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无所不在的变化

第1章 非连续性变化

这一轮的变化是截然不同的,它是非连续性的,没有任何模式可循。

恰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变化最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虽然一开始我们并未察觉。

连续性变化是舒舒服服的变化,是穿着新鞋走老路。曾有一位第一次到英国和欧洲游玩的美国朋友问道:“为什么在这里,每当我问起你们,为什么要设立某个机构、制定某个仪式或规则时,你们总是说因为当初如何?在美国,我们总是会告诉人们说,这是为了起到一个什么作用。”在我看来,欧洲人总是喜欢回顾他们的悠久历史,尽量少做改变,而美国人喜欢向前看,喜欢尽可能地有所不同。

有时候难免会有一些机缘巧合,让希望保持现状者忐忑不安。战争当然是最大的不安定因素;还有技术,在工业革命中技术的大步跃进也形成不安定因素;人口也是,因为生育也有高峰和低谷;价值观的改变也是不安定因素;还有经济,它也同样构成不安定因素。

我们又在面临这样的机缘了,而变化本身也与以前不同,维持现状不再是最好的前进方式了。大踏步向前的方法可能不那么顺利,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毫无疑问,旅程会更加有趣。如果我们要多得机会、少遇风险,那就必须更好地理解这些变化。那些知道变化因何而起的人可以更容易地保护好自己,或者避免因为无谓的抵抗而浪费精力。那些了解变化大势所趋的人能够更好地在未来分一杯羹。欢迎变化的社会可以利用变化,而不是无奈地应对。

萧伯纳曾经说过,所有的进步都来自于不理性的人。他认为,理性的人会改变自己以适应世界,但不理性的人却会设法让世界变得适合他。所以说,如果我们想要达到不同的结果,就必须依靠不理性的人。

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非理性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未来是由我们自己塑造的。在这个时代中,唯一可以预见的就是一切都无法预见。这是一个在私人生活和公共社会中都可以任意挥洒的年代,是一个天马行空、不讲理性的年代。

写作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理解即将到来的变化,这样我们个人或组织就能少一些损失、多一点获益。只有变化才能带来增长,同时它还是学习的同义词。只要我们有决心,就一定能实现和享受变化。

本书中的故事和论述基于以下3个前提:

1.这一轮的变化是截然不同的,它是非连续性的,没有任何模式可循。这样的非连续性在历史上时常出现,尽管人们经常对它感到迷惑和厌烦,特别是那些掌权者。

2.恰恰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变化最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虽然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往往觉察不到。而工作方式的变化,也会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化。

3.非连续性变化需要非连续性的颠覆性思维来应对。尽管这样的思考者和他们的思想乍看起来显得很荒唐。

变化今非昔比

30年前,我在一家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里开始工作。为了激励我,他们列出了我未来事业的脉络——“这将是你的人生轨迹”,他们告诉我,“一步步可能做到的职位”。我记得清单上最高的那个职位是某个遥远国度的某家公司的执行总裁。当时的我对这些建议表示欣然接受。但是在我还远远没有达到他们为我所规划的高度时,我就已经离开了这家公司。这时我已然知道,不仅仅是他们为我策划的那个职位已经不复存在,就连我将要掌管的公司,甚至那个我本来要派驻的国家都可能已经不存在了。

30年前,我以为人生将是一条漫长而连续的线,自己会随着时运而不断高升。如今我对人生有了更好的理解。30年前,那家公司认为未来具有极大的可预见性,可以进行规划,加以管理。如今他们就没有这么肯定了。30年前,大多数人以为变化都是相同的,都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变化就是量的提升,处处受到欢迎。如今,我们明白,在生活的很多领域里,我们并不能保证将来还会和今天一样,无论是工作、金钱、和平还是自由、健康或是幸福,我们甚至不能有把握地推断出在自己的生活中将会发生些什么。如今的变化更加不确定,但如果我们能以正确的眼光看待,它也会更加激动人心。

当然,变化趋势是好是坏,其影响是微不足道还是至关重要,这些都取决于我们。以“变化”(Change)这个英文单词为例,它既可用于描绘琐碎的事物(换洗衣服),也可用于描述重大事件(生活的改变),这同一个词既可以表示“更上层楼”,也可以表示“改弦更张”,我们到底该怎么区别?

