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亮灵魂的灯

弘一法师(李叔同),是近代中国少有的圣人之一。我读他的传记,知道他也是由迷而悟、由俗而圣的。圣人并非天成,也需要修行,需要不断超越、升华,并在升华中达到的境界里全身心沉浸,渐渐地身心俱净,表里清澈,灵与肉均进入另一种状态。那或许是荣辱皆忘、魂天归一的大化之境,或许是悲天悯人、慈爱盈胸的大爱之境。很可能,这两种境界是共存于圣人心中的。在游目万类、寄情自然的时候,也即“审美”的时候,圣人是以前一种心境观照天地;而在体察人世和生灵的境遇时,圣人是以后一种心胸同情着一切。

在他成圣之前,也即他“迷”着、“俗”着的时候,从他的照片里,可以看到那是一个逞才使气、风流倜傥的才子李叔同,目光和神态里流露出类似“成功人士”的几分自许和得意。你可以佩服他,但很难去尊敬他,那时他不过是一个高雅的、有出息的俗人而已。而他削发为僧、一心求道学佛以后,他真的渐渐变成了弘一法师。从照片上看,他的眉宇、目光、神情,都透出一种淡远、虚灵的气质,到后来,他终于完全褪尽俗气,整个儿看,从形与神、灵与肉,从看不见的精神内核的深处,透露出的是无比高洁的、完全精神化了的气息。那个肉身的李叔同、世俗的李叔同似乎已经蒸发了,留下的是一个纯粹的、被某种神圣的阳光熔铸而成的弘一法师——一个彻底皈依了某种精神信仰,又从自己内心深处发出精神之光来照耀这个世界——这样的人,就是生命被信仰照亮的人,也就是“道成肉身”。他的身体成了一座庙宇,守着这座庙不是他活着的目的。他是要在这庙里点燃一盏心灯,供奉一个伟大的灵魂,并用这心魂的光芒照亮存在的暗夜,照亮一切未明的事物,让生命和宇宙彰显出神圣的意味——这才是活着的目的和意义。

说到“肉身”这座庙,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座。恕我直言,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肉身,越来越轻淡灵魂,以至于许多人仅有一具无灵之躯了。肉身的装饰、肉身的填充、肉身的快感,成了唯此为大的事,而肉身之内,除了层出不穷的欲望和本能冲动,已经没有了灵的位置和空间。西方哲学家批判现代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物质主义异化了人生,从内部瓦解和抽干了人性,说现代商业社会的人不过是一些没有灵魂的“欲望之躯”,可谓点中要害。我们看到,多少人把肉身这座庙填充得五毒俱全,装饰得五色迷眼,打造得金碧辉煌,而庙里除了欲望,没有灵魂的位置,没有灯的位置,基本上是一座空庙、一座黑庙。想来,真是有些虚妄,我们千方百计收拾着一座这样的庙,到头来庙一倒,就什么都没有了。这使我想起古代圣哲的教导,“为天地立心”。天地无心,是人把一颗大爱之心赋予了天地,天地遂有了心;反观人自身,这句话更适用,人活着本无终极的意义,是人把某种意义赋予了人,人生遂有了意义。天生了人的肉身这座庙,人一方面要维修好这座庙,同时要在庙里点灯敬“神”,点灵魂之灯,敬灵魂之“神”。是灵魂把有限的人与辽阔的天地、永恒的时空连接起来,是灵魂使我们意识到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的深沉召唤,是灵魂使我们能够在物质的宇宙里发现和敬畏一个精神的宇宙,从而在有限和速朽的人生里,感悟到不因我们离去而消失的永恒的东西——那种弥漫于天地万物、回荡于我们内心深处、轮回于时间全过程的感人神性,那种宇宙宗教感、庄严感、神圣感。我们能以有限之生,与如此广袤伟大的存在相遇并生出激情和美感,实在是值得感恩的幸运。于是,一种人生的意义感油然而生。

试想,如果肉身这座庙里,没有灯的光芒,没有灵魂的光芒,这座庙会是怎样的庙?几面肉墙、一堆脂肪之外,还有什么呢?或许围绕肉身,会得到一些短暂的快感,但不会有那种意味深长的美感;会得到一些浅薄的满足感,但不会有那种天长地久的意义感。庄子说,“虚室生白”,虚静的房间会发出白光,而杂物充塞的房间除了杂物,不会有更丰富的东西降临。人生的意义,必须在“灵魂到场”的境况下才会发生,物质并不能自动生成意义,石头是硬的、静止的,水是软的、流动的,在一双物质的眼睛里,它们只是物而已。而在一双灵魂的眼睛里,石头是建造宇宙神庙的材料,它见证了宇宙运动的神秘过程,它是时间的密码。水起源于我们的想象力不能抵达的上游,水流过世世代代人的身体和眸子,水里面保存着智者的眼神,保存着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叹息和他投进水里的沉思的眼神,水保存着多少流泪的眼神和喜悦的眼神。与水相遇,你是与多少眼神相遇?掬水在手,你是把多少流逝的人生掬在手中?你看月亮升起,你会想起唐朝的月亮如何升起,唐朝的月光是怎样盛满诗人们的酒杯;你看见山路上的车前草,你会想起《诗经》里的车前草,想起世世代代车轮前,那摇曳着、芬芳着的车前草,于是这车前草就连接起古今的道路,我们不过是行走在古人的脚印里。由于灵魂的到场,事物就逸出了它实用性、有限性的枷锁,而与更广大的因果、更辽阔的背景发生了关联,那高出事物的有限“物性”、潜藏于事物背后的更深刻的属性——它的“神性”,就随之敞开并呈现出来。于是,我们透过世界的物质运动的轨迹,感悟到更深奥和庄严的精神运动。就这样,到场的灵魂,主持了我们与世界相遇的仪式,人生不再是盲目混乱的物质运动的一环,而成为精神照亮物质的过程,成为意义生成的过程。反之,如果灵魂不在场,一切都是幽暗的、混乱的,不与事物更隐秘的结构、更神圣的秩序发生关联的折腾,都是无意义的。

