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训练:刻意练习让你过目不忘
- 宁梓亦
- 5647字
- 2023-06-30 11:39:03
第三节 学习的两条进步线
在我的记忆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做到过帮助一个学生在高考的最后6个月(模拟考240分左右)逆袭考上二本,也帮助很多成年人考过注册会计师、一级建造师、教师资格证、单位内部晋升考试等。
在这些过程中,我发现如果能明确一件事,再使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学习成绩就能得到飞速的进步。这件需要明确的事情是:人的学习有两条成长线,能明白这两条成长线的人,学习时会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不至于白费力气、效率低下,做很多无用功。
学习中的两条成长线:
1.台阶式思维认知的成长线(思维障碍、认知障碍、技能或知识的内在逻辑的理解障碍等)。
2.对于知识点的再现、规律所涉及变化的记忆累积的成长线(事实性知识考试背诵要求多,考点多,知识点、规律组合变化大,没记忆储备靠临时思考易错、难解)。
当老师去教一个人知识或技能时,并不是一上去就直接教他怎么操作,马上就去解决某个问题。老师往往是先让他理解、领悟这个知识最基础的认知和逻辑原理。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最基本的原理和逻辑,还有相关的背景知识,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就不能找到根本原因。
如果勤奋可以成功,我认为最容易成功的是驴,因为驴比人勤奋多了,它们可以连续十几个小时不眠不休地工作,所以努力、勤奋不是获得成功的核心要素。
当一个人台阶式的思维成长线没有打开,他们会花费很多时间,甚至一生去重复某种低效努力,我把这一类人比喻成为:思维台阶下的人。更高阶的认知无法被外力或当事人自己打通、提升上去,于是台阶成为他们终生的思维之墙,他们永远无法逾越思维认知的墙,他们能看到的就是墙下的世界,一辈子也跳不出去。
举个例子:我有一个学生,他认为人的记忆力不可以提升,记忆力是天生的,他不断暗示自己并强化这个固有认知。
我反复地告诫他:人的记忆力是可以提高的。如何提高呢?当我们的大脑获取的是抽象信息时,我们通过思考将它创造、加工成更好记忆的形式,嫁接到我们熟悉的事物上,就可以快速地记住它,并且不占脑容量。
当我反复向他传递这个新认知的时候,他还是不断重复自己的固有认知:人的记忆力是天生的,无法改变,将信息进行了加工是增加了新的记忆量,这样记忆的东西更多了,所以人的记忆力无法改变,这样做是徒劳无益的。
于是我给他举了一个记忆单词的例子:记忆单词contrast(对比)。
有两种记忆方式,一种是像他原来那样反复地念,凭借自己的先天机械记忆能力来记住。另一种是把信息加工成更好记忆的形式去记住它,例如:con看成词缀:共同,tr看成“投入”的首字母缩写,a是一个,st看成“石头”的首字母缩写。
于是我回忆起往事:在农村的水坝上,两个孩子共同(con)走到那里,每人都投入(tr)一个(a)石头(st)到水库里,最后比较谁打的水漂更多。回顾往事后,我轻松记住了contrast的拼写和含义,间隔复习两遍后,我就永远记住了这个单词,而机械重复念的话,记忆很多遍还是容易和其他单词混淆或遗忘。
通过这个案例,这个学生也发现了这一点:同样是记忆同一个信息,不同的记忆手段效果差很远。但这个实验的结果和他的固有认知是冲突的。
我给他做了一个比喻:如果你需要拖动一个两百斤的货物,你是选择用手去拖它到目的地,还是用小推车呢?他说:用小推车!我又问:那小推车类比了这个记忆过程,是否如你所说联想过程增加了新的记忆量呢?他不知道如何回答,于是我继续说:我们把信息加工成更好记忆的形式并不是增加了记忆的量,而是选择了用更省力、高效的工具到达目的地。在复习单词时回忆往事,并没有记忆了什么新的东西,这是一个把新信息和过去的长期记忆捆绑在一起的过程,是不太占用脑容量的。最后,这个学生的认知障碍终于打通了,他的认知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思维认知的障碍被打通后,他才能看到新的世界,而对于有固定型思维的人,新的认知永远会被他的固有认知打败,思维的门紧闭了,智慧之门也紧闭了。所以在生活中,我遇到固定型思维很重的人,即便我知道有更好的认知和方法,我也会选择避而不谈。可以说固定型思维(认为自己之前获得的认知是真理,是不变的,无法接受新事物。固定型思维的反面是成长型思维,海纳百川,可以吸收新的认知和方法)是学习新知识的最大障碍。
