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光:伏羲点燃华夏之光
- 续灯
- 2557字
- 2023-02-17 16:36:10
第一章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大家经常能看到的书法作品,成语词典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是探究事物的原理从中获得知识。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原本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功,为什么修身齐家需要格物致知呢?
明朝王阳明用格竹子的方式求证格物是否能致知,结果格竹子失败,从而否定了格物致知,认为天下之物不可格,只有身心才能格。
深究《大学》原文,其实格物致知,只是一种看待事物的方法论: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
天下有万物,如果需要把所有物都格一遍才能致知的话,人生苦短,格物致知就是件无法完成的任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没有希望了。
格物致知是一种方法论,掌握这种方法论,看待事物时,要探究物的本末,和事的终始,所获得的知识也就是事物的本末终始,《大学》称之为“知本”。
王阳明在格竹子时,是否在找竹子的本末呢?似乎不是。
王阳明亭前格竹一
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
--王阳明《传习录》
晦翁是朱熹,《传习录》记载了王阳明亭前格竹的故事,王阳明和好友钱子讨论:按朱熹的说法,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何其多,哪有那么大的能力,能格尽天下之物呢?于是他们准备实践一番,格亭前的竹子。钱子先格竹子三天三夜,结果劳神成疾而失败了。
王阳明庭前格竹二
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穷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这里意思,却要说与诸公知道。
—王阳明《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是钱子精力不足,导致失败,于是亲自去格竹,王阳明的精力的确比钱子强,王阳明格竹子七天七夜,最后还是劳思致疾,以失败告终。于是王阳明承认自己做不了圣贤,没有能力去格物。
不过后来王阳明否定了格物致知,认为物不可格,可以格的是身心,这样人人都可以格物,都有希望成为圣贤了。王阳明实践精神可嘉,但求真精神不足,为什么没有去研读《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原文呢?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德。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礼记.大学》
《礼记.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关于“明明德”的含义,南怀瑾先生在《原本大学微言》中讲了一个故事,说在哈佛大学的一次汉学会议上,中外很多学者共同研读《大学》,在讨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时,各抒己见,很久也没达成一致结论。最后有一位学者说,把“明明德”去掉一个“明”字,就非常明白了。全场人听了,为之瞠目结舌,啼笑皆非。
“明明德”是什么意思,《大学》没有直接说明,但是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断出来,《大学》第二段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第三段说:“国治而后天下平。”结合这两句话,可以推断出来,“明明德于天下”就是“平天下”之意。
所以,这个“明明德”的作用范围是天下,作用效果是平天下,那么就不是普通人的德,是圣贤的德。为什么用“明明德”来形容“平天下”呢?是像太阳那样,普照天下,让天下都明亮,圣贤的职责是像太阳那样普照天下。
《大学》没有给“明明德”下定义,需要综合上下文才能理解,“格物致知”也一样需要上下文来找到答案。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第一段最后一句话,这句话就是在说如何格物,需要在后面讲格物致知时,联系起来理解,才能明白这是格物致知。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礼记.大学》
明明德于天下这种伟大的事业,当然是非常难的,需要先治其国,治其国需要先齐其家,齐其家需要先修其身,……最后是要致其知,而致知在格物。《大学》先反推了如何能明明德于天下,其最基本一步是要格物致知。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
第三段又从最基本的格物开始,物格而后知至……到最高目标国治而后天下平。我们由此推断出了明明德是平天下的意思。在从正反两个过程讲明了如何明明德于天下后,《大学》开始讲如何格物致知。
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礼记.大学》
第四段最后一句说:“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意思是知至是知本,再联系前面说的“物格而后知至”,可以推断出格物是知本。
什么是知本呢?“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本乱不会有末治,明明德于天下这样伟大的事业,其本在哪里呢?在“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这里举例说明了什么是知本,再联系第一段最后一句话:“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句话就是知本的真正含义,是认知事物的方法论,要知道物的本末和事的始终,不能颠倒,不能本末倒置,这就是格物致知。
理解格物致知的本义后,对于王阳明亭前格竹来说,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了,不需要七天七夜,劳思致疾。竹子的本是竹子的根,在土里,竹子的末是竹子的枝叶,在空中。
格物致知是方法论,是认识事物的方法不能本末倒置,文化是有生命的,自诞生开始,就生根发芽,开枝散叶,有其本也有其末,其末端肯定有些许残枝败叶,不能因为末端的一些残枝败叶来否定其本。
有学者认为格物致知的终极目标是治国平天下,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目的不纯,心术不正,其思想严重阻碍了科学在中国的诞生和发展。这显然是用“格物致知”的残枝败叶的末,来否定了“格物致知”伟大目标的“明明德于天下”的本。
对“格物致知”,我们同样需要用格物致知的精神,知其本,知其末,不能本末倒置,误解其含义,错误地对其作批判,矮化我们的文化。对于枝繁叶茂的华夏文明,尤其需要用格物致知的精神,知其本,知其末,客观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和发展中华文明,实现有底气的文化自信,民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