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茫的孤绝感——代序

艺术家一生中遭遇的困境各不相同,但仿佛是早已注定了一般,尤其是优秀的艺术家,他们往往不屈于多舛的命运,现实的残酷和坎坷成为他们深刻的历练,激发他们热爱并忠诚于艺术的坚强意志。

心路历程

当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脱离了文明的桎梏,奔向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当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最后在奥维举枪自杀……我们难以想象,若没有剧烈的心灵挣扎,他们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吗?

然而我们并不是要特别强调艺术家悲剧生涯的必要性。因为不仅对梵高和高更,对于忧郁的莫迪里阿尼(Amedeo Modigliani,1884—1920)或是劳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1864—1901)等传奇性艺术家,我们同样不该被传说的神奇所迷惑,而忽略了关注实际能代表他们真正精神的作品;当然也不能单就他们一生中穷困潦倒的程度来判断他们的作品。

告白式的书信倾诉一生

作者与作品从某一个原点分别出发,最后归结于另一个点,像印象派的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或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他们作品的自律性极强,和他们相比,梵高以“告白式”的书信和绘画倾诉着他的一生。他的每一笔触和色彩,都是精神和生命的表现。我们可以从他一生的遭遇来观赏他的作品,也能从他的作品来了解他的心境,二者密不可分。

狂热燃烧的生命

梵高作为一个画家的经历很短,不过是二十七岁至三十七岁这短暂的十年。而且这十年期间,他真正有所发挥的只是在南法的阿尔勒(Arles)、圣雷米以及在巴黎近郊奥维的三年。

这三年期间,他炽热地燃烧着自己的生命,在绘画上展现着耀眼的光芒,以巨匠的风范,尽情挥洒着生命中的血泪。由他遗留下来的大量作品、信件,可窥知他行动的轨迹。一切都在证明这种狂热的激烈。

梵高一直受到弟弟提奥的深爱和好友嘉舍医师的照顾。但直到1905年的展览会,世人才开始发觉他投注生命在绘画上燃烧出的伟大与美好。

他突破了绘画技法的条条框框,将内心世界透过画笔发展到极致,这是到后期野兽派和表现主义时代才能了解的艺术。梵高表现的主题对现代绘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他也是激发20世纪新绘画观的原动力之一。

欲望不能满足的行动派

梵高经常在追求某种事物,同时经常无法获得满足。他曾做过画廊的店员、传教士,不断地变换工作,是属于欲望不能被满足的行动派。

纵使他最后以画家为天职,可他是否真正得到了满足呢?他贫穷又缺乏书籍画材、缺乏爱,梦想着有“艺术家的乐园”,希望有个“共同的画室”(南方画坊),一直期待自己的画作能够变成金钱的日子的来临。

梵高很想把绘画当成一生的职业,但他的种种欲望不能被满足,不能如愿以偿。他埋首于绘画,急切地想表现自我的情感。但梵高的高妙在于像他写给弟弟提奥的信中所描述的一般“没有明显而渴望地表现在画面上”。

透过绘画的技巧和色彩,他的倾诉被净化,提升为不同于普通欲求的表现,而达到人类普遍心情流露的境界。他表现的不仅是缺乏爱的孤独感,也是宇宙中渺茫的孤绝感;不仅是喜爱、高兴,且是与自然合一的高昂生命力;不仅有内心的感动,且有潜藏的神秘,触摸时空的永恒性。

愿做巨人普罗米修斯

梵高曾说:“与其当一位胜利者,不如当一位失败者;与其当宙斯神,不如当巨人普罗米修斯,比较容易有适当的环境。”

这显示当时他的环境并不适于富有预言性的伟大胜利者。19世纪末期,从印象派开始,正是艺术家们逐渐被市民社会忽略的惨淡时期,他们在经济、道德上受到市民社会的排斥,而不得不朝着新的冒险之途前进。这一冒险在高更、梵高时到达巅峰。

然而当时的艺术家们并没有反映过悲惨的状况,他们的作品中反而充满着安定和快乐,真是令人惊叹不已。

梵高的作品也不例外。大部分的人由于受了他的传记的影响,产生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因而误认为他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悲剧性。事实上,梵高的大部分作品依然在描绘安定寂静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