变化代表更多更好地驾驭事物,如果可能,还要让更多的人受益。这种对变化的看法让人觉得安逸。它使得庞大得以继续膨胀;当权者期待更多的权力;甚至让失去财产的人也燃起某天能从中获利的希望。这种变化不会让任何人不安。但是唯一麻烦的就是,它并非事实:没有任何地方能让这样的变化持续下去,即使在日本、德国或美国,也不可能如此。这些国家如今也都越来越急迫地在追问:“接下来该玩儿点什么了?”

这不仅仅是因为变化的步伐加快了,当然,变化的速度也确实加快了。我们应该都看到过这样一些比较图表。以旅行速度为例,从公元前500年开始,往后每隔100年,速度都在递增,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后,速度飞速提升,先是汽车取代了马匹,然后是飞机登场,再后来出现了火箭。这种越来越快的变化完全符合了“越变越好”的说法。只有当图表里的曲线调头向下时,我们才需要开始担心,因为这使得事情变得不可预料,也更难把握。持续增值的变化突然之间失去了连续性。在数学里有一个有趣的理论,“突变理论”(Catastrophe Theory),是对于观测到的现象中出现的非连续曲线、循环曲线以及陡然下跌或陷入停滞的曲线图表的研究。毕竟,趋势不能在曲线图纸上永无止境地加速下去。

我认为非连续性并不是灾难,它也不可能成为灾难。事实上,我将证明非连续性变化对于循规蹈矩的社会来说是唯一的前进道路。这个社会已经习惯了自身的轨迹与它有限的视野,它更倾向于选择已有的方式,尽管单调乏味,也胜过未开辟的新途径以及看待事物的新角度。

当印加人看到西班牙侵略者的海船出现在地平线上的时候,只是把那当做一种怪天气,仍继续做着自己的事情。在他们有限的经验里,根本没有海船这个概念。遵循旧规的理论让他们得出了一个并不正确的结论,进而引狼入室。

把青蛙放在冷水中慢慢加热,它并不会从中跃出,直到自己被活活煮死。连续升温这种舒适的过渡致使青蛙无从得知这样的渐变会在某一刻成为突变,也就失去了做出相应反应的机会。如果我们想要避免印加人或是青蛙的命运,我们必须学会期待并主动拥抱非连续性变化。

这看似简单,其实却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我们必须记住,非连续性绝不是一个混淆大众视听的词语,而且,拥抱非连续性变化意味着很多东西,比如完全重新思考我们学习事物的方法。在一个只有积极变化的世界,模仿前辈的知识与职责,从而接替他们留下的职位,是一种明智之举。但在非连续的状态下,很明显,他们的方法不再会成为你的方式,我们可能都需要在新的规则下玩新的游戏,这些我们都不得不亲自发掘。这时,学习就变成了探索之旅,充满了问题与试验。科学家与小孩都了解学习中的奥妙,但很快就有父母或老师告诉我们,那是浪费时间。换句话说,如果你有非连续性因素存在,那么你就威胁到了主管或当权者对于知识体系的权威性。对当权者而言,连续性是安逸且可预测的,这为他们继续掌权提供了保障。因此,他们本能地选择相信事物将沿着他们从前既有的方式发展。

组织的重大变化似乎都遵循着这样一条悲惨之路:

震惊——破产、接管或是倒闭的可能

新面孔——高层引进新人

新问题——问题、研究小组、旧模式调查、新方案提出

新架构——打破现在的模式重组、构建新形势、解散旧团体

新目标和标准——新组织确立自身新目标

本书要说的就是非连续性变化包围着我们,无处不在。在非连续性变化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如果我们能转变自己的态度、习惯以及我们的组织,我们将迎来一个充满新发现、新启蒙与自由的时代,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时代。

我常常让人回忆两三件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经历,他们告诉我的往往不是选修的课程,也不是获得的职位,而是见证的死亡、遭遇的危机、新的意外挑战或是对抗。他们或者会提及生活惯性不再的时刻、没有以往的经验作为依靠的时候,或是没有规则、没有任何指导的场合。他们挺过来后,这段经历就成了学习的过程,成长的历练。由此可见,突变如果处理得当,将会成为我们的成长之路。

微小的开端

我们的人生有两个层面。曾有人请一个美国少年列出已经初露端倪的未来大事件,她的回答如下:

