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一岁以内这样养:一位少儿心理咨询师奶奶谈育孙新理念
- 蒋爱珠编著
- 4005字
- 2022-10-28 11:26:08
01
特色的隔代教养
育孙之路,现状困惑
◇ 隔代教养古今中外皆有
有一天,看到一篇文章,我忍不住笑了,原来隔代教育在有些国家是被作为家训传承的啊。比如:
瑞典首富瓦伦堡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其中有一条:爷爷作为孙子的人生导师,传授智慧和经验。
诺贝尔名门世家居里世家教育子女十训,其中有一条:通过爷爷教育孙女,实现隔代教育。
美国儿科学会的育儿百科则提出:“作为(外)祖父母,当你看到新生儿的第一眼,你可能会产生各种情感:疼爱、惊奇、激动、喜悦等。不管你的个人情况如何,你都应该尽可能地在小宝宝的生命中扮演积极的角色。研究显示,那些得到过(外)祖父母看护的孩子,整个婴儿期以及以后都生长发育得更好。你的心中充满对孩子的疼爱,这会深深影响孩子的发育。随着你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不断增加,你与孩子之间会建立起持久的亲情,你会为孩子提供无价的疼爱和指导。”
在历史上,清朝康熙皇帝是由祖母教育长大的;奥运冠军刘翔是在爷爷奶奶家长大的;著名哲学家罗素是由奶奶带大的;文学家高尔基则是由外祖母进行启蒙教养的。就是在寻常百姓家,由隔代教养带出来的孩子,聪明活泼健康可爱的也随处可见。
“家有一老,胜过一宝”,四海皆准。中国特色的现代家庭教育模式显示,如何养育好0~1岁宝宝,已然成为家中六位大人的头等大事了。那我们隔代养育的现状如何呢?
◇ 现状、困惑和效果
身为独生子女的年轻父母,背负着事业、家庭和孩子的三座“大山”,压力之大,前所未有。几经时代变迁和洗礼的许多祖辈们,为了子女,为了孙辈,挑起了帮助子女培育第三代的重任,也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隔代教养。
早在2007年上海人口福利基金会对社会隔代教育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后来,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教授也做过此类调查。
结果显示:家有隔代教养的为总调查人数的约89%;令人尴尬的是,对其结果并不满意的约70%;家长中没有学习过如何教养宝宝这门学问的有95%以上;隔代家长对如何科学养育宝宝的知识,不甚了解的差不多是100%。
王教授认为,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然而,做家长的,特别是隔代家长们的现状,还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和孩子成长的需要。
因此,隔代家长如何更好地帮助子女培养宝宝,是现代教育中一个新的重要的理念。如不能与时俱进,与孙俱进,就有可能会产生三个问题: 一是因理念的落后,会影响到第三代的教养质量;二是因观念的冲撞,会影响到与子女的沟通和谐;三是因吃力不讨好,会影响到隔代家长的身心健康。
如何尽可能地减少这三个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呢?这是需要我们隔代家长和我们的子女共同努力的。但是这本书是从我们隔代家长,而不是从我们子女的角度写的。因此,子女的角度让子女自己来理解,我们隔代家长,就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去努力。当然,我们隔代家长的努力,也是非常需要子女帮助的。如果这本书也能给我们的子女们一点启发、一点帮助的话,那也是很令人高兴的。
新型的隔代家长,要成为与时俱进、与孙俱进的合格的隔代家长,合力打造新式的隔代教育,让隔代教育成为“特色教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启蒙教育,与子女一起把我们的第三代,培养成顺应新时代发展的、健康聪明快乐的小天使。
现有的隔代教养的形式有多种,比如:
入住式:大多是女方父母住到女儿家,全天候照料宝宝。
托管式:宝宝送到父母家,由老人带,周末领回家。
日托式:早送晚接,白天由老人带,晚上自己带。
轮流式:双方老人按照商量的时间表轮流带,如几天、几周或几月一轮换。
全托式:也就是留守宝宝,一年四季父母在外,由祖辈抚养。
不管是哪一种形式,我们隔代家长在帮助子女养育孙辈时,都要尽量地发挥我们的有利条件,克服我们的不利因素,避免一些问题的发生,更好地为培养健康快乐的宝宝添砖加瓦。
提高效果,扬长避短
◇ 八种有利因素
隔代家长内心的爱和亲情是最大的优势。隔代亲,亲在心;隔代亲,连着筋。这种骨肉情,能使宝宝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宝宝的安全感和对世界的信任感。
不少离退休的隔代家长,所享有的经济收入、医疗保障和住房条件,能使他们无后顾之忧。
身体健康,人际交往能力强,性格开朗,待宝宝慈爱宽容,更愿意全身心地教养宝宝。这是任何育儿机构或保姆不能替代的。
隔代家长大多数是50后、60后,甚至70后,受过初中以上的教育,很多还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传统美德,有能力给宝宝一些启蒙教育。不少老人还愿意并善于吸收新知识、新观念,有能力也愿意尝试,用现代家庭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养育宝宝。
隔代家长历尽几十年风雨,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并见多识广,对宝宝来说是一份很宝贵的财富和教材,能开拓宝宝更广阔的视野、心胸和智慧。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经验,使得老人更能细心观察宝宝的身心变化,及时与子女交流沟通。
