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业研究前沿:问题、理论与方法
- 杨俊 朱沆 于晓宇主编
- 8949字
- 2023-01-06 20:16:51
创业研究从创业特质论向关注创业行为过程转型[1]
◎杨俊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南开大学创业研究中心
20世纪80年代是创业研究的关键转折时期,创业研究从关注创业者特质转向关注创业过程,极大地拓宽了创业领域的研究视野,从根本上扭转了行为科学学者主导创业研究的局面,吸引了来自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众多学科领域的大量学者对创业现象的关注。他们开始带来不同的理论视角和方法工具,广泛触及了创业现象的大多数主题,研究文献迅猛增长。创业研究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领域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迅速成长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领域,在国外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形成了非常浓厚的研究氛围,聚合了大量累积性碎片,为创业学科的独立探索和学科整合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基础。
创业就是创办新组织,这是创业过程研究依托的基本判断,因此解释新企业从何而来就是创业过程研究的基本使命。这一问题不仅在实践中重要,而且在理论上仍具有非常突出的价值。自1937年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提出“企业为何存在?”的问题以来,交易成本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从各自视角充分阐述了企业性质及其存在的合理性,并衍生到对企业边界、范围及竞争优势来源的探讨。但是,这些理论均以企业为分析单位,将企业的存在与边界合理性简单归结为成本经济性,并未对“企业从何而来”这一本源性问题给予解答。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少数创业学者才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指出研究新组织从何而来是创业研究谋求学术领域的独特性并挑战传统管理理论的基础。其理由在于,大多数组织理论往往建立在组织已存在的假设基础上,因此这些理论并不能充分解释组织形成之前的现象。而创业行为本质上是一种谋求组织创建的特殊活动,创业过程本质上就是组织生成过程,创业研究的任务就在于从行为层面探寻组织为何以及如何形成的本质规律(Gartner,et al.,1992)。
但是,作为鲜为人知的现象,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才能识别组织生成过程的规律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首要难题。为此,学者们一方面试图构建组织生成过程的理论模型,《创业理论与实践》于1992年秋季和1993年春季连续出版了两期有关创业行为与过程理论模型构建的专辑。在对两期专辑中的14篇文章进行总结时,威廉姆·加特纳(William Gartner)教授这样写道:
“这些理论成果挑战了将新企业创建视为离散事件的片面认识,强化了新企业创建是由若干可识别因素和行动组成的过程并有规律可循的主张”(Gartner,Gatewood,1992)。另一方面,学者们界定了一些有助于刻画组织生成过程的关键概念:已打算创业并开始展开积极行动的个体被称为已打算创业的创业者;已打算创业的创业者从感知机会到成功创办新企业的过程被称为孕育过程或创建过程;已打算创业的创业者在孕育过程或创建过程中所实施的活动被称为孕育活动;相应地,处于创建过程中的组织形态被称为形成中组织,这为后续理论和实证研究奠定了概念基础。
借助于上述一系列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证探讨,组织生成过程研究引起大量创业学者的关注,迅速成长为创业领域内最具有潜力的新兴主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等西方国家联合发起并实施了创业动态跟踪调查项目,为组织生成过程研究积累了宝贵的一手数据材料,研究得到不断深化,对组织生成过程的认识彻底从将其视为随机事件转变为认为这是有内在规律并需要管理的系统活动过程的观点。与之相呼应,研究也逐渐努力从单纯刻画创业者在组织生成过程中的行为顺序规律转变为从创业者与环境互动视角探寻组织生成过程中的关键活动及其绩效表现。
