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穿越品尝四季美

黄平对江石说:“我从来没有到街道上睡觉,从来没有走过汉正街的石板路,这回体会到了,我想吃武汉当年的小吃,好吗。”

江石说:“好哇,在武汉,人们吃早点,除了耳熟人详的热干面、豆皮、面窝、油条外,一笼笼造型精巧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汤包,十分受食客青睐。”

黄平说:“现在吃汤包,武汉最有名的是四季美,但是,都说传统的四季美汤包馆最好,我们现在是在七十年代,我们去四季美吃汤包好吗。”

江石说——

记得八十年代末的秋季,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小弟弟说:“我想吃四季美汤包。”大弟听了,一边说:“四季美汤包好吃。”一边“咕咕”地吞口水。二弟听了,一边点头,一边嘴里掉口水。我听了,眯细眼睛,回味起咬一口四季美湯包皮,湯水流进口里的滋味,禁不住“吱吱”有声。

于是,我父亲与母亲商量后,带着我与几个弟弟、妺妹从汉正街乘车,来到汉口中山大道江汉路上的四季美汤包馆。来到四季美汤包店门口,我们看见来自武汉三镇的食客,老的老,小的小,规规矩矩地排着长队。

据悉,武汉有名的汤包馆有一百四十多家,最出名的数四季美汤包馆,尽管在武汉只有十一家。四季美汤包是武汉老字号,也是HUB省的一道著名小吃,主要食材是面粉,猪腿肉等等。

每年寒暑假回武汉,只要有机会,我都会去吃四季美汤包。记得最近的一次吃汤包,是在2024年1月底的一天上午,虽然是严寒的冬天,我却忍不住从洪山乘车,来到武汉汉口吉庆街美食一条街,寻找四季美汤包店。我终于找到四季美汤包店,便来到售票处买了票,取了两笼汤包,到店里楼上,找到一个餐桌坐下,便迫不及待地打开笼子盖,小心翼翼地夹住一个汤包,用小碟子接住,我担心皮薄的汤包的汤汁流出来了。当我捻起往嘴边送,还没有用力,汤汁流进我的口里,鲜美可口,我心里暗暗叫“绝”。我情不自禁地想起父亲的话:“吃四季美汤包有句俗语——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

我一边品味这美食文化,这美味佳肴,一边回忆我的父母,当年带我们去吃汤包的情景。我说,我当记者,为了宣传武汉老字号,采访过一些厨师,他们谈到四季美汤包,赞不绝口,说这是武汉饮食的一张名片。是啊,武汉是全国著名的科技教育大市,也是美食名城,旅游城市,为了满足来自大江南北的各地不同顾客的需要,除鲜肉汤包外,四季美汤包馆还制作蟹黄汤包、虾仁汤包等新品种。因为四季美汤包花样繁多,风味独特。不仅为武汉人所喜爱,而且在全国也颇有名气,广受各地顾客的好评,被誉为汤包大王。爸,你能够讲述一下四季美汤包的来历吗?

当过教师的父亲,喜欢美食文化,对四季美汤包的由来,侃侃而谈。他说,笼汤包,原是下江风味的小吃食品,清末民初,来到江城,蛮适应汉口居民宵夜的习惯。1922年,叫田玉山的一个汉阳人,来到汉口后花楼交通路附近的一个侧巷内,开了一家熟食店,专门经营小笼汤包、猪油葱饼。熟食店只有巴掌大的地方,几张半圆桌,靠墙摆设。小而窄的店堂,名字叫得很是雅致——“美美园”。田玉山后来看到迥龙寺、长堤街有两家下江馆子,挂出早已闻名遐迩的“四季美”招牌,田玉山想,熟食店虽小,但地处闹市,一寸土地一寸金,也有改换招牌的想法。当看到他的侄子田泽春,竟在隔壁开店,居然打起“四季美”的牌号,田玉山有点恼火,干脆挂出“老四季美”的招牌。

大弟是个好吃佬,他对四季美的故事不陌生,他说,我知道,解放初期,“老四季美”的招牌十分响亮,生意日益兴隆,原来狭窄的旧址,无法接待四面八方蜂拥而至的食客,田玉山便在江汉路与中山大道交会之处,建筑起四层大厦,小吃店摇身一变,成为武汉老字号大餐馆。

父亲说,田玉山从南京请来了烹饪好手徐大宽师傅,待如家人,徐师傅也把自己视为田家的一员。先做葱油饼,每天工作十一二小时,这是老四季美迅速发展的最关键的一步。由徐师傅建议,做起小笼汤包来。汤制作程序严格,先熬皮汤,再做皮冻,接着做肉馅,再接着制包,最后“一口气”火候,都要一丝不苟分毫不差。四季美小笼汤包,名扬武汉三镇。

汤包刚摆上桌,贪吃的小弟弟喜笑颜开,接着手忙脚乱,用筷子夹上一个汤包,狠狠一口,汤流到下巴上,他的手一擦,弄得滿脸都是汤水,狼狈滑稽,令人好笑。我父亲说:“吃四季美汤包,要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就是说,先轻轻咬破汤包的表皮,慢慢吸尽里面的汤汁,然后再吃汤包的面皮和肉馅,这样,才可领略到小笼汤包的特有滋味。”父亲的话还没有说完,小弟弟将又一个汤包轻巧夹起送到嘴边,被烫得叫了一声。母亲心疼地埋怨:“五毛,你吃慢点。”

黄平听到这里,忍不住笑出声来。说,根据我当记者采访了解,四季美汤包馆是武汉的老字号,但武汉的四季美汤包是在苏式汤包的传统作法基础上,不断改进形成的,汤包具有皮薄、汤多、馅嫩、味鲜的风味特色。特级厨师钟生楚等,在四季美汤包店是功臣,他们制作江苏风味武汉化的小笼汤包时,制馅讲究,选料严格,先将鲜猪腿肉剁成肉泥,然后拌上肉冻和其他佐料,包在薄薄的面皮里,七个一笼,上笼蒸熟,肉冻成汤,肉泥鲜嫩,佐以姜丝酱醋,十分鲜美。“老四季美”汤包馆生意兴隆,越做做红火,现在,每天,300多席位都不够坐。可谓,武汉汤包味道美,香飘四季;天下食客慕名来,来自八方。

黄平最后说,我喜欢武汉小吃,更喜欢吃四季美汤包。汤包食材上等,肉皮绝对新鲜,肉馅要一指膘的精肉,蟹黄汤包,采用阳澄湖大鲜蟹。武汉人吃是很讲究的,只有新鲜味美、价格实惠的特色小吃,才能够长年累月有人吃,历经百年而不衰,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