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斗阁笔记(节选)

莫言

1.真牛

那头牛,身材魁梧,面貌清纯,是牛中伟丈夫也。初购来时,儿童围绕观看,社员点评夸奖,队长扬扬得意。但此牛厌恶劳动,逃避生产。套一上肩,立即晕眩,跌翻在地,直翻白眼。鞭打不动,火烧不理。一摘套索,翻身跃起。如此这般,众人傻眼。支书曰:“人民公社可以养闲人,但绝不能养闲牛。”队长曰:“若不是法律保护耕牛,老子一定要宰了你。”会计曰:“好男不当兵,好牛不拉犁。”支书曰:“闭嘴,你的话里有严重的政治问题!当心撸了你的会计。”会计面色灰白,悄然而退。牛翻白眼,不见青光,疑似阮步兵转世。无奈,只好将它牵到集市售卖。那牛一到集市,双眼放光,充满期待又略带忧伤,仿佛一个待嫁的新娘。集市上收税的人一见它就乐了:“伙计,您又来了呵。”牛眨眨眼曰:“伙计,不该说的莫说,拜托了呵!”

2.诗家

清乾隆年间,吾乡白公有三子,皆忤逆不孝,但俱有诗才。父将三子诉之于官。差役将三子拘至衙,县官升堂审讯。父历数三子不孝行状,言之动情处,失声号啕,老泪纵横。官曰:“忤逆不孝乃本朝法定大罪,轻则廷杖,重可大辟。但本官爱才,不忍动刑。闻尔等皆能诗,即以衙前竹为题,各做一首,通即恕,不通则严惩之。”长子咏曰:“老爷衙前一丛竹,顺着节儿往上数。老爷今年做知县,明年定会升知府。”次子曰:“老爷衙前竹一丛,旭日初照枝叶红。老爷明年升知府,后年提拔进京城。”三子曰:“老爷衙前竹一丛,观音菩萨来送子。送个儿子中状元,送个女儿嫁皇帝。”官大喜,令差役责打白公四十大板,斥之:“生了三个诗人,还告什么刁状。”

3.葱管

余少年时与兄割草、牧羊于野,渴甚。沟渠中虽有水,但苦如盐卤,不能饮。兄遂问羊:“羊羊羊,何处有水井?”羊咩咩数声,东向狂奔,吾与兄追随至翰林碑。碑前果有一古井,深可数丈。时有翠鸟由井中飞出,水汽淋漓焉。探身下望,井中映出倒影。吾口渴愈烈,恨不能跳入井中畅饮。兄突发奇想,采来葱管数根,以口叼之,劈开双腿,足蹬井壁,次第下之,如入幽灵之境。良久,兄口叼贮水葱管,攀缘而上。以葱管授我,饮之,其水甘洌,如琼浆玉液。如是者数,兄气喘吁吁,力渐不支。余心不忍,道:哥,我不渴了。兄道:再取一次即止。兄蹬壁又下。忽听扑通一声,余知兄落水,急忙低头探看,只见兄站在井底,水及其胸。余急问:哥,没事吧?兄道:好凉快啊。我道:哥,你快上来吧。兄道:我踩到一个硬硬的东西。兄俯身入水数次,摸上一黑色长物。兄解下腰带,拴住此物,挂在脖上,攀缘上来。拔草擦去泥污,竟是一把长刀。找砖头磨去铁锈,发现刀背上刻有两个篆字,经学校老师辨认,说是“葱管”。我与兄闻之愕然,难道古人知道我们会用葱管取水吗?许多年后,我想,也许是一个姓管名葱的人,将自己的名字刻在刀背上。

4.锦衣

一富家女,容貌姣好,及笄,自言宁死不嫁。其母怪之。每至夜深人静时,闺中即有男子说笑之声。母逼问之,女曰:系一美貌华服男儿,夜来幽会,鸡鸣时,即匆匆离去。母授计于女。至夜,男又至,女将其华服锁于柜中。平明,男索衣欲去,女不予,男怅怅而逝。清晨,大雪,母开鸡舍,见公鸡赤裸而出,不着一毛,状甚滑稽也。女急开柜,见满柜鸡毛灿灿。女抱鸡毛出,望裸鸡而投之。只见吉羽纷扬,盘旋片刻,皆归位鸡身,有条不紊,片羽未乱也。公鸡展翅,飞上墙头,引颈长啼。啼罢,忽作人语,曰:吾本天上昴星官,贬谪人间十三年,今日期满回宫去,有啥问题找莫言。

5.仙桃

吾少时听爷爷说,崂山西侧悬崖上,有桃一株。三月开花,其华灿烂。八月桃熟,崖下仰望,鲜红如玛瑙,气味芳香,人间罕嗅之也。博者曰:此仙桃也,食之可长生不老。多有渴望不死者,攀岩而上,但终无一近顶者。村中有巧人杜乐,诸工皆能,乃倾其家产,造抛石机一具,能抛石数十丈。俟桃熟,集村中精壮数十人,拉动机器,抛石上崖,先不中,调整数次后,有一石正中桃树,似闻噼啪之声,见数桃下落,众蜂拥上前欲接,但距地数丈时,即被仙鹤噙去。

抗日战争时,游击队找杜乐造抛石机。其时杜乐已死,其子杜兴按父留图纸,造抛石机一具,在攻打蓝村炮楼时,立下大功。游击队奖励杜乐,赠其蟠桃一筐。

6.茂腔

吾乡高密有戏曲茂腔,流传二百余年,至今演唱不绝。吾从小耳濡目染,得益甚多。此戏起源于民间,曲调委婉凄凉,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尤为村妇所迷。剧情多惩恶劝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老套路。剧中唱词,多使用方言土语,听起来格外亲切,但外乡人不懂也。

黑龙江边祝家屯,系民国初年由一闯关东的祝姓高密人创建,后亲戚朋友皆投奔而来,遂成一高密屯。九十年代中,屯中一老妇病重,对儿女说出最后愿望:临死前想听一段茂腔。那时还没有互联网,但VCD已经有了。其子就给高密的亲友拍电报,索求茂腔光盘,同时去哈尔滨买了一台机器等候着。半月后,光盘寄到,老妇已在弥留之际。家人匆忙将茂腔放出,起调过门一响,老妇手指颤动,慢慢地睁开眼睛。等到著名旦角郭秀丽那悲凉婉转的唱腔响起来时,老妇竟然坐了起来。一曲听罢,心满意足地说:“中了,现在可以死了。”言毕,仰倒而逝。