南希·卡特等学者:新企业的创建行为存在一般性模式吗
1996年,南希·卡特(Nancy M. Carter)等学者在《创业学杂志》上发表了《探索创建行为特征》一文,这是在创业领域较早出现的有关组织生成过程中行为规律的规范性实证研究文献,被大量后续研究引用。他们选择保罗·雷诺兹(Paul Reynolds)教授于1992~1993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开展的面向有创业打算的个体的683份跟踪调查数据,以及面向美国成人居民的1016份调查数据为分析对象,将其中有创业打算的个体分为已成功创建新企业、仍在努力创业中和已放弃创业三组,结果发现:①已成功创建新企业和已放弃创业两组样本之间在孕育活动数量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但这两者的孕育活动数量都明显多于仍在努力创业中的样本,不过,并未发现这三组在孕育活动顺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②对已成功创建新企业的创业者而言,他们的行为表现更加激进,更注重开展那些有助于新企业实体化的活动,如寻找厂房和设备、争取财务支持、注册登记新企业等;③对已放弃创业的创业者而言,他们的行为表现并不比已成功创建新企业的创业者保守,但创业热情并没有坚持下来,他们的创业行动逐渐减少直至停止,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发现计划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并不能迎合市场;④对仍在努力创业中的创业者而言,他们似乎过于保守,并未采取积极的行动去验证创业想法是否可行,与另外两组相比较,他们所从事的是储备资金、准备计划等内化创业行动,而没有积极去开拓有助于新企业实体化的行为。
基于此,他们认为,尽管三组之间在行动数量上没有差异,但在所采取的具体行动上却有所不同,这说明那些有助于新企业实体化和显性化的活动可能是决定组织创建成功的关键因素,归纳组织生成过程中的关键活动比识别活动顺序更有价值。另外,研究发现仍在努力创业中的群体往往停留在计划准备阶段,进一步探寻在组织生成过程中创业者是否以及如何做行动计划、如何判断创业前景等有助于揭开组织生成过程之谜。
卡特等学者的研究贡献和独到之处在于:第一,他们的研究在调研设计上突破了前人的思路,率先以跟踪调查设计来获取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的行为特征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揭开了组织生成过程之谜,凸显了跟踪调查对于组织生成过程研究的重要价值,并在创业社区迅速赢得学者们的认同;第二,尽管他们的研究结果颇具挑衅意味,发现与已放弃创业的个体相比较,已成功创建新企业的创业者在从事的行为数量方面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却给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即组织生成过程并非简单的随机事件,而是一个由一系列行为所组成的系统性过程,从行为层面剖析组织生成过程,在理论层面识别什么是驱动组织成功创建的关键因素与关键活动非常有价值。
尽管从行为层面挖掘组织生成过程迅速得到了创业学者的认可,但是,后续研究却因此而陷入了片面归纳组织生成过程中行为顺序的怪圈。这些研究的目的在于力图从行为层面更细致地刻画创业过程,从多彩的创业实践中归纳出最理想的行为过程模式。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些研究几乎得出了相同的结果,即组织生成是线性过程与非线性过程交织的复杂活动过程,根本难以描述和归纳出一般的行为模式。一方面,创业者所实施活动的线性叠加能提高成功创建新企业的可能性,表现为新企业生成过程的线性特征;另一方面,非线性特征夹杂于新企业生成过程之中,很难识别出生成过程的阶段性发展历程。
事实上,创业是创业者与环境互动的行为过程,特定行为过程的成功潜力取决于其与创业者、机会以及创业活动所处的环境特征之间的匹配程度。简单归纳创业过程中的创业者行为规律的研究思路忽视了创业活动的高度情境依赖特征,并未触及创业现象的本质。21世纪初,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重从创业者与环境互动的立场出发,深入挖掘创业者、环境与行为之间的复杂联系,识别组织生成过程中的关键要素与关键活动。随之而来的是,相关研究也逐渐从注重描述组织生成过程深化为从特定理论视角出发去阐释组织生成过程中环境、要素与活动之间的作用机理。
