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粮不够吃,要不,不革了?

  • 换唐
  • 淡尘001
  • 2085字
  • 2023-01-18 00:01:16

跟着张阿难来到显徳殿,见显徳殿内只有李世民一人,正伏案笔耕。

见李修齐到来,李世民放下手里的笔,起身走到案前,抬手遥指殿中,开口道:

“立知还记得上次你我二人在此地夜话?”

“不过半月前,立知又怎么会不记得,立知不仅记得,而且还正在为之行动着。”

李世民点了点头。

“一个时辰前萧爱卿前来寻朕,向朕坦言了。

朕很惊讶,朕很愤怒,可他又说了一些话,让朕觉得颇有几分道理。”

李修齐不言。

李世民继续说着。

“他言百姓们的利就如水池,若是我们将之攫取,那么剩余的就让百姓能分到的越来越少。”

李修齐没有打算去和萧瑀,甚至李世民去解释何为经济,何为提高生产力,因为这不是几句话就可以解释的,同时若是没有案例来示范,那么李世民也并不会相信,就会动摇,如同现在这般。

“不仅如此,他还提到了一个问题,也是让朕最担忧的一个问题。”

李世民看向李修齐,缓缓的说道:“那便是粮食的问题。

朕在想,若是以后有越来越多的百姓到作坊去做工,那么粮食由谁来种,剩余的人种出的粮食够不够百姓所需,有没有能力种出够百姓日常所需的粮食,这个问题,何解呢...

不若,立知,就维持目前的规模吧...”

李世民一脸失落,李修齐给他描述的未来让他太过心动,他也太想在他的手中开辟出那样的盛世。

即使会有变革,对于勇猛精进的李世民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他认为他的前半生经历过太多的场景要比所谓的变革来的汹涌。

不愧是萧瑀啊,李修齐感叹道。

萧瑀作为一个亡国皇家的后裔,他在唐朝的政治生涯,与唐高祖李渊的武德朝、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朝相始终。

始终在朝廷的权力中心。

他的主要作用和功绩是在武德朝。

进入贞观朝后,六遭罢相,大起大落,都是以忠诚亮直,不徇私情,不越法度而屡罢屡起。

以后,他的孙子、曾孙、玄孙辈以及从子(侄子)一支有八人为相,与唐朝相始终可谓兴旺发达,这在历史上是少见的。

纵观萧瑀的前半生。

萧瑀出生于后梁帝王之家,高祖父,是南朝梁武帝萧衍,曾祖父是昭明太子萧统,祖父萧詧,是后梁宣帝,父亲名岿,是后梁明帝。

萧瑀九岁那年,被封为新安郡王,姐姐是隋朝晋王杨广的萧妃,后跟随其姐进入长安。

善于学习和书写,个性正直,为人刚正不阿,光明磊落。

作为皇子萧瑀在父母的呵护、在无比优越的皇城江陵成长。

年仅九岁,封为新安王。

开皇七年,萧瑀随从兄长萧琮入隋,之后便定居长安。

后来,萧瑀以皇后之弟的缘故,被隋炀帝委以机要事务,官至内史侍郎,即中书侍郎。

独孤皇后还把她娘家兄弟的一个女孩嫁给了萧瑀,使萧瑀跟隋皇室更增加了一层关系。

隋炀帝跟萧瑀共同生活多年,从晋王到隋炀帝,他看着萧瑀成长,跟萧瑀感情很深,关系很好,萧瑀长大成人了,一表人才,学问知识更是第一流的,便任命他为内史侍郎。

可萧瑀秉性耿直刚烈,对隋炀帝的骄奢无道,屡次劝谏,炀帝对此大为恼火。

大业十一年八月,隋炀帝巡行北部边塞,突厥始毕可汗侦得此事,便亲率几十万精锐骑兵图谋袭击隋炀帝。

隋文帝时以皇室宗女身份嫁给突厥可汗的义成公主暗暗派快使将此消息报告隋炀帝,炀帝赶忙避入雁门关内坚守该城。突厥大军层层包围雁门关,形势十分危急。

萧瑀劝谏隋炀帝,赦免高丽。可突厥大军撤走后,隋炀帝又懊悔听取萧瑀公开宣布赦免高丽的建议,当即免去萧瑀内史侍郎之职,贬任河池(今陕西凤县)太守,并且要他立即赴任。

萧瑀的妻子,是文献独孤皇后的娘家侄女。

李渊是文献独孤皇后的亲外甥,李渊与萧瑀之妻是姑舅表兄妹。

当年,两人同在隋朝做官时,交情很好。

李世民带兵进攻薛举时,萧瑀和妻子独孤氏设家宴款待。

席间,李世民恭敬地说:“表姑、姑父,小侄离京时父王特备家书一封,请姑父母赴京共商朝政。”

说着将信取出,交给萧瑀。

萧瑀拆信一看,只见李渊说道:“……瑀弟胸怀万机,才智过人……请速来京师,共辅社稷……”萧瑀放下书信,对李世民说道:“社稷危之,明主有出。表哥相召,怎敢违命……”。

家宴一结束,萧瑀当即写信派人快马送往长安,说自己随后就到。

接着收拾行囊,立即启程。河池所有兵马,均交给李世民。

李渊见萧瑀夫妇来到,十分高兴,盛宴款待。立刻授萧瑀为光禄大夫,封宋国公,拜为民部尚书。

如此这般的人,李修齐其实很欣赏他,可他终究有时代的局限性...

“陛下是担心粮食的问题,担心大量百姓从土地上转移到作坊里后,剩余的劳动力不足以供应整个大唐的百姓日常所需是吗?”

李修齐向李世民问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

“立知,这个问题是避不开的,若是真的到了那天,百姓们即使是有了工钱拿,可若是粮食短缺,那么粮食的价格也会涨到天上去。

到了那时,即使是常平仓,恐怕也难以维持粮价的上扬。

而且最恶劣的不是粮价上涨,而是无粮可卖.

粮食供应不够百姓吃的,到那时各地就会重现饥民遍地,易子相食的景象...

那时候,便是人祸了...”

呼出一口气,李世民又补充道:“立知,变革...也不能是如此代价。”

“叔叔是否见过侄儿除夕时送来的礼?”

“嗯?”

李世民被李修齐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的有些懵,不过听到李修齐叫他叔叔,李世民心里还是开怀了不少,方才讨论的话题太过严肃,李修齐的称呼让他心态放松了不少。

“立知可是说那犁?朕听闻内侍禀告,便去好奇去看了,想着立知定然会与众不同,没想到果然如此,立知的犁都不同于他人,竟是曲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