7.褂子

吾少时曾随生产队里的妇女采摘棉花。深秋时节,天气寒冷,妇女们已有披棉衣者。是秋,余新缝一件蓝华达呢褂子,穿在身上,自觉添了二分人才。因棉花柴磨损衣服甚重,余即将褂子藏在麻袋中。赤膊拾花,身上被花萼划得伤痕累累。一日,冷风飕飗,阴云密布,时有雪花飘落,气温降到零度。妇女们都穿上了棉衣。一常姓大嫂激我:“青年,今天还光膀子吗?”我说:“光啊!”于是我冒着寒冷脱下褂子,塞进麻袋,放在地头,然后将白布包袱,上挂脖子下系腰,赶紧拾花,塞进包袱,棉花冰冷,凉着肚皮,风吹到背上,如被刀割。妇女们嬉笑不止。为了不让她们看我笑话,我发誓宁愿冻死,也不穿褂子。为了抵抗寒冷,我开始唱样板戏:“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那些娘们儿,一定认为我疯了。我暗自得意。装疯卖傻是为了吸引女人的注意,她们注意我了,并且知道了我的抗寒和我的爱护衣服。当我拾满了一兜棉花到地头上找麻袋时,麻袋没有了,珍藏在麻袋里的褂子自然也没有了。

装疯卖傻是要付出代价的。

8.踩鱼

吾家房后五十米,即胶河也。夏天晌午,河中全是洗澡的人。河水被晒得滚烫,浅水处,水仅没脚踝。河系沙底,硬而平滑,有银白鲢鱼被烫得发昏,来回乱窜。吾等追逐踩踏之。有乳名皮囤者,一中午曾踩鱼八十条。

皮囤七岁时,父母双亡。皮囤跟哥嫂生活。其兄懦弱,其嫂霸蛮。皮囤常受其嫂虐待,其兄不敢阻拦。一日,其嫂与邻村一著名泼妇打架,被打翻在地,踢踏不止。皮囤奋勇向前,揪住泼妇头发,将其拽倒在地。有邻人问:“皮囤,你嫂子对你那么不好,为什么还要救她?”皮囤说:“她再不好,也是我嫂子。”其嫂闻知,甚为感动,从此改变态度,视皮囤如同己出。

吾曾追随皮囤下河踩鱼,但总是踩不到。看那皮囤,在浅水中跳跃腾挪,如同舞蹈,一会儿弯腰,从脚底摸出一条,放到胸前布袋里,一会儿又弯腰摸出一条,放在胸前口袋里。我问皮囤:“为什么你能踩到而我踩不到?”他说:“左脚撵了右脚踩,右脚撵了左脚踩。”

9.虎疤

吾乡有一奇人,面目狰狞。自言系在关东挖参时为老虎所伤,人送外号“虎疤”。吾曾听其亲口讲述此事。说,一日黄昏,他挖得一枝七品叶,大喜。忽觉脑后冰冷,猛回头,见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正款款地从林中走出来。大虫说:“挖参的小子听着,此参是我栽,此山是我宅。要想拿参走,留下小命来。”那人说,他扑上去与大虫斗,虫死他伤。

这个打死过老虎的人,人民公社时期,在生产队里当饲养员,喂牛喂马,颇有怀才不遇之慨,常常在我们面前发牢骚:“奶奶的,老子堂堂的打虎英雄,竟然落魄到如此地步啊……”接着就唱,“何日里施展我盖世武功,打尽了老虎再打恶龙——”人民公社解体后,此人成了卖药酒的,四集遍赶,卖虎骨酒、虎鞭酒,当有人质疑其假时,他指着自己的疤脸说:“看到了吧?这是跟老虎搏斗时所伤,虎死我伤。”

10.槐米

槐树分国槐与洋槐。国槐花籽可入药,能治风症。吾家曾养一猪,因去势而染破伤风,牙关紧咬,身体僵直,平躺在地,不能站立。兽医云,必死无疑。吾母曰:死猪当成活猪医吧。遂将槐米炙末,混以米汤,用兽用针管自嘴角灌之,半月后竟愈。之后此猪狂吃疯长,邻人曰,其报恩也。

数十年后,我爬上北海公园白塔所在之小山,下山时,见山路两侧,全是粗大的国槐,槐花半谢,槐米累累。一老人正在采摘槐米,曰:半花半米,正是最佳采摘时。吾问老人采此何用,老人曰:晒干,炙粉,蘸煮鸡蛋,日食两枚,可轻身健体。

11.深巷

我的朋友禚糕在县城梧桐街开了一家咖啡馆,生意兴隆。馆名“深巷”,系我所题。戊戌春节,我在故乡。禚糕来访,邀我去喝咖啡。盛情难却,即随其往。进馆便见墙上挂着一幅署名“莫言”的书法,字迹秀美,法度森严。文字内容是:“一辆由白鹅驾辕的四轮车由小巷深处摇摇摆摆地驶出来。拉长套的是两只肥胖的绿鸭,车上载着狐狸的新娘。她身披白色的婚纱,头上戴着丁香花冠,睫毛很长。早起送牛奶的工人看到她们来了,慌忙跳到一边,为她们闪开了道路。”

我问:“这是怎么回事?”他憨憨一笑说:“替你扬名呢!”

12.爱马

爱马人爱马甚过爱自己。他自己从不洗脸,但他会给马洗。严寒的早晨,在结冰的井台,用冒着热气的井水给马洗脸,用洁白的毛巾给马擦脸,马神清气爽,目光皎然。他满面污垢,眼睛晦暗。此是我亲眼所见,1969年在城外五里店。爱马人是我家亲戚,姓汪,是地主分子,我该叫他表叔。那还是人民公社时期啊,那时候马和牛一样都是集体财产。那时我们的教科书上说:地主对人民公社怀有深仇大恨,时刻梦想着变天。经常有地主投毒害死人民公社马匹的案件,这个地主怎么会这样呢?一个地主爱人民公社的马爱到这种程度,谁会相信?如果那匹马是他自己的,他该怎么个爱法?又一想,我这想法太不文学了,真正的爱,是与所有权无关的。上帝是所有人的,难道能归你一个人所有吗?祖国是十几亿人共有的,难道能归你自己吗?想到这些,我就明白了。