弗雷德里克·德尔玛和斯科特·谢恩:哪些创业行为更加关键
弗雷德里克·德尔玛(Frédéric Delmar)和斯科特·谢恩(Scott Shane)于2004年在《创业学杂志》上发表了《合法化优先:创建活动与新企业存活率》一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制度压力、创建活动与新企业创建成功之间的作用关系。他们的研究工作启发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即组织生成过程必然存在着一系列的关键活动与关键要素,但这些关键活动可能会因创业者、环境、机会的不同而不同,也就是说,组织生成研究的重点应立足于挖掘在特定环境下创业者优先开展哪些活动更有助于提升新企业创建的成功可能性。
他们将制度理论作为构建假设的理论依据,认为注册新企业、撰写商业计划是有助于创业者为新企业赢得合法性,从而推动其他创建活动开展的两项关键活动,通过对瑞典223位新生创业者的跟踪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发现:①创业者优先注册新企业能显著降低新企业解散的可能性,同时,完成商业计划的创业者也更容易成功地创建新企业;②注册新企业与完成商业计划能给创业带来合法性,从而推动产品开发、首笔销售、获取投入、与客户交流等其他创建活动的开展。
基于此,他们认为,组织生成过程难以存在一般性的行为顺序模式,但可能存在着一些具有较强优先性的活动。在组织生成过程中,不同活动之间存在着潜在的因果关系,一些活动仅影响着组织创建成败,而另一些活动则影响着新企业成立之后的绩效,并且,实施某项活动的能力与绩效可能会因其他活动的完成而得到强化。在创业情境下,不确定性与新颖性使得创业者举步维艰,难以获取资源、争取客户、购买原料,因此,赢得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认同就成为创业者在组织生成过程中的行为重点,也就是说,创业者优先从事有助于提升新企业在外部利益相关者眼里合法性的活动不仅能提升新企业创建成功的可能性,而且能降低新企业在成立30个月内倒闭的风险。
这篇文章一经发表,迅速引起创业学者的广泛关注与争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合法性是影响组织创建成败的关键,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创业者的自身禀赋(社会关系、地位、人力资本)可能给创业带来一种与生俱来的合法性,而并非创业者的合法化活动导致了新企业创建的成败,未来研究应从更微观的层面剖析要素、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②尽管德尔玛和谢恩的研究认为撰写商业计划存在着积极作用,但也有一些利用类似数据的研究发现撰写商业计划的影响很微弱甚至没有影响。即便承认撰写商业计划是一项关键活动,但不同创业者做商业计划的动机、形式以及投入等细微差别都可能影响其作用效果。③因变量的界定误差可能影响研究结果。德尔玛和谢恩的研究并未细致区分仍在努力创业中的创业者与已放弃创业的创业者的差异,而是进行了简单的合并处理。对此,卡特等学者的研究发现已成功创建新企业的创业者与已放弃创业的创业者之间的活动特征看似相同,但与仍在努力创业中的创业者相比存在很大差别。
尽管如此,德尔玛和谢恩的研究成果在推动组织生成过程研究朝深层次方向发展方面仍功不可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创业学者开始注重从成熟的主流组织理论中吸取营养来剖析组织生成现象,制度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复杂理论、认知理论等相继被引入组织生成研究,从更微观层面针对一些基础性问题展开有价值的研究工作,不断引发一些深层次的争论。以撰写商业计划为例,尽管基于制度理论视角下的研究承认它是一种赢得合法性的重要手段,但关于它对组织创建成败乃至新企业后续绩效表现的影响,并未形成一致的看法。有的研究认为它并不能提高新企业创建的成功率,而另一些研究则认为它不仅能提升新企业创建成功的可能性,还能改善新企业的后续绩效表现。这些矛盾性的结论推动着学者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研究结果也日渐贴近创业本质。例如,有学者将环境动态性与竞争性同撰写商业计划的价值相联系,发现在财务水平和竞争不确定性较高的条件下,越早准备商业计划越有利,而在财务水平和竞争不确定性较低时,越晚准备商业计划越有利(Liao,Gartner,2006)。
