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共进退

花默很无语。

那你幸亏是没朝着我的脑袋,不然我不是挂了?

玩火器的人果然不靠谱。

周海鹏一死,土匪们就纷纷缴械了。

然而这时让郑安吃惊的场面出现了,官兵见土匪们缴械,突然冲了上去,抡刀就砍!

大幽国以武立国,号称虎狼之师,和军队的规制有关。

大幽国的军人立功以斩人头为准,斩敌人首级越多,立的功越大。

立功大了,可以拿回家换地。

所以敌人的首级就是土地,就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大幽国的军人一上阵,就是奔斩首去的。

这就让大幽国的战法异常残忍,也确实对敌人形成了强烈的威慑。

云山卫的官兵们一看敌人缴械了,自然想冲上去砍人头。

因为砍了人头,就可以换军功。

而且现在这些人没了武器,那不跟砍西瓜似的,不砍白不砍。

缴械的土匪们一看不好,又赶紧拾起武器对抗。

郑安赶紧大喊:“住手,谁敢再动,本官先砍他的头!”

但这些人想砍头想砍疯了,根本没有住手的意思。

郑安又喊了一声,“违军纪者,格杀勿论!”

然后举枪对着那几个要砍敌方首级的兵士,砰砰砰连开几枪,杀了几个,这才镇住了场子。

“朝廷已经招安他们,以后就是自己人,不可再滥杀手足!违令者斩!现在听我令,所有云山卫的兵都往后撤!”

郑安说完,示意号兵吹响收兵号,让云山卫的兵与土匪摆脱接触。

……

附近山上的百姓观战团懵了。

这仗好像打了,又好像没打?

先是官兵溃退,百姓和乡绅们觉得没戏了,郑安自刎谢罪无疑了。

可是一转眼,官兵又把土匪围起来了。

然后山上的另一伙土匪冲下山,围了他们的同伙。

双方聊了一会,然后官兵又退了,不打了。

大家一起看向和郑安有赌约的黄首富,“黄先生,这是怎么一回事?”

黄品捋了捋胡须,“老朽也看不太明白,不过倒好像是官兵退了?”

“对啊,官兵退了,郑大人是不是打输了?”

“胡说,打都没打,哪来的输赢?”

“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大家快看,土匪开始投降了!”

果然,土匪们列起队,将手里武器全部往一个地方堆放起来,然后赤手空拳转到另一边列队。

然后在雷云志亲自下马,也将自己手里的长枪双手递给郑安,表示云雾山的土匪正式归降。

率众一起跪地,“拜见郑大人!”

郑安倒是不想让他们跪自己,但这是受降仪式必须要走的程序,只能受这一跪了。

“众弟兄请起,以后大家就都是一家人,只要有郑安一口吃的,就有你们一口吃的。弟兄们的命,就是我郑安的命,我们一起共进退!”郑安大声道。

之前郑安阻止官兵杀缴械土匪,而且还亲自出手杀了违命的官兵,这已经征服了土匪们的心。

现在郑安这么一说,他们更是对郑安心悦诚服。

观战团这边终于看清楚了状况,也一下子沸腾了。

“快看快看,土匪缴械投降了,而且给郑大人跪下了!”

“对啊,真的跪下了!”

“这仗没打,土匪就直接投降了,郑大人高明,不战而屈人之兵啊!”

“郑大人果然英明神武,说三天拿下云雾山,这真的就做到了,真是大幽国第一人啊!”

“几十年了,匪患终于彻底解决了!”

“郑大人神人啊!”

那些之前还质疑郑安的乡绅,现在反过来纷纷捧郑安了。

只有黄品面色有些黯然,这下好了,他的一半家产是得输给郑安了。

……

郑安看着缴械的土匪兵,突然想起前世看过的《水浒传》。

宋江为首领的梁山义军被朝廷招安后,被派去打江南造反的方蜡。

结果梁山好汉死的死伤的伤,结局惨得让人想骂娘。

现在雷晓音他们在自己的努力之下归顺了朝廷,君离会不会也像宋徽宗赵佶那样对付雷家兄妹。

还有,云雾山后面的金主,会不会因为他们归顺了朝廷,而对他们痛下杀手?

自己既然把他们劝降了,那一定得保护好他们,不能让他们像梁山好汉一样悲剧收场。

一方面是因为义气,更重要的是,保护好他们,以后云雾山的这几万降兵就是自己的人了。

“郑大人,我们已经缴械,请随我们上山,处理后续事务。”雷云志道。

郑安心里想,我也正要上山,看看这神秘的云雾山上,到底藏有什么宝贝?

……

王城。

君离眉头紧皱,听着下面人的汇报。

“郑安诈死欺君,在云雾县又复活,和土匪第一仗,就大败而归,丢尽了朝廷的颜面。臣请皇上下旨,拿下此贼,免了他的兵权,砍了他的狗头,以儆效尤!”高仁奇道。

贺铁心马上出列,“皇上,云雾县距王城如此之远,高仕奇今天收到消息,已经是三天前的旧闻。前线战况随时变化,没准现在郑大人已经大获全胜了呢?皇上不可听信高仕奇馋言,寒了忠臣之心!”

高仕奇冷笑,“你这黑厮是郑安的干儿子,自然处处替他说话!首战即败,军心涣散,还能取胜?简直痴人说梦!”

贺铁心皱起眉头,“我不是郑大人的干儿子!你休得胡说,但郑大人确实是我最好的朋友,是我最厉害的导师!我相信郑大人在前线一定能解决匪患,还云雾百姓安宁!”

李铭枭也下场了,“皇上,郑安诈死欺君是事实,此贼还想骗取爵位,实在是无耻之极!现在又在云雾山征剿失利,臣请皇上收回其兵权,将云山卫将还给李天利将军指挥。不能再让郑安胡闹下去,土匪不灭,云山卫的将士恐怕却要死在郑安的手上了。”

君赫一看李铭枭下场,也跟着下场:“李相此言差矣,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怎么打仗,那得看前线的具体情况,由前线将领审时而动。所以才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说。如果只是因为打了一场败仗,皇上就要收回兵权,那请问由谁去剿匪呢,难道李相亲自去吗?”

君离马上道:“是啊李相,这兵收回来,你亲自去剿匪吗?”

李铭枭一听,赶紧道:“臣不会打仗,有心无力。”

那你逼逼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