13.蛙泳

三十二年前,我曾写小说《生蹼的祖先》,描写了一个生活在沼泽地里手足上生有蹼膜的家族。这部小说最根本的灵感来源于我的一位小学同学。他手指与脚趾间有蹼膜相连,大家也不以为怪。那时吾乡雨量充沛,每到夏秋,河中水势滔天,沟渠池塘中也水满槽平。是时省直机关的“右派”集中在我们村子东边的国有农场劳改,一时龙虎云集,各显其能,令村民眼界大开。有几位“右派”体育健将担任了我们小学的体育教师,其中一位姓邓名赞的是省蛙泳纪录保持者。邓老师耐心纠正我们的“狗刨”泳姿,教我们标准的蛙泳。我这位同学脱颖而出,先得了县级冠军,又得了地区冠军,很快名声远播。他这个冠军和亚军差距很大,横渡大湾子,一个来回大约一千米,他能将亚军甩出去三百米。邓老师是省纪录保持者,虽然当了“右派”后速度有所下降,但入水后依然是一条蛟龙。他与我们这个同学在大湾子里游了一个来回,竟然被落下十几个身位。邓老师是胶东人,夸奖人时喜欢加上“妈拉个逼的”,他拍着我们同学的脑袋说:“妈拉个逼的小兔崽子你不得世界冠军谁还敢得!”接下来就要到省里比赛,有好事者写信给省体委,取消了我同学的比赛资格。后来,邓老师出钱,让我同学去手术,术后泳技尽失。“文革”期间“红卫兵”批斗邓老师,说他迫害贫下中农子弟,邓老师恼怒地说:“妈拉个逼的,我真傻!”

我至今记得这位同学在村西大湾子里蛙泳的英姿:邓老师一吹哨子,学校游泳队的队员们一齐蹿进湾子,奋勇向前游去。湾子南北长三里,东西宽一里,水深平均三米,最深处八米,据说最深处有一个鳖的宫殿。等大家游出几十米后,我这位同学才慢吞吞地举起双手,对着太阳照照,然后纵身入水,如同一只油滑的海豹。邓老师挥舞着拳头,兴奋地说:“看看,看看,妈拉个逼的,这才是蛙泳!”

七十年代末,我在保定当兵时,看了美国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心中感慨万千,剧中主角麦克·哈里斯,就是手指间生有蹼膜的人。我想,那个将我同学手足上生有蹼膜的事告发给省体委的人,真不是个东西。

九十年代末,我去烟台新华书店签名售书,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捧着一盒子红樱桃挤到我面前,提着我的乳名问我还认不认识他,我困惑地摇摇头。他恼怒地说“妈拉个……”我大喊一声“邓老师!”邓老师在暴烈的阳光下穿着游泳裤、炫耀着一身腱子肉给我们上游泳课的往事便像老电影一样浮现在我的眼前。晚上我到邓老师家去吃鲨鱼肉馅的饺子,师母特意捣了一碗蒜泥。师母说:“我记得有一次吃大蒜比赛,你得了第一名。”我笑了。我想不到师母竟然是胡珂老师。胡珂老师也是那拨“右派”中的一位,也是体育运动健将,曾经在省女子篮球队里打过中锋。她带领着我们修了一个标准的篮球场。这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事情了。吃着饺子喝着啤酒,我和邓老师说起了我那同学的事,我们都恨那个写信的人。

昨天,我收到了胡珂老师一封信。胡老师在信中说:邓老师昨天去世了。我早就想写信告诉你,那封信,是我写的。当时,邓老师跟音乐老师蔡美玲好,蔡美玲弹着风琴,邓老师唱歌,金童玉女一般,我很嫉妒。后来发生了很多事,我也没想到我成了他的妻子。如果你有兴趣,我可以跟你讲上三天三夜。现在我只能跟你说,因为嫉妒,我写了那封信。其实,即便我不写那封信,吴三太(我同学的名字)也成不了世界冠军。你想想,奥运会怎么会让一个手脚上生蹼的人参加呢?

14.神迹

1992年春,吾与友人游昆明太和宫金殿,前有一缸,缸中满储清水,缸底有一条石鱼,鱼嘴张开朝上,众多游人欲将硬币投鱼嘴中,皆不中,吾从口袋里出五枚硬币,大喊一声:闪开,看俺的!众人急闪,吾将硬币朝缸里撇去,只见那五枚硬币从不同的角度入水,飘飘摇摇,一枚追着一枚,四枚落进鱼嘴,一枚停留在鱼唇上。众人一片欢呼,此是吾平生第一快事也!目睹此事者,有《解放军文艺》原主编王鹰和济南军区创作室原主任田水。

二十年后,我独自一人旧地重游,见缸依旧,石鱼依旧,游人全新。我还是我,也不是我。我知道那个神奇的场景,是茫茫宇宙中唯一的,不可再现的,但还是心存幻想。瞅瞅左右无人,我摸出五个硬币,用记忆中的姿势,朝铜缸撇去,然后,我转身走了。对天老爷保证,将硬币撇出去那一霎我就闭上了眼睛。这就使结果有了多种可能,一种可能就是这五枚硬币也像那五枚硬币一样,四枚落入鱼嘴,一枚停留在鱼唇上。

15.老汤

寒冷的腊月里,给爷爷拉着小车去赶集卖草,是我童年的美好记忆之一。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我们就出发了。到了路边那三棵大柳树下,爷爷支起小车,抽了一袋烟。这时太阳出来了,东边的天际被映得彤红。柳条上,路边的枯草上,爷爷的眉毛胡子上,都沾着白色的霜花。我奋勇拉着车,踩着冻得裂开大纹的路面,听着河道里冰层坼裂时发出的“嘎巴嘎巴”的响声,向牛庄集进发。牛庄集是我们县除县城外最大的集市,集市南头有一棵据说是宋朝的老银杏树。树有多粗?七搂八拃一媳妇。说古代有一个人在树下避雨,想量一下树粗,张开双臂算一搂,搂了七搂,看到一个小媳妇在树缝里避雨,无法再搂,只好拃,伸展开拇指和中指算一拃,拃了八拃。

在这棵大树下,有一个老汤锅。那锅非常大,据说有三十二印。这个“印”,到底是个什么单位,我问了很多人也没得到准确回答。反正那锅倒进去十桶水也不满,把一头牛剁巴碎了扔进去也绰绰有余。这锅里煮着牛的下水,灶下燃着劈柴,火光熊熊,锅里的汤翻着浪花,咕嘟咕嘟的,几根牛肠子什么的随着热浪翻滚。臭烘烘的老汤味儿在那个没有工业的贫穷年代里的寒冷的早晨,能扩散出很远,夸张点说,一出村我就闻到这个迷人的气味了。有经验的吃货都知道,不管是猪下水还是牛下水,下锅前万不能洗得太干净,洗得太干净了就没有那个味道了。吃的就是这味儿。说实话我之所以踊跃地帮爷爷拉车赶集,为的就是这几碗老汤。

我当兵第十一年,调到总部机关工作,一位同事,曾经给一位名震胶东的将军写过回忆录。他说,将军说过,1943年初冬,久病不愈,在你们县牛庄一棵大树下,喝了三碗老汤,出了一身大汗,精神立即健旺,第二天即指挥着部队,全歼了伪军一个团,活捉了伪团长,缴获武器弹药若干,最重要的是缴获了一批布匹棉花,解决了部队的冬装。