斯科特·谢恩和桑卡兰·文卡塔若曼:基于创业机会的创业过程研究框架
斯科特·谢恩和桑卡兰·文卡塔若曼(Sankaran Venkataraman)于2000年在《管理学评论》上发表了《作为独特领域的创业研究前景》一文,为规划创业研究的目的、边界与问题方面做出了非常有价值的探讨,试图基于过程视角来构建创业研究框架。他们的研究工作将创业领域带入了探索独立学科地位的新阶段。这篇文章也成为2000年以后创业研究工作所广泛引用的重要文献,并且于2012年获得《管理学评论》杂志二十年“最佳论文奖”。
在这篇文章中,他们认为创业研究是立足于解释能在未来创造新产品或服务的机会从何而来、由谁发现、如何被发现,以及相关评价与开发的独特研究领域。创业研究应该从分析“什么人会成为创业者”转变为探索创业机会从何而来、创业者又是如何与创业机会相结合的,挖掘创业机会的来源、识别、评价与开发过程规律。具体而言,他们借鉴经济学家的观点,认为创业机会是一种可以为经济系统引入新产品、新服务、新生产原料和新生产方式,并能以高于成本价出售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创业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即关注以下三个基本问题:①能带来新产品或服务的机会为什么、何时以及如何存在?②某些人为什么、何时、如何能看到并开发创业机会?③为什么、何时以及如何采取不同的行动来开发机会以收获机会价值?进一步地,他们围绕创业机会识别、评价与开发的基本框架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问题。例如,社会网络、认知特征、知识和经验、信息获取渠道等因素如何影响创业者的机会识别;机会性质、创业者特征如何影响个体在感知机会后做出机会开发决策;在机会开发过程中,哪些因素影响着创业者机会开发途径与战略选择,以及创业者如何根据特定条件来选择恰当的机会开发途径与战略;等等。
该文章一经发表,迅速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与争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机会并不能成为创业领域的独特问题,在战略管理领域,如何把握机会与开发机会始终是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创业研究难以简单借此谋求作为独立学科领域的合法性,而解释新企业从何而来则更可能为创业研究谋求合法的独立学科领域增添砝码(Zahra,2001)。②机会定义过于狭隘(Singh,2001)。如果将创业机会定义为“一种可以为经济系统引入新产品、新服务、新生产原料和新生产方式,并能以高于成本价出售的可能性”,那么,如何在研究实践中预先判断某个机会是不是创业机会就成为最大挑战。更为重要的是,在创业实践中,大部分创业者并没有带来新产品、新服务、新生产原料和新生产方式,仅仅是创新性模仿或直接复制。这样定义机会不仅无助于研究实践的开展,还会增加研究偏离创业实践的风险。
尽管如此,谢恩和文卡塔若曼的研究成果在推动创业研究朝着学科独立性方向发展仍旧功不可没。后续创业研究更加关注创业机会,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逐步贴近并丰富了他们提出的以创业机会为中心的理论框架。更为重要的是,这篇文章的价值不仅在于引发了对创业自身理论框架的探索,而且在于进一步强化了对创业过程连续性的关注。他们将创业视为创业者以创业机会识别、评价与开发为行为主线,从而实现机会价值的连续性过程,这就意味着创业活动是从创意产生到新企业成长的连续过程,推动创业研究在理论构建与研究设计层面更加细致地考虑到创业过程的连续性,避免孤立或静态的考察创业过程中的某个层面并不能充分解释复杂的创业现象,从而推动了创业研究的进步。
创业过程研究对主流管理理论做出的贡献
20世纪80年代,创业研究从关注谁是创业者转向探索创业者如何创业,在之后的二十多年里,创业过程研究蓬勃发展、高度活跃,创业过程研究特别是有关新组织从何而来的研究迅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创业研究学术版图的主导性主题。2001年,《创业理论与实践》刊发了“十年创业研究评价”的专刊,作为对洛(Low)和麦克米伦(MacMillan)(1988)有关创业研究框架主张的回应,该专刊所涉及的6篇文章再次围绕目的、理论基础、分析层次、关注焦点、分析方法等层面系统评价了10年来创业研究取得的进展,系统梳理了创业研究转向关注创业行为与过程以来所取得的进展,夯实了创业研究成长为独特学术领域的基础。