认知、理解和弄清楚所学习的知识的基础逻辑,或者找到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加速了学习的速度,让我们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不会用错,同时让我们有举一反三、用自己总结的规律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但是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也提到过,过分看重台阶式成长是有问题的。其实有问题的并不是思维的台阶式成长,认知、理解、弄清楚事物的底层逻辑、总结规律都没有错,但是过分地强调它们的重要性,会让一个人进入思维成长至上的误区,这个误区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停滞不前。
在学习某个知识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打通台阶式思维认知的成长线,当阶梯式成长达成后,对于学习知识,它的收益就开始递减、衰退,它只是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起点和方向,不是能力形成的核心。
虽然台阶式思维认知的成长线只是能力形成的起点和方向,但也很重要,因为如果起点和方向都错了,我们会不断重复低效率的认知和方法,这就是任何学习领域,有教练或者老师参与的学习和练习,都比学习者自己练习的效率要高得多的原因。好的教练或者老师会在学生进入误区之前和之中,想办法帮忙纠正。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学生就会内化错误或者低效率的操作习惯,从而产生重大的副作用,无论怎么努力,进步速度都很慢。
例如,我在打篮球的时候,用手用力地拍篮球,发现自己运的球总是不听使唤。一个专业的篮球运动员告诉我,正确的发力不是用力向下拍球,而是用手把篮球拉成D字形去运(篮球的运行轨迹接近圆形会比较稳定),向下拍是运不稳的。我想如果当时他不提醒我,也许我练习一辈子,也不清楚为什么我运的球总是不稳定。
我常对我的学生说一句话:你们不要认为自己理解了什么样的举重姿势是正确的,就等于有了力量。
第二条成长线比较朴实无华,它主要是靠时间去反复训练、记忆熬出来的,没有捷径。你花的时间越多,积累的对知识变化的记忆越足够,你解决问题就越轻松,反之则越低效。
我们可以这样去类比两条成长线:第一条是知道如何举重,第二条是不断举重增加臂力。
有了对两条学习成长线的认知,在学习的时候,就可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到底是思维认知障碍还是重复记忆、练习、训练的储备不足?如果你的思维台阶式成长线的障碍没有打通,你就要在理解、思考知识点的例子或者彻底地弄清楚知识的核心概念上下功夫,要把思维认知领悟透,就像穿透一个障碍物那样。如果你的记忆储备成长线不足够,你的行为就得偏向于训练、学习、重复记忆、筛选(把记忆储备足够的筛选掉,节约时间攻克储备不够的)。
接下来我们分析:死记硬背的人为什么没办法搞好学习。
首先我对知识下一个定义,知识就是能帮助我们做出更好决策的信息。有些知识是我们长期实践活动的经验结论,有些知识是我们长期总结出来的规律,它在具体的应用环境中,在关系中发挥作用。
长期实践活动的经验结论,我们可以把它总结出来,提前背下来,然后指导我们后续的行为活动。
有些规律是可以总结出明面上结果的,如数学公式,也是可以先学习和背下来,然后套用到需要该公式的应用环境中去解决问题;有些规律是不可见的,隐藏在操作的关系中,要靠实践训练的过程去感知和记住它们。
学生的应试考试成绩在记忆上和两个因素直接相关:记忆储备和记忆强度。而记忆储备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明面上看得见、摸得着的记忆。另一种是隐藏在信息的关系中或操作过程中的不可明视的记忆。
(透过窗户可以看到一些信息,而墙壁挡住了另一些信息。)
在实际的学习中,有海量的知识是明面上的:
例1:英语的阅读理解,如果每一个单词的意思你都有相关的记忆储备,大致上你能看懂这篇文章;如果大多数单词你都不认识(没有单词和其含义相关的记忆储备),你就看不懂。
例2:对于医学生来说,很多药名和相应病症的用药量、应用范围都需要精准的结论记忆。
例3:律师需要精准地背下大量具体的法律条文和相关的数字信息。
在各行各业中,精准地记住很多事实性的结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决策。
理科考试中的很多解题思路和逻辑,需要隐藏在信息的关系中或操作过程中的不可明视的记忆。
有一个学生说:我从来没有记忆过数学的知识点和公式,却能考好数学,所以学习不是记忆,考试不是背书。
而有一个学霸的表达很有意思,他说:数学做题的本质就是背题,不是背题目明面上的那些条件和涉及的各种数据,而是通过做题的过程来背下运用题目条件一步步去解题的思路,做题是一个背解题思路的过程。
正因为解题思路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记忆,所以很多人把它理解为理解的过程,而不是记忆。正如第一个学生说的“学习不是记忆”,其错误就在于:缩小了记忆的范略,面对需要在关系中的记忆时,他们依然选择了死记硬背明面上的事实性结论,这种南辕北辙的操作导致他们无法学好。事实上,我们在学数学时也需要重复做题,这就是在记忆不可明视的知识。如果有一天存在不需要重复就能学会任何知识的学习方法,那么学习就真的和记忆没关系了。显然的结论是:不重复,就没办法产生记忆,就什么也学不会。如果学生能够辩证地去看待问题,看待记忆,就不会那么偏激了。