这个故事我对很多人讲过。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如果你到我们县牛庄去赶集,在集市南头那棵比“七搂八拃一媳妇”又粗了一些的大银杏树下,那个热气腾腾的老汤锅已经变成了一组雕塑,其中有一位将军,蹲在锅前,捧着大碗,在喝老汤。雕塑旁边的一块碑上刻着隶体大字:某某将军喝汤处。

我老家的一个旅游局长在一次旅游经验交流会上慷慨激昂地说:“发展旅游,经验两条。一是造景,二是造谣。”

16.鸟事

五十多年前,我对养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我们村子里有一个光棍汉,名叫好胜,外号喜鹊。之所以他有这样一个活泼的外号,是因为他曾经驯养过一只喜鹊。夏天的中午,村子里的人喜欢到大湾子边上那棵大柳树下乘凉。柳树喜水,不怕涝。因为靠着湾,红色的树根都扎到湾水中,柳树长得格外茂盛。后来我常到北京的北海公园去散步,看到水边那些枝繁叶茂的大柳树,我就想起我们村湾子边那几棵大柳树。北海公园里有个亭子,亭子里很多人在那里唱歌。有一个文质彬彬的老人带着一只秃尾巴的喜鹊,每天都到这里来。老人坐在凳子上打盹,有时也不打盹。喜鹊在他周围蹦来蹦去。有一天,有三只野喜鹊降落下来,与那秃尾巴喜鹊打招呼。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喳。秃尾巴喜鹊,突然用标准的普通话说:“别惹我,烦着呢!”三只野喜鹊奓奓翅膀,飞走了。秃尾巴喜鹊用英文说:“Goodbye!”我这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如果撒谎,让我下辈子变只喜鹊。

当时,我很好奇,上前去问那鸟主老人:“先生,它怎么会说话呢?”老人翻翻眼睛,冷冷地说:“你怎么会说话呢?”我的脸一阵发烧,感觉到羞臊,这个问题的确没有质量,老人刺我,是我自找的。我灰溜溜地往前走,一个操着一口北京胡同语言、戴着白手套、双手托着四个沉重铁球格棱棱转动的人,仿佛是对着虚空说:“这老爷子,康熙皇帝的十五世孙,真正的贵族!”

我差不多有十年没到北海公园去了,这个老贵族和他的会两种语言的喜鹊还好吗?

我还是继续说一下好胜那只喜鹊。夏天的中午,我们集合在大柳树下,看好胜的喜鹊。好胜的喜鹊胃口很好,荤素都能吃。我亲眼看到它吃了半个生地瓜,也亲眼看到它一口气吃了三条蜥蜴,像无牙老人吃面条一样。最让我着迷的是好胜跟喜鹊的关系,那样好,形影不离。好胜走到哪里,喜鹊跟到哪里。有时候喜鹊在好胜的头上低飞,有时候喜鹊蹲在好胜肩头。我想我要是有这样一只鸟就好了。

有一天好胜的喜鹊不见了,好胜到处找,吹着口哨找,流着眼泪找。好胜脾气暴躁,经常用屈起的强有力的中指,猛弹儿童的脑门。弹一下就鼓起一个包。我们有点恨他,也有点怕他,但更多的是崇拜他,因为他养了一只会说话的喜鹊。在那个时代里,养鸟是被视为腐朽堕落的事儿,好胜出身好,三代赤贫,又是光棍,无人敢说他。好胜的喜鹊只会说一句话——“奶奶个熊!”

好胜为了找喜鹊旷了三天工。他吹着口哨,眼泪汪汪地在村子里转悠,村子转完了,就到村外的树林里去转。一个整劳力,为了一只鸟,三天不干活,这可是一件大事。队长汇报给村子里的主任,希望主任能够修理一下好胜。但村主任说:“别说他三天不干活,他就是三年不干活,我也不会去说他。”队长问:“凭什么?”主任道:“你说凭什么?”

17.呼啸

戊戌盛夏,因患腰椎间盘突出,经朋友介绍,去天坛公园附近,请著名中医看病。医生姓左,自言是左宗棠八世孙,有家谱为证。墙上挂有医生骑马戎装照,说是当年曾戍边防,每日骑马巡逻,练就高超骑术,可以在马上倒立,亦可倒挂在马肚皮下射击。医生为我正骨点穴,推拿针灸,连续数次,效果甚好。医生见多识广,谈吐雅致,凡古董鉴赏、茶叶制作、酒类酿造,谈来俱头头是道,令人叹服。一日茶饮时,医生忽闭目凝神,仿佛入定。俄顷,撮口而发呼啸声,初似风从松林间吹过,继而如鸾风和鸣,又似虎啸龙吟,今人心胆颤动,毛骨悚然。陪坐数人,皆默然无语。吾知魏晋间高士,多有能发声长啸、借以抒发胸中积郁者,其中尤以阮籍最为著名。我以为此高术早已失传,没想到竟然在无意中听赏,此亦快事,医生真奇人也!打油一首记之:

史载苏门啸,剨然发凤吟。

群山齐响应,众鸟共停音。

隐士生奇志,良医好善心。

京城听妙曲,闹市变丛林。

18.赤膊

戊戌入伏日,办公室空调坏,大热,赤膊挥毫,其乐无穷。汗流浃背之际,突然忆起,吾上小学时,学校有一陈姓老师,“右派”,学问极好,通音律,善歌唱。可惜面部有天花瘢痕,影响了他往表演艺术方面发展,否则……没有什么否则。

当年的夏天比现在热,那时无风扇空调这些玩意儿,有也没有用,因为那时候我们那里没有电。天热,但课又不能不上,陈老师便脱下褂子挂在椅子背上,光着脊梁讲课。他第一次光膀子我们有点不习惯,但很快我们就习惯了。陈老师瘦骨嶙峋,却声若洪钟。讲到得意处,手拍胸脯啪啪作响。吾等心驰神往,学问大长。这样的老师再也见不到了。吾虽然只上到小学五年级,但我们的老师几乎都是“右派”,“右派”都是牛人,所以我们高粱穗子公社玉米棒子小学的毕业生,实际水平相当于当时的高中毕业生。

据说我们校长在办公会上批评陈老师光脊梁讲课,陈老师说:“宪法没有规定不许光着脊梁讲课。”

“文革”后期,毛泽东主席发布“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最高指示,村里的人把“广积粮”误听成“光脊梁”,于是感慨万千地说:还是人家陈老师有远见。

