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公司变化
- 科技崛起从被辞退开始
- 我会补病历
- 3071字
- 2023-02-21 17:12:52
全球最为知名的电子厂正是大名鼎鼎的富土康。
富土康能够真正的崛起,多亏了国内的政策和华国所拥有的先天优势。
丰厚并且价格相对于低廉的廉价劳动力,再加上国内的政策补贴,使得富土康在成立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之内直接坐稳了全球最大的代工厂。
除此外富土康所采用的代工管理制度,也使得富土康所生产的电子设备的质量和速度得到了许多国际大厂的认可。
当然富土康能够真正的成为全球最知名的代工厂商还要感谢果子公司。
果子公司发布的智能手机引领了一个时代,也让全球真正意义上的进入了智能手机时代。
作为果子公司最为核心的合作厂商,富土康也靠着果子公司所下的订单,真正意义上的在新的时代之中成为了代工厂商之中的龙头。
现在徐聪所收购的公司本质上就是一家有着一定牌照的小作坊。
并且小作坊之中的大多数的工人都是临时工,由于公司没有一定的管理措施,使得公司内部的产品的代工产能实在有些不尽如人意。
按照徐聪的想法,新的公司其实是未来大多数元器件整合商,作为整合商必须拥有着能够自主生产的实力。
未来的几家手机大厂之中,蓝厂和绿厂两家厂商由于都是出自于步步高体系的公司,也正因如此两家公司早期就拥有属于自己的工厂。
这使得两家公司在早期的产品的生产设计方面,能够拥有足够多的优势对于产品进行打磨,整体的产品的品控和质量方面要比其他的品牌要好一些。
菊厂,作为未来国内智能电子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早期其实也是采用类似于代工的方式进行生产。
而随着市场份额的领域的不断扩张,最终也开始逐步的建设属于自己公司的代工厂,从而能够满足市场上面的需求。
至于大米公司,和前面的几家公司基本上是属于不同类型的整合商。
大米公司是国内最早的互联网体系的品牌厂商,无论是在产品的生产,还是在产品的销售和宣传方面和其他的品牌厂商拥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在大米公司还没有上市之前,绝大多数甚至可以说所有的产品都是由代工厂商生产而来。
由于追求极致的产品性价比,再加上代工厂商的水平不一,导致大米公司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品控问题一直都是消费者眼中对于大米公司的直观认知。
由于采用着互联网的模式大米公司的手机产品,大米公司的手机产品是先生产一小部分的产品,借助这一小部分的产品来确定市场上的需求。
接着再根据着这些需求下向代工厂商下订单,最终订单有多少就生产多少产品。
也正因如此,早期的大米公司时常出现产品缺货的情况,这也使得大米公司备受网友们和消费者的吐槽。
后期的大米公司由于为了能够在市场夺取更多份额,也开始逐步的建设自己的智能代工厂。
但是这依旧是改变不了大米公司本质上的产品的生产方式。
只不过大米公司在经过上市之后,有了充足的现金流之后,再向代工厂下订单的时候也更加的有底气,自然而然产能也就逐步的上升,从而减少缺货的问题。
按照徐聪的想法,公司未来想要在市场上面逐步的拥有着一定的掌控权,建设自有的代工厂是必然需要做的事情。
这建设起来的代工厂不一定要完全能够承受公司未来销售产品的所有产能,但至少能够为这家公司产品的生产兜一个底。
当然现在距离建厂的时间还为时过早,不过等到两三年之后,徐聪就需要考虑去购地建厂,建设一家能够生产质量水准不弱于其他品牌代工厂的工厂。
徐聪在收购了这家公司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前往公司召开高层会议。
原菠萝通讯设备科技公司,虽然说是一家手机公司,但是公司内部的员工数量其实并不多,绝大多数都是公司组装水平的临时工。
至于公司的高层也就只有三名。
除去公司的董事长之外,有一名总经理和两名副总经理。
其中总经理张晓负责公司所有事务的统筹,并且也同时管理着公司财务。
另外的两个副经理一个主管人事,名字叫做周腾,管理着现在公司内所有的临时工的招聘。
平日里都会到人才市场,去招募能够组装电子产品的临时工。
