01.

我们经常会说,人是社会性动物。事实上,这样说根本不能表明关系对我们的重要性。准确地说,关系就像衣食住行一样与我们密不可分。我们对关系的渴望,就像必须拥有衣食住行一样。

所以,不管童年经历了什么,长大以后,每个人都会努力尝试去建立完美关系。

通常,一个孩子只有拥有好的内在关系模式,即他与父母的关系一直健康美好,他才能够掌握与人交往的正确方式,才能比较轻松地把自己的社会关系变得和亲情关系一样。

相反,如果孩子拥有一个非常差的内在关系模式,即他与父母的关系一直非常糟糕,那么可以预见,他基本会将这个关系模式带入社会关系中,就像前面说的那样,这样做只会让自己在关系中受伤或是伤人。

比如,假如一个父亲崇信棍棒教育,经常对孩子呵斥打骂,那么这个孩子长大以后,他要么“受虐成为习惯”,变成一个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人;要么“认同暴虐的父亲”,变成一个性格急躁、有暴力倾向的人。前者令他容易成为别人的伤害对象,后者令他容易对别人做出伤害行为。总而言之,都会导致一点:他很难与别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通常,孩子在家庭中起码会与一个人关系不错。比如,爸爸不好,但妈妈很好;妈妈不好,但爸爸不错。这样一来,在决定孩子生长的亲情关系中,总有一个是比较稳定良好的,那么孩子还有机会步入成长的正确轨道。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如此幸运。扪心自问,你与你的爱人都合格吗?或者至少有一人是合格的吗?如果这个答案是完全否定的,那么孩子的内心一定非常糟糕。

02.

美国FBI心理分析专家调查过100多名暴力重罪犯,最终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这些人不仅普遍有一个暴力型的父亲,还有一个非常差劲的母亲。这种糟糕的家庭关系导致他们内心混乱阴暗,他们在父母身上学到的主要是攻击和仇恨,而不是温暖和宽容。

在美国,曾发生过几起连环杀人案,被改编成多部电影,比如,《惊魂记》《德州电锯杀人狂》。这几部电影的原型人物叫艾德·盖恩,是美国犯罪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连环杀手之一。我们知道,被搬上大荧幕的真实罪犯很多,但同时成为几部好莱坞一级大作原型的,只有艾德·盖恩一人。

日常生活中的艾德·盖恩被大家认为是安静、内向、害羞的,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人生遭遇,让原本内向害羞的小镇农夫裂变成如此可怕的一个人?我们试着走进艾德·盖恩恐怖而脆弱的内心世界。

艾德·盖恩的父亲是个酒鬼,酒对他来说才最重要,而不是孩子。

艾德·盖恩的母亲是个极其苛刻而且狂热的教徒。

他还有一个哥哥。

在艾德·盖恩很小的时候,他们举家搬到威斯康星州的平原镇,在一处偏僻的农场定居下来,这里隐秘性很高,平常不会有人来。

艾德·盖恩的母亲一再恐吓自己的两个儿子:“女人是非常危险的!沉浸女色是极不道德的!”她想方设法压制儿子们对异性自然而然的兴趣,艾德·盖恩因此终身未娶,也未亲近过任何女人。

进入学龄期,艾德·盖恩被允许去学校读书,但母亲明令禁止,不许他结交任何朋友。孤独的艾德·盖恩总是坐在教室的角落里,学校对他来说只不过比家更大一些、人更多一点,除此以外,别无其他。年幼的艾德·盖恩本能地认为母亲的话是对的,他只好孤立自己。

没有任何朋友,对异性毫无感觉,艾德·盖恩的内在关系里只有酒鬼父亲、严苛的母亲和与自己一样孤独的哥哥,他因此形成了异常孤僻和不谙世事的性格。

艾德·盖恩的生命前期还算平静,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家农场工作,偶尔去镇上打打零工,在小镇居民的眼中,他只是个非常安静、非常害羞、有点古怪的年轻人。

平静的生命最终被接连的变故打破,他的父亲、哥哥、母亲相继离世,艾德·盖恩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他的生命里再没有一个亲人,也没有同伴,更没有妻子和儿女,他此时唯一拥有的,是无边无际的空虚和孤寂。

