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改革的第一步——科举制度
- 大明:开局自曝身份,狱友是朱棣
- 乌云的暮年
- 2010字
- 2023-05-15 22:50:33
朱标听了,也有几分眼红,心想这跟在楚先生身边,能学到的东西可不是一点儿半点儿啊。
结果这么好的机会,竟然给了四弟。
也好,四弟也是有大才的人,跟在楚先生身边,定能一日千里。
这一日,大明多了一个新的部门。
这部门独立于六部之外,可协调六部百官。
太祖御赐名为——千机部。
千机部首任尚书,是一个突然出现的年轻人。
没有任何资历,也没有任何根基。
朝中大臣,无人知道他从何处来,师出何处,有手眼通天的人,打听到些许消息。
说此人救了马皇后和朱雄英性命,医术高绝,被马皇后认作干儿子。
原本朝中大臣,在得知此事之后,都开始忌惮这刚成立的部门,会分走他们手中多少权力。
毕竟大明朝权力一共就这么多,这刚成立的千机部,肯定又要将它们手中权力拿走不少。
不过,几日之后,这些大臣们就意识到,之前担心手中权力被分走,其实是多虑了。
因为被这千机部,完全凌驾于六部之上。
六部要做的事情,就是配合千机部行事,让你干啥你干啥。
这六部几个一把手合计一下,好家伙,这千机部不就相当于丞相了?
圣上这是什么意思?
好不容易一番折腾,把相权夺了,这又把权力下放给千机部?
难不成是皇上年纪大了,打一辈子仗,治一辈子国,想要享受享受?
可这神秘的千机部,到底有何职权,要做什么事情,却是一直都没有公布。
甚至是那位千机部尚书,也不曾露面。
千机部衙门,皇城往南一公里的地方,此处的侍卫都是从禁军之中挑选的精锐,且由燕王殿下亲自领导。
能让燕王殿下去看大门,这更是勾起了那些大臣们的浓厚兴趣。
可如今千机部大门紧闭,偶有人员出入,神秘无比。
也是这几日,朝堂之上隐约一副风雨欲来的气氛。
朱元璋开始着手实施各种改革,还有各种政策。
因为千机部虽说成立,可朱元璋知道,想要让千机部不被这些朝臣们掣肘,便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这一日早朝,朱元璋身边多了一个年轻人,却是和太子朱标并列而立。
下方大臣,都开始低声议论起来,猜测此人身份。
许多消息灵通的大臣,虽说还没有见过楚天,可只是稍加推测,便已经确定站在太子身旁的年轻人,便是那位千机部的尚书。
行礼之后,朱元璋便道:
“咱大明国力日渐昌盛,可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居安思危,居安思危。
咱这几日天天想的,就是咱大明朝的隐患到底是什么,百思不得其解啊。
可那一日,咱碰到了楚先生,他的一席话,却是让咱茅塞顿开啊。
要说咱大明朝,现在瞅着好像还是那么回事儿,可百年之后呢,恐怕又是和那些灭亡的朝代一样,腐朽不堪,无可救药。
到时候大厦倾塌,咱大明的江山社稷,也就毁于一旦呢。”
下面的大臣们听了,也是忍不住都看向楚天,这个年轻人,难不成掌握了什么天机?
否则的话,一向自信,觉得大明朝可以按照他设计的制度,延续百代千代万代的朱元璋,会反思自己这些制度的不足之处?
同时他们也开始忧虑起来,因为保持现状,对他们显然是最好的。
毕竟朱元璋说要改革,那就约等于有人要掉脑袋。
很多很多脑袋·····
所以大臣们都噤若寒蝉,却没有人敢上去说话。
看下面的大臣们都不说话,朱元璋便继续道:
“你们不说,咱来说好了。
咱看这科举制度,颇有弊端,只是八股取士,选材面过于狭窄。
所以,咱经过深思熟虑啊,觉得以后应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对科举进行分科考试,具体来说,要单独再开设数学,工学,农学等等多个科目,同时给与选拔出来的人才,同原本的科举制度相同的待遇。”
这一番话说出,整个朝堂就炸了锅。
对于大臣们的反应,朱元璋没有丝毫意外。
天下读书人,这是何等庞大的一个群体。
这项改革若是施行下去的话,那就意味着,大批文官的职位,要被那些精通数学,工学,农学的人才分走。
大明倒也有不少这些方面的技术官僚,可他们的职位,待遇等等,都不会太高,而且比例不大。
“这么说的话,以后那些工匠们,也有可能在朝为官,登堂入室了?”
“甚至那些擅长种田的乡巴佬,也要进入咱这大明的朝堂之上,和咱们同出同入,连俸禄和官衔都一样。”
“说不定,人家官位比咱们还要高出不少呢·····”
在下方大臣议论的时候,李善长,蓝玉,徐达几人,只是眼神交流一下,却没有人说话。
终于,有言官上前道:
“上位,微臣以为,此事不妥·····”
说话的言官叫张青,只是御史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罢了。
他自然没有胆子跳出来,反驳朱元璋的提案,能这样说,必然是有人暗授机宜。
朱元璋似乎就在等着人来反对,淡然一笑道:
“那你说说,为何不妥?”
他这样说着,便饶有兴致地看着张青。
对于朱元璋来说,改革势在必得,可他也知道,如此触动士大夫阶层利益的改革,必然会遇到无比巨大的阻力。
这种阻力,将会是空前绝后的,甚至不能通过单纯的杀戮来解决。
因为朱元璋总不能和天下读书人为敌。
其实这个政策,他也曾慎重考虑过,可楚天一席话下来,还是让朱元璋下定了改革的决心。
可以说,关于科举制度的改革,才是一切政策改革的起点。
因为只有朝堂之中的人才,从原本站在统一战线上的文人,变成各种技术官僚,以及工匠们的舞台,大明的生产力发展,才能更上一个台阶。
提高这些技术人员的地位,才能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