有一个学生问我:“宁老师,我能用记忆法背诵一千道数学题吗?”我反问他:你背下一千道数学题和你会解题有什么必然关联吗?显然,死记硬背对于记忆不可明视的知识是无效的。
用大脑思考是人获得记忆的核心途径,或者说思考本身就是一个记忆信息或知识的过程。人的大脑获得记忆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用机械重复去获得记忆,这就是我们常抨击的死记硬背;而另一个途径是通过思考去获得记忆,而很多时候人们会把通过思考获得记忆认为是理解,而非记忆的过程。
当你在思考如何运用数学题的解题条件去解题的时候,你就在通过第二种途径获得记忆了。
清华大学的学生在回忆自己考上清华前的读书经验时提到:高考前,每门课程他至少做完了7本参考书上的所有习题。高考前的数学模拟考试,他只用了5分钟就做完了20道选择题。很显然,他不是靠即兴思考做出来的,而是对那些题目的解题思路已经烂熟于心。我们常说知识就是泛化(泛化: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需要它的各种情况中),而泛化是以大量记忆储备为前提条件的。很多数学学得很好的人,都会整理错题集,而那些有错题集却依然没法学好的人,往往是没有反复去做那些错题(只有错题集的形式,没有对错题的记忆强度)。他们对于错题的记忆强度不够,往往过一阵子就忘掉了自己做错的题目,然后遇到做错了几次的题,又不会做了。
记忆强度就像烧水,如果这壶水没有烧开到沸腾的程度,你依然容易在重复的错误中跌倒。
我家有个出租的房子是带密码锁的,每次换租户时,都需要换密码和指纹。由于我对密码门如何使用的记忆强度不够,所以每次改密码和指纹时,我都需要再看一遍说明书。如果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的记忆强度不够,是无法从大脑中自由提取去应用的,得依赖像密码锁说明书这种参照物才能应用。
类似于密码锁使用的这个情况,在所有其他的应用领域都是一样的。如果你记不住一些东西,或者说这些必要的东西在你脑海中的记忆强度不够,而这些东西又是解决问题所必需的,那么你的应用一定会因为它而卡壳。
记忆术的学习,也需要明面上的记忆和隐藏的记忆两者结合的大量储备才能很好地应用。
我在培训过程中教过一个学生,他花了很多时间总结出汉语常用音的一个谐音编码表,例如:bo:博士、波浪、钵、拨(发音对应的图像编码)等。他认为只要用心把这些明面上的编码都背下来,自己就可以很轻松地把看到的任何抽象词转化成具象词。
我用一个案例引导他放弃了这种做法——我要他记忆一句话:科学创新起到引领发展的作用。这个学生先提取了关键词:创领作,然后试图用他准备的谐音表去将这几个关键字编成图像画面,结果他拿着表就陷入了沉思。而我脱口而出:创领作——窗领坐,窗口领饭到座位(大学食堂领盒饭到座位的画面)。他惊讶地问:宁老师,你怎么想得这么快呢?!我告诉他,我并不是靠思考的,而是我具有这些音组合起来编码成像的记忆储备,直接把它们调取出来应用而已(记忆储备+思考调整应用)。
然后我给他解释为什么他做完一个超级大的谐音编码表格,却无法把抽象词转化成图像。我做了一个类比:即使我们知道一个班级的50个同学的名字,也不知道哪些同学相互配合能有好的合作结果(例如:一起出黑板报会效果很棒)。也就是说,即使你拼命地把所有谐音的可能性都总结出来,并且背下来(工作量太大,效率又低),你也不知道哪些音组合在一起容易出现比较符合逻辑的联想(记忆深刻的关键)。通过这个解释,他终于放下了制作和背诵谐音表的执念。
背谐音表积累的是谐音明面上的记忆,而在大量记忆训练中积累的不可视的记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音组合能出现好的结果的记忆隐藏在实践中才能被大量地感知和积累)。
经过上面的解析,我相信读者对于记忆和学习的误解已经没有那么深了。我做一个客观的总结:考试是一个再现记忆储备的过程,而记忆储备包括明面上的记忆和不可明视的记忆。对于明面上的记忆,你死记硬背也好,灵活地运用记忆技巧记住也好,都需要背下来才能在考试中再现;对于不可明视的记忆(如数学题的解题思路),只有通过大量的训练才能真正获得。此外,为了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记忆(明面记忆和不可明视的记忆)系统和思考系统的搭配使用是不可少的。
我还要再次强调前面提到的问题:记忆强度。在《考试的脑科学》这本书中提到:人大脑的记忆是一种模糊状态,它并不是非常明确的,我们的记忆需要通过大量重复训练才达到比较明确的状态。我们人脑不是像计算机一样储存一个信息就马上永远记住,而是不断地犯错、纠正。人脑需要用一种反复排除的笨办法来记住知识。人的学习必须经历反复排除错误、遗忘点的过程,直到能比较稳定地记住某个信息或知识为止。因此,当我们的记忆强度不够时,我们脑海里的记忆往往是似是而非的,这时我们解决问题就易出错。透彻理解知识、找到规律、总结都无法提升学习成绩,是因为这些行为不能很好地抵抗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