美国与俄罗斯联盟

发现癌症的治愈方法

试管婴儿

核爆炸事件

世界性无政府状态蔓延

机器人执政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列出这样一个胜利与灾难并存的清单,但是当她被问及未来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事件时,她给出了如下的答案:

搬进自己的公寓

到室内设计学校就读

获得驾驶执照

养一条小狗

结婚

生子

死亡

本书中所提及的主要内容是对后一张清单中的影响,而非第一张清单。这并不是说治愈癌症或是核战争不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模式,但那些重大变化还是留作别人的写作题材吧。我相信,生命中的小事件往往会带给人生最重大、最深远的变化。

以烟囱为例,也许它所带来的社会变化远远大于任何战争。因为如果没有烟囱,大家就都不得不聚在某个中心区域,围着一堆篝火团团而坐,正上方的屋顶上还留有一个大洞。烟囱与烟道使得不同房间的同时供热成为可能,可以让人三三两两相聚。冬天对于部落的凝聚作用也就因此消失了。

集中供暖进一步推进了这种情形,它完全废除了壁炉,使得高耸入云的住宅单元成为可能,如此使得很多人能够离群索居,虽然远离地面,但却有着温暖的房间。

没有人会希望烟囱或是集中供暖系统从未出现,但它们的发明者一定不曾猜想到,他们对我们的社会建筑所带来的巨大改变。电话线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烟囱,在不经意间改变了我们工作生活的方式。

有一次我在停车场看见一个男子坐在自己的车里,而我正虎视眈眈瞄着他那个停车位。我问他:“你要走吗?”“一两个小时之内还走不了。”他回答我。就在这时,我看见他的副驾驶座上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而且传真机正连在他车内的电话线上。他把自己的车当成移动办公室了!

正如集中供暖系统、电话及其副产品使得现在的人们不必待在一个地方就可以一起工作,分散型组织也成了现实。这种现实的意义是极为深远的。但这也并不完全都是好事,因为这会失去与人相处的乐趣。17世纪法国哲学、数学兼物理学家帕斯卡(Pascal)曾说,一切痛苦,皆源于人无法独处一室。这句话不无道理。

烟囱和电话都是技术,而技术往往是非连续性变化的一条潜在导火索。另一条导火索是经济现状。政府可以暂时避而不谈,却不能永远逃避。说到底,国家的存亡都取决于它们自己的相对优势。相对优势意味着它需要另一方付出代价,可以是石油、矿产、廉价劳动力或是人才。聪明人做聪明事或是提供聪明的服务,从少量的原材料中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这种价值有时还相当可观。他们的销售使得我们可以进口所有自己无法生产的东西。通过这种方式,繁荣得以延续。这听上去相当简单明了,但其影响无处不在。如今我们需要大量更为聪明的人才在更为狭小的领域为不是那么聪明的人服务。

事件、数据、词汇、图像、思想、辩论、会议、委员会、论文等的数量激增。信息通过电话线传输,因此技术与经济开始纠缠在一起,给许多公司的形式、技能与目标带来了巨大的突变。明智的机构似乎不再采用原有的运作方式,他们有了不同的形态、不同的工作习惯、不同的年龄结构以及不同的世代沿袭的权威系统。

曾任澳大利亚内阁部长的巴里·琼斯(Barry Jones),罗列出了信息产业的典型活动:

教学 研究

办公室工作 公共事业

传播 媒体

电影 剧院

摄影 邮政电讯

书籍出版 印刷

银行业 房地产

行政 博物馆与电视

创意与建筑 设计

音乐 数据处理

电脑软件 销售

会计 法律

心理 社会工作

管理 广告

教堂 科学

贸易联盟 议会

以下活动(或工作)也可以列入上表:股票经纪、咨询、新闻、会议组织、秘书工作、医药、政府以及地方机构。

我打赌本书的每一个读者都会发现自己的工作也被列入其中。

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是强有力的。随着这种结合而衍生的各种变化,正是本书的前提。社会习俗可以改变。信息社会使得更多妇女能更轻松地完成令人满意的工作。科技已经将生育小孩变成了大部分人的积极选择。婚姻随之渐渐成为成立一个家庭的公众承诺。妇女能够养活她们自己,理论上也能独立支撑一个家庭,而且许多人也愿意如此。从前在技术上或理论上都不可能,因此不被社会所容忍的事情逐渐变成具有可行性、也可以被接受的事情。非连续性到处蔓延,不知不觉中已经进入了家庭。

