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注入理性力量,提高市场效率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重启股票市场后,尽管股市发展过程跌宕起伏,但迄今已拥有逾3000家上市公司,股市总市值超过50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尤其是目前市场上的证券投资账户达到了1.5亿之巨,股市对公众生活的影响巨大,股价走势更是大众关注的重中之重。在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对股票市场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除了融资功能,股市的价格发现与资源配置功能越来越为监管者、企业和投资者所认知。

股票价格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在中国市场上尤为如此。但从长远来讲,一只股票的价格还是取决于股票发行企业的基本面,即企业创造现金流的能力。这一理念在发达资本市场已广被认可,所以才有了“有效市场假说”——当股价偏离基本面价值时,这种偏离为投资者提供了套利空间,再通过投资者的套利行为,使得股价最终回归到基本面价值。虽然由于信息不对称、流动性不足、交易成本高、投资者心理及行为偏差等,股价较长时间背离基本面的情形并不鲜见,但“有效市场假说”还是被广泛接受,更是量化投资的逻辑基础。

分析企业的基本面,利用运营和财务指标与股价的关系所反映的信息决定投资策略,是基本面量化投资的本质。在这个过程中,市场摩擦、投资者心理及其他可能导致股价背离基本面的因素并非不重要,它们甚至是很多对冲基金寻找超额收益(阿尔法)的出发点,但基本面价值是股价的“锚”,这一朴素的理念正是诸如巴菲特、查理·芒格这样的成功投资者所推崇的。

遗憾的是,在中国股市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制度设计的缺陷、对股市本质理解的偏差,投资者尤其是大量的散户对股价形成的基本逻辑的认识是十分不足的,投资被狭隘地理解成“炒”股,大家孜孜于一些“伪”信息,漠视真正有价值的基本面信息;少数认识其重要性的投资者,又囿于分析能力的不足。我们的投资者热衷于讨论巴菲特的财富故事,啧啧称道“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价值,却并未去真正理解巴菲特基于基本面的投资哲学。

令人欣慰的是,张然教授和汪荣飞博士的《基本面量化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在《基本面量化投资》中,两位学者系统地梳理了基本面量化投资的相关文献,并采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案例,对影响股价变化的财务和运营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认真探索价值投资理念的真谛及其在中国应用的广阔空间。本书的架构和大量案例也被应用于张然教授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讲授的“财务分析与量化投资”课程中,我非常高兴很多光华同学由此成为本书的最初读者,更有机会成为价值投资理念的接受者。我希望更多的读者可以通过本书接受基本面量化投资的基本逻辑,受益于这一理念背后的理性力量。所有这一切实实在在地有利于向中国股市投资注入正面、理性的思考,助其成为一个真正有效率的市场。

精心设计的结构,自成一体的逻辑框架,旁征博引,本书两位作者的良苦用心彰显无遗。读者如果能够静下心,追随本书中严谨而又生动的叙述去思考、去重新认识投资的本质和逻辑,她或他就会发现本书的价值和精华所在。

作为作者在光华管理学院的同事,我特别高兴光华有一大批这样的学者,扎根于中国经济生活中鲜活的实践,以国际通行的学术语言和学术规范,在不同领域创造着真正有思想的著述,真正体现着“因思想,而光华”。

刘俏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