天花瘢痕毁了陈老师的容貌,但陈老师的基因是美丽的。我们村子里一个青岛的女知青意识到这一点,于是不管冷嘲热讽,嫁给了他。后来他们一家都回了青岛。那个青岛籍的著名女演员,就是陈老师的女儿。

19.怪梦

今日搭出租车从南站回师大,严重堵车,幸亏司机师傅善谈,免除了我不少焦虑。司机说他昨天夜里梦到中国足球队参加世界杯赛,守门员是一只斑斓猛虎,足球飞来,老虎扑住球,按在草地上,嚼吧着吃了。他说老虎怎么能吃足球呢?后来一想,当年红军过草地时,没有东西吃,就把牛皮腰带煮着吃了。足球也是牛皮的,所以老虎就把足球吃了。他说在他的梦里,老虎吃足球,双方的球员都站在旁边,静静地观看。老虎把足球吃了,打了一个哈欠,趴在球门前睡了。一会儿,对方的球员又盘带着一个足球过来了,老虎站起来,怒冲冲地说:你们还有完没有?!……

这时,忽听到“砰”的一声响,出租车的前头,撞在了一辆劳斯莱斯的屁股上。

20.牛黄

吴鸣自故乡来,言两个月前,村中张二爷家一头黄牛拴在户外,被冰雹击毙。张二爷失声痛哭。此牛如不死,可卖三千元,死了,连一千元也卖不了了,张二爷的女婿吴晋是屠户,前来帮忙,将死牛剖剔,从胆囊里弄出一块鸡蛋大的结石,用刀背敲之,铿然有声。吴晋对岳父说:“爹,你就别难过了,牛胆里长了这么大的石头,这牛,即便不被雹子砸死,也活不了几天。”张二爷接过结石看看,叹道:“嗐,怎么会长这么大的石头呢?”说完他就将结石撇到池塘里去了。当天晚上,吴晋正在家吃饭,张二爷赶来,急火火地说:“快快快,快去把那块结石捞上来!”原来,张二爷晚上与兽医孙宝功喝酒,说起牛胆结石的事,孙宝功说,那是天然牛黄,无比珍贵,比黄金还要贵。吴晋跟着老丈人来到池塘边,借着月光,跳下水去,先是乱摸,后来就用脚一点点地顺着摸,悄没声的,怕被人看到。摸到后半夜,几乎绝望了时,脚尖碰到了一个东西,摸上来一看,正是那块结石。几天后,来了一个香港商人,用十万元买走牛黄。懂行的人说,这样大个的牛黄,是宝贝,十万元,贱卖了。

按说,吴晋辛辛苦苦,把死牛剥皮解剖,发现了宝贝,又在池塘里摸了半夜,把宝贝摸上来,张二爷卖了那么多钱,应该拿出一部分给女婿才是正理公道。但张二爷是出了名的铁公鸡,一毛不拔。吴晋起初还不好意思开口,以为老丈人迟早会分钱给自己,但过了几个月,一点动静也没有。村里的搅屎棍尚老四撺掇吴晋:“吴晋吴晋,你真是死熊啊,你想想,如果不是你在那苦胆上豁了一刀,那块牛黄能掉出来吗?如果你在池塘里摸到牛黄后,悄没声地塞到裤裆里,你老丈人如何能知道?你这老丈人太不够意思了,他分给你五万元都不多……”

吴晋被撩得火冒三丈,气昂昂地去找老丈人,但到了老丈人面前就蔫了。他挠着头皮结结巴巴地说:“爹……那个……爹……”张二爷怒冲冲地说:“什么爹爹爹,不就是尚老四那狗娘养的王八蛋给你喂了点枪药让你来跟我要钱吗?我跟你实说了吧,如果你不来要,我还真想给你一万,让你回去把那三间破房子翻修一下,让我女儿也住住新房。但你来要,对不起,一分钱也不给。”吴晋于是把那人教他的话颠三倒四地说了一遍,张三爷说:“呸!牛是我的,别说牛胆里的牛黄,就是牛肠子里的屎,也是我的财产。我女儿陪你睡觉给你生孩子,你来帮我干点活怎么啦?不应该吗?”吴晋无言以对,灰溜溜地回去了。尚老四又来撺掇道:“你这老丈人太不地道了,告他去!”

吴鸣说,吴晋的老婆可是个有主见的人,她把前来挑拨离间的尚老四臭骂了一顿,然后揪着吴晋的耳朵说:“你这个不成器的东西给俺好好听着,俺爹就我一个独生女儿,别说这十万块牛黄钱,就连他那五间大瓦房,他那辆拖拉机,他那个玉石烟袋嘴儿,他家里一切的一切,最后都是我们的,你着什么急?”

下次吴晋在集上卖肉,尚老四又凑上来要说什么。吴晋举起钢刀,怒冲冲地说:“你肚子里有块牛黄,要不要我帮你剜出来?!”

21.石头

福建友人于某,是篆刻家,也是寿山石专家。前不久来京,送我一块桃核大小的黄石头,说是田黄,价值胜过黄金。我看他把玩着这石头,不断地给我讲解这石的好处,那腔调,那神情……我想,古人笔下的石痴大概就是这样子吧。我笑道:于兄啊,既然这玩意儿比黄金还贵,那你就送我一块黄金吧,这个我不稀罕。他说你真的不要吗?我说我真的不要。他走了,我想起了两件与石头有关的事。

十七年前,我应邀去台北艺术村做驻市作家,时间一个月。邀请方希望我能从故乡带一块石头去,镶嵌在艺术村的墙壁上。这是他们的惯例。他们那堵墙上,已经镶上了几十块来自世界各地的石头。我从故乡南山上选了一块赭红色的光滑卵石,足有十斤重。我想石头太小了显得我小气,大点好,有气派。但这块石头在首都机场安检时被扣下了。他们最终也没明白我为什么要带这么块大石头上飞机。到了台北,艺术村工作人员跟我要石头,我说在行李箱里,明天给你们。当天晚上我就出去,想找一块跟我家乡的石头颜色相似的充数。但走了十几条街,也没找到那样的。没办法,只好从一处建筑工地上,捡了一块黑色的鹅卵石,揣在怀里,带回宿舍。当天晚上,我把那块石头放在澡盆里用热水浸泡,然后用牙刷蘸着牙膏搓刷,最后擦上了一层雪花膏,然后放进被窝里搂着睡了一夜。第二天,我把那块石头给了那位工作人员,她高兴地说:这块石头香喷喷的哎!