语言是社会变化的号角。当我们的语言改变时,行为的变化也就不会遥远了。家庭“妇男”、单亲家庭、丁克族以及远程工作人员,诸如此等词语在10年前都是闻所未闻的。过去公司总是请“男人”们“携妻子”来参加活动,后来他们意识到女性职员的数量越来越多了,于是改称“配偶”;随后人们承认婚姻并不是唯一稳定的关系,所以又变成了“伴侣”;如今在加州人们普遍采用的说法是“重要的另一半”,以照顾到任何可能的情况。

技术带来变化

造成这种非连续性的,正是变化中的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尤其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与之相关的经济的结合。正是这种结合将使世界因此不同。

信息技术将电脑的处理能力与微波、卫星以及电信光纤连接起来。这种技术是一跃而起进入未来的,并非是缓慢发展的。据说,如果汽车行业的发展也能像计算机处理能力一样突飞猛进,我们现在只需要1欧元就可以买到一辆每加仑汽油能跑400英里的劳斯莱斯了。

生物技术是一项全新的产业,它的出现源自于对生命核心密码DNA的解读。作为一门科学与一项产业,它是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兴起的。如今无论你喜不喜欢,这个所谓的“基因工程”无疑已经渗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给我们带来了新型的粮食、基因识别技术以及其他各种可能性。

这两种技术发展如此之快,它们的产物都是前所未见的。但是在未来10~20年的发展中,一些技术可能会改变我们的生活,甚至给别人的生活带去惊人的变化。

无论这些变化是好是坏,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技术本身是中性的。我们可以运用它们丰富我们的生活,或是让生活失去意义。我们不能假装什么都没改变,把自己关在一个记忆的花园里,假装时间已然静止。因为,时间是不会停止的,我们无法自欺欺人。

颠覆性思维

非连续性变化需要非连续性思维。如果事物发展的新方式与原有的不同,且不仅仅是对原有事物的改进,那么我们将需要用新的方式来看待这一切。新的词语的确预示了新的思潮。很自然,非连续性的颠覆性思维从来不受连续性与现状支持者的欢迎。哥白尼与伽利略等颠覆性思维的先驱,得到的只有苦难。然而他们的思想都流传了下来,作为前进的方向,揭示出新的力量与新的可能。近100年中真正有影响的人物不是希特勒,也不是丘吉尔,而是弗洛伊德、马克思与爱因斯坦,他们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而这种变化改变了一切。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如今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名字,是他与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莫里斯·威尔金斯(Maurice Wilkins)一起揭开了生物遗传的秘密——基因密码(DNA),从而创立了微生物学与生物技术产业,这可能是我们未来经济强有力的支柱。

这些人的创新颠覆性思维是本书成立的前提。用新思维方式来思考习以为常的事物,能够释放出新的力量,使万事万物都成为可能。使用颠覆性思维并不一定要追求像爱因斯坦一样的超凡智慧,也不一定要像马克思一样涉猎甚广。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一个决心把每件琐事都当做学习机会的人会发现,原来做饭也是一种创造性艺术,伐木也是一种工艺,照看小孩是一次教育经历,购物则是一场社会大历险。把人才当做资产的公司会维护、爱惜他们,并对他们进行投资,他们的做法就会与把人当做成本的公司截然不同,后者会在任何可能的时机和场合缩减人员。颠覆性思维,除了我们的想法什么都没有改变,但它会让一切从此不同。

本书倡导“三叶草组织”、“甜甜圈原理”、“3I组织”等新思想。这些新鲜词儿并不只是幽默的道具,它们赋予熟悉的事物以新的形象。30年前,美国作家唐纳德·舍恩(Donald Schon)主要研究组织,现在他已经转向研究“学习”主题。他指出,创新,尤其是科学创新,来自“概念的替换”(Displacement of Concepts)——从生活范畴中抽取概念,再赋予它们另外的意义,从而引入新的领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便是最伟大的例子。在人类生活的领域中,它也同样适用,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新词语所揭示的新比喻,与新的理论一样重要。事实上,新理论如果没有新颖比喻的辅助,可能根本就无法名扬天下。本书大部分内容都并不新颖,也不是第一次被提及,然而其中许多内容却一直都未引起应有的关注。