再回到李叔同。他的传记里,写他每次入座前,都要拿起凳子抖一抖,然后才落座,他怕压死了凳子上的小生命,那或许是栖息于其上的小虫子。圣人之心,既至大无外可以包容宇宙,又至小无内竟然怜悯一只小虫。他的灵魂告诉他,众生平等,无论是一个巨人、一头大象还是一只昆虫,都是无限宇宙中“呼吸的一瞬”,都是经历无穷生死轮回之后才拥有的生的一瞬,何其不易,何其当惜。伟大的灵魂里,才会有细微的情感,才蕴藏深邃的仁慈:他知道,在无限庞大的宇宙里,充满了莫测危险的宇宙里,小的,才更不容易,它们随时被忽略,随时都会受伤害。因而,小的,弱的,在一个暴力的宇宙里,在一个被弱肉强食的食物链控制的严酷世界上,它们更值得同情和怜惜。这种同情和怜惜,未必能修改进化链条的严密秩序,未必能改变弱者的根本处境,但是,它闪耀的道德光芒让被“规律”主宰的冷冰冰的世界有了几许温暖和亲切。在速度和效率之外,我们体会到一种更感人的温情和诗意。

李叔同晚期的照片,定格了一种生命的仪态、一种精神的面貌、一种灵魂的表情。与他早期的形象相比,虽不说判若两人,却是迥然有别。越到后来,他清肃的形象,透露出越来越高洁、越来越寂远、越来越慈悲的气息。有一幅他的背影照,他行走在小路上,前面是幽深的林木,他正往林中走去,反射着隐约光线的光头,布鞋里那双谦卑行路的赤脚,那安静无言远去的背影,都像写满了话语,如果他转过身来,我会看见一张怎样的脸呢?那脸或许与背影一样安静,甚至看不到确切的表情,但是,如果我们用心凝视,用灵魂解读,会从他的表情里,看到月亮从夜的深处投来的表情,看到海从盐的内部提炼出的表情,看到莲从淤泥后面升起的忧伤而芳香的表情。

这样行走在大爱和幽境之中的背影,肯定被一个深挚、宽广的灵魂引导着。灵魂到达怎样的境界,生命才拥有怎样的境界。一个俗人或恶人登上千仞高峰,他还是看不见精神的日出,因为没有灵魂引路,就没有别的力量为他去除生命中的俗与恶,纵然置身千仞,生命仍在低处。只有高处的灵魂,才能引领我们到达生命的高处、深处和幽微之处,从而能透过幻象,看见真相,又从这真相里,看到那与我们灵魂对应的“心的图像”。于是,我们从更高的层次里,与万物达成和解并融合为一,灵魂找到了它永恒的故乡。

灵魂就这样为生命引路,并且塑造着生命的姿态和表情。我从李叔同的前后照片中,清楚地看见灵魂是怎样深刻地改变一个人,包括他的情感、行为、气息,甚至面貌和背影。

康·帕乌斯托夫斯基曾经这样描述契诃夫的形象在精神引领下的前后变化,他说他把契诃夫早期的照片和中后期的照片放在一起进行观察,发现走上文学之路的契诃夫越来越变得深刻、善良、高雅和安详,与早期那个庸俗的、小市民的形象判若云泥。他认为这就是文学精神从内部改良和塑造了一个人,这种改变是如此彻底,以至于改变了他的面部特征。他认为一种高尚的精神和优美的灵魂,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更好看、更有魅力。这已不是修饰、训练出来的所谓风度,而是灵魂内部的光芒照亮了一个人的身心,使人的表情里具有了更丰富的精神属性。

我曾听见一个女士说过她的失望,她说她活了三十多岁,好像还没有看见一个让她感到真正完美的面孔,让她从那面孔里既看到人的形式上的美感,又感到一种精神的、灵魂的光芒。她说她看到的比较优秀的面孔,也总有缺陷,要么形式大于内容,面孔不错却缺少神韵,要么内容大于形式,过多的精神痕迹堆积在脸上,内容挤压了形式,以致伤害了形式。她所期待的完美的面孔,是灵魂与肉身和睦相处、水乳交融的结晶,是深切、宽广的精神世界从内部完成的对一个人外貌的塑造。最后,一个肉身的人高度灵魂化了,而优美的灵魂又被肉身珍藏和复写,并且恰到好处地呈现出来。

这样形神兼备的脸和仪态,显然不只与营养和服饰有关,更主要的是与信仰有关,与教养有关,与德行有关,与灵魂有关。当信仰缺席、教养荒废、德行匮乏、灵魂退位时,沸腾的欲望乘虚而入成了主角。而它——欲望,如狼似虎的欲望,如油煎火烧的欲望,又能塑造出怎样的脸、雕刻出怎样的表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