艾德·盖恩无法承受这一切,他把母亲的尸体保留在家中,好像她从未死去。与母亲尸体朝夕相伴的日子,触动了艾德·盖恩对女性的原始渴望,在这种畸形欲望的驱使下,艾德·盖恩开始挖掘坟墓,将那些刚刚离世的尸体带回家中,让女孩们以另一种方式与自己相伴。最终,艾德·盖恩一步步走上了“屠夫”的道路。

由于患有慢性精神障碍,艾德·盖恩最终被判无罪,但是被送到了精神卫生研究院,直至走完余生。据说,那才是他生命中最快乐的一段日子。

艾德·盖恩是令人恐怖的,也是令人同情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只是个可怜人。他从小就被关在糟糕的父母建造的一个硕大的心理囚笼里,阻断了他与正常人的情感交流,他即使没有犯罪,也如同生活在地狱中。

然而,这不是特例。

03.

亨利·李·卢卡斯的父亲因为事故导致双腿残疾,失去了工作能力,并开始酗酒。他的母亲则是一个有严重暴力倾向的女人,亨利和父亲成了母亲发泄怒火的对象。

亨利是在母亲的咒骂和殴打中长大的。他遭受的残酷虐待恐怖得令人难以想象。

有一次,亨利在游戏中不小心被刀戳伤左眼,伤势非常严重,但母亲却无动于衷地任他挣扎好几天才带他去看医生,最后医生只好以人造眼球来代替他的左眼。

还有一次,因为一件小事,母亲用木棒狠狠敲击亨利,头骨破裂的亨利整整昏迷了三天,才被母亲带回家的男友柏尼坚持送医而捡回一条命。但是,他的大脑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损害,这有可能是亨利以后精神分裂以及其他冷血行为的原因。

在母亲高兴的时候,她会把亨利打扮成一个小姑娘的样子,让他穿上女孩的衣服去上学。毫无疑问,亨利会遭到同学们的嘲笑,这就彻底摧毁了一个男孩的自尊和自信。亨利后来的双性恋倾向,大概可以从这件事上找到原因。

亨利的生活中没有娱乐,只要是带回家的小动物都会被母亲用各种方式杀死,大概是从这时起亨利开始觉得生命很不值钱,所有的快乐都是不真实的……在爸爸去世后,他开始偷窃。

在亨利23岁的时候,似乎有了一个成为正常人的机会。他结识了一个叫莎拉的女孩,不久之后,他们订了婚。可他的母亲反对亨利和任何一个女孩交往,她希望儿子永远是自己的玩具。但亨利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想法,并且敢于反抗了。最后的结果是,莎拉认为自己日后难以和性格如此乖戾的婆婆友好相处,于是主动离开了亨利。

这件事成了亨利人生的转折点。在警方的档案上,这是亨利的第一个犯罪记录——由于女友的离去,愤怒的亨利失去了理智,而且从此再没有恢复过来。在和母亲的争吵中,亨利杀死了她。

在这桩案件里,法官和陪审团接受了辩方精神病专家的意见——亨利患有精神分裂症。法庭宣布,亨利将在精神病院里住上40年。

渐渐地,亨利被人们淡忘了。他仅仅在精神病院里待了10年,医生们相信他已经恢复理智。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亨利并没有从疯狂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尽管表面上看他似乎正常了。于是,亨利获得了假释。

这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悲哀的错误判断,从此,亨利·李·卢卡斯开始了他疯狂的犯罪。

04.

几乎所有病态的犯罪者,都有一个不幸的童年。在艾德·盖恩和亨利·李·卢卡斯那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一个孩子如果能保持心理正常,那才是奇迹。

也许你觉得这样的事情有些耸人听闻,自己并不会这样糟糕地对待孩子,但不要掉以轻心。英国剑桥大学犯罪学专家大卫·法林顿博士这样提醒父母们:

——人如果在童年受到任何虐待和忽视,长大以后就很可能有犯罪倾向!

——无论何种程度的肉体暴力或精神暴力,都会给儿童内心埋下仇恨的种子!