前年,一位山东卖石头的朋友,让我帮他找个客户。他不是卖那种一般石头的,他专卖泰山石。我想起少时在农村,经常看到村头上或者人家的房子后,竖着一块石头,上面刻着“泰山石敢当”字样,直到现在,我也不能很好地解释这句话的准确意思,只是大概地知道这是辟邪的。我以为我的朋友卖的也是这样的小石头,谈到深入才知道,他卖的是重达百吨甚至数百吨的巨石,每块要价数百万元。这朋友说起这有造型的巨大泰山石在风水学里的妙用,他说他的用户都是党政机关。按照他说的,这些石头,不但事关一个单位主官的升迁,而且关系到这个单位所有成员的福利,当然还有美观和气派的妙用。后来,我就对这件事比较上心,果然,在很多单位的地盘上,看到了这样的巍峨巨石。有的上边刻着激励人心的口号,有的刻着单位的名称,有的什么也没刻。

这些年我每次乘车路过泰山,总要透过车窗往外张望,也许是心理作用,肯定是心理作用,我感到泰山越来越矮了。

22.斗虎

关东那地场到底有多么冷,无法子跟你们说清楚,怎么说也是个冷,真冷。但也有不怕冷的,俺家那匹黑马就不怕冷。俺家那匹黑马是匹公马,没骟过。那匹马有点野,蹄子热,嘴尖,除了俺爷爷敢使唤它,别的人都不敢近它的身。但它是一身的好活,在俺爷爷的手里,无论是拉车还是拉犁,都是一匹顶两匹。因为这一点,尽管它一身的坏毛病,俺爷爷还是舍不得卖它。这匹马一到初冬就拴不住了,无论你用什么样的缰绳,它也能给你咬断。它一大清早就跑出去,傍黑天才回来。既然是能够自己回来,索性也就不拴它了。刚开始家里人对黑马出去的目的有几种猜想,一是说它出去找母马谈恋爱,一是说它出去找草吃。但后来觉得这几种猜想都不对头。周围屯子里谁家有匹母马我们都知道,我家的公马要是把谁家的母马给配了,消息马上就会传回来,即便没配了母马,毁了马棚子,人家也得找上门来让我们赔偿。关于它出去打野食的说法也不成立,冰天雪地,一根草也没有,灌木条子和树皮它肯定不喜欢吃。况且它每天晚上回来就吃个不停,咀嚼草料的声音彻夜不息。如果白天在外边吃到了野食,夜里就不会有这样好的食欲。还有一个说法就是这匹马喜欢玩,白天它是出去游山玩水去了。这种说法太浪漫了点,毕竟是匹马。但这匹马每天回来时就大汗淋漓,好像一个刚跑完了马拉松的运动员,身上还有一些或深或浅的血口子。它到底出去干了些什么,的确是个让人心痒的谜。后来我爷爷决定跟踪这匹马,看看这家伙到底去干什么了。

爷爷跟踪着它到了后山的一块被稀疏的林子和一蓬蓬的灌木围绕着的平地,不由得吃了一惊。爷爷看到一只老虎在那儿烦躁地转着圈子,好像在等待着什么。我家的马进了场子,活动了一下身体,对着老虎叫了几声。老虎也叫了几声。我家的马在奔跑时脖子上的鬃毛竖起来,像波浪一样翻滚着,十分威风。然后我家的马就和老虎展开了生死大搏斗。我家那匹马能够将身体立起来,两只前蹄好像拳击手的两个拳头一样灵活而有力。它用前蹄把老虎打得鼻子往外蹿血。如果你认为我家的马只会用前蹄那就坚决地错了。我家的马两只后蹄用得也很俏丽。它会在奔跑中猛然停住,把两只后蹄飞扬起来。我爷爷亲眼看到马蹄子踢到了老虎嘴上,老虎嘴里飞出了几个白白的东西,还用问吗?虎牙。老虎牙被踢掉,蹲着那里啪嗒啪嗒地掉眼泪。当然老虎毕竟是老虎,它的锋利的爪子,也在我家马的屁股上留下了好几道深深的血痕。

爷爷心中感动,心里想,走遍天涯海角,到哪里去找敢跟老虎打架的马?而且还能打个平手。打上半个时辰,老虎和马看样子都有点累了,它们就分开了。我家的马跑到树棵子里用舌头舔雪吃,那匹老虎也用舌头舔雪吃。休息一会后,它们继续战斗。我爷爷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家的马鬃毛太长,虽然在与老虎搏斗时能够直竖起来,但有时会遮住它的眼睛。爷爷回家,就替它把鬃毛剪了,想让它利利索索地跟老虎打架。结果,剪了鬃毛的马威风全失,上场不到一分钟,就让老虎咬断了脖子。

我爷爷哭得像泪人似的,一边哭一边说:马啊马啊,都是我把你给害了啊!

讲述这个故事的人,是我们村子里的聂西沛,他闯过关东,在名刊《故事汇》上,发表过很多作品。

23.黑猫

这篇小说的题目让我颇费踌躇,拟定的题目有如下几个:一匹宁死不屈的黑猫,一匹永垂不朽的黑猫,一匹装神弄鬼的黑猫,一匹替天行道的黑猫,一匹生命不止、战斗不息的黑猫,一匹转了基因的黑猫,一匹成了神的黑猫。最后感到这些名字都不好,干脆就两个字:黑猫。

黑猫其实并不全黑,四个爪子是白的,尾巴尖是白的,鼻子也是白的。如果是马,那就一定叫它雪里站,但一只猫,不配叫雪里站。这是我们当时的看法,等黑猫干出很多英雄事迹后,我们感到“雪里站”这个名字已经配不上它。那什么名字能配上它呢?有人说叫它展昭,因为展昭的外号叫“御猫”,是武功高强的大侠。但村主任赵二狗那位从哈佛留学回来在县农业局推广转基因大白菜的赵明灯坚决反对,反对的理由是展昭政治不正确,“御猫”,是皇帝老子的爪牙,而我们的黑猫是反权威反体制的,一句话,展昭不行。熟读《西游记》的耿大爷提议用“大圣”给黑猫命名,“大圣”者,孙悟空也。大闹天宫,何等痛快淋漓。但赵明灯还是不同意,理由是孙悟空的政治也不正确,孙悟空被招安后就丧失了阶级立场,那些所谓的妖魔鬼怪实际上都是农民起义领袖,是我们的阶级兄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耿大爷怒了,说:这也不正确,那也不正确,就他娘的你正确!我看,就让这黑猫叫“赵二狗”吧,你爹也叫“赵二狗”,你天生不能说你爹政治不正确吧?赵明灯略一思索,拍着巴掌说:好,好,好。不过,“赵”字就不要了,就叫“二狗”,本来是只猫,我们叫它狗,这是什么?这就是文化转基因!

