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觉知:智慧时代,父母的使命

父母的终极使命是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

2016年11月5日,北大心理学博士徐凯文老师的演讲《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刷爆朋友圈。他在这段演讲中提到,“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30%的北大学生厌学”,他把这种状况称为“空心病”。

所谓“空心病”,就是价值观缺陷导致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觉得人生无意义,生活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最极端的做法就是放弃自己。事实证明,越优秀的孩子越容易生这种病。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对分数非常敏感,把分数当作衡量个人成败的唯一标准,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被扭曲。

有这样一个案例:

儿子从小就是学霸,一路都是重点学校,考试成绩都是位列年级前三,最后被保送进了名牌大学。可是大学毕业刚一年,他就失业三次。前两次是没过试用期,第三次是自己估计不能通过试用期,主动打包走人。之后,他不再寻找工作,在家一待就是半年,整天打游戏到深夜,无节制地吃垃圾食品。

妈妈非常着急,私下给儿子的前领导打电话。对方坦诚地说:“你儿子对工作不上心,好几次给他安排的工作,他根本就不干。批评他一次,第二天就不上班了。而且他不太懂事,开会总是呛领导,走廊上见到老总也不打招呼,与同事相处得也不好……”

听到这段话,妈妈感到很吃惊。她承认儿子确实有点自我,但没料到问题如此严重。在她的心目中,儿子非常优秀,一直都是她的骄傲,她也觉得自己是个成功的母亲,怎么一下子就变成这样了?

其实,通过这位领导的言语,我们很容易找到答案。在这个孩子身上有些糟糕的特质,比如,不善与人交往、不懂尊重他人、心理脆弱、责任心差……只不过在上学期间,这些问题都被成绩掩盖了。

人生路漫漫,父母和儿女不可能彼此陪伴一辈子,父母要懂得放手。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在他的著作《儿童教育心理学》中提到:“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才是教育孩子的首要目的。”

由于从小就被灌输贫穷观念,所以女孩特别在乎金钱。那时候,父母总是对孩子说:

“哎呀,你怎么这么浪费钱,我和你爸这个不吃,那个不买,都是为了你,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不要买乱七八糟的,家里没有钱,你怎么一点都不懂事?”

“有什么好买的,这个东西这么贵又没有什么用,浪费钱。”

女孩长大后,成了高级白领,手上有一笔存款,60多万元。同事和朋友都劝她买房,按照当时的房价,只要首付10万元就可以拥有一套小户型商品房。可是,她不敢拿出10万元来购买房子。五年后,房价急速涨高,即使把60万元都拿出来,也不够房子的首付。

每次被朋友拉去买护肤品,她只会喝一杯20元左右的奶茶;每次花钱旅游时,都是抠抠索索……她处于一种极其痛苦的状态,觉得自己这样花钱罪大恶极。即使是自己努力赚到的钱,也无法安心享受。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多父母都注重对孩子的节俭教育,希望孩子能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为了培养孩子的节俭精神,有些父母会对孩子一味地哭穷,向孩子灌输“咱家没钱”“花钱可耻”的观念,并为孩子不舍得花钱的行为而沾沾自喜。可是,一味地教孩子节俭,穷养孩子,对孩子真的好吗?

长期被灌输这种思想观念,即使孩子长大后有钱了,也会缺少安全感,唯一能让他有安全感的,就是存折上的数字。孩子就像得了一种如影随形的病,将父母的言行植入心中,从此挥之不去。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积极向上的,不能是负面的、消极的,即使想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不易,想要孩子形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也不能采用这种方式。否则,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才是最基础的教育。既然要培养孩子,就要让他们的内心得到丰满自足,让他们健康成长。

人格健全的孩子是积极乐观的,他们内心富足,即使遇到挫折,也不会轻易放弃,能够用平和的心态来面对成功和失败。

一个8岁女孩,在一场短道速滑500米比赛中不慎摔倒,整个人都趴在了冰面上。但女孩没有自怨自艾,而是不顾疼痛,奋力爬起来继续往前冲。最终,奇迹发生了。她虽然起跑失利,但由于她拼命追赶,在接近终点时反超3名选手,摘得桂冠。女孩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从没有想过放弃,我也不应该放弃,教练和爸爸妈妈都是这么教我的。”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挫折和苦难。父母给孩子怎样的“暗示”,就会塑造出怎样的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是画地为牢,只能让孩子日渐颓废气馁,把未来困入囚笼;积极的心理暗示,却能点石成金,可以给予孩子勇气和力量,引导他们扬帆远航。教会孩子如何面对不如意的人生,拥有乐观的心态,习得坚韧的品格心智,是为人父母的必修课。

教育家卢梭曾说过:“人的教育在他出生时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就已经受到教育了,教育的基础是家庭。”孩子是种子,家庭就是土壤,孩子的未来,说到底,拼的就是父母的功底。

心理学家武志红认为,中国式亲子关系最大的矛盾,就是缺乏界限感。为人父母,最难的不是给予多少爱,而是懂得适时退出:

3岁退出餐桌,孩子才能学会自己吃饭;

5岁退出浴室,孩子才能明白身体的界限;

8岁退出房间,孩子才能懂得尊重隐私;

14岁退出厨房,孩子才能学会独立生活……

越爱孩子,越要给孩子的成长留出空间。与其用温柔的桎梏给孩子织就“铁网”,不如适当放手,给他们自由,让他们更好地走出去。