按照心理学的解释就是:人会以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哪怕只是自认为的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对待别人。

伴随而来的逻辑就是:我们今天对待孩子的方式,很可能是将来他们对待我们或其他人的方式。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些童年不幸的孩子往往都有心理障碍。

尽管一些饱受孤独与摧残的孩子长大后看上去与常人无异,但他们大多带着隐藏的伤疤,其形式有时候是无以复加的孤寂,有时是根深蒂固的自卑,有时是潜藏心底的愤怒,会隐晦地表现出儿时的伤痕或孤独。在成年以后,他们之中一些人会竭力对自己进行心理补偿,方式就是:让自己更冷漠无情、更愤世嫉俗、更霸道暴力、更容易随心所欲做坏事,并且倾向于心怀怨恨,寻求报复或暴力征服。

换而言之,如果一个人在生命成长的关键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尊重,尤其是在童年时期,那么他们有能力以后,会竭尽所能地确保别人重视和尊重自己,哪怕是无底线取悦或强迫,哪怕这种“尊重”和“重视”里包含了厌恶、恐惧和憎恨。

也许你的不经意,已将孩子推向冰冷孤立

01.

多数人都有一个很大的误解,认为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高,是因为他本身的优秀,即这个人有很多优点或成就。

事实并非如此。稍微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有些人尽管外在条件看起来已经非常不错,但他就是很自卑。这是因为,尽管自我价值感的高低与外在条件有些关系,但主要还是取决于他能够获得多少爱。不管一个人外在条件有多么优越,只要他曾在获取爱这方面遭受过严重挫伤,就一定会有某种程度的自卑。相反,不管一个人看上去多么普通平常,只要他的生命里充满爱,他就会非常自信。

用心理学来表述就是,自卑看上去是源于某方面的缺陷或缺点,实质上,是源自内心对自己不能获取爱的深深忧虑。

并且,自我价值感的形成,有一个关键期,就是儿童时期。瑞士心理学家维雷娜·卡斯特在她的力作《克服焦虑》一书中强调:

我们认为,对婴儿必须表现出爱和关注,这样他才会感觉舒适并且得到很好的发展。如果孩子因太少受到关注而不安吵闹,亲近对象又总是不能及时给予抚慰,那么就会削弱孩子最初的信心,而这种信心正是形成足够稳定的自我价值感的基础。

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没有给予他足够的爱与关注,没有充分向孩子表明,他是一个值得爱的人,那么孩子对于自己和这个世界的信任就会不完整。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也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稳定的自我价值感,是否能够正确处理社会关系,主要取决于儿童时期能否与抚养者交换快乐的感受。

02.

不久前,我曾被一个孤冷愤怒、委屈而又卑怯的眼神深深地震撼到了,那只是个七八岁的孩子。我不是个爱管是非的人,但那天还是忍不住和那位妈妈谈了谈。

那天,陪着儿子川川在广场玩耍。附近有两个小男孩,不知什么原因打了起来,大一点的反而被略小的孩子狠狠抽了一巴掌,嘴里还骂着脏话。小宝的妈妈看到以后赶紧过来拉小宝,但没有对大宝表示任何的歉意,也没有对小宝做出任何的指责。

受了委屈的大宝用充满期待的眼神看着小宝妈,怯怯地说:“阿姨,他打人,还骂脏话!”

“阿姨一会儿教训他。”小宝妈妈敷衍了一句就带着孩子离开了。

看着那对母子离开的背影,大宝羞愤的小脸涨得通红,他眼神中的愤恨慢慢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无助、失望、寒冷、怯弱和自卑。我的心瞬间揪了起来,他虽然不是我的孩子,我甚至不认识他,但看到他孤独而倔强地站在那里,像个受伤的小兽,独自舔舐着伤口,我心疼地急忙四下寻找孩子的妈妈,希望她能快点来安抚这颗敏感脆弱似乎正在封闭的心灵。

终于在不远处,我看到两个正在聊天的女人,她们也看向这里,其中一个女人说:“你看,他就是这样,和谁都玩不到一起去,在家里也是这样子,脾气拧着呢,真替他犯愁。”

只这一句,我完全明白了,孩子那种孤独、无助、自卑的眼神来自哪里了——“妈妈,你就是这样看我的吗?我需要你的时候,你为什么总是在别人面前贬低我?”或许此时此刻,孩子的心里正在悲伤地呐喊着。

看着孩子复杂而黯淡的眼神,我觉得这孩子的内心已经开始有裂痕了,心中的温暖正被一次又一次地撞击而冲散。

过了好半天,孩子的眼睛里依然噙着泪水,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幽怨卑怯的眼神在与妈妈视线接触的瞬间立刻变得那样暴戾而倔强。

03.