2000年以后,创业过程研究聚焦机会主线进一步深化,其中,最突出的特征是理论驱动研究开始出现,学者们开始注重在细致的理论或概念推导基础上提出并检验具体假设,诸如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合法性、制度压力等来自成熟理论领域的关键概念开始出现在组织生成过程研究中。从研究主题上看,有关机会识别、创建行为及其后续影响、创业过程影响因素等的文献快速增长,成为学者们竞相关注的热点问题。与之相互呼应,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创业活动是创业者与创业机会之间的结合,是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过程以及环境之间的动态匹配过程(Newbert,2005)。这意味着在外部因素的制约作用下,创业者与创业机会的结合驱动着创业者实施创业活动来创办新企业并实现创业机会价值,同时,外部因素不同,创业者与创业机会之间的结合关系可能就不一样,而创业者与创业机会的结合关系的异质性,必然预示着创建活动数量与顺序安排之间的差异性。
这一判断构成了创业过程研究在理论设计方面的基本原则和立场,“情境—要素—行为”构成了创业研究的基本研究范式,这一范式到今天仍具有很强的学术生命力,特别是对于我们理性认识和理解互联网与数字技术驱动的新兴创业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这一点非常重要,面对当下乃至未来创业实践的变化,喊口号和炒概念没有出路,也不是学者应该干的事情,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来审视新兴创业实践。我们不妨追问自己:新兴创业活动的情境发生了哪些难以被已有研究解释的变化,如果存在又应该如何凝练并概括这些变化的学术内涵?新兴创业活动的要素发生了哪些变化,涌现了哪些新要素以及这些新要素如何改变创业行为?新兴创业活动的行为又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是在改变创业本质还是基于新情境的新适应?
更为重要的是,创业过程研究针对主流管理理论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一贡献来自学者们对创业现象中独特行为的不断挖掘与提炼。在这里,借用布森利兹(Busenitz)等学者(2003)有关环境、个体、机会和组织模式的创业研究框架来梳理创业过程研究对主流管理理论做出的理论贡献。在个体与机会结合层面,形成了创业警觉、偶然发现、直观判断等系列化观点,挑战了传统的心理与行为理论,有助于启示大公司如何改造组织结构,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识别并做出机会开发决策;在个体与组织模式结合层面,形成了因果倒置、有限资源创造性利用、即兴而作、超前行动、创业学习、创业导向等理论观点,正开始冲击着决策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组织学习理论等主流管理理论,有助于启示在当今动态复杂的环境下大公司如何改变战略、行动与竞争策略以收获竞争优势。在机会与组织模式结合层面,形成了不同机会所对应的开发活动与组织模式各不相同的结论,有助于启发学者从新的角度去挖掘大公司多元化为什么失败,如何管理多元化更有助于成功等主流管理领域的深层次问题。
有趣的是,谢恩和文卡塔若曼(2000)获《管理学评论》杂志20年最佳论文奖以后,谢恩(2012)和文卡塔若曼等学者(2012)分别撰文反思了当年论文思想的是非对错,同时对创业研究的未来提出了主张和建议。两位学者这次并未继续合作,而是分别撰文阐述自己的看法,尽管分别撰文,但两位学者不约而同地都关注了熊彼特式创新问题,也就是打破经济系统均衡的新的创造性组合问题。谢恩(2012)认为,创业过程研究不应该局限甚至受制于组织生成,而是应该从更加广阔的时空情境下探索个体如何与机会结合来实现价值创造,特别是熊彼特式破坏性价值创造的过程。文卡塔若曼等(2012)则更加激进地提出创业过程研究不应该拘泥于挖掘个体与机会结合的创造性新组合,而是应该关注个体与机会结合诱发的变革甚至是革命。在这篇文章中,文卡塔若曼等(2012)说了这么一句有意思的话:尽管所有的创造性组合都具有变革性,但并非所有的变革都来自创造性组合。推算起来,两位学者在大约10年前的思考都隐喻了今天波澜壮阔的新兴创业活动所诱发的超强破坏性和影响力。新情境诱发新实践,创业研究必然因此而迈入新时代。
◈参考文献
Busenitz, L.W., et al., 2003,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in emergence: Past trends and future directions”, Journal of Management, Vol.29, No.3:285-308.