颠覆性思维让一个人开始思考不可能甚至是荒唐的事情。

颠覆性思维启示我们,应该停止使用所谓“雇员”与“雇用”这样的词语。如果我们将工作定义为活动,其中有一些是有偿的,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是“工作者”,这个身份会维持一生。如果把每个人都视做是“自雇工作者”,那么无论从法律还是逻辑的角度来看,我们都不可能失业。“退休”与“解雇”作为“雇用”的反义词将会失去意义。

颠覆性思维启示我们,如果每个人都得到福利,那么领取福利就不会那么招人嫉妒。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人愿意工作,只是每个人都获得了一个基本的“社会红利”,根据个人所得逐渐偿还。

颠覆性思维就是想知道,究竟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决定了大多数人一周工作5天40个小时。为什么人们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一年2000个小时的总工作时间分配为长短不一的时段?

颠覆性思维会注意到,婚姻在19世纪平均能维持15年,如今仍然是15年。19世纪的婚姻是因伴侣逝世而告终,而现在是因为离婚。是否所有的关系都像雇用合同一样,有一个固定的期限呢?

颠覆性思维启示我们,可以对某些专家因其未使用其自身技术而颁发奖励。目前,牙医是根据每次治疗的情况而进行收费的。在所难免,会存在诱惑让牙医认为患者的牙齿需要治疗。假如报酬与实际经验中健康口腔(牙齿)的数量相关联,而不是取决于诊断出的坏牙的数量,我们可能就不需要那么多牙医了,而且我们的牙齿会更加健康。同样,颠覆性思维也注意到全国健康服务的运作与报酬也是与“疾病”数量相关联的,为什么不能采用相反的方式衡量呢?

颠覆性思维启示我们,应该取消全国统一的教育课程,因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针对每一个小孩的个人课程,也许应该在一个总的指导之下,但是需要学校与家长通过签署正式合同达成一致。

颠覆性思维会质问,是否多劳多得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是正确的付酬方式,或者在生命的某些阶段,应该用时间代替金钱作为报酬?

颠覆性思维会想弄清,为什么一个人只能选择一种事业或是工作。为什么不能拥有三种事业,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劳力型转到智慧型的事业上去?

颠覆性思维会想知道,为什么助理总是比他们的领导或是上级年轻。为什么人们不能通过接受再次培训,为那些医生、教师、社会工作者担当兼职助理,让准专业人员帮助专业人员去做那些更为精深的事情?

颠覆性思维会想弄明白,为什么在多数国家使用公路是免费的,而使用铁路却总是那么昂贵?是否可以掉个个儿?现在的意大利就差不多已经掉过来了。

颠覆性思维观察到,很快公司的外雇人员就会比公司的核心人员多,而且现在公司直接雇用的员工只占与其产品或服务涉及的相关工作人员的1/4。

颠覆性思维启示我们,最好根据人们所做的工作而不是他们所花的时间来支付报酬,因为如果他们没在眼前或是在公司外工作,工作时间就无法衡量。

很多你第一眼觉得是不可能甚或荒唐的想法,其实已经在别的场合中被列入了可行方案,并经过了讨论。这是一个充满新鲜想象力的时代,即使关闭了大门,还有敞开的窗。我们大可不必回头留恋地看着过去的旧事物,跌跌撞撞地走进未来。何不潇洒地转过身,直面一个改变了的现实世界?毕竟,既然你要一直向前走,那么当然还是两眼向前看更为安全。

但是一些人并不想往前走,变化对他们意味着未知的世界,牺牲熟悉的一切,即使未知世界可能会更好,而熟悉的世界不尽如人意,他们宁可抱残守缺。遗憾的是,非连续性变化意味着就连停止不动也都不再可能了,因为他们脚下的土地在动。他们比那些前进或剧变中的人们更有必要了解发生了什么,他们必须尝试接受前进与改变的必要,并在变化中学习成长,尽管过程难免会有苦痛。

本书特别为那些生活在变化中却全然不知或是不愿了解的人们而写。它不是未来领导人的教科书,而是进入新国度的旅游指南,善意地给出了对旅行者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