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父母为儿女计深远

众人略商议了一番,定下了一些关于练兵的章程。

忙活了一下,到了晚上,史太公只借着自己儿子将要学习兵法,心里高兴,也是为了酬谢李世民,又命庄客宰了头羊。

他生怕自己的热情将李世民吓住了,既想要好酒好肉,每日热情的招待李世民,又需要找出足够的借口而让李世民不能推脱。

天下父母,为儿女所计深远。

史太公既然认准了李世民将来必成大器,自然竭尽脑汁的想要为史进谋求个将来的前程。

即便李世民成不了大器,只留在这华阴县地界上。李世民文武双全,有勇有谋,将来必能护佑史进周全。

晚饭罢,王进走到老娘的房中,老娘正在给王进缝衣服。

一灯如豆。

“母亲,天色不早了,白天再做吧。”

王进坐在母亲的身边劝着。

王母将手中的钢针在头皮上蹭了两蹭。

“你有心事。”

王进摇了摇头。

“哪有什么心事?”

“你是娘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你有没有心事,娘不知道吗?”

王进沉默着,没有说话。

王母手上动作不停,钢针在布料里来回穿梭。

“儿啊,做人要有个信义,在东京,当初是你爹,后来是你,都曾多番替人打抱不平。”

“所以为了生活不得不低头,但你始终心中藏着一口气,没有下力气去钻营。”

“在太华山眼看就要死了的时候,娘的心里也有些后悔。若是你爹当年处事再圆滑一些,若是你处事再圆滑一些,再往上面爬一爬,或者给那高俅卑躬屈膝,是不是就不用流落此间,差点被山贼所害?”

“娘一把年纪了,死了倒不打紧,只是当时后悔,那什么信义,什么道德,却也比不过我儿子的命啊。”

“娘……”

王进握住了老娘干瘦的手。

王母将钢针别在了手中的布料上,放在桌上,又反握过来,拍了拍儿子的手背。

“就是人真是不长记性,从那虎口中逃了出来,到了此间,心里又泛起来了什么信义的念头。”

“唉……”

“毕竟咱们母子二人的性命都是济安所救,你也向他保证愿意牵马坠蹬,生死相报。”

“若他想要留在此地干一番事业,你也莫寻此地偏僻,便是留下来吧。若他要仍要去投军,那正中下怀,你本就要去投奔老种相公,毕竟是边庭,烽火不断,他又是个英雄人物,你们两个互相扶持,反而更加安全。”

王进听明白了老母亲的意思。

在老母亲的心头,自然是儿子的性命最为重要。

但这性命无忧之后,又想起来了以往这么多年养成的习惯。

做了一辈子的老实人,真要一朝昧了良心,还挺受谴责的。

王母是看李世民在这华阴县备受厚待,怕他想要在次扎根,儿子王进又想去找老种相公寻一份前程。

怕两人观念不合,起了冲突,所以还是劝王进要懂得知恩图报。

王母知道儿子的性格也是不错,更怕他钻了牛角尖,后半辈子心里再煎熬。

“母亲,这是误会我了。”

王进笑着对母亲说道。

母亲示意王进报恩,反而更让王进松了口气。

“在东京做得了那禁军的教头,在这史家庄反而做不了教头吗?在此地还算是做个鸡头嘞,在东京却连个凤尾是算不上的。”

“去老种相公那里,也未必有什么远大的前程,无非是讨个生活。”

“去哪里不是去?恩公想去哪里,便跟着他去便是了。”

“那我儿到底有什么心事?”

王进叹了口气。

“我只是看济安乃是英雄人物,不是易与之辈,假以时日,周遭必起风云。来这史家庄还没有几日,便要练起兵来。”

“他做什么事也不打紧,我只把命舍了给他也就是了,只担心我老娘晚年不得安稳。”

王进的心里也有些后悔。

后悔当时在太华山,不该说那么多官家的坏话。

他以为是因为自己的影响,才让这从山上下来的奇人异事英雄人物李济安对朝廷充满了恶感。

史进他们与李世民相交时间尚短,不知道情况。

王进却清楚李世民从一开始见面到谈话之后对朝廷的态度转变。

这其实是王进误会了一些事。

只因李世民刚刚重生之后还以为此是大唐天下,自然心里有好感。

听王进说了之后,原来天下的主人已经姓赵了,自然也就没有了什么感情,便失去了对当今朝廷的敬意。

再听王进说当朝上下,上下齐手,贪婪成性,而如今的朝廷也偏安一隅,未能一统天下。

如此一来,李世民自然当仁不让,态度也就转变了,却并不是因为王进说了朝廷的坏话,让李世民先入为主。

“我一把老骨头,还有几年好活,有什么可担心的?”

王母蛮不在乎,安慰着自己的儿子。

“你就是想的多,瞧那史太公对济安多么殷勤,必是看中了济安乃是的英雄人物,这才百般示好。”

“你想想,在东京城,你可见过如此气度的人物?”

“在东京,咱们虽然地位不高,但什么王公贵族,王侯将相,又有哪一个没见过,却没有一个气度能比得上济安的?”

“若论起来谈吐和文采,咱们在街上也见过那些东华门唱名的老爷,似乎还未必比得上济安嘞,反而多了一些酸气。”

“若论起来气魄和武略,我的儿在那禁军之中,太尉都与咱们结仇,还有什么英雄没见过?又有哪一个比得上济安呢?”

“那日遇险,我在山中哭诉,不知可是看花了眼,却见两条龙在这山林上盘旋,随后济安便出现在了眼前,我还以为是什么神明下凡嘞。”

“你别觉得娘老眼昏花,我是认定了济安必成大器,那史太公不也正是这样想的吗?”

“听那说书先生讲过这么几句,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诸葛亮遇刘备,那是名臣遇明主,如鱼得水。咱们今天真见到了这种英雄,此乃天助之,万万莫要错过,该早下决心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