毕竟现在的电子厂之中,大多数的工人都是临时工,有些临时工基本上干上几天就跑路了。
这也需要这位副总经理不断的从人才市场找寻廉价的劳动力来充当公司之中的工人。
另外的一位副总经理龙安主管公司元器件的采购。
当然现在做电子设备的难度并没有后世那么困难。
现在的整个电子市场,并没有准确的规则,各家品牌电子产品的表现都是参差不齐。
具有核心技术的电子厂商,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依旧是高高在上而没有核心技术的电子厂商,也依旧是能够依靠着低廉的价格和混乱的市场混迹在各大卖场之中。
华强北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也是国内电子设备发展的活化石。
大多数的山寨手机厂商能够在市场之中立足并且获得一定的收益,还得多亏华强北那极为强大的元器件采集能力。
许多的山寨电子厂商基本上都可在华强北之中能够轻易的花钱买到足够多的元器件,这些元器件在经过这些山寨厂商工人的组装,就能够成为一款看起来还不错的电子产品。
各家电子厂商所需要的元器件,基本上都能够很容易的在现如今的华强北之中找到货源,即便这些货源的元器件水平并不高,但是也能够用在电子产品上。
“真是一家作坊!未来的公司的发展可不能像现在这样了……”
对于现在公司的发展水平,徐聪表现的还是有些略微失望。
虽然说公司的名称叫做公司,但是实际上就是一个山寨机的小作坊。
公司之中的三位管理人员也并不是顶尖的管理人才,虽说现在这三位拥有着足够的管理经验,但随着公司未来不断的扩张,业务不断的升级,这三位很难为公司做出贡献。
不过现在的徐聪还是需要继续用这三位老管理人员。
公司刚刚发生内部的变动,现在还是需要三位来稳住公司,同时这两年的公司发展阶段,这三位还是能够为公司出一份力的。
当然徐聪也会在这个阶段好好的培养三人,若三人在经过培养之后,能够拥有着一定的能力,徐聪还是会考虑将其放在一定的核心管理层上面。
若是在经过培养和锻炼之后,依旧是扶不起的阿斗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就会被调离核心管理层,或者直接走人。
“各位都是公司的核心……”
在正式接管了公司之后,徐聪也和三位正式的召开了一次内部的高层会议,并且在内部的高层会议之中,正式的确立了未来公司一年的发展方向。
首先是业务上面的变更将原本的功能机的业务转为MP4设备,公司暂时的停止功能机的生产,并且在这一年的时间,将公司原有的库存销售出去。
另外一方面就是公司内部制度的变动,公司现在的组装工人都是临时工。
选择临时工主要是因为不要承担一些其他费用,同时在现在劳动法还没有普及的前提下,临时工在工作几天后主动离职不需要支付工资。
这使得招聘一名临时工和招聘正式工之间,临时工显然更加的符合工厂老板节约成本的需求。
只不过现在的徐聪为了能够让公司真正的做大做强,同时保证公司未来产品的生产水准和产能,将公司原有的招聘的标准进行了修改。
其中公司将原本的招聘人员之中,至少需要70%左右的正式工而非临时工这些。
这些正式工必须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并且对于这些正式工进行更为深层次的培训,让这些正式工能够拥有着足够优秀的组装产品的水平。
当然剩下的30%依然可以招募临时工,毕竟电子产品的销售有着一定的旺季和淡季,这也导致电子产品的组装产业跟随着有着淡旺两季。
公司之中招募部分临时工也是为了能够有弹性的面对这一切。
除了招聘制度的变动之外,公司内部的管理制度也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将原本的宽松的管理指标,变得更加的符合工厂内部科学的管理。
在更改了公司内部的制度之外,对于公司招聘人才的数量也进行了扩张。
毕竟按照徐聪的计划未来所生产的 MP4产品会和市面上的MP4产品有着一定的区别,在整体的产品的产能和销售表现方面肯定会比现在的菠萝手机好。
为了能够保证足够多的产能,必然是要提高公司内部的组装工人的数量。
而徐聪前期的目标是将公司内部的组装工人的数量提升到原有的两倍,等到后期产品发售之后,根据市场的反馈再进行逐步的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