Gartner, W.B., and Gatewood, E., 1992, “Thus the theory of description matters most”,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Vol.17, No.1:5-9.
Gartner, W.B., Bird, B.J., and Starr, J.A., 1992, “Acting as if: differentiating entrepreneurial from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Vol.16, No.3:1331.
Liao, J., and Gartner, W.B., 2006, “The Effects of pre-venture plan timing and perceived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on the persistence of emerging firms”,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Vol.27, No.1:23-40.
Low, M.B., and MacMillan, I.C., 1988, “Entrepreneurship: past research and future directions”, Journal of Management, Vol.14, No.2:139-161.
Newbert, S.L., 2005, “New firm formation: a dynamic capabilit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2005, Vol.43, No.1:55-77.
Shane, S., 2012, “Reflections on the 2010 AMR decade award: delivering on 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37, No.1:10-20.
Singh, P.R., 2001, “A comment on developing the field of entrepreneurship through the study of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and exploit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28, No.1:10-20.
Venkataraman, S., Sarasvathy, S., Dew, N., and Forster, W.R., 2012, “Reflections on the2010AMR decade award: whither the promise ?Moving forward with entrepreneurship as a science of the artificial”,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37, No.1:21-33.
Zahra, S., Dess, D.G., 2001,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 Encouraging dialogue and debat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28, No.1:8-10.
▣文献推荐
Carter, N.M., Gartner, W.B., and Reynolds, P.D., 1996, “Exploring start-up events sequence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Vol.11, No.3:151-166.
Delmar, F. and Shane, S., 2004, “Legitimizing first: organizing activities and the survival of new venture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Vol.19, No.3:385-410.
Shane, S., Venkataraman, S., 2000, “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25, No.1:217-226.
◉代表性学者
南希·卡特(Nancy M. Carter)
1995年在内布拉斯加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圣托马斯大学创业学讲席教授。她先后在马凯特大学创办家族企业研究中心,担任马凯特大学创业研究中心主任,以及科尔曼创业研究基金会主席等。她长期聚焦于组织生成过程研究,重点剖析女性发起的创业活动规律,作为核心成员发起并参与了PSED与GEM研究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工作,多次作为核心作者之一撰写PSED与GEM的年度研究报告。
弗雷德里克·德尔玛(Frédéric Delmar)
1996年在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获得经济心理学博士学位,目前担任里昂商学院研究副校长、创新和创业方向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组织生成过程及其初期成长,是较早关注这一问题的学者,在《战略管理杂志》《创业学杂志》《创业理论与实践》等期刊上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他当前的研究兴趣是创始团队的过程管理。E-mail:delmar@em-lyon.com。
斯科特·谢恩(Scott Shane)
1992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凯斯西储大学经济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创业和创新管理。他当前的研究兴趣是:创业者如何发现和评价机会、整合资源和设计组织;高校裂变创业和技术转移;天使投资和创业的基因因素。在《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管理学杂志》、《管理学评论》、《战略管理杂志》等期刊上发表90多篇论文。E-mail:scott.shane@case.edu。
桑卡兰·文卡塔若曼(Sankaran Venkataraman)
在明尼苏达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万事达冠名管理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战略、伦理和创业。他的研究兴趣包括创业机会、新企业战略、创业教育、公司创业等多个主题。在《管理学评论》《战略管理杂志》《创业理论与实践》《创业学杂志》等期刊上发表数十篇论文。E-mail:VenkatS@virginia.edu。
[1] 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形成与成长路径”(71732004)、青年项目“风险投资与创业企业的互动过程及对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72002196)资助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