自我价值的再次实现,能增加隔代家长的幸福感。成功的隔代教养是一种“三赢”:子女能放心地努力拼搏,获得更多的成功;孙辈能在祖辈浓浓的爱中,健康活泼地成长;祖辈减轻了离退休后的失落感,在教养孙辈中,感受到了自我价值和天伦之乐的幸福感。
“六十而顺”的隔代家长的心态比较平和,情绪比较稳定。生活的磨难让祖辈拥有一颗平和的爱心,对孙辈有一个比较合理的期望,如健康快乐地成长比啥都好。这给宝宝的心理发展提供了一个宽松、愉快而又温暖的环境。
祖辈“返老还童”的童心,有助于同宝宝的沟通和游戏,让祖辈更容易走进宝宝的心灵,建立融洽的感情交流。如“忘年交”之间的“悄悄话”“打钩钩”。
当然,隔代教养,好还是不好,也有争议。究竟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众说纷纭。那份调查报告显示,在隔代教养的现状中,大约有70%的家庭对结果并不满意。那么,为什么隔代教养,儿辈需要,祖辈愿意,孙辈喜欢,结果却不如人意呢?因为,隔代抚养也有需要克服的不利因素。
◇ 八种不利因素
隔代家长如果不能发挥上面所说的八种有利条件,那么,一些不利因素就会给隔代抚养带来尴尬,甚至伤害的局面。比如:
观念滞后。父母与子女的代沟是客观存在的。子女讲究新理念“网络”育儿,父母信奉老观念经验养孙。两代人共同面对大数据年代的10后、20后,在如何抚养宝宝问题上,很容易因不同见解而各持己见产生矛盾,使宝宝不知所措。另外,祖辈容易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新事物比较慢,影响宝宝创新个性的发展。
补偿心理。老人认为自己年轻时,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给子女很好的照顾,在抚养孙辈时,容易产生从愧疚到补偿的心理。这种补偿往往是事与愿违的溺爱,宝宝就有被“溺水”的危险。过分的溺爱和迁就容易使宝宝产生自我、任性等不良个性。
个体因素。老人自身的情绪状态性格特征如果没有根据孙辈的成长需要,进行适时适宜的调整或调节,往往会给宝宝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有的老人比较喜欢独居,不善人际交流,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宝宝,很容易产生社交恐惧、性格孤僻等心理偏向。
安全心理。老人与宝宝处于生命的两端。老人的精力能力有限,对充满活力的孙辈往往感到力不从心。为安全起见,有的就采用了“圈养”的方式,使宝宝成了暖房里的花朵。对宝宝过分保护,使宝宝产生强烈的依赖性,不利于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
圆梦心理。老人年轻时的梦想或对子女的梦想还留有遗憾,很容易把“龙凤”之希望投射到孙辈身上。如“虎妈猫爸”中的姥爷,他的“必胜诀”可是害了两代人啊!而最令人痛心的是小外孙女,在姥爷“争第一”的压力下,患了抑郁症。孩子肩负着两代人的梦想,很容易被压垮。
争宠心理。“4+2+1”的家庭模式,形成了六位大人的“团宠”。围着“小皇帝”“小太阳”转的现状造成了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极差,导致有的宝宝上小学了连鸡蛋也不会剥。甚至有的老人为了争宠宝宝而不择手段。2010年曾发生过一起四位老人为争宠而大打出手,导致一位老人死亡的极端案例。其实受伤最重的往往是孩子。
定位不妥。祖辈容易把儿子当老大养,把孙子当老二养,“隔代亲”过了线,越了位,忽略了子女的“亲子情”,有的甚至与子女争夺宝宝的爱。更不合适的是,在孙辈面前流露对子女的不满,这对孙辈是一种很大的伤害。
跟不上趟。当今社会新科技新事物发展之快、之多、之广,前所未有。祖辈普遍感到跟不上孙辈的趟,不仅有的思想观念不能与时俱进、与孙俱进,甚至有的无意中会把封建迷信的一些东西灌输给宝宝,影响了宝宝的健康成长。
成功的隔代教养,祖辈除了要充分发挥八条有利条件,尽量克服八条不利因素外,还需要明白五个问题。
◇ 避免五个问题
角色定位要准确。亲子教养是不可替代的主角,祖辈教养只应是配角。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孩子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的重要根基,祖辈对孙辈的爱是锦上添花,切忌做“大红伞”。
要处理好“三角恋爱”。中国式的祖辈、儿辈和孙辈的“三角恋爱”,是世上最复杂最微妙的“恋爱”关系。这种关系的如何,决定了这个家庭是否具有和谐温暖、健康积极的氛围,而这个氛围是关系到宝宝能否茁壮成长的阳光雨露。
不让子女做甩手掌柜。不少独生子女有了“独二代”,可自己的行为举止却还是个孩子。孩子养孩子,要么不懂养,要么不想养。在父母心甘情愿或无可奈何的包揽下,不少子女陪伴手机的时间远胜于陪伴孩子。
亲家应是隔代教养的“同盟军”。据调查,因亲家间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不同,在隔代教养的观念上、行为上,有一半左右曾发生过分歧、抵触,有的甚至伤害。如果两亲家两套教养,孩子易产生堪忧的双重人格。
维护子女在孩子中的“威信”。“威”是父母的教育权利,“信”是孩子对父母的敬佩和信服。这是一种难以估量的教育力量,包括家庭教育中的强制力、感召力和影响力。祖辈能积极地正确地维护儿辈在孩子心中的“威信”,是对孙辈最大的爱。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中提到一段话,也许对我们会有启发:“不要一味批评儿女和给出忠告,相反,要给予他们支持,并且尊重他们的做法,对他们有足够的耐心。要记住,他们现在已经为人父母了。当然,如果他们询问‘你认为我应该怎么做’时,你要提供建议。你可以与他们分享你的观点和方法,但是不要把你的意见强加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