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篇

第四十五章 名与无名,众妙之门

(今本1章)

【帛书复原本】

道,可道也〔一〕,非恒道也〔二〕。名,可名也,非恒名也〔三〕。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四〕。故恒无欲也〔五〕,以观其妙〔六〕;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七〕。两者同出,异名同谓〔八〕。玄之又玄〔九〕,众妙之门〔一〇〕

【今本】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对比说明】

复原本与今本有13处不同,今本改动明显,突出的是:

1.今本等版本把复原本前面的四个“也”字删除后,似乎变得精简有韵律,实际上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容易引发重要的歧义,比如断句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是可以的,显然意思大变了。二是词不达意,晦涩难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故弄玄虚之嫌;而“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句式简单,意思清晰明了。

2.今本等版本把“恒”改为“常”,是为了避讳汉文帝刘恒的“恒”。古时“恒”与“常”意思相近,如今“常”还有“一般、寻常”的意思,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出现了明显的歧义,有三种解读:一是道若可以言说,那就不是永恒常在的道;二是道可以言说,但不是人间常俗的道;三是道可以言说,但并非恒久不变的道。而“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没有任何歧义,就是上面第三种意思。

有人说先秦时代的“道”,没有“言说”的意思,实际上不是这样的。《礼记·经解》:“其在朝廷,则道仁圣礼义之序。”郑玄注:“道,犹言也。”《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3.今本等版本将“无名,万物之始也”的“万物”改为“天地”,是不妥的。“万物”包括“天地”,范畴更大、更实在。《史记·日者列传》将其引用为“无名者,万物之始也”,唐朝张君相(《道德真经集解》)、成玄英及近现代学者马叙伦(《老子校诂》)、蒋锡昌(《老子校诂》)等人也都认为此处应为“万物”,“以复古本之真”。黄克剑:《“有”、“无”之辨——〈老子〉第一章再读解》,《哲学研究》2012年第7期。所以,此处用“万物”更符合古貌(原貌)和本章意境。另外,“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句,还有“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的断句方式,争议很大。笔者不赞同后者的断句,详见【阐释】。

4.“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句,断句没有争议,其内涵演绎参见【阐释】。但是,今本等版本将两个“也”字删除后,存在两种断句方式,其中之一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就大变了。

5.“两者同出,异名同谓”句,今本等版本添加了“此”“而”“之玄”,变成了“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两个版本的意思都是:“‘有名’和‘无名’,两者是一起出来的,同一个源头,都是‘道’,名字虽不同,但讲的是一件事。”联系后面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复原本可谓简单明了、干净利落,而今本等版本添加的这几个字,不仅意思重复,而且画蛇添足、毫无意义。

【译文】

“道”是可以用语言描述或遵照执行的,但是用语言描述或遵照执行的“道”,就不是那个永恒的或真实的“道”了。事物是可以被认知、命名的,但是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与命名,也并不是那个真实的存在。万物之始是一个没有名称、混沌未分而又独立自存的状态,即为无名。而万物产生之本源(母体)在于人们的认知与命名,即为有名。因此,要常从“无欲”(无所作为的旁观状态)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常从“有欲”(有所作为的主动状态)中去体察理会“道”的端倪。“无名”与“有名”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被称为玄妙、深奥。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奥又深奥。这是天地万物奥妙的总的法门,即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注释】

〔一〕道:第一个“道”是名词,指宇宙的本源和万物运行的原则、规律;第二个“道”是动词,解说、表述的意思。

〔二〕恒:持久、经常。道:名词,意思同上。

〔三〕名:第一个和第三个“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第二个“名”是动词,表述、说出的意思。

〔四〕母:母体、根源、本源。

〔五〕欲:欲望。无欲:在这里有“无为”的意思,即顺其自然,不必有所作为。

〔六〕妙:微妙。

〔七〕徼(jiào):边际、边界,这里引申为端倪(因为“道”浩瀚博大,是没有边界的)。

〔八〕谓:称谓、称呼。

〔九〕玄:玄妙、深奥。

〔一〇〕门:一切奥妙变化的法门。

【阐释】

“道”是孕育天地万物及其生灭、交互变化的原动力,也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一切事物运行遵循的准则和规律。它无所不在,无所不有,它有时不可捉摸,有时又显而易见,它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它不仅是永恒的,也是变化的。“道”的范畴和作用,可以从人文、历史、美学与文学的角度去理解,也可以从心理学、哲学、科学与实践学的角度去贯通,它的内涵与外延博大精深,神秘厚重,可谓玄妙无比。

本章老子告诉我们,对“道”的认识与感悟,需要从三个层面入手,即从“无”到“有”的混沌初开态、从“无名”到“有名”的客观存在态,以及从“无欲”到“有欲”的主观认识态,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下面具体说说。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的第二个“道”,有人理解为“遵照执行”,与后文的“有欲”(对应有作为)、“无欲”(对应无为)呼应起来,也是说得通的,这样就可以解读为“大道”是可以遵照去执行的。但是请记住,不要过分执着其中,原因有二:一是人们可能只理解了一部分“道”,一旦这一部分被我们固化,就可能阻碍对其他或整个“道”的奥妙的表达与理解;二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所理解的“道”都是不同的,产生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没有固定的公式可以照搬,宜因人、因时、因地去调整与改变。

同样,万物都有它的形体、声色与运行法则,人们将它固定下来,落入具体的状态和形名之中,这就叫作“名可名”。但是这不是它永恒的形名,只能反映这个事物的一些角度和特点,无法涵盖其他的、变化着的或整个事物的内涵与外延。

所以,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对其认知、描述、命名与遵循是没问题的,但不宜执拗其中,要善于发现事物的本质和多面性。相关的例子,生活中太多太多,不再列举。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的断句,争议比较大。第一种是“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主张这种断句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宋代的司马光、王安石等人;第二种是“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根据上下文意,老子的意思是说,在“万物”没有产生时,没有任何可感知的“有实”“有形”和“有名”之物,那个时候是一片混沌状态,就是整个世界的开始,而“道”正是这个“开始”的动力。这是从存在论的角度来看问题的。当万物开始形成,开始变成我们可以感知的“有实”“有形”和“有名”的事物,这个时候“道”是孕育、滋养并推动万物形成的母亲,它是动力。这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问题的。所以,笔者认为第二种断句更加符合逻辑。实际上,根据王弼本(今本)的批注“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老子道德经注校释》,〔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2008年12月第1版,第1页。,也能看出第二种断句更为合理。

由此,万物之始、万物形成与独立、交互的运行,都是“道”在起作用,也就是说整个世界的一切事物与变化都是“道”推动的结果。怎么才能感受、认知这种道的奥妙与端倪呢?我们要用到两种方法。一是要跳出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保持一种虚空、静观的态度,即无欲(无所作为的状态),去领悟它的奥妙与规律。这也可以理解为人们日常的“直觉”感知,还可以理解为“出世”的态度与方法。二是要主动进入,运用常识与自身条件,保持自己的思想、理智与主观能动性,即有欲(有所作为的状态),去体察“道”的本源与端倪。这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常说的“理性”思考,还可以理解为“入世”的态度与方法。这两种方式的结合,是老子告诉我们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