被文化转了基因的黑猫从此就成了“二狗”,但为了不造成叙述的混乱,下边的文章里,我们还是叫它黑猫。黑猫没有家,也就是说,是只野猫。它第一次出现在我们村是坦克车将河里的石桥压断的那个冬天的一个上午。它是被邻村的一群狗撵到我们村子里来的。它身上已经血迹斑斑,那些狗,几乎条条带伤,有破了耳朵的,有瞎了眼睛的,有豁了鼻子的。战斗的惨烈于此可见一斑。黑猫步履艰难地逃到我们村头那棵大槐树下,背靠着树干喘息。狗们开始合围,形势渐渐危急。我们突然可怜起黑猫来,我们认为邻村这群狗以少欺多,以大欺小,缺乏费厄泼赖精神。合围圈越来越小,黑猫的小命危在旦夕。就在群狗想一起发起最后的攻击时,黑猫突然将背高高地拱起,发出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叫声,同时它的两眼里喷溅出碧绿的火星,就像暗夜里的礼花一样灿烂,那些火星子溅到狗身上,狗惨叫着逃走了。这就叫一猫拚命,群狗丧胆。我们人,应该学习黑猫的这种精神。

狗逃了,看样子短期内不会回来了。这时,黑猫艰难地沿着树干爬到了树上。村子里的光棍汉好胜——对,就是丢了喜鹊那位——抽着黑猫牌烟卷踱过来。有一个名叫水库的小子,哑着嗓子道:“好胜好胜,你的喜鹊就是被树上的黑猫给吃了。你看,它的嘴巴子上还沾着血呢。”——这分明是信口雌黄,但好胜竟然相信了。他站在树下,指着蹲在树杈上舔舐伤口的黑猫骂道:“你这畜生,我跟你无冤无仇,你为什么吃了我的喜鹊?畜生,你等着,老子马上给你来个厉害的。”

好胜扛着一支土枪来到树下,瞄准树上的黑猫,搂了扳机,“咕咚”一声巨响,硝烟弥漫,一束携带着铁砂子的火焰,喷到黑猫屁股上。黑猫惨叫一声,像块烂肉一样,从树上掉了下来。旁观者的同情心突然都转到了黑猫身上,有几个孩子竟然哇哇地哭起来。那个名叫水库的家伙指着好胜的鼻子说:“好胜好胜,你他妈的太残忍了。你怎么能开枪射击一只身负重伤的猫呢?”好胜翻着白眼,想了好一会儿,才反驳道:“妈的,不是你说它吃了我的喜鹊吗?”水库道:“我说了吗?我说了吗?就算是我说了,但我也没让你用枪轰它呀。错误是你犯下的,你就等着猫精来收拾你吧。”好胜道:“老子光棍一条,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老子不怕。”

当天夜里,下了一阵雷雨,电闪耀眼欲瞎,雷鸣震耳欲聋。有人亲眼看到,在蓝色的电光下,那匹黑猫,缓缓地站立起来。它的身体长大了起码十倍,它的身体上增添了很多白色的条纹,它的眼睛变得又大又圆,它的牙齿变得又长又尖,更为重要的是,它学会了说人话,虽然是我家乡的方言土语,但我估计大多数人能够听懂。

那时候村委会里还有一台广播喇叭,水库的姐姐冰河担任播音员。一个只有八百多口人的小村庄,竟然还要配备一个专职的播音员,这简直是腐败——腐败的事有纪委管,我们只管黑猫的事——雷雨之后的第三个夜晚,凌晨两点来钟,人们睡得正香的时候,村公所后电线杆子上的高音大喇叭里,突然传出一阵尖利的嚎叫声。我们都知道“鬼哭狼嚎”这个词,狼嚎,很多人听到过;鬼哭,谁也没听到过。但听了那夜里大喇叭里发出的声音,就可以说鬼哭与狼嚎都听过了。村子里的人,男女老少,全都被惊醒了。小孩子都被吓哭了,女人们都在打哆嗦,男人们强作镇静,但脊梁沟里也阵阵冒凉气。

鬼哭狼嚎声渐渐地变成了字字血声声泪的控诉,这是一个陌生的声音,时而像男腔,时而像女调,内容基本上是针对着两个人:“水库啊水库,你这个头顶流脓脚底淌血坏透了的坏蛋,你这个狐狸和狼杂交出来的杂种,我跟你前世无仇,今生无怨,你为什么红口白牙地制造谣言说我吃了好胜的喜鹊?好胜啊好胜,你这个满脑袋糨糊的白痴,你这个没有丝毫判断力的愣头青,你这个驴和熊杂交出来的杂种,你一枪把我打成了筛子底……你们这两个小子听着,老子的复仇运动,这就开始了……”

胆子很大的好胜往土枪里装了加量的火药和铁砂子,悄悄地摸到村公所广播室窗外,从窗缝里往里一瞧,看到水库的姐姐冰河,披散着头发,腮帮子上抹着胭脂,对着话筒,在那里大呼小叫。好胜骂道:“妈的,原来是你在这儿装神弄鬼!”他举起枪,对着窗户,猛地扣了扳机,只听到“咕咚”一声巨响,枪炸了,好胜左手的四根指头炸掉了。这时,冰河冷笑着(其实是黑猫冷笑着)说:“好胜,好胜,先给你点颜色瞧瞧。其实,我最恨的不是你,我最恨的是水库这个杂种!”

这个故事,要展开讲,三天三夜也讲不完,我还有别的事急着办,今天就简单点说吧。之后数年间,黑猫用充满酒神精神的复仇运动,把整个村子搞得既惶惶不安又像过节一样,人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那几年间世界上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与我们村子里的黑猫复仇相比,简直都不算事儿。黑猫的闹腾,和它的游戏精神,实在是太精彩了。有一次,莎士比亚的亡灵附着在冰河身上,先是大段地背诵了哈姆雷特的台词,然后发表了精彩的演讲。黑猫用匪夷所思的方式要了水库的小命后,接下来就集中精力收拾好胜。好胜过年煮饺子,捞出来是一笊篱癞蛤蟆。好胜躺在炕上,身体不知不觉地就飘起来了,然后又沉重地跌在炕上。好胜让它给闹烦了,想自杀,每次都被黑猫给阻拦。黑猫天天跟踪,生怕好胜自杀之后,它的闹腾就没了对手。黑猫与好胜打斗时,村子里的孩子们就像过年似的。那时候我们真是欢欣鼓舞啊!我们都是积极的观战者。黑猫走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我们还回家偷来最好吃的东西,来慰劳黑猫,这时候,黑猫就是一个人,我们早就忘了它是一只猫,我们把它当成了英雄,经过了漫长的一段斗争,好戏终于收了场。我们心中怅然若失,久久难以忘怀。