“思聪,回家了!”孩子妈妈聊完天走了过来。

“我不回去!你自己回去吧!我想回去的时候一个人会回去!”思聪明显是在赌气。

思聪妈妈见我正在看着他们,尴尬地笑了笑,说:“这孩子就是不听话!”

我实在无法淡定了,忍不住但仍微笑地说道:“其实你应该及时帮他疏导情绪,如果孩子受了委屈需要你的安抚,而你没有给他,慢慢地孩子就会不和你沟通了。现在他还小,如果让他形成这种心理隔阂,将来你们的沟通会越来越困难。”

“现在就是这样啊!”思聪妈妈听了我的话好像遇到了知音,“他现在就像个闷葫芦,经常无缘无故地闹脾气,问他为什么也不说,您说该怎么教才好?”

“但是我觉得,这不完全是他的错。我这样说您别生气,我觉得是您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责任。之前您和孩子是怎样相处的我不知道,但刚刚的情况我觉得您应该及时走过来,在他需要你的时候及时安抚他、开导他,别让他觉得自己受欺负时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否则这些小心结都郁积在心里,他只会越来越封闭自己。”

“他和别的孩子打架,我向来都是骂自己家孩子的,总不能说别人家的孩子不好。”看着她不以为然的神情,我简直要晕倒,多么熟悉的画面,多么无知的原则!我们这代人从小不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中长大的吗?难道父母在我们身上留下的懦弱的烙印,还不足以让我们深思吗?

“孩子的事情,并不一定要分清对错。”我耐心地说,“但至少你应该让他感受到,你是关心他的,让他有一个舒缓坏情绪的倾诉对象,而不是一个人把坏情绪都憋在心里。我在这里也有一会儿了,真的觉得他很让人心疼。”

转过头,我看着思聪,轻轻地问他:“能告诉阿姨,刚才是怎么回事吗?”

“我想跟他一起玩,他不愿意,就打人,还骂脏话,他是个坏孩子!”思聪的声音比刚才响亮多了,而且头也抬了起来。

“阿姨也觉得他不对,但思聪表现得非常好。他比你小,你打得过他却没有打他,也没有骂他,你不仅懂礼貌,还知道忍让,阿姨很佩服你呢!他应该向你学习。不过阿姨觉得你还不够勇敢。”

“为什么?”思聪不解地问我,“因为你没有告诉他,打人、骂人是不对的。作为小哥哥,你应该帮助他改掉缺点,那你想不想让自己更勇敢一点呢?”

“我想。”思聪挺了挺胸膛。

“那下次遇到他,咱们就勇敢地原谅他,并告诉他,打人和骂人是不对的,好不好?”

“好!”思聪响亮地回答,虽然脸上的泪痕仍在,但情绪明显比刚才好了很多。

“谢谢你,还是你有办法。平时我们的确很少和他这样说话,他太淘了,脾气又拧,不好管教。”

“我觉得不一定是他脾气拧,而是你的沟通方式应该适当改变一下,对小孩子,我们不一定要去评判他的对错,这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和关爱,让他的内心能够得到及时的安抚,情绪能够得到及时的舒缓,让他觉得自己有人疼爱,不是孤单的一个人。这样一来,孩子就愿意亲近你、相信你,愿意对你说心里话了,这样他也能够逐渐学会怎样与同龄人沟通了。”

思聪妈妈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我不确定思聪妈妈是否真的同意我的说法,或者能够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但仍希望透过这件事她能够有所触动,毕竟孩子的未来如何,现在仍攥在父母手里。

04.

