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挽救之策

这下钱谦益和钱龙锡可完全懵了,用我们捐的银子继续跟我们抢粮食?

不过仔细回想一下,刚刚皇上说让大家捐款的理由也确实是说他已经花完了内帑里的银子,已经没钱继续收粮了,可钱谦益和钱龙锡却只把这句话当做了一个皇上让他们出钱的由头儿,完全没想到皇上让他们捐钱竟然真的是用来收粮的。

朱天启看着钱谦益和钱龙锡俩人的脸已经变得十分扭曲,想来肯定是被自己给恶心坏了,顿时心情也好多了,往椅子背上一靠说道:“好啦,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你们且去办各自的差事去吧!”

钱谦益和钱龙锡很明显还完全没有从惊愕中回过神来,面无表情地施礼告退,如同两具行尸走肉一般走出了宫外去,这一次他们俩可不知道该怎么跟手底下的人交代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捐款的事情刚刚他们俩可是答应的很痛快的,如今若是反悔了,也实在是让人瞧不起,到时候他们也就没脸再在内阁里待了。

所以银子还是得捐的,而且还得尽快把捐款等事情传达下去,省得皇上问起的时候,自己还没把事情办好,拖拖拉拉地显得不情不愿一般。

但是即便钱谦益和钱龙锡二人没有敢把此次面圣的详情告诉下面的人,但是单凭他们至今都没有给下面人一句准话,告诉大家秋粮到底保没保住,却偏偏在事情没有办妥之前,反倒先让大家捐起款来了,他们二人在朝中的威信便已经是一落千丈了。

更别说周道登的嘴不严,这事儿没瞒多久就已经在朝中传开了,听说了他们捐上去的钱竟然是给张国纪拿去继续跟他们抢生意的,百官顿时又惊又怒。

他们本就不想捐款,毕竟自夏税开始征收至今,他们都还没有收到一粒粮食,也没有赚到一两银子,如今竟然还要给朝廷捐银子,他们能不肉疼吗?

可是即便不愿意捐款,钱谦益和钱龙锡两位大佬开口了,他们也只能是听他们安排,毕竟秋粮的事情还要指望两位大佬来保住,所以为了大局,自然不能吝惜这些小钱,还是要积极配合钱谦益和钱龙锡的。

但他们却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最后他们竟然等来了这样的结果,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两位大佬竟然还把大家蒙在鼓里,这实在是太令人失望了,朝中顿时怨声四起,即便是东林党内部,都充满了对钱谦益和钱龙锡的不满情绪。

但不管百官对钱谦益和钱龙锡有多少怨言和不满,时至今日,他们都已经不得不乖乖出银子捐款了,而且每个人捐的数目还不能太少,否则刻到了那座功德碑上,可就沦为千古笑柄了,所以大家也只能认栽了,就当是花银子买个面子吧!

面对现在这种情况,钱谦益和钱龙锡也是上了大火了,他们都无颜出去见人,把自己关在了家里整日地唉声叹气,没想这次到最后还是着了皇上的道儿,输得实在太惨了!

不过消沉了几天之后,钱谦益和钱龙锡也只能赶紧给自己打气,让自己赶紧振作起来,想办法对此事进行补救,毕竟时间不等人,眼看着就要开始征收秋税了,若是真的不能保住秋税这一批粮食,保住大家的财路,那就真的失了人心,再无补救的可能了,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两人商议了许久,最后终于商议出来了一个对策,那就是一个“拖”!

可别小看这一个“拖”字,放在现在的话这一招还是挺好使的,毕竟如今皇上说他手里已经没有银子再支应张国纪收购粮食了,那么只要把捐款的事情往后拖,让张国纪拿不到银子,那么他就收不了粮食,大家的财路这不就保住了吗?

两人一拍即合,并当即把下面的官员都召集了过来,把这个对策说给了大家听,并说了一些宽慰人的话,目的还是希望挽回一些人气来,若是换做平时,他们打算怎么做,哪里肯跟下面人说?

朝中百官听了钱谦益和钱龙锡的话,自然是谁也不着急拿银子来捐款了,都是能拖一日是一日,因而即便号召百官为朝廷捐献钱粮的事情已经公布了多日,徐光启这里却只收到了三笔捐款,一笔是他自己的,一笔是来宗道的,一笔是周道登的。

他们三人每人都是捐了一万两银子,三人所捐银两数目相同倒不是因为三人默契,而是三人在捐款之前商量过的结果,毕竟这个捐款数目是很难把握的,捐的少了怕被人说吝啬小气,不肯为民慷慨解囊,而捐得多了又容易被人说成贪官,所以得大家商量着来。

一万两银子可不算是个小数目了,虽然现在官员俸禄标准比起以往提高了一倍,但是毕竟改革之后还没有发过几次俸禄,大家手里按理说也是不该有这么多银子的,按照以往的俸禄标准计算的话,一万两银子可不是谁都能拿得出来的。

但明朝的官员,尤其是一品大员,又有几个是靠着俸禄过活的,即便是徐光启这种不贪污腐败,不剥削百姓的,家里也是一些田产的,一万两银子虽然对他来说可能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咬咬牙也是出得起的。

徐光启毕竟是当朝首辅,还是要给大家做表率的,因此即便是再怎么为难,也不能捐的数目太小了,故而才硬是凑出来了一万两银子。

来宗道和周道登二人倒是都颇有家财,徐光启都能拿得出来的数目,他们自然也没有任何问题,因而他俩的想法儿倒也很简单,那就是徐光启捐多少,他们俩就捐多少,跟着首辅干肯定没错儿就是了。

三人这么一开头儿,也算是给官员们定下了一个标准,至少不会再有人随便捐个几百两银子糊弄事儿了,能在京城做官儿的,有几个真没钱的?

不过虽然大家参考徐光启、来宗道和周道登他们三人所捐银两的数目,对于自己要捐多少银子也都心里有了个数,但是也仅仅是有了个数而已,依然是一个过来捐款的人都没有。

钱谦益和钱龙锡让大家尽量往后拖,最好是拖到朝廷收完秋税之后再来捐才好呢,大家自然都是知道这其中的利害的,自然也就没有人会着急前来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