改革开放之后,腐败现象日益严重,人民愤恨入骨,这时候,黑猫复出的传说产生了。人民把贪官死在澡盆里、恶霸得了神经病等事情都归功于黑猫。黑猫成了英雄,我们村里的人偷偷地建了一个黑猫庙,门口挂着农民夜校的牌子,里边供奉着黑猫的牌位。当时我们那地方流传着一首童谣:“黑猫在哪里?黑猫在哪里?黑猫就在老百姓的心窝里。”这是一个巨大的隐喻,谁不明白谁就是笨蛋和坏蛋。

黑猫庙被一块大陨石砸塌后,黑猫的传说也消失了。我们村子里的人,经过讨论将黑猫命名为“二狗”的事,就发生在这时候。大家可以根据“转基因”这个名词的出现,来判断时间。二狗的故事没完,咱们后会有期。对了,我学着赵明灯的声嗓跟大家吆喝几声:“转基因大白菜啊好啊好,就是好啊就是好就是好。看起来是大白菜啊,吃起来像牛肉。吃起来像牛肉啊,但它还是大白菜。”

村里的女人道:“他奶奶的,今后包饺子省事了。”

24.识字

戊戌腊八下午,与老友霍文典同台做节目,向读者推荐他的一本说文解字的书。开场后我说:“天上有很多我们看不见的星星,但字典里没有霍文典不认识的字。”他一听,扔下话筒就跑了。主办此次活动的人追出去一千多米才把他抓回来。他严肃地说:“哥,我跟你没仇啊,干吗要这样害我?”“好,你既然这么谦虚,那我就不考你了。”我晃晃手中的小本子,说,“来前从《康熙字典》里抄了二十个生僻字,本来是想考你的。”霍文典是我们这个年龄段里的作家中认识字最多的,但比起我今天要讲的故事里的主角,那还是有点差距。

咱们先说说前年高考时,一个山东省的考生,用甲骨文写了一篇内容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作文。判卷的人一看,晕了。说实话那些判卷的人,有很多就是在读的现当代文学的硕士研究生,他们认识的字,比我也多不了多少。甲骨文,我不认识,他们也不认识。后来,这张卷子层层上交,到了几位古文字专家手里。专家经过辨认,确定考生所用的甲骨文字,是有典可查的,文章的内容,也是顺理成章的。最后这个考生被某大学的考古系录取了。这是得胜头回,也叫小帽,接下来,咱们讲故事的正题。

话说大清朝乾隆年间,一次会试,和珅担任主考官。有一个江南举子,全用带“鸟”的字,写了一篇文章。一篇八股文,七百字,字字有鸟,好生了得。阅卷官一看,愣了,连忙送呈和珅。和珅一看,也愣了,奶奶的,好多字不认识——其实和珅的文化水平很高,电视剧把他丑化成胸无点墨,这是与事实不符的——和珅怕担责任,忙把文章进呈御览。皇上一看,也愣了。愣了一会儿,吩咐和珅,将卷子送到刘墉那里。皇上心里想,你刘罗锅不是自恃才高吗?看看你到底是真有才还是假有才。刘大人那个村,清朝时属诸城,1950年后划归高密。所以我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他是我的老乡。我爷爷说刘大人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他的学问不是学的,是从天上带下来的。刘大人读完卷子,发现了一个生造的字。他冷笑一声,又叹息一声,然后抄起朱笔,在卷子上批道:“左边一鸟,右边一鸟,鸟鸟相对,是个甚鸟?才华横溢,良心不好,一撸到底,回家养鸟。”

一撸到底,就是把他的举人、秀才资格全部给剥夺了。这惩罚不谓不重。没想到过了几年,这小子又从秀才而举人,然后进京参加大考。这次写了一篇八股文,全篇都用带“马”的字。卷子最后又落到刘大人手里。刘大人看了一遍,这次字字都有典可查,文理通达,立论高明,没有理由不录取。但刘大人内心里厌恶这种炫耀才华的轻浮小人,便以他的卷面上有一点污渍为由,将他的卷子甩出三榜。刘大人在卷子上用朱笔批道:“上次是鸟,这次是马。气浮心躁,炫耀才华。卷面有污,品德有瑕。一撸到底,回家养马。”

和珅觉得刘大人处理得有点过分,便跟皇上汇报了。皇上查着《康熙字典》看了卷子,对刘大人说:“刘爱卿,人才难得啊,给他把红椅子坐吧。”

录取的进士要张榜公布,最后一名,考官会用朱笔勾一下,这就是“坐红椅子”。

那考生看了榜,心中不服,从背囊中摸出毛笔墨盒,在那黄榜上题了一首诗:

才华横溢状元诗,鸟马成文世上奇。

巨耳垂肩头颈短,罗锅压背眼窝低。

大师失意趴红椅,小丑成名演大师。

掌掴腮肥非是胖,回头再看脸无皮。

有人将这首诗抄给刘大人。刘大人瞥了一眼,轻蔑地说:“‘低’字出韵了。”

有人将刘大人的话传给那人,那人冷笑一声,道:“老子能倒背《康熙字典》,难道还不知道‘低’字出韵?——他只配用这个字!”

现如今高密县城的女人骂男人,还喜欢用这样的话:“你这块‘低’!”如果情绪再激烈一点,那就会骂:“你这块活‘低’!”

原载《上海文学》2019年第1期、第3期

点评

《一斗阁笔记》是一个系列,2019年共发表了二十四篇。这些小说各自独立成篇,每篇讲述一个人物、一则故事,在样式和写法上类似古代的笔记体、聊斋体。体式和手法不拘一格,风格和形式多种多样,多用托物言志、庄谐并用、真幻杂糅、悲喜相交等传统笔法;以“短”见长,字数少则二百多字,长则四五百字;虽信手写来、不事雕饰,但主题或意蕴都耐人咀嚼。从这个意义来说,《一斗阁笔记》也可看作是对我国古典小说传统的致敬之作。当前文学界都在强调“中国经验”“中国方法”,莫言及其《一斗阁笔记》也堪称是对这股思潮的一次成功实践。

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大都出自莫言家乡高密,或以托物言志方式隐微表达某种品格(比如《真牛》),或直接讲述民间趣事、佚事、传奇(比如《葱管》《茂腔》《虎疤》《仙桃》《锦衣》《斗虎》《牛黄》),或者直陈当下世态、世情,直击时弊(比如《深巷》《石头》《识字》),或描写某一独特人物,记述某一特异场景(比如《赤膊》《怪梦》)……都写得有意、有趣、有味,且不乏醒世、警世之用。很显然,作者是以“超短小说”方式回视故乡,进入民间,察审世态、世情,从而在察世和审己、介入和代偿之间完成了一次有意突围和集中表达。

(张元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