我们的孩子,在没有完全看清这个世界之前,在无法客观地评价自己之前,他对自己的认知,主要来源于父母。

从孩子脱离母体来到这个世界开始,我们抚摸孩子的方式,我们对待孩子的语气、语调,我们看孩子时的眼神以及孩子哭泣时我们的反应,我们平时对孩子的评价,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比较完美的父母比较容易塑造出自我价值感高的孩子。他们给予孩子的爱温暖如春——“无论我是否优秀,他们都爱我,我永远都有人爱,不会孤独,我是有价值的”,自信因此而树立。

与之相反,问题父母往往会令孩子觉得自己很无用,很孤独。因为他们与父母之间没有对等的交流,他们被要求必须顺从父母的要求和各种规矩的约束,一旦犯规就会遭到指责和惩罚。他们渴望父母的理解和爱护,渴望在心情不好时得到父母的陪伴和安慰,渴望在遇到难题时得到父母的鼓励和帮助,渴望在受了委屈以后父母能够及时安抚并为自己辩解,然而问题父母并不会给予他们这么多。他们只能在自己的世界里感受着孤独,顺便把自己贬低得一无是处。

这样的孩子必然无法很好地融入社会,也容易变得自甘堕落,他的大部分潜力都得不到发挥,最终也就真的成了一无是处的人。

然而,这究竟是谁的错呢?

孩子更需要爱,请告诉孩子你爱他

01.

孩子们需要爱。尽管每个人都需要爱,但是孩子更需要。

这就像一棵新生的树苗比一棵长大了的树更需要阳光和水分一样。孩子得到爱,才能去爱别人;得到爱,才能去爱生活。正如蒙台梭利所说:“没有爱,一切都是枉费。”

父母们可以为孩子做的最容易但是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让孩子知道你有多么爱他。有些遗憾的是,许多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很爱他,而这种情况恰恰是因为父母没有向他们传达爱的信息。

同事家的女儿性格孤僻,神色忧郁,在别人面前总是很少说话。同事领着女儿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告诉她,也许是她含蓄、内向的表达方式影响了孩子,试着对孩子说“我爱你”可能会有所改变。

同事半信半疑,又觉得“我爱你”三个字有些说不出口,于是,找了个机会,在孩子面前说了句:“孩子,你别看妈妈没说过什么,其实,妈妈是很爱你的。”想不到孩子听完后愣住了,眼睛里闪着泪光,半晌才说出一句:“我从来不知道你爱我,我还以为你根本不爱我呢!”

同事在向我讲述这件事的时候,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那时川川还没出生,记得听完同事的叙述以后,我的第一点感受就是:将来一定要明明白白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他的人。

咱们中国人讲究含蓄,讲究“此处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但问题是,我们现在面对的是孩子呀!孩子的解读能力有限,真的是你不明说,他就不懂。

真的也不明白,在孩子面前,我们有什么可扭捏的呢?爱孩子,就应该告诉他,不能只藏在心里。倘若孩子无法体会到我们的爱,他会觉得自己是个孤独的个体,会自然而然地和我们拉开距离,亲子关系因此出现隔阂。于是孩子有问题不和我们交流,我们也无法发现孩子的问题,又何谈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呢?

如果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那真是我们做父母的最大的失败。

02.

受教于同事的经历,川川出生不久,我就经常抱着他对他说:“宝贝,我爱你。”

到川川一岁多时,我常和他做一种“亲子游戏”,我问川川:“爸爸妈妈最爱谁?”

川川会习惯性地回答:“宝宝。”

我再问:“宝宝最爱谁?”

川川则快乐地回答:“爸爸妈妈。”

因为从小就受到爱的熏陶,川川外出就知道爱护比他更小的幼儿。川川两岁多时,说过一句话:“大家都喜欢我。”这让我觉得很欣慰,因为这正是我努力希望孩子明白的事情。

川川上小学,有个别家长经常找老师“套近乎”,给老师送礼物,请老师多关照孩子。但我从没这样做过,因为我相信对自己有信心同时对别人充满爱心的川川,完全可以凭着自己的表现赢得老师的喜爱。

元旦的时候,川川想给老师送张贺卡,却不知该写些什么。我先问清楚他想对老师说的话,然后帮川川写上:“老师,我爱你。”老师收到贺卡后,对孩子说她很高兴、很感动。学期结束时,在川川的《成长纪念册》上,老师对他的评价是:“你通情达理、聪明好学、积极进取、表现欲强。特别是你有着美好的情感世界,对每个小朋友都很友善。你是我们班小朋友的骄傲。”

孩子如果对自己得到的爱感到满足,他的心中就会充满种种美好的感情,不必任何说教,他就能自然融入周围的世界,获得别人的喜爱。

爱孩子,有时就是这么轻而易举,我做得到,你也一定做得到。

03.

爱孩子,就应该告诉他,让他知道,无论他做错了什么事,无论他的成绩好坏,无论别人是否看得起他,爸爸妈妈永远都爱他,他永远是爸爸妈妈最珍爱的宝贝。那么,孩子永远不会孤独,他就有了面对失败和磨难的勇气和自信。因为他知道,哪怕全世界的人都不喜欢他,都不接受他,至少还有父母爱他,还有一个温暖的家永远在等待着他的归来。相反,孩子如果认为父母不喜欢自己,就很容易得出“我不讨人喜欢”“没有人爱我”的片面结论,从而影响其性格的健康发育,甚至会影响其一生的幸福。

我们的温暖、值得依赖的反应,会给孩子安全感,使他更敢于探索,更敢于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他会更自立,建立更好的生活圈。现代教育研究表明,感受到被爱的孩子,有更好的社交能力,工作学习起来也更有热情。所以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表达我们对孩子的爱,让孩子沐浴在爱的阳光中。

现在,我依然会时常告诉川川,爸爸妈妈很爱他。每天孩子放学以后,我都会陪他在小区的花园里散步。看着他一天天强壮的体魄,和那张永远带着欢笑的小脸,我由衷地感到欣慰。他是那样幸福,那么可爱,以至于让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显得那样地不够,这就是为人父母的生命的意义吧。

前些天带川川去书店,给他买了一本绘本图画书,叫《猜猜我有多爱你》,川川很喜欢看。书中的小兔子很认真地告诉大兔子“我好爱你”,大兔子马上回应小兔子说:“我更爱你!”小兔子伸长手臂说:“瞧,我有这么爱你。”大兔子也伸长手臂说:“瞧,我有这么爱你。”小兔子又伸高了手臂说:“瞧,我有这么爱你。”大兔子也伸高了手臂说:“瞧,我有这么爱你。”

小兔子的手臂永远没有大兔子的长,就像孩子的爱永远没有父母的深。可是如此一来,不仅能让小兔子确定大兔子很爱自己,它更希望自己的爱能够胜过大兔子的爱。

再忙也别忘陪伴,别让孩子习惯孤单

01.

川川两岁多的时候,有一天,我正在整理文稿资料,他在沙发上摆弄自己的玩具。屋子里静静的,只有小家伙偶尔发出一点声响。突然,小家伙跑了过来,摇着我的胳膊说:“妈妈,我好孤独啊,你陪我玩会儿吧。”

孩子正是咿呀学语的时候,小嘴里时不时冒出一些大人话,一开始,我和他爸爸还都挺惊奇,继而觉得充满童趣,很明显,孩子是见样学样,不是从我们身上学来的,就是从电视里学来的。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了。而这次,孩子的话却让我的心猛然一颤:一个两岁多的孩子,他哪里理解得了什么是孤独,却已经在感受着孤独了。

川川会走以后,我最初是常带他到户外玩耍的。附近的人民公园,是川川的乐园,对他来说什么都好玩:蓝天白云、花鸟鱼虫,还有和他一样蹒跚学步的小伙伴。孩子在公园里,就像鱼儿在水中畅游一样,那么生动,那么活泼,那么快乐。入冬以后,去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了,天气寒冷,时常有风,只好将孩子圈养在屋里。我也似乎总有做不完的事情,又想看看书、写写字,只好让他独自玩耍。

我开始责备自己,没有用心爱护他,要么把他交给电视和玩具,要么给他一支笔,任他在写字板上乱涂鸦。久而久之,两岁多的孩子对动画片产生了依赖,动画片一直播放着,他却未必会看,只是需要那种声音,那种氛围,这不就是孤独吗!就像成年人一样,如果孤寂空虚,也喜欢拿着遥控器乱按,不是寻找什么喜爱的剧集,只是想弄出点声响陪自己。

我收起思绪,收起那些自以为重要的事情。为人父母,没什么比让孩子快乐成长更重要。在孩子无法独自寻找玩伴之前,我就是他最忠实的玩伴。

对于孩子,往往我们只关注了他们物质上的需求,事实上,对于孩子而言,最大的关爱不是物质的满足,而是心灵的陪伴。

02.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事情是,父母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

现代社会的节奏逐渐加快,一些父母忙于事业而无暇照顾孩子,有时候一周也抽不出一天的时间来陪伴孩子。这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是很不利的。

孤独的时候,谁都想有个人陪伴,尤其是孩子。孩子所希望的,也许仅仅是爸爸妈妈能多陪自己一会儿,给自己讲个童话故事,就这么简单。经常疏于陪伴孩子,无论我们的爱有多深,孩子都难以被打动,因为他已经习惯了独自玩耍。所以不管你有多忙,坚持多陪陪孩子,不要让孩子在孤独的世界里一个人行走。

在孩子的心里,爸爸妈妈的身边才是最安全的港湾,而带给孩子伤害最深的,不是生活环境的窘迫,也不是疾病造成的痛苦,而是来自父母的疏远感。这是一种永久性的心灵伤害,当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时,再想去弥补与孩子的情感隔阂,往往漫长而艰辛。

倘若孩子在幼年时期无法得到父母应有的陪伴,就会在孤独的世界里悲伤地长大,这样的孩子,内心是非常孤独和脆弱的,一经生活骤变,肯定要出问题。

波兰著名电影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回顾自己的童年时说:“人的一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童年吃早饭时拍你手的那个人,即你的父亲、你的祖母或你的曾祖父。还有你的家庭背景,这一点很重要。4岁时,因你吃早饭时淘气而打你的那个人,后来会把第一本书放在你的床头柜上,或者在圣诞节时送给你,而这些书塑造了我们,它们教给我一些东西,使我对一些事情有些敏感。我所读的书,特别是童年读的,塑造了今天的我。”

显然,童年经历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03.

想想我们做父母的,一天有多少时间给了孩子?试问一些问题:“今天你和孩子聊天了吗?你今天陪孩子读书了吗?晚上陪孩子吃晚饭了吗?和孩子一起解决学习问题了吗?你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了吗?你观察到你的孩子今天是快乐的呢,还是郁闷的呢?你的孩子喜欢和你无话不谈吗?你有多长时间没有拥抱和鼓励你的孩子了呢?”这些问题,想必很多父母都无法回答也没有做到吧。

看看我们都在做什么?“爸爸加班,儿子你自己打篮球吧。”“今天爸爸妈妈要参加一个聚会,儿子你去吃麦当劳吧。”“儿子,今天你去爷爷家吧,爸爸妈妈要去出差了。”

每天,作为父母的我们总是疲于奔命,忙于工作,忙于应酬,忙于自己的娱乐,而每次的借口好像都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物质生活更加充裕。长久以来,父母一直自我安慰: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才去这么拼命,等挣足了钱再来陪孩子吧。父母的确很辛苦,但是孩子的成长不会等到我们有钱了才长大。我们要挤出时间来陪孩子,不要等孩子出现了问题,才回忆起有好长时间没有陪孩子吃饭了,好长时间没有和孩子下盘棋了,好长时间没有和孩子聊聊天了。为了陪孩子,我们要尽可能取消一些应酬,多抽点时间陪陪孩子。

有些东西失去了就不会再回来了,孩子不是产品,不合格再重新回炉生产;孩子不是雕塑品,随随便便地由我们家长把不喜欢的部分刻掉。孩子的好习惯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和孩子在一起,是父母的责任,更是幸福的源泉!爸爸妈妈们,请尽量多抽出一些时间来陪陪孩子吧!你会发现原来你的孩子潜力无穷,你会明白孩子多么需要你,你会懂得没有什么比得上一家人暖烘烘地吃一顿晚饭那么温馨,你会顿悟什么叫生活在每一个不同的明天而不是重复昨天。

客观地说,现在的父母确实辛苦,养孩子对我们来说简直成了一件奢侈事,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甚至要倾注两代人的心血和金钱。所以只有不停地努力,希望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而我们却忘记了,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爱和陪伴。

作为一名母亲,奉劝百忙之中的父母们一句:爱孩子,就和他在一起,常常表达你对他的爱。这是身为父母最有价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